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编著
1
如同人类的生命一般,文明有新生,有盛年,有衰老,也有死亡。在我们无法触及的遥远过去,在不同时期,地球上曾绽放过文明之花。它们在极短的瞬间怒放出极致耀眼的风华,结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硕果,然而,这些高度繁荣的文明,却在一剎那,神秘地迅速衰败,乃至崩溃消亡,徒留给后人种种不解之谜。
岁月如梭,风在低鸣,雨在呜咽,历史的风沙逐渐掩埋了曾经的鼎盛,仅留下些许可供遐想的残余碎片。这些文明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地淡去,甚至消失,它们或成为了神话传说,或就此湮没。
时光荏苒,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沉默地等待了千年的辉煌再次重现人间,它们静止的时间像被解除了咒语似的,也开始流动起来。这些奇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更多的谜团。
摩亨佐·达罗,这座印度河流域的天堂后花园,顷刻间被天火毁灭,成为了一片“死亡之丘”。隐藏着食人怪物的“迷宫”克诺索斯王宫,在一夜之间为地震和滔天洪水所摧毁。热带雨林深处的玛雅文明,惊人的天文历法似乎在昭示着与外星球不为人知的联系。法老图坦卡蒙的离奇死亡,陪藓的花环,穿越千年的诅咒,使他的陵墓蒙上了伤感又恐怖的气氛。因绝世美女海伦而沦为废墟的特洛伊城,又是谁站在墙头哀唱古老的挽歌?
那血腥的斩首之王,如今已永远沉睡于西潘王陵中。复活节岛上遥望远方的巨石像,它们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火山灰掩埋的庞贝古城,霎时凝结的时光蕴含着永久的叹息。密林中的吴哥窟,肃穆而宏伟,浮雕上婀娜多姿的仙女,仍然在回旋舞蹈。失落的印加城市马丘比丘,坐落于山麓间,经历着风雨的冲刷。
这些文明奇迹,是历史长河中的绝唱,即使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残酷洗礼,即使被遗忘了上千年,当再度被发现时,它们仍然是那么璀璨,仍然令人们为之惊叹称奇。
2
考古学家archeologist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
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与只研究历史记载、历史文物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通过研究远古生物的遗留物、现存可能的史前地貌、自然演变结果等对没有历史记载的史前文化也进行研究,致力于探索地球生物,他们在埃及,尤其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并以此对地球状况的发展方向和现存人类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化的预测。
考古活动对社会、国家的贡献是巨大而深远的,是一个必要的学科,而且必须得到发扬;但另一方面,考古是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行业,似乎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考古学家注定是孤独的。
考古学家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国家、传统、学科的深刻影响,自身逐渐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式以及独特的情感状态,这是一个学者现实的一面,他们无法也不可能摆脱。另一方面,学者毕竟要研究和解释,算是面对未来或者未知,于是就会产生自身独有的理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学者与现实要产生距离才好。于是学者的现实性与个人理性之间要么产生矛盾要么就和谐相处。但是,学术要求创新,和谐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似乎就不那么合理了。
所以,学者就终其一生不断重复这种持续产生的现实与持续产生的理性之间的阶段性和谐与矛盾之中,所以,考古学家是永远不能自满的一群人。考古学家研究的对像是实物。主要是物质的遗存,或者说是遗物与遗迹而这些遗存应该是古代人类的活动遗留下来的。考古学的研究集中在对过去的研究上,包括过去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数据。所以它的研究对像是属于一定时间以前的古代人类遗产。
考古学有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大致包括:第四纪地质学、体质人类学、古动物学、古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史、科技考古学美术史、建筑史、地层学等。根据历史时期、地域风情、学科偏向等的不同。
考古学家分为史前考古学家、历史考古学家、宗教考古学家、美术考古学家、铭刻学家、甲骨学家、古陶瓷学家、古钱学家、农业考古学家、环境考古学家、地质考古学家、考古植物学家、动物考古学家、考古天文学家等。
3
中国总说“四大文明古国”,或称“四大古文明”,其实这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的历史概念,其理论按照时间早晚顺序,以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今伊拉克)、古埃及、古印度及中华文明此四处为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的一种说法,这个概念在东亚汉字文化圈比较流行,除此之外均以“文明摇篮”代替。
四大文明古国为华人地区对四大古文明的旧称,中文圈简单的把“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看做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并且以“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三种文明,从未断绝”来左证自己的优越性。这种用法,其先后顺序和合理性远不如四大古文明,例如古巴比伦的历史跨度其实非常短,对世界影响力也较小,而两河流域的米索不达米亚文明无论在时间的“早度”还是在“长度”上都远胜于巴比伦,正确的顺序是按照文明出现的早晚,以“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的顺序,不可擅自改动;但在中文圈则把中国可以排在最前为“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如果按照中国中心顺序,埃及最远,应当排在巴比伦之前,但此顺序仅仅以中国人对外国的的熟悉程度排列,在逻辑上比较欠佳。
为什么长期以来会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不是梁启超发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有four major early (ancient) civilizations的说法,其来源已经不可考。
在20世纪,美国的一些历史教科书也有这种说法,不过这种说法在目前21世纪的英文圈以及欧洲国家并不常见,目前唯一有记录的是2004年英国BBC的记录片《文明的轨迹》里,中文翻译将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称作世界四大古文明。
学者认为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人类固然离不开水,不过,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文明之初,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
在距今7000年-5000年前,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而后步入金属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制度,巴比伦采用奴隶制,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中国在春秋战国以前采用封建制和井田制。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代都利用宗教神话来加强君主统治,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较早的计算了圆周率,中国较早发现了勾股定理或其实际应用(“勾三股四弦五”),印度则发明了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
但在西方历史学上,比起四大文明古国,则采用“文明的摇篮”。这一说法,西方学者们认为除了欧亚大陆的四个文明发源地以外,另外在美洲还有两个,即位于现代墨西哥的玛雅文明,以及位于现代秘鲁的印加文明,但不以四大古文明、或者六大古文明称呼之,因为爱琴海文明等后来的小型文明也可以符合“文明摇篮”的定义。
4
人这个物种有了智能后总会不停思考,仰望星空,俯察大地,扪心自问,就会有天文学,物理学,博物学,心理学,哲学。总是有太多难解之谜,太多脆弱和迷惑,就会有宗教。因为无知,所以觉得神秘、神圣,有了崇拜,有了上帝。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升级,就会不断颠覆对“上帝”和《圣经》的认知。这种认知的冲突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波兰人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认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这个学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把“地心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融为一体。因而“地心学”说被教会奉为和《圣经》一样的经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英国人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认为,人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是猴子变的。物种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自然选择会引发物种演变。
德国人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年)认为,历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推动的,与上帝没什么关系。
奥地利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认为,心理是本能的冲动,是原欲,上帝并没有在里头。
德国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给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时空观。
人类要生存,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萌芽阶段,只能顺应自然,出现了农业文明、然后宗教开始兴起。
人类的欲望慢慢膨胀,要主宰自己、改造自然,文艺复兴后迎来了科学革命。
文明的演变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5
世界历史按整体历史阶段的划分,简述如下:
0 |
|
史前文明 |
前3500前 |
|
|
0.1 |
认知革命 |
约7万年前 |
约3万年前 |
|
0.2 |
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 |
1万年前 |
|
1 |
|
古代文明时期 |
前3500 |
前1000年 |
2 |
|
古典文明时期 |
前1000 |
500年 |
3 |
|
中世纪(信仰时代) |
500年 |
1500年 |
|
3.1 |
文艺复兴 |
14世纪 |
16世纪 |
|
3.2 |
大航海时代 |
15世纪末 |
16世纪初 |
4 |
|
宗教改革 |
1517年 |
1648年 |
5 |
|
科学革命 |
1543年 |
|
6 |
|
启蒙时代(理性时代) |
17世纪 |
18世纪 |
注 :
1 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因青铜器材料的使用,人类可以进行锄耕式的初始农业,称作第二次农业革命。
铁器时代,约发生于公元前1500年,因铁器材料的使用及动物的驯养,人类可以进行犁耕式的农业,称作第三次农业革命。
2 中世纪虽然被称为黑暗时代,但那时候的神学院却是现代大学的前身或雏形。
3 文明的冲突主要有北纬40°以北的游牧文明与以南的农耕文明(定居文明)的冲突、宗教的冲突。
4 古典文明在3至6世纪遭到游牧文明的猛烈冲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破坏,成为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为在旧文明的废墟中,能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