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第三节 脊椎动物鱼纲:真鲷


沈阳先生 撰稿

真鲷 (pagrosomus major),又被称为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
真鲷归类脊椎动物辐鳍鱼纲。
真鲷体色鲜红,有吉祥喜庆之兆。 是中外驰名的名贵鱼类。真鲷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质19.3克,脂脂4.1克,味道特别鲜美,素有“海鸡”之称。
真鲷身着华丽的外衣,给人以美好的想象,有着古老而动人的传说。
庙岛群岛是挂在渤海脖子上的闪光项链,加吉鱼进入渤海产卵,必经庙岛。岛上有个娘娘庙,庙里有个身着粉红色纱袍的杜娘娘。很早年以前,杜娘娘将纱袍赐给了经年不息带领加吉鱼繁衍生息途经庙岛的鱼王,为感谢娘娘的恩典,鱼王将纱袍撕成碎片撒向大海,惠泽同宗。一夜间,入经庙岛的加吉鱼都披上了粉红艳美的“盛装”,而那些后边赶来的,则因天色大亮,错过了时辰,仍旧还是土里土气老模样,这便是为什么加吉鱼有红有黑的原因了。
杜娘娘对红加吉一向钟情有加,呵护备至。对每年历尽艰险到莱州湾产卵,率众冲破重围返回黄海深处越冬场,第二年又率众长途跋涉来渤海的鱼王,为表彰其功绩,杜娘娘派鱼精在庙岛海底为其“授勋”。即在鱼王主骨(头的方向为上)的第二根刺上加金豆一个,对转年又征战厮杀回来且贡献突出者,在第二根刺上再加金豆一个,而在第二根刺上加金豆三个的为最高,可称为王中之帅。
所谓鱼刺上加金豆,就是主骨的第二根刺上长出骨节,实际上长一个骨节的少见,长两个的罕见,长三个的更是凤毛麟角了,大概是因为年长的缘故吧。

分布区域
真鲷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以及中国沿海等。

生态特征
真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
真鲷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4,两侧有臼齿2,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犬牙6,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
真鲷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全身淡红色,体披中等大小的圆鳞或弱栉鳞;颊部和顶部具鳞片,侧扁体的背部散布若干蓝绿色斑点,游泳时闪现蓝光,体形和色泽优美。

生活习性
真鲷为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质清澈、藻类丛生的岩礁海区,结群性强,游泳迅速。真鲷主要以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及虾蟹类为食。
真鲷适温范围为9-30度,最适水温18-28度。有季节性洄游习性,表现为生殖洄游。养殖的适宜盐度为17-31‰。盐度低于16‰时对真鲷生长不利。
真鲷亲鱼培育的 亲鱼可以从天然海区捕捞,但现在天然亲鱼已很难捕到。人工网箱养殖的亲鱼是目前人工育苗的亲鱼主要来源。一般采用养殖4龄以上的亲鱼,养殖的3龄亲鱼虽可用激素进行催产,但产卵量少。

经济价值
真鲷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还含有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成分,而其鱼肉滋味似鸡肉鲜美,故不少地方称它为“海底鸡”,广州人还称它为“海底鸡项”,加之其色泽鲜艳而深受人们青睐。
在中国沿海省区市、港、澳、台及日本等地,尤其酒楼食肆,都把真鲷视为上等海鲜佳肴,也因它有加吉鱼之名,故人们每逢节日或结婚喜事,酒宴上也设法加一道菜:加吉鱼,这是吉利的象征。
真鲷还具有清热消炎、补气活血、养脾祛风之功效,食法有清蒸、清炖、红烧等多种,味道鲜美好吃,所以颇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因此,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积极发展真鲷的人工养殖,这对于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出口创汇,都很有作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