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8月30日星期五

第五十二章 简说偶蹄目洞角类





学习和研究洞角类反刍动物知识,能帮助自己更多地了解有关牛、羊、羚的相关起源、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当然也涉及到相关繁殖、饲养及保护方面的点滴介绍。
但我研究的目标,却是重点探讨牛、羊、羚的特性与进化,尤其是这类动物的个性与人性之间的区别及异同。牛羊为何能被人类训服,被人类当作奴役的畜牲和食物,却又成为祭天地祖先的供品。
牛类在中新世时起源于亚洲,是由原古鹿类分化的一支混杂而进步的支系,在上新世和更新世,向着很多复杂的适应辐射方向发展,欧亚大陆是它们早期发展的区域,后来分布到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从上新世到现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种属众多,一直很繁盛。这些牛类包括麝牛和牛,也包括羚羊、绵羊、山羊。
牛科动物起源于中新世,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和东部地区是早期偶蹄类辐射的中心地区,很多牛科动物的化石在中国的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地层中被发现,包括原始牛、水牛、野牛、羚羊和转角羚羊等。
中国已发现的牛类化石中,有更新世的丽牛、更新世到现代的水牛、黄牛等等。
在中国发现的羚类化石中,则有上新世的中华大羚、原大羚、旋角羚。

在中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出现了叉角羊,是牛类分化出来的一支,体形似鹿,它们既有扁平而弯曲且不脱落的角,又有鹿角似的分叉结构,现在大部分种类已经绝灭,仍然生活在北美洲大陆的叉角羚则是叉角羊分化中残存的种类,被看作是介于鹿类与牛、羊类之间的一个类型。叉角羚羊类的分布区局限于北美。
在牛科动物中,一般将牛属、水牛属、倭水牛属、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的动物通称为牛类,共有大约16种。其中包括家牛和它的祖先原牛和瘤牛。
牛类是哺乳动物中最后出现的一个类群,很可能起源于原始的羚羊类,随着进化过程,体形演变为高大而健壮,四肢粗壮,达到顶点的便是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
牛类的共同特点是雄兽和雌兽头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并且紧靠着枕骨的两侧长出,角的基部远远地分开,吻边没有毛,尾巴较长,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间没有臭腺,雌兽有4个乳头等。
牛科(洞角科)Bovidae,有45137种,分为9亚科:高角羚亚科Aepycerotinae、狷羚亚科Alcelaphinae、羚羊亚科Antilopinae、牛亚科Bovinae、羊亚科Cephalophinae、麂羚亚科Cephainae、马羚亚科Hippotraginae、短角羚亚科Peleinae、苇羚亚科Reduncinae
牛科动物分布于非洲和亚洲,以非洲为最多。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均退化,但下门牙保留,下犬齿门齿化,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胃4室,反刍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不分叉,内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质套(角鞘),套在骨质的角心上(骨心),并且随着骨心的生长而扩大;角上无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一般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且不更换角鞘。
牛科动物中,牛(原牛)Bos tarurs、水牛Bubalus bubalis、牦牛Bos mutus、绵羊(土耳其盘羊)Ovis aries、家山羊Capra hircus等是常见家畜。
叉角羚科Atilocapridae,仅11种,即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
叉角羚分布于北美洲。在角的中部角鞘有向前伸的分枝,故名。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角为骨质,不具空腔,亦不分杈,角直立、侧扁,尖端向后弯曲,长约25厘米,角鞘每年更换。体型中等,体长11.5米,尾长7.510厘米,肩高81104厘米,成体重3660千克,雌体比雄体小;背面为红褐色,颈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为白色,颊面部和颈部两侧有黑色块斑;毛被下面为绒毛,上覆以粗糙、质脆的长毛,由于某些皮肤肌的作用,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以利于保暖或散热。在起源上介于牛科与鹿科之间。叉角羚奔跑速度快,最高时速达80千米。一次跳跃可达3.56米。善游泳。夏季组成小群活动,冬季则集结成上百只的大群。为寻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进行几次迁移。性机警,视觉敏锐,能看到数千米外的物体。遇险时,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向同伴告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