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月8日星期二

第十章第三节 节肢动物昆虫纲:蝼蛄


沈阳先生 撰稿
 
蝼蛄,别称非洲蝼蛄、小蝼蛄、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崽、地狗子、水狗,归类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蝼蛄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常出现于夏季的夜晚,长相区别于蟋蟀。夜间趋光性,有很不错的飞行能力。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喜食各种蔬菜,对蔬菜苗床和移栽后的菜苗危害尤为严重。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使蔬菜大幅度减产。

种群分布
蝼蛄在我国绝大部分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危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菜田发生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

形态特征
身体呈黑褐色、淡黄褐色或暗褐色,上面长着层又短又有丝光的毛,体长约1.52英寸(45cm)。它短短的前腿长着铲形的脚爪,适于快速挖掘。
雌虫体长约3厘米余,雄虫略小。头圆锥杉,前尖后钝,头的大部分被前胸板盖住。触角丝状,长度可达前胸的后缘,第1节膨大,第2节以下较细。复眼,1对,卵形,黄褐色;复眼内侧的后方有较明显的单眼3个。口器发达,咀嚼式。
前胸背板坚硬膨大,呈卵形,背中央有1条下陷的纵沟,长约5毫米。翅2对,前翅革质,较短,黄褐色,仅达腹部中央,略呈三角形;后翅大,膜质透明,淡黄色,翅脉网状,静止时蜷缩折叠如尾状,超出腹部。
3对,前足特别发达,基节大,圆形,腿节强大而略扁,胫节扁阔而坚硬,尖端有锐利的扁齿4枚,上面2个齿较大,且可活动,因而形成开掘足,适于挖掘洞穴隧道之用。后足腿节大,在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活动的刺,腹部纺锤形,背面棕褐色,腹面色较淡,呈黄褐色,末端2节的背面两侧有弯向内方的刚毛,最末节上生尾毛2根,伸出体外。
蝼蛄的翅膀短而坚硬,能长距离飞行。
卵初产时长2.8mm,孵化前4mm,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若虫共89龄,末龄若虫体长25mm,体形与成虫相近。

生活习性
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特别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早春或晚秋因气候凉爽,仅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在炎热的中午常潜至深土层。
蝼蛄具趋光性,并对香甜物质,如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以及马粪等有机肥,具有强烈趋性。
成、若虫均喜松软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20cm表土层含水量20%以上最适宜,小于15%时活动减弱。当气温在12.519.8℃,20cm土温为15.219.9℃时,对楼蛄最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潜入深层土中。
通常在夜间飞行,飞向光亮处。常见的美国蝼蛄以昆虫的幼虫和蚯蚓为食,同时也会损坏草根、土豆、芜箐(turnips)和花生。有种西印度的蝼蛄,对甘蔗具有特殊的破坏力。蝼蛄在地穴产卵, 蝼蛄的卵松散成群。
北方地区2年发生1代,在南方11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清明后上升到地表活动,在洞口可顶起一小虚土堆。5月上旬~6月中旬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第一次危害的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转入地下活动,67月为产卵盛期。9月份气温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危害高峰,10月中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层土中越冬。
蝼蛄为不完全变态,完成一世代需要三年左右。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第二年45月开始活动,并危害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幼苗。若虫逐渐长大变为成虫,继续危害玉米。

经济价值
为常用中药,性味咸,寒。入胃、膀胱经。功能利水通便。可用于治疗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臃肿恶疮等。
也可食用,可直接用鲜虫炸、煎、煮、蒸,加工成风味食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