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与鹿有紧密的关系,一般认为长颈鹿是在中新世时从鹿类进化来的。现代狓,则保持着中新世长颈鹿和古长颈鹿的原始性质。中国在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也曾发现过古长颈鹿和较大型的萨摩麟。
所有现生的和已绝灭的偶蹄类可分成3个亚目:猪形亚目、胼足亚目、反刍亚目。
反刍亚目包括鼷鹿类、鹿类和洞角类(牛、羊、羚等)。它们从始新世晚期开始出现,到中新世开始繁盛,成为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有蹄动物。
最原始的反刍类,可以内蒙古晚始新世古鼷鹿为代表。古鼷鹿大小与现生的鼷鹿相近。头上无角,上臼齿方形,臼齿有四个新月形齿尖。四肢长,掌骨或蹠骨无愈合现象。背脊弯曲。有一条长的尾巴,这在大多数反刍动物中是已失掉了的原始性质。
最原始的鹿,可以渐新世的原鹿为代表。原鹿的原始性质是个体小,头骨上没有角。上犬齿扩大成军刀状,背脊弯曲,尾短,腿和脚伸长,中央的两块掌骨或蹠骨愈合成炮骨等性质还保留在中新世某些鹿类上。
在中国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地层中,曾发现过不少鹿类,如皇冠鹿属、叉角鹿属、麂属、祖鹿属、真枝角鹿属、大角鹿属等。
鹿科有16属约43种。分为4亚科:鹿亚科Cervinae、獐亚科Hydropotinae、麂亚科Muntiacinae、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鹿科动物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有角种类的雌鹿如无角亦不具獠牙状上犬齿。雄鹿大于雌鹿。
鹿科动物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有的种类(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体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雌鹿有2对乳头。热带鹿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发情多次,角也不脱落;温带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数一雄多雌,每胎产1~2仔,多达3~4仔。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善游泳。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世界各地将鹿列为保护动物。驯鹿是鹿科唯一驯化的家畜(如我国北方鄂伦春族)。
现代亚洲的麝,是生存下来的原始类型,很像那些中新世早期的鹿类。
麝科Moshidae,仅1属4~5种(种和亚种分类较多争议)。分布于亚洲东部,大部分产于我国境内。因雄麝在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香囊,能分泌和贮存麝香故得名。体长70~80厘米,后肢明显长于前肢,肩高低于50厘米;雌雄头上均无角;雄性具有终生生长的獠牙状上犬齿;四肢趾端的蹄窄而尖,侧蹄特别长;全身褐色,密被波形中空的硬毛,只有头部和四肢被软毛。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听觉、嗅觉均发达。白昼静卧灌丛下或僻静阴暗处。食量小,吃菊科、蔷薇科植物的嫩枝叶、地衣、苔藓等,特别喜食松或杉树上的松萝。营独居生活,颇警觉。行动敏捷,喜攀登悬崖,常居高以避敌害。喜跳跃,能平地起跳2米的高度。雄麝利用发达的尾腺将分泌物涂抹在树桩、岩石上标记领域。在领域内活动常循一定路线,卧处和便溺均有固定场所,不轻易离开故地。夏末上高山避暑,每年垂直性迁徙约两个月,然后重返旧巢。冬季发情交配,怀孕期半年,夏初产仔,每胎1~2仔。幼麝1.5岁即达性成熟。在雌麝产仔育仔时期,雄麝泌香。麝香囊大小如鸡卵,位于腹肌与皮肤之间,囊口在尿道口之前约0.2厘米处,泌香期持续约1周,此时睾丸和香囊肿胀,体温略有升高,进食量减少,尿内所含17-酮类固醇明显升高,香囊内贮满香液,以后逐渐浓缩成半固体状的麝香。麝香是珍贵的中药材和优质定香剂,具浓郁香味,穿透力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国外仅见于越南北部,有人认为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为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种。黑麝Moschus fuscus于1981年由我国学者命名,特
产于我国云南北部。
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国和我国东北北和西北地区。
喜马拉雅麝Moschus chrysogaster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和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部分地区,由我国学者在1981年命名,原认为和马麝同种。由于各地肆意猎杀,所有麝数量均较稀少,为保护动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