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5月19日星期三

生命学笔记 引子 寻找生命的意义

 


引子 寻找生命的意义

1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又将往哪里去?当我渐渐变老后,我常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其实与生命的意义一样,都是与一般生活或存在的意义有关。从广义的意义上说,包括宇宙中生命本身的目的性的意义问题。从狭义上讲,它探究的是生物和社会文化的演变中,特别是探究智人可能意义的问题,它研究的是“对人与他的世界的关系的解释”。

这个概念总会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例如:“我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人生为何总是那么不公?”、“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生命科学是哲学,也是形而上学以及神学一直所思索的主题。前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意识形态背景下也给出了很多的多元化推测。不同文化与不同的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这一问题经常与哲学、宗教及科学对存在、人际联结、意识与幸福的思索和探求交织在一起,还会涉及诸如符号象征、本体论、价值观、目的论、伦理、善恶、自由意志、神的存在性、神的概念、灵魂及死后生命等概念。

科学在这一问题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描述有关万物的相关经验事实。科学还研究并为追求幸福和相关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建议。其另一种人文主义的表述则为“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我老了,自然也就会对生命的意义常常发问。

 

2

 

世纪拷问:生命是否有意义?

 

人们提出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谁?”

 “我为何在此?”“我在此又为何?”

“何为生命之源?”“何为生命的本相?何为实存的本相?”

“何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何为生命价值?”

“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人类的问题,每一种答案都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诠释,一种可能的方向,一种个体的生命体验。

问题历经千年,似乎一直没有一个终极答案,而且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完全解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答案都会随着世界的发展和时空的转换而变化,随着人生不断阶段的感悟的变化而变化,于是,意义和无意义成为了我们丰富的生命中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爱过的人,可能几十年之后就没有人会再记起,甚至按照宇宙学观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都会越来越冷,变得像月亮一样冰冷死寂,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状态都不复存在。

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在神学、灵性、哲学、科学领域争相作出各种不同的诠释。

 

3

 

宗教神学对生命的诠释

 

有人说,生命是无意义的,人生于虚无,最终还要归于虚无,每个人到最后都要死去,纳入到宇宙的尘埃之中。

有人反驳说,这怎么可能?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怎么能没有意义呢?如果这样我们不就白活了吗?我们存在的价值不就烟消云散了吗?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解构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哲学问题。这个概念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

例如:

我为何在此?

什么是生命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在历史长河中,它也是科学以及神学一直思索的主题。先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背景下也给出了很多的多元化答案。

生命的意义经常与哲学、宗教的存在、意识(自觉)、幸福等概念交集在一起,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领域,如符号、实体论、价值、目的、道德、善与恶自由意志(自愿)、上帝观、神的存在、灵魂来世等。

在中国古代就已有过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而事实上宗教的诞生就是为解决生命与消亡,毁灭与存在等一系列矛盾而诞生的。

中国古籍载:人乃五行之秀,万物之灵,可见自遥远的过去,先人已意识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

故人类的生与死便也不可与一般生物如草木枯荣、动物诞生与死亡同一而论,理性的诞生赋予人类以特殊的能力,它是相对于原始动物本能的相对方,一直是有灵论者的有力辩证,他们认为灵魂的存在造成这一结果。

人类自我的认可和不甘永远消亡,迫使人类走上了对生命意义和世界本源存在方式的永恒命题,在加之理性之存在,使人类意识到除却这目光所及的客观世界,人类的意识也一样诡谲和宏大,故唯心论应运而生,从此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意识世界真实性和客观世界真实性的长久论辩——但毫无结果。

事实上,当人类把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存在方式弄清之后,生命的意义也可得到解决。在这些永恒的思索之中,宗教诞生了。

在神学领域,不同的宗教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解释。

基督教

 

在生命的意义上,基督教认为“生命是由上帝所造的” 。然而,在众多生命之中,只有人才能跟上帝互动,因为上帝并未将灵性赐给动物。因此,基督教认为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跟上帝互动。在生命的意义来说,神学将其解释为:

 

享受神的爱及人与人之间的爱

享受上帝创造之世界万物中的美好

生命活出上帝的形象与样式

实现上帝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计划

 

基督教在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一系列苦苦摸索中,终于靠重构第二世界的方式自欺性解决了生命与死亡的矛盾,并列条例劝人行善,或许发现了善性是符合整体世界核心本源规则之一吧,古诸智者发现善行可产生一种神奇的魔力在行善者身上,但它玄之又玄无可捉摸,只知可让行善者运顺气旺,精神愉悦。

 

佛教

 

根据世界佛教僧伽会的1967年会议,发表了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当中提及到“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能。”

佛教说世界本无相,生命的本质,世界的本质乃为空,虚空中的缕缕念想而化色,色又生相,相便是我们眼中千奇百怪,陆离变幻的世界了,而这一切终为幻,最后还是重归于空。故而人类须禁欲斩情,守心空念。

佛教靠劝人行善,作为六道轮回的核心推动力——即行恶则生恶力,善生善力,其力决定人死后坠入何道,加之因果报应,从而六道之轮不息转动。故而有智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为行善,它会让人快乐充实神清气旺。

在生命的意义上,佛陀提及到我们的人身犹如一只盲龟在茫茫大海中,穿入浮木的洞孔中一样难得。然而,人生却是苦的,佛教开宗明义说明四圣谛。但是,不代表我们把人生看得毫无希望,而是努力修习佛陀的教诲,遵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透过修习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罗蜜断除烦恼,证得涅盘,解脱生死流转,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道教

 

道教所说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只是单纯指人的生命。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入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入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

受道教影响,有人鼓吹所谓的“长生不老”。但也有人认为,道教是要与 “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不受造化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人类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使人生获得最美满、最和谐的生命幸福。

另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我们之所以认为生命无意义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人的生命无限,那就不存在这个拷问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了生命的限制,才让生命变得富有意义。不能只生,还得有死。万事万物处于生与死、有与无、喜与悲的辩证统一之中。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来源都是由真主创造,而人类的生命都是源于真主。真主造人不是随便的,而真主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祂。然而,真主却不求人们的供养。

纵使如此,为了发展人类的灵魂,以及人类得到真主赐予管理地上万物的权力,人类还是要向真主交代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因此人类被称为地上的“代理者”。

 

宇宙最终命运引发的思考

 

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及理论刚推出的时候满足了大部分的疑问,其与宗教概念中的创造论之间的相通之处更让其获得不少支持,此理论同时也获得了数个独立观察的验证和支持。

然而,当代物理学只能够描述大爆炸10 43秒之后的宇宙(当时间为零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限);如果想研究大爆炸10 43秒之前的宇宙,便需要量子引力理论的帮助。

虽然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推测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的发生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人择原理放入考虑范围时也就暗示着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目前对于宇宙的终极命运,以大撕裂理论占上风。

 

4

 

东方哲学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中国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在诸子百家时代出现集中性爆炸,各个教派纷呈迭出令人目不暇接,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都思想精髓,令人发省。其中以自然无为和明德救世最为受人敬仰,对生命的意义思考帮助重大。

或许东方哲学对生命的意义,则是在与行善、爱人、更为深掘乃为问道。

儒家主张三纲八目,亦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对于死后及鬼神的问题都不作详谈。但从三纲八目中,亦可窥探到儒家为入世的学说。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对于人生的意义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在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志向。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四维八端。在性本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修心向善,成为圣人。

中国历史上长期尊孔,推行孔子思想。当代中国曾在全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批孔运动。但今日孔子复活了,孔子学院更走向了世界。新儒家层出不穷。这些新儒家主张

“道德人生”。将道德人生视为完善的人生。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人生”大都是空谈。更多的中国人会在网络或日常问候中强调:活在当下,享受快乐的每一天。

事实上,整个世界都变了,无论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是“新三观”,都没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讨论生命的意义。 

近些年的人类生命观,大抵有以下四类:

为别人活着:以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以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以周围人的评价和称赞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例如不少志愿者就属于这类人。

为自己而活着:以个人物质或精神享受作为自己生活的目的。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人的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周围人的评价。例如那些腐败的权贵或政客、精英们,根本不会去真心地关心和扶助弱势的草根们。

为某种信念或者理想活着:比如金钱财富、女人、男人、子女、某种观念、信念之类的。例如那些不愿当奴隶却甘愿当奴才的人。

为活着而活着:没有活着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活着。等待着生命结束或者生命中可能出现的奇迹。这样的人,在全世界比比皆是。

人生世间,属于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和性格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人,进而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人生道路。我们只能藉鉴,却不能让他人代替。由此,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意义感和无意义感,都是不同的,我们只有深入思考意义和无意义的两极在自己身上的呈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现实凸显,并允许来自深层的、无意义的内容自发地涌现,才能把对意义的追寻转化为对生命的体验。

不同的个体对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也正是对意义追寻的答案无法做到统一的最大原因。和对幸福的看法一样,在你眼中可能极有意义的一件事,在另外一个个体眼中,可能毫无意义。反之,亦然。由于个体的这种差异,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同时也会杂乱无章,无法定型和整齐归一。

一种东方哲学观点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遵循因果律,凡事有果必有因。比如说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被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就是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任何物体包括天体的运行轨迹。

人的意识也是由因果律决定的,面对人生选择,一个人选择A还是B都是由因果律决定好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我们一生中的一切念头,其实都是在宇宙之初就决定好的。

既然一切都是决定好的,人类就只能是一个被操控的木偶,我们活着只是听从于因果律的摆布,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5

 

西方哲学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生命意义的哲学观点是那些用人类定义的理想或抽象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意识形态。但西方哲学观点与东方哲学观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古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与孔子的知天命哲学思想完全不同。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理想主义相信普遍性的存在。他的理型论提出普遍性不像物体那样存在,而是作为天国的理型的存在。在理想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的人物描述了善的理型。他关于灵魂正义的理论涉及与生命意义问题相关的幸福观念。

在柏拉图主义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最高的理性的知识,即善的观念(理型),所有善良和公正的东西都从中获得效用和价值。

现实的成就容易让人陶醉,很多人往往会把这些误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比如事业成功、财富、地位等,但如果从宇宙的视角往下观望,并非如此,这些统统不值一提,人类依然渺小得如同蝼蚁。

近代西方哲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意识到自己的成就使生命失去意义,而在发现和进入到这种无意义或虚空中后,那些曾经被自己忽略的和被历史遗忘的给我们带来新意义的否定之否定之中。

我们在探寻意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回到自己的历史轨道上,更要回到民族、世界的历史中。关于意义,我们的心灵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意象的方式呈现,而意象超越人类理性的认知,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大融合。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哲人认为思维分为两种:定向思维和幻想思维。

定向思维能给出很多确定又客观的答案,例如个人的身份、地位、成就等等,使人认为这些就是生命的意义,但在面对自己时,那种无意义感和虚无感便会自然涌现,无能的部分和人的局限便成为主导,痛苦、死亡、精神的迷茫等,如果刻意忽略这一部分,个人的想象力也会逐渐失去,成为僵化现实的附庸。

对于人生的意义,康德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天上的鸟认为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自己会飞得更高更快,可是如果没有空气,鸟根本飞不起来。正是由于空气的阻力,鸟才得以飞起来。同样的道理,生命的意义的有无,也是以万物实体的存在为基础。如果没有万物实体存在,人们何谈自由意志,没有了自由意志,意义也就成了一个带着空壳的虚无之物。

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不是理论思考,它更像是一种哲学式的形而上思考,一种体验式进入,因为意义不存在于理论中,而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之中。

如果生命没有自由意志,或许意义的探寻会更加简单和明了,但是生命就是这么奇怪而复杂,尤其是人类,他不仅有思考,而且有自由意志,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决定自我的人生。

 

6

 

心理学家对生命意义的研究

 

科学及科学哲学界的许多人认为科学可以与生命意义有关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背景以及一套必要的规范。在他们看来,科学可以从正面心理学到恐惧管理理论对多个与之有关的问题提供广泛的见解。

科学希望通过对诸如大爆炸、生命起源、演化等与生命和现实直接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意义和幸福的主观经验相关的客观因素进行研究以推动生命的意义这一概念的了解。

积极心理学家研究了一些使人对生活感到满意,使人对日常活动全身心的投入,使人通过利用个人的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及使人对比自我更宏伟事物进行探索相关的经验性因素。科学家假设生命的意义是可决定的,透过了解宇宙运作的规则,人类是可能了解生命的意义,但不能解析生命潜在价值所在。

科学的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工具与方法使得人类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但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智慧的演化发展是不同步的,即客观存在与主观能动性永远存在差距。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也只有陷进了更深层次的疑问与探寻,如此循环。

以下几种科学学科曾试图解析生命的意义所在。

有一个大体称为“恐惧管理理论”的价值系统被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理论宣称,人类对死亡产生本能的恐惧,它会促使我们对逃离死亡做出心理提醒,从而做出生命价值选择。

神经科学已经对神经传递素运输,特别是在边缘系统和独特的腹侧被盖区等物理实体上已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例如激励、愉悦、动机等。如果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争取最大限度的快乐,这些理论可以给出一个标准式的临床试验。

还有一部分哲人和心理学家认为,生命虽然无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给予意义,给我们的人生赋予价值和趋善趋美趋真的观念,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践行和努力把人生变得有意义。岳飞顶着秦桧的陷害,精忠报国;玄奘冒着生死危险,西行取经;诸葛亮辅佐蜀国雄起,呕心沥血;中国历史上不少非凡人物,通过社会的实践和精神上的提升,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所以说,人活着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赋予自我生命以意义。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50岁时在其日记中写道:生命既疯狂又充满意义,当我们不再嘲讽一个方面而期待另一个方面时,生命会极度的单调无味,一切都会被简化为毫无价值的数值,既没有意义也没有无意义。

但是过了二十几年,当他76岁时,他的看法改变了,他又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不论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都与个人气质有关。如果无意义占有绝对的优势,那么生命的意义将会在我们人生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但在我看来,事实情况又并非如此,或者就像在所有形而上学的问题中一样,二者都是正确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也是无意义的,既有意义,也无意义。我们虽然热切希望有意义能够成为价值主导,但是无意义的看法也始终存在着,至于这场战斗谁输谁赢,还真的不好说。

生命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关键是决定生命有价值,还是无价值。

这个问题造成的困扰,即便是大心理学家兼哲学家的荣格也没能逃脱,虽然深受困扰,但他有些是确定的,即他清楚地意识到关于意义的问题是无法获得统一和最终的答案的,最好的答案在于我们对生命的追寻过程中。

面对生命的拷问,荣格的做法是将个人的元素融入到集体中,把个人的创造神话与集体的创造神话相结合,由此,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冲突便会呈现出自己的价值。

在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入且全面的考察和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之后,他把研究的重心转向到了审视自己,进入到更深的个人自我冲突中。总之,他是不认可生命没有意义这个观点的,在他看来,生命充满意义和经验,但这种意义和经验却不在现实的标准中,因为人除了客观的思考之外,其主观的价值也在起到重要的转换作用。

个人的能力和现实的成就能够带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但个人的无能和现实的虚空也起到同样的无意义的推动作用,得失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因此,荣格把人的生命分为了几个阶段来看,就如同孔子把人生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因而其所感所悟也不尽相同一样。荣格认为,35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孔子把30岁看作而立之年),它标志着人生后半生的开始,在这段时期,人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出现心理转变。而这种心理转变正是我们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核心所在。

 

7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谁能给出一个好答案。 

 

人生对事物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生有涯,以有涯追逐无涯。

庄子说:殆已,庄子说的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时间流转了千年,我们应该也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在智者看来,以有涯追逐无涯,反而有无限的境界,可以扩大自己的精神辐射。

以有意义对抗无意义,反而能证实意义的存在,让彼此的人生变得丰盈和充实起来。毕竟,人活一世,不应给后人留下假恶虚空的东西,而应多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2021谷雨  上海恒易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