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23日星期三

第十四章十九节 脊椎动物鸟纲:丹顶鹤


沈阳先生 撰稿

丹顶鹤(学名:Grus ),也叫仙鹤、鴜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丹顶鹤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区域
丹顶鹤繁殖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江平原洪河、七星河流域、嘟噜河下游、兴凯湖、乌裕尔河下游和辉河流域、吉林省西部向海和莫莫格、辽宁盘锦双台子河下游以及内蒙古达里诺尔湖等地,越冬于江苏沿海滩涂、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崇明岛和山东沿海等地,偶尔也见于江西鄱阳湖和台湾,迁徙期间也见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远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越冬于朝鲜、日本。在日本北海道为留鸟。
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

外形特征
丹顶鹤为大型涉禽,体长120160cm。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裸露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脚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
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生活习性
丹顶鹤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
丹顶鹤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栖息,天特别冷时则靠得很近。觅食地和夜栖地一般较为固定,通常亮天后,各家族群陆续飞到觅食地觅食,彼此仍保持一定距离。中午时多集中在滩边休息,并不断鸣叫。晚上又陆续飞回夜栖地过夜或留在觅食地过夜。休息时常单腿站立,头转向后插于背羽间。无论觅食或休息时,常有1只成鸟特别警觉,不断抬头四外张望,发现危险时则发出‘ko-lo-lo-’的叫声,鸣叫时头颈向上伸直,仰向天空。当危险迫近时,则腾空飞翔。飞翔时头脚前后伸直,两翅鼓动缓慢,排成‘一’字或‘V’字形。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地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
迁徙时,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448″(与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相同)。
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
丹顶鹤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
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繁殖期46月。一雌一雄制。3月末4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配对和占领巢域,雌雄鸟彼此通过在巢域内的不断鸣叫来宣布对领域的占有。
求偶时也伴随着鸣叫,而且常常是雌雄鸟彼此对鸣、跳跃和舞蹈。鸣叫时昂头、仰脖,嘴尖直朝天空,三级飞羽蓬起,且随叫声抖动。声音清脆洪亮,有似‘ko-ko-ko’声。
丹顶鹤营巢于开阔的大片芦苇沼泽地上或水草地上,巢多置于有一定水深的芦苇丛中或高的水草丛中。巢较简陋,浮巢,主要由芦苇、乌拉草、三棱草和芦花构成,巢呈浅盘状。大小为外径104170厘米,内径4076厘米,深45厘米,巢周水深525厘米,水面上部分巢高1120厘米,巢间距最近的为300米。
丹顶鹤每窝产卵2枚,偶尔有产1枚的,卵为椭圆形,苍灰色或灰白色、钝端被有锈褐色或紫灰色斑,愈往尖端斑愈稀和愈淡,卵的大小为104115毫米×660720毫米,重222282克。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坐巢孵化,孵化期3033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即能蹒跚行走,45天后即能随亲鸟离巢游泳于浅水中。
丹顶鹤2龄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