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13日星期日

第十一章第二节 脊椎动物鱼纲:鲢鱼


沈阳先生 撰稿

鲢鱼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鲢鱼别称白鲢、水鲢、跳鲢、鲢子、鲢胖头。
鲢鱼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为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域。

生态特征
鲢鱼,体态丰满健壮,外形俊美,色泽润滑。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约为体长的1/4。吻短,钝圆,口宽。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之下。咽头齿1行,草履状而扁平。鳃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
鲢鱼体被小圆鳞。侧线鳞108-120,广弧形下臀鳍312-13,中等长,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胸鳍78,起点距胸鳍比距臀鳍为近,长不达肛门。
尾鳍深叉状。腹腔大,腹膜黑色。鳔2室,前室长而膨大,后室末端小而呈锥形。体背侧面暗灰色,下侧银白色,各鳍淡灰色。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4公斤。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鱼可达到0.8公斤上下。

生活习性
鲢鱼喜生活于水的上层。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肥育。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
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鲢鱼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钓鲢的好时机,秋分以后,天气渐凉,鲢鱼食欲有所降低,就难以钓到了。
鲢鱼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胆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鲢鱼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鲢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每年4~5月产卵,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4公斤。

食疗价值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还具有暖胃、补气、泽肤、乌发、养颜等功效。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鲢鱼也是中药材,药材名称白脚鲢、鲢子、白鲢、洋胖子、白叶。药材基源为鲢鱼的肉。
主要功效:健脾,利水,温中,益气,通乳,化湿。
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
食用时,除去鳃、鳞、内脏,洗净,弄熟后食用。
鲢鱼肉细嫩鲜美,红烧、炖煮或做汤皆可。鱼头常用来红烧或炖煮。鲢鱼可做成剁椒鲢鱼、红烧瓦块鲢鱼、酸梅蒸鲢鱼、雪菜豆腐鱼汤、鲢鱼丝瓜汤、鲢鱼肉丸汤、清蒸姜片链鱼等佳肴。
吃鲢鱼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地区的鱼头;不吃头大、身瘦、尾小的畸形鱼的鱼头;不吃眼珠混浊,向外鼓起的鱼头。另外,烹制鱼头时,一定要将其煮至熟透再食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