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6年4月1日星期五

在老航校刻苦学习的学员们(中国空军史话)



东北老航校的学员文化程度很低,在学习航空理论时就遇到一大难关。日本教员讲了大半天“伯努利”定律,他们听不懂,外文字母也记不住,同志们风趣的说:“伯努利”成了“白努力”。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学校领导和教员们想了很多办法,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模型,搞形象化和实物教学。一个“竹蜻蜓”使大家理解了螺旋桨产生拉力的原理。把汽化器摆到大家面前,吸口烟一吹,烟从孔路中喷出,使大家弄懂了汽化器工作原理。
学员们自己也拿出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攻坚精神,刻苦钻研,能者为师,互教互学。课堂上记不下笔记,晚上围在油灯下互相补抄。熄灯后躺在床上还要把白天学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一遍。
飞行训练开始后,困难接踵而来。首先是教学员语言不通,日本教员讲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学员讲半通不通的日本话,再加上手势比划,靠这种混合语言和动作的交流,学习飞行技术。
不久,师生们总结出了“勤观察、细体会、反复练、常总结”的学习方法,攻克语言关。
飞行操纵动作粗,手脚不协调,是这些拿锄把子、枪杆子出身的学员共同的难点。有的同志把“柔和”二字写在腿上,在飞行中时刻提醒自己。有的用纸板做成一个驾驶杆套,将图钉由里向外按好,套在驾驶杆上练习飞行动作,动作一粗猛,就会被图钉尖刺痛手掌。学员们就是以这样顽强进取的精神,在日本教员帮助下,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飞行技术。连日本教员也感慨地说:“你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搞飞行训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奇迹啊!
   结合实践,航校还自编教材,先后编印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三十多种。并创办了三种期刊。
当一期甲班学员的训练就要开始时,但是,当时航校只有四架“英格曼”式初级教练机,木制机体经过风吹雨淋,已破旧不堪,勉强修复一架,在第一次试飞中,就发生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没有初、中级教练机怎么办?有的同志在研究讨论中提出:干脆一步登天,直上“九九”高练!
航校领导把问题交给学员,讨论直上高练的可能性和具体困难。常乾坤校长总结大家的意见,还以飞机性能发展的科学数据,说明直上高练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增加地面练习和带飞时间,教员严格要求,学员刻苦学习,没有把握不放单飞等措施,增强了教学人员的信心。  
在教员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带飞,吴任元第一个在“九九”高练上放了单飞。
19478月的一天,吕黎平在汤原机场飞行,当他进入航线第三转弯准备着陆时,突然有四架国民党空军P5l飞机向吕黎平冲来。吕黎平改出第四转弯时,一长串炮火从我机右侧飞过,他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两架敌机已冲到吕黎平的前上方拉起,他扭头一看,后两架敌机也已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当时我机没有任何武器,高度不足一百五十米,速度又小,无法机动和反击,只得冒着敌机的炮火着陆。滑跑停止后,吕黎平赶忙解开背带跳出座舱,这时敌机发射的燃烧弹已击中我机尾部。吕黎平和在场的同志们冒着敌机的扫射奋勇扑救起火的飞机。
为了在敌机的不断空袭下,坚持训练,保全飞机,航校根据敌机出动的规律,采取早晚班飞行。早班在天亮开飞,到上午八时,敌机可能到达之前,学员们已将飞机疏散隐蔽。下午四时敌机多已离去,再开始晚班飞行。创造了一种飞行训练“游击战”。  
一期机械班,是老航校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机务人员。学员们白天在机场工作,晚上在油灯下学习理论,到毕业时,个个都成了多面手。到1947年,多数学员就已独立维护飞机。当时一架飞机交给你,不分机械、电器、仪表、军械,从维护到修理一切都由你管。
由于机械设备缺乏,零备件不足,维修工作都靠手工操作,体力消耗很大。一付螺旋桨,一套机轮,拆下来,装上去,几架飞机轮换使用。用自行车汽筒给飞机轮胎打气,几个人排队干,一、两个小时才能打完。
加油时,先从大桶倒入小桶,再提到飞机上加入油箱。
严寒季节为启动发动机,要先燃起柴禾加温,再用手摇启动,常常是几个人轮流摇上一百几十圈才能启动成功。经常是发动机没启动起来,很多人已累得满身大汗。当时既无棉皮工作服,又无棉手套,手上常常被金属拈掉肉皮。   
为防止敌机空袭,采取早晚班飞行时,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赶到飞机疏散隐蔽地,把飞机拉到机场,进行飞行前准备,上午八时,又要拉回疏散点,把油放光。下午四点再从头干起。条件之艰苦,劳动强度之大,占场时间之长,是可以想象的。
当时,空地勤关系亲密无间,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动手,争分夺秒,保证按时开飞。   
在机务工作中,修理工作的困难很多,主要是飞机破损严重,缺乏原材料以及完好的零备件和试验设备。
当时,除了尽力继续搜集和设法采购外,就是发动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寻找代用材料,利用“土”设备自己制造零备件。把破烂器材上可用部分拆下来拼凑成有用的零部件。如修理风档,没有明胶玻璃,就用白铁皮加工成风档外型,再镶上普通玻璃。发动机修好后没有试车台,就用报废的机身、前舱仪表板等做简易试车台。
那时修理飞机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露天作业,在飞机蒙皮上打铆钉,都是用手摇钻打眼,再用冲子、锤子敲打。
为了赶修飞机,不怕风雪严寒、烈日酷暑,下小雨也不停工。
飞机修好了运到机场试飞,从修理厂到机场虽只五、六公里,却要过几道沟、上下坡和转弯。要把两台平板马车用绳子连起来,把机身、机翼分别放在马车上,同志们有的牵着马,有的小心扶着飞机,几十个人得用一整天时间才能把飞机运到机场。
修理厂、机械厂的同志们就是这样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动脑筋,想办法,把搜集到的飞机大部分都修理好了,保证了航校飞行训练的需要.。没有大型机库和厂房,把飞机用马车运往机场总装。

在老航校初创时期,学员互帮互学,克服了种种困难,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生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