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第二章第六节 哺乳纲有袋目: 袋狼


沈阳先生 撰稿


袋狼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象征,其州徽上的两只动物就是袋狼。
袋狼(学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肩高约58厘米;体长约180厘米,这个长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体重30千克。体型瘦长,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经常潜伏树上,然后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颅骨咬碎。
袋狼的背上布满条纹,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袋狼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为夜行性动物。
曾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后因人类活动只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已全部灭绝,最后一只名叫本杰明的袋狼在193697日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


袋狼 拉丁学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 别称塔斯马尼亚虎、塔斯马尼亚狼,归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袋鼬目-科袋狼科。命名年代1808, 英文学名 Thylacine 英文名称 Tasmanian Tiger

外形特征
袋狼肩高约58厘米;体长约180厘米,这个长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体重30千克。体型瘦长,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经常潜伏树上,然后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颅骨咬碎。袋狼的背上布满条纹,并且习性似虎,通常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在四足肉食动物中,袋狼的嘴巴据说可以张开180度,这样,撕咬的范围就更大。同时,袋狼这种古老的食肉兽有着较多的原始特征,和更晚些的猫科、犬科兽类相比,体色棕褐,背、腰、臀部有15-16条黑褐色横纹,它的骨骼比较纤细,肌肉爆发力不大,而能够大张的口腔骨骼构造,则显示其咬合力较弱。前足5趾,后足4趾。腹部有向后开口的育儿袋,袋内有2对乳头。尾巴细而长。袋狼呈灰色或者黄褐色。

分布范围
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5000年前,澳洲野狗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

生活习性
袋狼夜间外出捕食,白天栖身于石砾中。多单独或以家族形式捕食袋鼠类、小型兽类和鸟类。因其口裂很大,捕食动物时常将猎物的头骨咬碎。经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会飞的鸟类为猎取出目标。
袋狼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为止。它们往往是一口咬住猎物的头使猎物结束生命。

生长繁殖
夏季交配,每胎产3-4仔。幼仔在母兽育儿袋里哺育3个月后可独自活动,但仍呆在母兽身边约10个月之久。肚子有着像袋鼠那样养育幼崽的袋子。

生长环境
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和草原。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

种群历史
袋狼第一次出现距离现今约400万年。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5000年前,澳洲野狗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
澳大利亚的土著首次接触袋狼,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但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袋狼因为被怀疑袭击羊群,所以被牧民所痛恨,然而多数事件的元凶其实是澳洲野狗。
移民们把袋狼视为敌人,认为其为“杀羊魔”,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加上狗的引入和人类侵占其栖息地,使其近乎绝迹。当政府欲停止袋狼绝种趋势时,情况已无法挽救。
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命名为本杰明,饲养在赫芭特动物园,1936年因管理员疏忽曝晒而死亡,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1936年后不断传出有酷似袋狼的动物在新几内亚袭击家畜的消息,也有许多目击者声称他们看到袋狼,但却无法证明袋狼确实仍存于世。
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发现腐烂的动物尸体,经专家证实确为袋狼尸体,但对其是否为新鲜尸体或是多年前留下的干尸科学家看法分歧。
从动物分类上来看,虽然袋狼(它的育儿袋不那么明显)更接近袋鼠和袋熊,但因它的外形实在太像狗和狼了,所以将其列入袋鼬科,或将其单列为袋狼科。科学家们以为,塔斯马尼亚狼其实与其他任何种犬没有关联,之所以将它归入犬类,在于它的进化环境和进化形式与澳洲野狗大体相同。
袋狼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绝灭(EX)。并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