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黑鲷,学名为Acanthopagrusschlegel,别称黑棘鲷、乌格、黑格、厚唇;俗称有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黑毛、乌翅、黑加吉、黑立等。归类脊椎动物鱼纲。
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广东人俗称黑鱲或黑(鱼立)台湾又俗称黑格乌格,而港澳和珠海钓友亦喜爱称作黑鬼黑沙黑牛牛屎。
【分布区域】
黑鲷为高级海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之沿岸均产之,以黄、渤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山东沿海,常与其他鱼类混杂一起被捕获。渔期在春、秋两季。
【生态特征】
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两颌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及口盖骨上无齿。
黑鲷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
黑鲷的性成熟过程具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体长10cm的幼鱼全部是雄性;体长15-25cm的个体为典型的雌雄同体的两性阶段;体长25-30cm时性分化结束,大部分个体转化为雌鱼。
从年龄上看,2龄鱼大部分是雌雄同体,3龄鱼50%以上性分离为雄鱼,4龄鱼多数为雌性。
具有生殖能力的最小型雄鱼体长17cm,体重145g,雌鱼体长19.4cm,体重236g。
黑鲷的产卵水温为14.5-24℃范围内,因各地区水温不同,繁殖期也有一定的差异,山东沿海为5月上旬-5月下旬,江苏沿海为4月下旬-5月上旬。黑鲷是属于多次成熟产卵类型。卵子圆形,浮性,卵径为0.87-1.21mm,油球径为0.20-0.23mm。
【生活习性】
黑鲷属于温,热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喜栖息于砂泥底之内湾水域,和礁岩砂岸交会的水域,有时会进入河口。黑鲷主要分布于港湾及河囗,属内湾性。
黑鲷是相当耐寒之鱼类。对于环境之适应能力较强,适应之范围亦较广,对于低温之适应能力也相当强,水温介于l0℃~32℃时,均能适应生存,但在10℃以下即不摄食,5℃以下即有死亡之可能。
黑鲷对盐分的适应能力亦很强,可以在任何盐度的水中饲养,黑鲷之成长速度甚快。
性杂食偏肉食性,喜欢吃有壳的贝类,小型蚝类,小型虾蟹等。大型的黑鲷,会晚上出来觅食。
春天性成熟的黑鲷习性,是以其成长期内形成的基本习性为背景的,是由黑鲷个体生理需求和类族群体基本习性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春天近岸的一般是2龄以上成鱼,在亲鱼期形成的族群习性已经趋于稳定,呈典型特征,如进食谨慎、肉食性、喜静、亲底等。
春季黑鲷成鱼处于生殖期,习性具有生殖期特征,如趋浅、近礁近藻、夜间活动频繁、对环境安静度要求高、个体或雌雄成对活动、避开激流等。
洄游区域偏小,自深海集群游至近岸后,即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分散活动,一般不做长距离洄游。
黑鲷生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强。
【食疗价值】
鲷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为人体补充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
鲷鱼肉味鲜美醇正,营养丰富,是迎宾待客的名贵海味佳肴。黑鲷主要食谱有红烧鲷鱼、黑椒鲷鱼、柠汁红鲷鱼、豆腐鲷鱼汤、清炒鲷鱼片、浇汁鱼排、红烧鲷鱼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