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第四节 树袋熊族群的血脉至亲关系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如今这老话已变成了新段子:“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两枪”。为何背后打黑枪?一个钱字,改变了乡情之谊。为何“打两枪”?生怕一枪打不死,留下犯罪活口。昔日无处不在的乡情,随着离乡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一句话:乡情正在成为过去式。
与乡情人脉渐渐冷淡的人性变化不同,动物界始终保留乡情友谊的物种却很多。比如树袋熊的血脉观就是一例。
一只年轻的树袋熊性成熟时,它必须离开其母亲及家族亲缘所在的活动区域范围,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它的目标是靠自己去发现并加入另一个繁殖种群,这比发现适于居住的栖息环境更重要。
于是,总有一些暂时游荡于稳定乡情群体之外的雄性树袋熊,常常观望于繁殖群体边缘,等待加入其中并成为永久性居民。这些雄性树袋熊不会离乡背井,跑去很远。


树袋熊(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别称考拉、无尾熊、可拉熊、树熊,是澳洲的特有种有袋类动物,归类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双门齿目袋熊亚目树袋熊科。
树袋熊在全世界仅分布在澳洲的东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地区低海拔、不密集的桉树林中。英语名称 Koala 是澳洲原住民的方言,意指“不喝水”。1798年一位探险家在澳洲布鲁山脉首次发现,在19世纪初树袋熊遭到捕杀出口,数量由百万只锐减至一千多只,澳洲政府于是立法保护。
   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特有种有袋类动物,全世界仅分布在澳洲的东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地区低海拔、不密集的桉树林中。树袋熊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尤加利树林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乡情浓浓。树袋熊生活在澳大利亚,既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又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
“树袋熊”虽然又被称 “考拉熊”、“无尾熊”、“树懒熊”,但它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
一般认为,土著居民于6万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来到了澳洲大陆。如同其它澳洲动物一样,树袋熊也成为土著文化与文明中许多神话与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千五百万年以前,在澳洲大陆脱离南极板块,逐渐向北漂移的时候,树袋熊或类似树袋熊的动物就已经首先开始进化了。化石证明,二千五百万年前,类似树袋熊的动物就已经存在于澳洲大陆上。在漂移的过程中,气候开始剧烈变化,澳洲大陆变得越来越干燥,桉树、橡胶树等植物也开始改变并进化,而树袋熊则开始变得依赖于这些植物,20世纪40年代,树袋熊曾被认为灭绝。


   树袋熊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它性情温顺,体态憨厚,深受人们喜爱,可爱无比。
   雄性树袋熊头体长为70厘米、重量6.5公斤;雌性头体长为68厘米、重量5公斤。一般来说,树袋熊身体长约7080厘米左右,成年雄性考拉体重在814公斤之间,而雌性则为611公斤。


树袋熊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成年雄性考拉白色胸部中央具有一块特别醒目的棕色香腺。分布在南部的考拉,因为需要适应较寒冷的气候,考拉熊母子而拥有较大的体重和较厚的皮毛。厚厚的皮毛有利保持温度的恒定,下雨时可以避免身体遭受潮气和雨水的侵扰。
树袋熊肌肉发达,四肢修长且强壮,适于在树枝间攀爬并支持它的体重。前肢与腿几乎等长,攀爬力量主要来自于发达的大腿肌肉。树袋熊的爪爪长、尖而弯曲,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一排为三,尤其适应于抓握物体和攀爬。粗糙的掌垫和趾垫可以帮助树袋熊紧抱树枝,四肢均具尖锐的长爪。前掌具5个手指,其中2个手指与其它3指相对,就象人类的拇指,因而可与其它指对握,这可以使树袋熊可以更安全自信地紧握物体。脚掌上,除大脚趾没有长爪外,其它趾均具尖锐长爪,且第二趾与第三趾相连。


树袋熊生有一对大耳朵,耳有茸毛,鼻子裸露且扁平,没有尾巴,这是因为它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臀部的皮毛厚而密,因而能长时间坐在树上,平衡感极强。
树袋熊的牙齿非常适合于处理他们的特殊食物。尖利的长门齿负责从树上夹住桉树叶,而臼齿则负责剪切并磨碎。门齿与臼齿间的缝隙地带,可以让树袋熊的舌头高效地嘴里搅拌混和食物团。
树袋熊鼻子特别发达,能轻易地分辨出不同种类的桉树叶,并发觉哪些可以采食,哪些有毒而不能采食,也能嗅出别的考拉所遗留标记的警告性气味。
树袋熊会发出多种声音与其它考拉进行联系和沟通,雄性考拉主要通过吼叫来表明它的统治与支配地位,从而尽量避免打斗消耗能量,并向其它动物表明它的位置。
树袋熊的肝脏十分奇特,能分离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因此考拉的睡眠时间很长以消化有毒物质,每日需睡眠1720小时,仅剩余4个小时用来采食、活动、个人卫生清洁及与其它树袋熊进行交流。
在澳大利亚,树袋熊的繁殖季节为8月至次年2月,期间,雄性树袋熊的活动会更旺盛,并更频繁地发出比平时更高的吼叫声。年轻的树袋熊离开母树袋熊开始独立生活时也会如此。
雌性树袋熊一般34岁时开始繁殖,通常一年只繁殖一只小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野生雌性树袋熊每年都会繁殖,有些雌性树袋熊每2-3年才会繁殖一次,这主要取决于雌性树袋熊的年龄和栖息环境的质量状况。平均起来,野生雌性树袋熊的寿命大约为12岁,这就意味着,一只雌性树袋熊一生中仅能繁殖5-6只小树袋熊。
树袋熊的怀孕期仅为35天,出生时,小树袋熊才2厘米长,不到1克重,没有毛发、视力与听力,看起来象一只粉红色的软糖。
出生后,小树袋熊会在完全没有母亲帮助的情况下,凭着自己发育良好地嗅觉与触觉能力、强壮的前肢和爪、以及先天具有的方向感,独立自主地爬到母亲腹部的育儿袋中。一旦安全地抵达育儿袋,小树袋熊会紧紧地含住2个乳头中的一个,从而保证小树袋熊生长所需的食物来源。同时,母树袋熊会收缩育儿袋的肌肉,以免小树袋熊从育儿袋中跌落。
在头6.7个月的时间里,小树袋熊只吃母乳,且从不钻出育儿袋,期间,小树袋熊的眼睛、耳朵和皮毛等等会慢慢地得到发育。大约22周龄时,小树袋熊才睁开眼睛,并从育儿袋中钻出脑袋,生有一对大耳朵,耳有毛绒,鼻子裸露且扁平,没有尾巴,窥视外面的世界。
22-30周龄时,母树袋熊会从肓肠中排出一种半流质的软质食物让小树袋熊采食。这种食物非常重要,不但非常柔软,易于小树袋熊采食,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较多水分和微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这种食物将伴随着小树袋熊度过从母乳到采食桉树叶的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直到小树袋熊可以完全地采食桉树叶为止,就像人类婴孩在吃固体食物之前,会吃一段时间的粥状的半流质食物一样。
小树袋熊从育儿袋口探出身体,采食母树袋熊从肓肠排出的半流质软食时,会将袋口拉伸以至朝向后方。所以,母树袋熊的育儿袋口是向下开口或向后开口的说法,严格来讲,并不准确。

 

小树袋熊采食半流质食物期间,会逐渐爬出育儿袋口,直至完全地躺在母树袋熊的腹部进行采食,最后终于开始采食新鲜的桉树叶并爬到母考拉的背部生活。当然,小树袋熊也会继续从育儿袋中取食母乳,直至1岁左右。
但是,小树袋熊的身体越来越大,再也不能将头部伸进育儿袋中,于是,母树袋熊的奶头会伸长,并突出于开放的袋口。小树袋熊会继续与母树袋熊一起生活,直至下一胎的小树袋熊出生为止。这时,小树袋熊就不得不离开母亲,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
如果母树袋熊不是每年都繁殖的话,那么,小树袋熊会与母亲一起生活更长时间,所以,小树袋熊成活的机会也就越大。小树袋熊会为取暖和躲藏而拥抱着母树袋熊腹部,但有时也会骑在母树袋熊背部,最后,终于离开母树袋熊作短距离的行走,这些行为都会让小树袋熊冒着跌落并受伤的危险。
通常,雌性树袋熊的寿命会比雄性树袋熊更长,因为,雄性树袋熊常会在争夺配偶的打斗中受伤。
生活在安静环境中的树袋熊寿命会比生活在城市郊区的更长。一些对成年雄性树袋熊的平均寿命估计为10年,但是,一些分散于高速公路或住宅区边缘的亚成年考拉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3岁。
树袋熊大体归属为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因为这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活动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白天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
树袋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
树袋熊以桉树叶和嫩枝为食,桉树叶是他们唯一的食物。他们几乎从不下地饮水,因为从桉树叶中能得到足够的水分。
树袋熊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不对其他动物构成威胁。树袋熊反应极慢,这个动物反射弧好像特别的长。曾经有人尝试,用手捏树袋熊一下,树袋熊经过很久的时间才惊叫出声。
树袋熊一眼就能看出某棵树是属于自己还是属于别的树袋熊。树袋熊会在树基部留下自己小球状的排泄物。甚至一只树袋熊死后一年之久,别的树袋熊都不会搬进这块空的家域,因为这段时间,前一只树袋熊身体留下的香味标记和爪刮擦树皮标记尚未自然风化消失。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当处于安全的家域树上的时候,树袋熊会自然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坐姿和睡姿,同时也会因为躲避太阳或享受微风向而不停地在树上移动位置。天气炎热时,树袋熊会摊开四肢并微微摇摆,以保持凉爽,而天气变冷时,则会将身体缩成一团以保持体温。
树袋熊能游泳,但只是偶尔为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