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说起鱼虫,一般来说都知道,甚至看到过,这是喂食鱼类的常见饵料。其实鱼虫是俗称,鱼虫的学名是水蚤,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水蚤别称还有溞,溞科。
水蚤体小,长约2毫米,浅肉红色,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背甲,躯干部有躯干肢(胸肢)5对,为运动及呼吸器官。
【形态特征】
体小,呈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体外具有2片壳瓣,背面相联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的尖刺(壳刺)。头部伸出壳外,吻明显,
复眼大而明显,可不断转动,在复眼与第1触角之间有单眼。吻下的第1触角短小,不能活动;第2触角发达有八九根游泳刚毛。腹部背侧有腹突3~4个,前1个特别发达,伸向前方。
后腹部细长,向后逐渐收削。胸肢5对,尾叉爪状。雄体较小,壳瓣背缘平直。吻短钝或无。腹突退化。第1触角长,可活动,有长鞭毛。第1胸肢有钩与鞭毛。
水蚤借触角上的刚毛拨动水流向上、向前游动;当触角上举时,身体则下沉,好似在水中跳跃。
春夏季一般仅能见到雌体,营单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夏卵”,较小,卵壳薄,卵黄少,不需受精,可直接发育为成虫。这些成虫多是雌虫,再进行孤雌生殖。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红虫。
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体小的雄虫,开始进行两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冬卵”,冬卵较夏卵大,卵壳较厚,卵黄多。受精的冬卵,又称“休眠卵”,渡过严寒或干燥环境,于次年春季气温较高时发育为新的雌体。
水蚤除少数生活在海水中,多为各种淡水水域中最常见的浮游动物,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生活习性】
水蚤具有比人们想象更为复杂的良好免疫系统。水蚤“宝宝”不仅可以继承母体的免疫系统,而且会“记住”部分感染母体的细菌,从而形成更完善的免疫系统,存在类似的“学习和记忆机制”。
研究人员将某种会被成年水蚤感染的细菌注入其体内,并让这些成年水蚤进行繁殖。在对其后代注射同样的细菌后,研究人员发现,只有极少数小水蚤感染了这种细菌,而大部分则“安然无恙”。
水蚤是浮游动物,不论是土池还是泥池,都可采用酵母与无机肥混合培养法繁殖水蚤。水蚤种入池15天~20天后,经过大量繁殖,可布满全池。
从河里采到水蚤后,应放在较大的玻璃缸里。缸里应放一些从河里带回的水和绿藻,如水绵等,以便增加水中的氧气。因为水蚤会浮到水面上来,有类似呼吸的动作,用接触空气面积比较大的容器来饲养水蚤最适合,不然在水蚤数量多的时候,有些水蚤争不到浮到水面的机会而会死去。
饲养水蚤,只要有光线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光线,水蚤懒得呼吸,全沉到水底下去了,结果隔天就死了大半。
水蚤也需要一些喂食,放一些由蚯蚓、蝗虫或其他动物制成的碎肉,作为水蚤的饵料。
在水蚤数量增加时,要及时采收,并晒干。到了秋末和冬季,水蚤的繁殖力大为减弱。当冬季,在水缸中看不见水蚤活动时,千万不要把缸里的水倒掉,因为这时它们都潜伏在绿藻丛中。到了春季,室内温度升高时,水蚤又出来活动。室温上升到28℃以上时,水蚤开始大量繁殖。
【应用价值】
人类一般都将水蚤视为喂食鱼类的常见饵料,其实水蚤还有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科学家认为水蚤是北极生态变化的天然标尺,因为水蚤是一种桡足类动物,处于食物链低端,以硅藻类水生物为食。为了在冬季断绝食物后能够生存下来,水蚤会在体内存储脂肪。因此,纬度越高,栖居在那里的水蚤体内脂肪含量就越多,个头就越大。例如,栖居于亚热带的水蚤体内脂肪含量只有14%,而北冰洋腹地的水蚤体内脂肪含量则高达74%。
科学家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在同一纬度采集到的水蚤样本,就可以看到这一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测算出气候变暖的速度以及地域差异。
专家们还认为海中水蚤吸收二氧化碳可抑制温室效应。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北太平洋有一种属于粗新哲水蚤(Neocalanus)群的浮游动物,可将大量的碳素带至海底,甚至将大量碳素封存在海底数百年,研究小组认为此研究可用以了解抑制地球温室效应的机制。
日本研究小组表示,这种浮游动物属于粗新哲水蚤群的一种,身长约五到十米厘。休眠中的粗新哲水蚤被鱼等海中生物吞食之后,二氧化碳的碳素就会被送至深海,根据海水的动向关系,可能要数百年以后,这些碳素才会回归浅海。
从粗新哲水蚤的分布来看,估计在北太平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约是5.9亿公吨,几乎是日本一年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十二亿点八公吨(2004年)的一半,占全世界总排出量相当大的比例。
专家表示,世界上浮游动物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但是浮游动物的数量大约每二十年为一周期就会变成数倍,因此需进一步研究,才能估算出人类最大限量可排出多少的二氧化碳。
专家预估,二十一世纪末,气温上升会导致地上生态系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锐减,因此,详细调查大海中浮游动物的生态研究,对于抑制温室效应是相当重要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