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袋貂总科Phalangeridea即双门齿类,包括澳洲有袋类近半数的种,显著的特征是只有一对门齿,后肢的第二、三趾愈合,看似一个脚趾长了两个爪子。袋貂总科包括了一些外表和习性相差比较远的动物,现存的成员可以分成袋貂、袋熊和袋鼠三大类。
袋貂归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后兽亚纲-双门齿目-袋貂科。 分布区域 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等地
袋貂总科包括了一些外表和习性相差比较远的动物,现存的成员可以分成袋貂、袋熊和袋鼠三大类,Morris为每一类单设一个科,现在一般将袋鼠设成袋鼠和鼠袋鼠两个科,而袋貂则设成7个不同的科。
【外形特征】
袋貂总科最显著的特征是只有一对门齿,后肢的第二、三趾愈合,看似一个脚趾长了两个爪子。
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地。从第一个欧洲白人进入澳大利亚,整个大陆逐渐被开发以后,帚尾袋貂是最快适应并能和人类和谐相处的一种有袋类动物。
帚尾袋貂,体长32~58厘米,体重约2~5公斤,体色棕黑、具浓密的灰色绒毛,吻尖耳大,面目如狐,尾长而卷,尾后半部具扫帚状的毛,因此得名。
帚尾袋貂吻部略尖。耳圆。体毛主要为黑灰色。前脚有分趾,带大勾爪,在跳跃和抓住树枝时可以灵活地分开五个指头,从不同角度稳住自己。虽然尾毛厚密如刷子,但长长的尾巴具有缠绕性,常用它钧住树枝,以腾出前肢来抓食物。
【分布范围】
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等地。
袋貂科包括袋貂、鳞尾袋貂和扫尾袋貂属,均为以植食为主食的较大型树栖动物。除了扫尾袋貂有蓬松多毛的尾部以外,其余均为可缠绕性的尾部,适应树栖生活。
鳞尾袋貂和扫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而袋貂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东部岛屿,最远可以到达苏拉威西岛,在那里,袋貂和猴子成为竞争者。
扫尾袋貂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哺乳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适应力比较强,人类活动将其引进新西兰,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成为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扫尾袋貂原本在澳大利亚内陆也有广泛分布,但是内陆的种群已趋于灭绝。
【生活习性】
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西南及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普通的有袋动物,夜行为主,觅食各种植物果叶、捕捉昆虫及小动物白天隐身于树洞、灌丛或兔穴之中。
【代表物种】
鼯科的成员多为树栖,善于盘爬,在树上非常灵活,甚至可以在垂直的玻璃上短距离奔跑。
只有山鼯Burramys parvus一种为陆栖。山鼯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交界处的山区,这里是澳大利亚海拔最高的地区,山鼯也是唯一生活于雪线以上的澳大利亚有袋类,在这里的地面上寻找昆虫和植物。
蜜貂科Tarsipedidae仅蜜貂Tarsipes spenserae一种,是体型最小的袋貂,雄兽体重不到10克,雌兽也仅12克。蜜貂吻部极长,又称长吻袋貂,舌头也很长,长吻长舌有助于伸入花中采食花蜜,背部有深浅不一的纵纹,易于辨认。蜜貂尾长而具有缠绕性,帮助在花丛中攀爬,动作灵活。蜜貂仅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其生存地区需要有多种植物使其整年均有花蜜可食用。
【种群历史】
袋貂总科多数为植食性,一些小型的袋貂为食虫性或者杂食性,也有些食蜜或者植物的汁液。现代的有袋类中只有袋貂总科拥有较大型的有袋类,在袋狼灭绝之后,现存所有体重超过10公斤的有袋类均属此类,也只有袋貂总科拥有真正植食性成员。
在史前时期,袋貂总科中还有以袋狮Thylacoleo为代表的大型肉食动物,袋狮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型的肉食哺乳动物,但是和其它的肉食有袋类关系较远而属于以植食性为主的袋貂总科,其结构也与其它的肉食动物有一定差别。袋狮的主要猎物可能是当时同属于袋貂总科的大型植食性动物。
史前的大型植食性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是双门齿兽Diprotodon,双门齿兽和袋熊关系较密切,体型大如河马,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型的有袋类。这些大型的有袋类在更新世结束时全部灭绝,它们的灭绝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和人类的到来相关。
几乎城市的每一个公园和私人花园中都会有它们的身影,更不用说在乡间的树林了。它们常常引来路人围观,并喂食薯条面包给它们。尤其是在夏夜的黄昏后,成群的帚尾袋貂爬下树来,站在路边引颈张望,等候观望它们的游客前来,成为很多市区的一景。
在城市里,为防止帚尾袋貂啮咬树林,打洞藏身,人们要用铁皮把树身包围起来,不让它们爬上去。
悉尼城中的海德公园,四周新造的办公大楼林立,在一片钢筋水泥中的小小一块绿地上,有人统计居然其中有上百只袋貂。
在郊区的帚尾袋貂则不那么惹人喜爱,它们老是钻入居民的通风洞,冷热气管或者屋顶上找食,半夜发出轰轰的响声。
帚尾袋貂平日穴居在空心树,在居民区则住在车库、工具棚、屋梁顶上。如树上没有空树洞,它们则会钻入野兔洞中。它们胸腺中发出气味,用来识别各自已经占领的区域。雄性为领地打架发出“喂克一啊”、“喂克一啊”的叫声,当人们上床睡觉,常能听到花园中的叫声。当然如果它们在屋顶的隔热墙中乱窜时,如雷震耳,整晚不得安宁。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城中一鼠害。和老鼠偷吃食物不同,帚尾袋貂主要是破坏和捣乱。
新西兰对帚尾袋貂最早的引种时间是1800年,也许是种群个体少,没有成功。1858年,再次引种,获得成功,1890年~1900年期间,人们又做了努力,一下从澳大利亚及其塔斯马尼亚引来200~300只,多数放生于南岛,少数放到北岛南端惠灵顿稍北的一个地方。当时,人们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往新西兰引进异地物种,完全是为了经济目的,这种易活、易捕、对人无威胁的小野兽,被作为狩猎动物、毛皮动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的确,我们在新西兰的一些商店也见到用袋貂毛织的袜子。甚至听说,在南岛西部,还有人吃这种动物。但是,无论是人吃,还是汽车轧,或猎枪打,都无法遏制帚尾袋貂的增长势头。
在人少资源多的新西兰,对帚尾袋貂的利用程度,远没有它们自身繁衍的快,这种繁殖力强盛的动物,在新西兰这块没有天敌控制的土地上,日益发展壮大,呈爆炸式增长,不到一个世纪,已遍及全国,达七千万只,平均每个新西兰人摊17只,而他们全国的羊才四千万只,平均每人10只。每只帚尾袋貂一宿要吃300克植物的果叶,那么,全新西兰每天约有20000吨的植物会被帚尾袋貂吃掉了,不仅对植物,对牲口、对鹿产业是极大的威胁,他们还会吃掉和侵犯很多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结核病……请神容易送神难,人们当初“见其利而不见其弊”的引种帚尾袋貂的行为,如今带来的恶果,被专家称为“带毛的定时炸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