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 简说节肢动物主要分类
节肢动物在陆地、海水和淡水中都很常见。
海水中小型甲壳动物是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其他无脊椎动物、鱼和鲸的食物。
节肢动物的坚硬外骨骼影响身体大小,只有水生种类能长得大一些,因为水能支持一部分体重。例如已灭绝的广鳍类长1.8公尺,现存的甲壳类有的更大,巨螯蟹可达6.4公斤重,两钳展开相距3.8公尺。甲壳类外壳高度钙化使体加重而有利于底栖生活。
陆地上昆虫占优势,作为害虫或给作物传粉,都有重要经济意义。蜘蛛、蜱螨、蝎和其他蛛形类也生活在陆上。陆生种类个体不大:最大的昆虫和蜘蛛不超过100公克;最小的是某些寄生蜂和螨类,长不到0.25公釐,结构虽复杂,重量却小于一个大细胞的细胞核。深海蟹(Ethusina abyssicola)存在于超过4,000公尺的深处,而跳虫(弹尾类)和跳蛛(蜘蛛类)见于埃佛勒斯峰6,700公尺以上的高处。弹尾类和甲螨能在南极洲定居。许多节肢动物是体内、外的寄生虫。
节肢动物有节肢和外壳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壳会随着成长过程脱换。三个主要的种类是昆虫类、子类和甲壳类。这三种种类的祖先在寒武纪时期已经发展建全。
传统分类
现生的节肢动物,除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外,传统上根据有无触角而分成2个亚门。(1)无触角的叫有螯动物亚门,因第1对口后附肢是取食用的螯肢而得名,包括鲎、
蝎、蜘蛛、蜱螨等;
(2)有触角的叫有颚动物亚门,其第1对口后附肢是大颚,包括昆虫纲、甲壳动物,
蜈蚣和马陆等。但现在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有颚动物亚门是人为的组合,所包括的类群之间并无亲缘关系。
实际上,在动物学中节肢动物门分成5个亚门:原始的原节肢亚门、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现存的螯肢动物亚门、甲壳动物亚门和单枝动物亚门。
原节肢亚门(protoarthropoda)
原节肢亚门是指原始的节肢动物,已灭绝。设有原气管纲。
三叶动物亚门(Subphylum Trilobitomorpha)
三叶虫类在约5.7亿年前的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中占优势,在2.8亿年前的二叠纪灭绝;体卵圆形,背腹扁平,分头、胸和尾节三部分;纵分为三叶。长3.5~75公分。三叶动物亚门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均生活在海洋中。除触角外,其余各体节均有双枝型附肢。设有三叶虫纲。
螯肢动物亚门(Subphylum Chelicerata)
螯肢动物亚门的肢口纲和蛛形纲头部的附肢。书鳃和书肺为同源,说明两纲比较接近。螯亚门动物前体部无触角,但有状的螯肢和触肢(或称脚须);
胸部有单肢型步足;腹部如有附肢,则高度特化。设有肢口纲(Merostomata);蛛形纲(Arachnida);海蛛纲(Pycnogonida)。
甲壳动物亚门(Subphylurm Crustaceea)
甲壳动物亚门过去作为一个纲即甲壳纲,因有大颚而被认为可能与多足纲、昆虫纲同源,
但甲壳动物具2对触角且有其他各门所没有的无节幼体期,应为单独起源。甲壳动物用鳃呼吸;外骨骼坚固;有触角、大腭。甲壳动物形态变异很大,最小的如猛水蚤类,体长不到1毫米。最大的巨螯蟹在两螯伸展时宽度可达4米。头部与胸部体节常有愈合现象,合称头胸部。有的类群为双瓣的介壳形,包被整个体躯和附肢;有的为肉质外套,外表有壳板加固。
设有以下10纲:
头虾纲(Cephalocarida);
鳃足纲(Branchiopoda);
桨足纲(Remipedia);
介形纲(Ostracoda);
须虾纲(Mystacocarida);
微虾纲(Tantulocarida);
桡足纲(Copepoda);
鳃尾纲(Branchiura);
蔓足纲(Cirripedia);
软甲纲(Malacostraca);
单枝动物亚门(Subphylum Uniramia)
单枝动物亚门与上述起源于海洋的亚门不同,似乎由陆地上演化而来,头部有触角、大腭和小腭。胸部附肢单肢或双肢。腹部有的与胸部不分,具附肢;或与胸部分开,附肢有或无。躯体较硬,长有外骨骼,具有分节的身体和有关节的步足。它们靠数条步足行走。设纲如下:
昆虫纲(Insecta);
倍足纲(Diplopoda);
唇足纲(Chilopoda);
烛蛱纲(Pauropoda);
综合纲(Symphyl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