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第七章第四节 软体动物:螺类 


 沈阳先生 撰稿

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类的通称。主要形态特征是身体分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内脏囊在发育过程中经过旋转成为左右不对称,并缩在一个螺旋形的贝壳内,又称单壳类或螺类。
螺类软体动物足部广阔,常位于身体腹侧,故又称腹足类。足的后端常能分泌出一个角质的或石灰质的保护物,称为厣(肺螺亚纲的种类无厣)。头部发达,具1-2对触角。口腔形成口球,内有齿舌能刮食食物。
大部分螺类用鳃呼吸,营底栖生活,有一部分螺类有“肺”能呼吸空气,称肺螺类,能营两栖生活。
螺类多半生活在水体较肥沃,水草较多的静水环境,非螺类比较耐污,能在有机质丰富、溶氧不足的表面生活。
螺类种类繁多,海淡水均有大量分布,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最早的腹足类可能出现于早寒武世最早期,至中、晚寒武世,始渐繁盛,早奥陶世大量辐射进化,出现许多新的属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石炭纪时,大量发展,分别进入淡水及陆地环境。中生代腹足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生代进入极盛。各个亚纲的属种和个体均极繁多,遍布世界各地。

主要特征 
腹足类多营活动性生活,头部发达,具眼、触角。足发达,叶状,位腹侧,故称腹足类。足具足腺,为单细胞粘液腺。
体外多被一个螺旋形贝壳,故又称单壳类(Univalvia)或螺类,有些种类为内完或无壳。 腹足类的贝壳形态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壳呈螺旋形,多数种类为右旋(dextral)少数左旋(senistral)。
壳可分为两部分,含卷曲内脏器官的螺旋部(Spire)和完的最后一层,容纳头和足的体螺层(body whorl)。螺旋部一般由许多螺层(spiral whorl)构成,有的种类退化(鲍、宝贝等)。
壳顶端称壳顶(apexex),为最早形成的一层,各螺层间的界限为缝合线(suture),深浅不一。
体螺层的开口称壳口(aperture),壳口内侧为内唇,外侧为外唇。壳口常有一盖,称厣(Oper culum),角质或石灰质,为足的后端分泌形成,可封闭壳口。有些种类无厣(肺螺类)。
螺轴为整个贝壳旋转的中轴,位贝壳内部中央,轴的基部遗留的小窝为脐(umbilicus),深浅不一。有的种类由于内唇外转而形成假脐(如红螺Rapana)。
  口腔内常具齿舌和颚片;消化腺有唾液腺,是一种粘液腺,无消化作用;肝脏发达,为重要消化腺,可分泌酸酶及蛋白酶。有的种类肝脏尚有排泄功能(肺螺类)。
  鳃一般呈栉状,一个,但原始种类为盾鳃〔如鲍);有些本鳃消失。生有次生鳃;陆生种类无鳃以肺呼吸。
  心脏具一心室,一或二心耳;肾一个,原始类型为一对。
生殖系统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同体。完全均等卵裂,属螺旋型,经有腔囊胚,以外包或内陷法形成原肠胚,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简说田螺
淡水螺指的是生活在澹水的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类,种数超过了三十七种以上,而数目也随着新物种而逐渐增加中。淡水螺是一个统称,它是指生活在湖泊、河流以及池塘等水域里的软体动物,这样的螺多达5000种,它们都各有其名,分成许多科属,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田螺。
田螺以齿舌刮食底泥上的有机物沉积,以及藻类等微生物,田螺喜欢住未受农药污染的稻田、水塘或湖泊中。除湖泊、沼泽、水田、池塘等静水环境外,还包括了大小不同的河川、溪流、沟渠、瀑布等水会流动的流水环境。
雄性的田螺右边触角特化为阴茎,与母田螺行体内受精,母田螺受精后会将受精卵留在体内生殖管末段的育儿袋中,胚胎发育期间在育儿袋内度过而直接生出小田螺,小田螺出生后立刻可以自由爬行。
淡水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的传播方法很有趣,往往会粘在涉水鸟类的脚上,让鸟儿带着它们飞向远方。飓风刮起水中落叶以及洪水也可以帮助淡水螺传播。
淡水螺中有些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有的却能够传染疾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