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2月8日星期一

第20章 停课闹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


沈阳 著 

中学时代(1967皋兰路1号张学良故居宅院)

 

当年学生停课闹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至今恐怕也说不清楚。

我在翻阅自己中学时代的照片时,目光停留在自己的一张旧照上,我手托下巴,似乎在思索。我当时又在思索什么呢?身边的毛泽东座像,还有墙头上贴满了领袖的画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跟着毛主席,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自己。

但严酷的现实总在捉弄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尤其是年轻无知的朦胧青少年。在愚忠年代里,“是”与“非”、“对”与“错”、“罪”与“过”,总是在翻胃般地搅动得人难受。

我明白太阳也有照不到的地方,但被扭曲的小树苗仍然会向着太阳生长。我就是一棵被扭曲却又倔强生长的小树 

中国古圣人说过的话:“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当代教育也说过这样的话:“撒什么种籽开什么花”。

一粒小小的不良歪脖子树种,籽不红,根不正,能变成祖国的花朵吗?

我的心灵自小就被扭曲了,我在反叛中不断挣扎,我依靠自己的力量,延着巨石的缝隙拼命去寻找出头冒芽的生路,我终于活了下来,被扭曲的小树苗长大了。

我翻阅着自己在文革时期的老照片,看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我正爬在河边的一棵歪树上。也许这就是我初中时代的梦想:即使没人在乎这棵不正的小树,再扭曲的小树靠着泥土、水分和阳光,总能生长。

看着这张旧照,我又回到了那个时代。

多少年过去了,被扭曲的小树苗长大了,我还在思索少年时解不开的謎。

 

2

 

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就忘不了文革那些事,自然会说到红卫兵。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极“左”思潮支配下产生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一种群众性组织。红卫兵泛指将自己系上红色袖标的各种民间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机关、文艺团体的从业者等,一般说来,红卫兵则是指大学和中学里的青年学生所自发组成的学生团体。

最早的红卫兵名称来自一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张承志(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笔名,张承志最早的笔名是红卫士。意为“毛泽东的红色卫兵”。

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预科651班黑板上所贴的小字报上开始使用红卫兵这个名称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化大革命宣言后,其他中学学生所贴的大字报就纷纷红卫兵署名。

红卫兵曾经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内乱,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红卫兵运动能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迅速席卷全国,与毛泽东有关。

1966年8月1日 毛泽东致信清华附中红卫兵,对他们的两张大字报:《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和《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表示热烈地支持。

此信作为重要文件,在当天开幕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印发。而红卫兵也自此由地下转为公开。我和同学们都传阅过那些传单,传单上到处流传着《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和《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文章。

8月5日,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这张大字报内容贴遍了上海的大街、弄堂和学校。大字报说,“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同志”在五十多天里,“实行资产阶级专政”。那是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进行期间,毛泽东用铅笔在一张报纸的边角上写的大字报。

8月7日,毛泽东在誊清稿上修订后加标题,由当日会议印发。

毛泽东写的第一张大字报全文如下: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这一篇大字报和这篇评论。可是在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吗?

 

这就宣告:毛泽东的大字报就是炮打刘少奇、邓小平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彭真、罗瑞卿、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被点名批判。此后刘少奇、邓小平虽然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但实际上离开了领导岗位,处于被揭发和批判的地位。

同日,毛泽东又在《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上批注:“危害革命的错误领导,不应当无条件接受,而应当坚决抵制”。上述问题都作为了全会文件,发给与会者讨论。

1966年8月1日至8月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因文件内容共分为十六条,因此又简称为“十六条”。文件充分肯定了已在全国全面开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明确提出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十六条》肯定了破“四旧”的提法:“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封、资、修”都属“四旧”,凡是“旧”的就是“封、资、修”,就要对它“专政”。

8月 9日全国报纸全文公布。记得学校组织的最后一堂课就是学习《十六条》  

接下来的日子里,毛泽东立场鲜明地支持红卫兵,在8月至11月——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之后,又分别于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8日、11月3日、10日、11日、11月25日和26日多次接见红卫兵。到11月下旬为止,毛泽东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学校师生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人不等,总数达1100多万人。

1966年8月18日开始,连续八次检阅(习惯上叫接见)超过1000万红卫兵分不开。

毛泽东当时的装束,就是一身绿军装,臂戴红卫兵红袖章。

 

3

 

1966年8月10日晚,毛泽东亲自到中央接待站接见群众。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8月12日北京市正式宣布“于最近两三天内,工作组全体人员全部撤出”。 刘少奇向大中学校派出的工作组结束了镇压学生运动。

同日,全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没有按得票的多少排列名次,林彪被列在第二位,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刘少奇由原来的第二位退居到第八位。全会没有选举主席和副主席,实际上保留了中央主席,取消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的副主席的职务,会后不久,林彪成了惟一的中央副主席。

毛泽东认为以往的阶级斗争形式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要采用全面夺权的极端方式来开展“文化大革命”,并且为此目的而采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手段。这种全面的阶级斗争,即所谓全面夺权的斗争方法,其结果是造成了全国规模的大动乱。

1966年8月16日,在中央文革策划召开的“外地来京学生群众大会”上,陈伯达表示对他们行动的“热烈地支持”。从此,北京学生、“红卫兵”走向全国 “煽风点火”。

1966年8月17日,北京第二中学的红卫兵拟就《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宣布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理发馆、裁缝铺、照相馆、旧书摊……等等,统统都不例外。”

 

4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文化大革命”便在全国真正搞了起来。

50多天时间里,抓捕了北京各大学校学生1000多人。毛泽东表示:“这是资产阶级在专无产阶级的政!”  

毛泽东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开会,批评了刘少奇、邓小平,做出了撤销工作组的决定。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具体所指?

“这五十多天”指的是什么是那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所指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实行的“资产阶级专政”、“白色恐怖”有何证据?

当年的报章和传单都有了说明:

196663日,中共中央在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下,决定向北京的大学和中学派出工作组,领导各单位的“文化大革命”。刘少奇制订了《中央八条》,包括“内外有别”等政策,限制和镇压学生的自发运动,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如西安交大六·六事件、清华大学六·七事件、广西六·八事件、北京地院六·二○事件、北师大六·二○事件、林院《谈话纪要》事件等学生与工作组对抗、工作组将学生打成反革命的现象。

1966724日毛泽东返回北京后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开会,批评了刘少奇、邓小平,做出了撤销工作组的决定。此后,666月初到7月底被称为“五十多天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962年的右倾”、“1964年的形‘左’实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和一系列政策制订中,刘少奇等执行了经济、文化方面的“调整、恢复、宽松”等右倾路线。1964年刘少奇制订的四清《后十条》提出“四清四不清的矛盾”、整肃农村基层干部的形“左”实右的路线。

 

5

 

19668月,批斗“牛鬼蛇神”之风迅速在各高校蔓延。

84日下午,华东师大学生给批斗对象戴高帽子,鸣锣游斗。这一天全校共揪斗194人,占全校教职工11%3人自杀而死,2人自杀获救。

8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批斗“牛鬼蛇神”在上海掀起了红色风暴。

858日,复旦大学56名教授和干部头戴高帽,脸涂墨汁被揪斗。

88日,上海财经学院播放中央负责人讲话录音。会后有95名干部和教授被学生戴上了临时用废纸篓、铅桶、痰盂做成的高帽,并被拖到操场下跪。

89日,同济大学城建系学生给校党委书记戴上用西瓜皮做成的帽子,身上贴着“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纸条,在校园内游斗。

811日,上海体育学院60%的正副教授身上被浇了墨汁,贴着纸条,跪倒在食堂前示众,有的还遭受拳打脚踢。上海外语学院80多人身淋墨汁,背披字条,在煤屑跑道上爬行。

812日~13日,上海第一医学院123人被挂上“牛鬼蛇神”的牌子遭受游斗。

另据不完全统计:813日~15日,上海各区有30多所中学发生打人、罚跪,共斗了114人。

为此,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作了“不要抄家,不要破坏公物,不要搞外侨、不要在马路上脱鞋子、剪裤子,不要随便拦汽车,不烧档案,保护图书”等10条规定,并电话通知各区、县、局党委宣传贯彻。

 

6

 

我重拾起中学时代的记忆碎片,拼凑起那段破碎的历史,重新回到了那个令人愤怒、绝望而伤心的年代。

高考和中考被突然废止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是废止高考的强力推手。我们这些刚跨入中学校门的孩子们顿时失去了方向。学校停课了,我们又能干什么?

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从云层争斗,席卷到全国上下了,敢说敢为的红卫兵运动正在颠覆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唯一继承的就是封建专制的“出身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封建血统论被染成了红色的标记:“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最早的“红卫兵”是由清华附中一些干部子弟发起的,此后,北大附中也出现“红旗”战斗队,以后各地方纷纷成立这种组织。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家庭出身的要求非常严格,有的只许干部子弟才能参加红卫兵组织,有的也允许一部分工农子女参加。

在文革刚起步时,我也被校方推荐为“红卫兵筹建委员会”成员,只才过了三天时间,我就被解职了,理由很简单:你不是红五类子弟。你的血统不纯正。

 

7

 

那些“老红卫兵”,也就是这些最早出现的红卫兵,其实都是血统红得发紫的革命干部子弟。

“老红卫兵”因为有出身的优越感,因而总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最忠实的信奉者。他们将社会阶级分成几类:黑七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资本家、黑帮及其子女被统称为“狗崽子”;其中黑帮是指被打倒的干部和学术权威。而工、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及其子女则是红五类。总之家庭出身高于一切,也决定一切。

文革一爆发,“出身论”便发展到了极致。文革以前,还说出身不好的子女还是可以改造的人,文革开始后,绝大多数家庭子女就变成“混蛋”了。

 “出身论”的命运,也涉及红卫兵的一段复杂历史。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老红卫兵”。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给毛泽东戴上了“红卫兵”的袖章。受到接见的红卫兵统统是经过组织层层挑选的红五类子弟,“狗崽子”们是休想到天安门广场见到老人家的。

“8·18”之后,“红卫兵”名声大振。在“群众运动天然合理”的鼓动下,这些红卫兵们开始走出校园,冲上街头,在社会上开始有相当破坏力的“革命造反”活动。老红卫兵打死人的一些血腥传闻,彰显了红五类子弟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如果与现在的年轻人谈论起这些往事,那简直是在讲天书了。唯有共和国同龄人才会对你苦笑一番,当然不会再有当年的狂笑之状了。与当代年轻人之间的巨大差别,震动了我。如果说语言上有什么差别,那却并不大,无非是多了些流行的酷词罢了。但年轻人讲话的内容却常使我大惑不解。他们正在使用着与老三届一代完全不同的辞汇,这些辞汇多是 “房子”、“金钱”、“试婚”、“几段经历”和“Q群””,当然还有“慈善”、“爱心”、“自主”和“民生”, 辞汇背后有着与我们那代人截然不同的词义和内涵,以及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正是这些不同和区别,才使我想起了那个已经流失的年代。

 

8

 

毛泽东于8月18日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北京14所大中学校的红卫兵170多人于826日抵沪。

这批北京红卫兵是分散南下的,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和名称,如北京红旗红卫兵战斗小组就是由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学院、北京一〇一中等学校的学生组成。

北京红卫兵到达上海各校时,各校的师生员工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上海各报报导了北京红卫兵来沪交流文化大革命经验的消息。许多学校的师生与团市委、市学联联系,要求介绍北京红卫兵去串联。

这批北京红卫兵到上海后声称:“到上海来就是煽革命之风,点革命之火”,并向市委提出解决印刷宣传品、免费搭乘公共汽车等要求。

与此同时,这批北京红卫兵与上海的市民和学生发生多次辩论,其核心问题是市委是不是革命的?领导“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不是正确的?北京红卫兵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十六条?

828日下午,应北航等北京红卫兵的要求,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干成出面接见了北京红卫兵。

830日,上海市委在文化广场召开会见北京学生大会,曹荻秋等市委领导出席。

831日上午10时,北京红卫兵和部分上海红卫兵100多人,在延安西路33号市委机关门口要求见曹荻秋,并与企图阻拦的工作人员及不同观点的上海学生、工人发生扭打。在上海红卫兵的协助下,北京红卫兵冲进了市委机关大楼。

831日那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第二次接见了红卫兵。

 

9

 

92日,上海市委大楼对面的墙上贴出退休工人、老工人等36人署名的大字报《我们老工人要说话》,并预约在静安公园与不同意见者“辩个明白”。后大字报又套红铅印成传单,广为散发。

93日,清华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八中、八十七中、育英中学和上海复旦大学、第一医学院等300多红卫兵到市委机关,曹荻秋、杨士法、张祺分别在市委机关办公楼、静安区文化馆、市委接待站等处接见了5100多红卫兵,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作了说明和解释,但红卫兵仍围在市委门口不散。

94日,围聚在市委门口的红卫兵增至1000人。他们成立临时指挥部,架设广播台,宣布上海市委已经“烂掉”,要和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通话,并多次和维持秩序的工人发生冲突。中午,有100多名北京红卫兵砸碎市委机关办公楼临街的玻璃窗,踏着人梯,沿着落水管攀爬冲击了市委大楼。冲突中有一些人受伤。晚10时,曹荻秋在市委办公楼门前接见了北京红卫兵和上海群众,欢迎上海的工人、农民、学生“炮打司令部”,揭发市委存在的问题,并再次强调欢迎来沪的外地红卫兵,指出北京和上海的学生要团结起来。

95日,曹荻秋再次会见并回答了北京红卫兵提出的问题,并表示欢迎揭发。当时大批的上海工人、学生聚集在市委机关门口,要求听取会议实况,经大会主席团同意,在门外安装了拉线广播,1万多人冒雨坐在马路上收听。晚8时,市委机关调派20辆大客车将北京红卫兵送往住地。

910日,“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司令部南下兵团”到沪,总部设在上海体育宫,下设纵队、支队。总部人员到达时,有关方面派出由摩托车开道的车队迎接,并要求区、县、局各级党委对北京红卫兵的活动提供方便。

首都红卫兵南下兵团在上海第二棉纺织厂与40多名工人模范举行座谈,与上海学生代表在学联举行座谈。座谈会上,北京红卫兵提出“八三〇”、“九四”事件的问题,以及上海如何造反、如何抄家,上海红卫兵如何组织、如何贯彻阶级路线等问题。上海的工人和学生根据掌握的事实作了介绍。

此时,全国媒体开足了宣传机器,毛泽东于915日第三次接见了红卫兵。

920日,北京南下兵团的红卫兵在国际饭店门口贴上“鬼见愁: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对联,散布《红色恐怖万岁》的传单,并用大嗽叭命令外宾下车走路。北京红卫兵还在上海的许多学校和里弄殴打“牛鬼蛇神”。

毛泽东于101日第四次接见红卫兵。

10月初,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清华大学井冈山、北京大学捍卫毛泽东思想战斗团、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等组织开始在上海设立联络站,全面参与上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扭曲的小树(196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