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23日星期三

第十四章二十三节 脊椎动物鸟纲:鹅

沈阳先生 撰稿

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中国家鹅来自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灰雁。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这些动物中的一些被人类驯化成的家禽,如绿头鸭驯化成了家鸭,鸿雁驯化成了中国家鹅,灰雁驯化成了欧洲家鹅,疣鼻栖鸭驯化成了番鸭。
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有几种天鹅如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也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疣鼻天鹅也是最优雅的鸟类,常见于欧洲的公园中,但是中国不太常见。
骆宾王曾做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拂绿水,红掌拨青波。"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年少时候的骆所做,足以见其才气。
李时珍曰∶鹅鸣自呼。江东谓之舒雁,似雁而舒迟也。 江淮以南多畜之。有苍、白二色,及大而垂胡者。并绿眼黄喙红掌, 善斗,其夜鸣应更。师旷《禽经》云∶脚近,谓向月取气助卵也。性能啖蛇及蚓,制射。
鹅、鵞字从鸟,从我,我亦声。“我”本义为“执戈之人”,转义为“王族”、“贵族”。“我”与“鸟”联合起来表示“执戈之鸟”、“像警犬那样的警卫鸟”、“王族之鸟”、“贵族家禽”。鹅是王公贵族家养的看家鸟,可以像狗那样看家。

分布区域
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生态特征
鹅为家禽,尾短,体白色或灰色。鹅是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脚大有蹼,善游水。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雏鹅,刚刚孵化的鹅,黄色或黄褐交替绒毛,嘴扁,脚掌和嘴橘黄色。

生活习性
家鹅,是鹅类中的素食主义者,根本不会吃荤食。鹅长得比鸭子肥壮,长期生活在水里,但不吃鱼虾等。其实家鹅只吃水生植物、藻类等,包括人为投放的饲料或青菜,最爱吃的是稻谷。
鹅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15公斤。孵化期一个月。肉和蛋可以吃。
鹅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
鹅是杂食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所以有“青草换肥鹅”之称。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另外鹅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而鸡仅为7倍,加上鹅小肠中碱性环境,能使纤维溶解,因而鹅从牧草中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牧草营养价值高,加上配合饲料的补饲,营养全面,使发展种草养鹅成为投资少、周期短、收效高、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食疗作用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传说故事
晋王羲之爱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鹅走起路来不急不徐;游起泳来,悠闲自在,王羲之爱鹅,也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从鹅的体态姿势、行走姿态上和游泳姿势中,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在他居住的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池边建有碑亭,石碑刻着“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人们看了赞叹不绝。 
提起这块石碑,也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王羲之拿着羊毫毛笔正在写“鹅池”两个字。刚写完“鹅”字 时,忽然朝廷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王羲之写字的王献之,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鹅”,“池”还没写,就顺手提笔一挥,在后接着写了一个""字。两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骆宾王的《咏鹅》诗:更是广传于世: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