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8月6日星期二

著名剧作家曹禺和上海抗敌流动剧团


第七节   
著名剧作家曹禺和上海抗敌流动剧团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

曹禺,中文名万家宝。别名:添甲。字:小石。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代表作品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910年,曹禺出生于天津小白楼,三天后母亲薛氏因产褥热去世。薛氏孪生妹妹薛咏南嫁给了曹禺的父亲承担起了抚养曹禺的重任。
1913年,3岁的曹禺即随继母看戏,得以观赏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戏等中国传统戏剧,这些戏曲为他将来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2年,秋考入南开中学为二年级插班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戏剧活动,且加入南开新剧团。
曹禺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据曹禺的女儿万昭与万黛回忆:“爸爸在挪威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玩偶之家》)中扮演女主角娜拉。剧中娜拉背着丈夫准备离家出走,爸爸演这段戏,一个人在台上又说,又歌唱,又跳舞,把她在丈夫面前慌乱、复杂的心情,演得精彩极了;爸爸还扮演根据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名剧《悭吝人》改编的《财狂》主角,在韩伯康发现丢钱的那场戏中,他一人又是哭,又是闹,最后‘蹦蹬’一下晕倒在台上,把韩伯康这个守财奴表现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受到当时报刊的高度评价。”
1929年,父亲中风逝世。同年九月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潜心钻研戏剧,广泛阅读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
1933年,开始与郑秀恋爱。夏秋之间作《雷雨》,秋入读清华研究院。秋季应聘赴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员。
曹禺的戏剧创作活动开始得很早。《雷雨》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1933年,那一年他24岁,是个将要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如果从他翻译外国剧本算起,那就更早了,大约只有20岁左右。但是,他的创作一旦开始,便如油井喷发一样,不仅强劲有力,而且源源不断。
19353月,著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曹禺甚表愤慨,于是开始创作《日出》。

         
青年曹禺

19366 月,与鲁迅、巴金等77人共同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继《雷雨》之后,又创作《日出》。
19375 月,《日出》获《大公报》文艺奖 同年秋作《原野》。
1938年,夏秋之间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易名《黑字八十二》,同年10月上演。
1939年,创作《蜕变》。
1940年,上半年作《正在想》,下半年作《北京人》。至此,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已全部完成,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不可替代性已经确立,他已经像一座丰碑矗立起来,而且,至今也还没有人能够超越。而那时,他只有31岁,刚过了而立之年。
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1942年,年初辞去国立剧专职务,由江安到重庆。在复旦大学兼课,教授英语和外国戏剧。创作改编出四幕剧《家》和独幕剧《镀金》。
19431月,翻译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与老舍一同赴美讲学。
  1947年,2月由美国抵达上海。秋,电影剧本《艳阳天》完稿,自任导演,由文华公司拍摄。年底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秘密离沪去香港。
1949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化装成商人,由香港乘船抵烟台解放区。4月,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和平代表团,于捷克首都布拉格国民议会会场举行世界和平大会。
同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当选为常务委员。随后,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相继成立,分别当选为常务委员、编辑出版部负责人和委员。
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告成立,任院长一职。
1954年春天,北京人艺排演《雷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作为剧作者和院长的曹禺,竟对台词做了比较大的删改。
第二幕,蘩漪原来有这样一大段独白——“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冒一次,什么我都烧得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着你们。”
这段独白一共有156个字,结果被删改成——“热极了,闷极了,这样的生活真没法子过下去了。”
这段删改后的独白只剩下了20个字。大约,真可以叫做“精益求精”了。
同年发表《明朗的天》。
  1960年,创作并完成历史剧《卧薪尝胆》完成,后易名为《胆剑篇》。
1978年,五幕历史剧《王昭君》发表。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
作为戏剧教育家,他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创建,为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者之一,他和大家一道,历经半个世纪的奋斗,把北京人艺建成了一个具有中国演剧体系和风格的闻名于世的剧院;作为一个天才的演员,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曹禺在世界戏剧文化史有其地位。曹禺的作品不仅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也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青睐。他的剧本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以影视、京剧、歌剧、花鼓戏、音乐剧、芭蕾舞剧等艺术形式,在美国、苏联、日本、越南、朝鲜、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他多次访问苏联、日本、印度、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曹禺法国最高荣誉军团勋章,以奖励他为中法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曹禺先后共有三位妻子,分别是郑秀、邓译生即方瑞、李玉茹。第一段婚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悲剧,第二段婚姻则是充满了起承转合的悲喜剧,直到最后一段晚年的婚姻,才迎来了平静的结尾,也伴随曹禺度过了人生最后的阶段。对于曹禺来说,作为终身事业的戏剧无法完全与现实中所经历的爱情完全分开,从他的剧作中,看得到他在爱情与婚姻中的微妙情绪以及人生观感。
郑秀是曹禺的第一位夫人,同时也是爱曹禺时间最长的一位痴情女子。她是曹禺清华大学的同学。1933年早春,在学校的校园戏剧活动中,曹禺让好友孙浩然出面,特别邀请郑秀出演英国剧作家高尔斯华绥的话剧《罪》,担任女主角,同时开始了对郑秀的热烈追求曹禺被郑秀的美丽而打动,几次追求未果,最后在曹禺的一场大病中两人开始相恋。经过3年的爱情长跑,19361126日,曹禺与郑秀于南京平仓巷德瑞奥同学会举行隆重订婚典礼。曹禺穿西式燕尾服,郑秀穿旗袍。靳以、巴金从外地赶来参加。巴金送上一个洋娃娃,郑秀非常高兴:“我捧到了一个金娃娃,家宝要没有巴金的赏识,《雷雨》不出版,还只是一个穷学生。”马彦祥、张天翼等也出席典礼。
1937年春,曹禺与郑秀在长沙国立剧校举行简单婚礼,校长余上沅主婚,宾客有吴祖光等剧校师生,曹禺和郑秀正式结为夫妻。

曹禺与第一任妻子郑秀

曹禺与第一任妻子郑秀相识时,他们的姻缘始于戏剧,也见证了《雷雨》的诞生。相恋四年后,二人在一片日军炮火的轰炸声中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如今,无从得知当年创作《雷雨》时,郑秀是不是那个可爱又可怜的四凤,只是之后,她确实成为了侍萍。
婚后不久,二人发觉性格不合,渐行渐远,曹禺移情别恋,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婚外情。曹禺和方瑞有了长达十年的婚外恋情。这段恋情从一开始就处于半公开状态, 曹禺数次向郑秀提出离婚,此时郑秀已育有二女,坚决不离,但二人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他们一直分居到1951年。郑秀在十分孤寂和痛苦中离婚。郑秀对曹禺的同窗好友张骏祥说:“过去我爱曹禺,嫁给了他,现在我还是爱他。我同意离婚,因为我希望他幸福”。郑秀于198910月去世,始终未再婚。
郑秀终其一生爱着曹禺,即使是在他们感情已经破裂,两地分居的时候,郑秀依然为了丈夫拒绝与父亲一同去台湾。曹禺对郑秀怀着怎样的情感,他从未谈起过,然而他笔下的女性角色都遭受着男权社会带来的折磨,但她们又都可爱,自主。相反,男性角色大都自私、残忍,或是软弱,优柔寡断。就像《雷雨》中的周萍因为自己不负责任的爱情害了繁漪,也害了四凤;《日出》中的方达生未能拯救陈白露;《北京人》的文清无法拯救愫方,《原野》中被仇恨所困的仇虎不仅不能给爱人幸福,甚至无法拯救自己。也许,曹禺自己也未能超凡脱俗,面对婚姻中的矛盾和离婚后前妻的痴恋,他更多的选择了逃避。
方瑞——曹禺心中无法拯救的愫方

1951年曹禺与方瑞正式结婚,直到文革时期。 曹禺没遭到批斗,被下放到农场劳改。方瑞受到惊吓身体垮掉,靠大量服食安眠药才能入睡。1974年的一天,方瑞在自家床上离开了人世,临死时床上各处都散落着大量的安眠药片。
《北京人》被认为是曹禺最精彩的一部作品,在剧本的扉页上,曹禺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这句话,就是送给当时已经和他产生情愫的方瑞。而剧中的愫方就是以方瑞为原型创作。曹禺是这样描写愫方的:见过她的人第一个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宛若一片明静的秋水,里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在心地坦白人的眼前,那丰富的宝藏也坦白无余的流露出来,从不加一点修饰。她时常忧郁地望着天,诗画驱不走眼底的沉滞。像整日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秋雾里,谁也猜不透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的愿望与哀思,她是异常的缄默。……一种惊人的耐性,……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然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
与方瑞热恋时,曹禺尚在第一段婚姻中纠结,二人的半地下关系维持了长达十年。《北京人》也像《雷雨》一样,过多地被当做一部反封建的现实主义作品来看待。而曹禺自己说“我倾心追求的是把人的灵魂、人的心理、人的内心隐秘、内心世界的细微的感情写出来。”创作这部作品时,曹禺本人也被困在不如意的婚姻生活中,像剧中的人物一样,摇摇欲坠,时刻感到窒息。剧中不满妻子,暗恋表妹愫方却无所作为的文清,就像是当时曹禺自己的写照。《北京人》的最后,愫方终于离开了这个残破的家。这恐怕也是曹禺自身怀有的美好愿望的写照。
1951年,这对相爱了十年的恋人终于正式结婚,度过了二十几年美满的婚姻生活。但在1974年,方瑞在文革中不忍迫害自杀。曹禺心中那个“哀静的愫方”终究还是没有逃过悲惨的命运。
方瑞去世后,郑秀及曹禺的儿女们有意两人复合。而曹禺却在1979年和李玉茹结了婚,至此开始了他的第三段婚姻生活。
京剧演员李玉茹是曹禺的第三任妻子,方瑞去世后的第五年,二人结为夫妻。然而,这两个人的相识却是在三十多年前。曹禺向李玉茹倾吐自己婚姻中的郁闷,这段短暂的红颜知己般的相会很快就因为李玉茹母亲的阻止而中断了。
李玉茹陪伴曹禺走完了最后一程

这一断便是几十年的风雨,直到曹禺经历过了两段婚姻,两个知实难逢的人才走到了一起。此时的曹禺已经处于极度消极的精神状态中,一方面陷于社会事务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因为创造力的停滞而苦恼。两个人的婚礼很低调,此时的曹禺已经不再是那个不顾别人眼光,敢于和方瑞牵着手散步的青年了。与李玉茹十七年的共同生活平静地度过,直到曹禺离开人世。这段爱情最波澜不惊,但对于那时生活并不如意的老年曹禺来说,却是最值得珍贵的。
最后的日子里,前后在北京医院住了8年,在此期间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学创作,自然主要是戏剧创作。老师手边一直有好几个本子,其中有活页本、小笔记本、学生用的横格本……里边的内容很丰富繁杂,有他的断想,有日记,有人物的对话,有写出的诗,更多的是他想写的剧本之提纲等。
那段时间,曹禺的枕头边上常常放着《托尔斯泰评传》之类的书。他看起来很是认真,很有兴致。有时,他看着看着突然一撒手,大声说:“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
1996 1213日,因长期疾病,在北京医院辞世。

      
晚年曹禺
曹禺祖居暨曹禺祖居博物馆,是在2010年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由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坐落于潜江市章华北路,曹禺文化产业园“梅苑”内,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94平方米。
祖居内的“厅屋”、“堂屋”、“德馨堂”、“塾馆”及“万德尊卧室”、 “台屋”等26间厅室是根据《万氏家谱*祖居》所记载的景况复原的,展出“曹禺家族谱牒”及曹禺祖上所留家什、农具等2000余件(套)。展线长820米,向人们展示了一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祖上耕读人家、书香门第的家族历史。
曹禺祖居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实物、音像、视频、雕塑等形式,集中展现了曹禺先生耕读世家的历史形态。曹禺祖居的落成,为世人了解曹禺,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曹禺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曹禺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潜江市的曹禺公园内,收藏曹禺人文资料3000余件,是目前国内纪念曹禺规模最大、拥有资料最丰富的专业纪念馆。
曹禺纪念馆共两层,馆舍面积为3000平方米。第一层气势恢弘的大厅中央屹立着曹禺铜像,两侧石壁之上镌刻着《曹禺生平》和曹禺的名篇《我是潜江人》,大厅右侧是取自曹禺的父亲万德尊的诗词集《杂货铺》之名的参观接待厅,左侧是名人书画厅。第二层中央是取自曹禺名剧《雷雨》和散文集《迎春集》之名的会议厅和会客厅,两个主体展览厅位居其左右。这里珍藏着曹禺的著作、手稿、照片等各类实物资料3000余种(件),3个展区473米展线,按创作篇、演出篇、管理篇、教育篇、知音篇、乡情篇、缅怀篇等章,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全面介绍了曹禺的生平、创作及其剧作的广泛影响,充分展示了一代戏剧大师的人文魅力。
曹禺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东侧。是一栋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始建于清末。2008年被天津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禺大剧院位于湖北省潜江市曹禺文化产业园区。该剧院规划占地面积170亩,按照国内一流剧院的标准建设,按1200座设计,可满足戏剧、歌剧、芭蕾、音乐等高端文化文艺演出需求。在曹禺大剧院的左侧还有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右侧有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主要为培训、创作、研讨、演出、展览、收藏等文化艺术活动提供条件。
曹禺戏剧文学奖创办于1980年,曾名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等,2005年改名为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两年一届,是中国戏剧剧本创作的最高奖,在戏剧界具有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30多年来,曹禺戏剧文学奖评选了400余部优秀剧作,推出了数百名优秀作家,为中国戏剧创作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为为纪念大剧作家曹禺以及促进潜江市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湖北潜江市始设立“曹禺教育奖”。该奖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以助推潜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培养方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