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

第6章 古巴比伦历法和伊斯兰教阴历


沈阳先生 编著

 

时间没有尽头?不,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就是时间开始的地方- 历史资讯(八戒游戏)

 

1

 

古巴比伦的历法

 

古巴比伦的民族是苏美尔人,他们发明了太阴(月)历,这也是人类早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制和六十进制法。六十进制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在代数领域,古巴比伦人可解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学方面,则已知如何区别恒星与行星,还将已知的星体命名。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61541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655

在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极其恶劣的气候下,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准确时间,是绝对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种标明时日行程以确定周而复始的可靠途径。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峨眉月运行到下一次最初的峨眉月共需要29天半的时间,人们就可以考虑把这样一个循环视为一个基本的计时单位(我们把它称为一个月),然后累计这些计时单位的数目,直到季节完成了一个循环。就这样,苏美尔人得出结论,在月亮运行了12个这样的计时单位(6个是29天,6个是30天)后,一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开始播种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们不知道一年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绕转一周的时间,月亮的12次循环或12个月比一个太阳年少11天。九百年后,苏美尔人才了解到,每隔几年他们就要在其年历上另加一个闰月,这样才能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循环。

 

2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历法的区别

 

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巴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古埃及的历法包括太阴历和准太阴历等,大体上将每年分为3个季节:泛滥季、长出五谷季、收割季。同时以365天为1年,1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另外再加5天作为节日。比现行的阳历只少1/4天。古罗马的儒略历就是在此基础上修订的。   

古巴比伦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已经发明了历法规则。利用月相周期计算历法,一个月相周期为29.5天,所以他们制定了大月30日,小月29日的历法。以新月为一个月的开始。     

用大小月相间的历法,一年12个月,实际上天数为354天,比太阳回归年少了11天多。后来他们发现这个缺陷,用闰月方法补偿。为了使岁首固定在春分日,采用了置闰法。公元6世纪前,置闰没有规律,由国王根据情况宣布。公元前529看到至公元前504年间,采用八年三闰法,其置闰的年次为三、三、二年,闰月为亚达月,即闰12月。八年三闰法废除后,曾用二十七年十闰法,最后于公元前383年起采用十九年七闰法,它的置闰月的年次为三三、二、三、三、三和二年。至于闰哪月,早期萨贡王时期,闰月置于坦莫期月后面,即闰4月。汉穆拉比王时期,喜欢把禄月作为闰月,即闰6月。其后各王时期,以亚达月为闰月,即闰12月。     

十九年七置闰法,没有闰月的年份12个月为354天,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为383384天。这套规则类似我们中国当今使用的农历。     

古巴比伦历法和中国农历如此接近,这是因为我们人类都生活在自然规律中,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充分尊重自然了解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生活。

太阴历又叫阴历,也就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的阴历,它的每一个历月都近似等于朔望月,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另19年是平年。纯粹的阴历,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的变化,但无法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实际没有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最早人们都是采用阴历的,这是因为朔望月的周期,比回归年的周期易于确定。后来,知道了回归年,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多改用阳历或阴阳历。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3

 

伊斯兰教阴历   

 

你知道日历是什么吗?

 

希吉来历是伊斯兰国家和世界穆斯林通用的宗教历法。亦称伊斯兰教历。中国旧称回回历,简称回历。   

希吉来系阿拉伯语之音译,意为迁徙。公元639年,伊斯兰教第二任里发欧麦尔为纪念穆罕默德于622年率穆斯林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决定把该年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以阿拉伯太阳年岁首(即儒略历公元622716日)为希吉来历元年元旦。   

希吉来历系太阴历,其计算方法是: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12小时44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8小时48f 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 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8小时48分。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希吉来历每年9月(莱麦丹)为伊斯兰教斋戒之月,对这个月的起讫除了计算之外,还要由观察新月是否出现来决定。即在829日这天进行观测,如见新月,第二日即为91日,黎明前开始斋戒,8月仍为小建;如不见新月,第三日则为91日,8月即变为大建。到了929日傍晚,也需要看月,如见新月,第二天就是101日,即为开斋节日,使9月变成小建;如未见新月,斋戒必须再延一天,9月即为大建12月(祖勒·希哲)上旬为朝觐日期,1210日为宰牲节日。该历的星期,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记日的周日法。每周逢金曜为主麻日,穆斯林在这一天举行聚礼。   

希吉来历自创制至今14个世纪以来,一直为阿拉伯国家纪年和世界穆斯林作为宗教历法所通用。

该历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正式传入中国,后并编撰该历颁行全国,供穆斯林使用。至元十三年后,元朝政府颁行的郭守敬授时历及明代在全国实行的大统历,均参照该历而制定。

回历对中国历法的影响,达400年之久。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至今在斋戒、朝觐、节日等宗教活动中,仍以该历计算为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