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

蓝天飞鹰张华传 第12章 沈阳著

 


12

 

常州紅梅閣

常州紅梅閣

 

1

 

194410月,汪精衛毒發死去。此時的周致和正被日本人關押在漢口。後被當時的汪偽陸軍部長葉蓬保釋了出來,隨葉蓬到了南京。對此,周致和心底里很明白,自己與葉蓬無親無故,也從沒有交往,身為汪偽陸軍部長的葉蓬居然會親自出面保釋自己,那是葉蓬企圖培植自己的勢力罷了。

周致和被困居南京後不久,調到了常州中央空軍教導總隊,擔任少校飛行教官。他要做的事,就是趕快脫下這套領軍服。這對周致和來說,並不困難。當時的常州空軍教導總隊,因為汪精衛毒發死去後已亂成一團。他可以有時間去為自己去尋找一個脫離汪偽空軍的機會。但他是一個有志向的年輕人,他對日寇侵華的罪行恨之入骨,也對當時的蔣汪政權深惡痛絕,他要尋找一條能救中國的光明之路。

周致和於1935年考入國民黨第十期航校學習時,就立下了志飛翔雲,報效國家的誓言。後來航校來了一批蘇聯教官,從這些教官那裡,周致和知道了一些蘇聯情況,對蘇聯產生了嚮往和羨慕,也就是在那時,他對共產黨有了全新的認識,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2

 

周致和來到常州後,開始尋找與他有相同經歷又有共同理想的人。周致和的上司何健生很快就進入了他的視線。

何健生是空戰中的民族英雄,多次在抗日空戰中立下戰功,也是因為飛機故障而被日軍俘虜,被迫屈居汪偽空軍的有志男子漢。

大凡有志向的人,總會給自己留下一長串不平凡的腳印,這些腳印也會帶入人們走向某個奇妙的世界,因為上天總會引導有志向的人去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開闢一條路,沿著理想堅持不懈前行的人,總會找到屬於人類也屬於自己的光明正道。

自古以來皆為英雄惜英雄。周致和與何健生交往越來越頻繁了。重新找回理想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尋找共產黨,成了他們回歸的契合點。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讓他們的內心掀起陣陣波瀾。為了理想,與其沉默地等待,不如奮力前行。

为了脱离汪伪空军,何健生与周致和开始谋划投奔新四军,他俩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交心,一拍即合,马上商讨行动事宜。他们开始分头行动.

何健生去联系白景丰,此时的白景丰是汪伪中央空军教导队航空处少将处长,何健生与白景丰是上下级关系。白景丰表示全力支持,积极响应。

周致和则设法去寻找共产党和新四军。

 

3

 

也许上苍会给有志的年轻人指明一条路吧,当愿望叠加到一定程度上,或许眼前便会豁然洞开一道门。

那天中午,周致和按约来到了何健生家。

何健生指着先到一步的陈静山,对周致和:“致和,这是机械师陈静山,你们应该认识。”

陈静山朝周致和伸出了手:“周教官,你好。”周致和朝他点了点头,就在何健生身旁坐了下来。陈静山的旁边坐着邱淑仪。

何健生问邱淑仪:“淑仪,梁玉珍怎么还没来?”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片笑声。随着笑声,梁玉珍跨进了房门。

何健生看到梁玉珍显得很高兴:“玉珍来啦。”

梁玉珍赶紧伸出了手:“何主任好。”

何健生笑着说:“坐,坐。大家都是患难与共的朋友,就不必客气了。”

何健生对梁玉珍说:“玉珍,致和、静山都是自己人,你就先说说和共产党联系的事。”

这梁玉珍原参加过新四军,在皖南事变时被捕,因其哥哥梁文华在这个航校当教官,她也就暂时留在了这里。 

不久前,梁文华与几个同事重返了国民党,临行前托人带信给她,不反对她重返新四军,并告诉她:杨家庙就有新四军。

梁玉珍离开常州航校后,跑遍了常州,也没找到这杨家庙。梁玉珍身无分文,不知今后的日子怎么办,于是就偷偷地又找到了邱淑仪求助。于是,何健生夫妇又见到了梁玉珍。

此时,梁玉珍看了一眼何健生:“何主任,我打听到了,那个杨家庙并不在常州,而是在扬州,那里是新四军的集中地,只要到了杨家庙,准能找到新四军。”

 

4

 

周致和只是抽着烟,没有问话。

何健生若有所思地说道:“我看,还是先稳妥些。我有个朋友,是空军上尉谭炜,他是精通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特级技师。我让陈静山去找过他,设法通过电台联系一下。省得冒然地跑到杨家庙找不到新四军,反而坏了大事。致和,你看呢?”

周致和:“谭炜?他愿意吗?”

何健生:“没问题。”他将目光转向了陈静山。

陈静山开口了:“按照何主任的嘱咐,我在南京找到了谭炜上尉。由于设备落后,他现在还无法通过电台与共产党取得联系。但他今天将从南京回到常州。我可以再去找他。”

何健生想了想说道 :“不用了。他既然到了常州,我就和致和一起去见见他。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再酝酿一下,到底怎么样才能寻找到共产党。”

5

 

夕阳的霞光很有穿透力,把这座“介宜阳之邑,通南北之衢”的常州古老石桥的身影拖曳得很长很长。

当天傍晚,何健生与周致和去常州孟河红梅阁约会谭炜。

经过一座古桥时,何健生对同行的周致和说:“我曾经到这里拍过照片。你看桥那边,古时候,一脚跨过去就是宜兴的地界,一脚缩回来又回到武进地面。有时,我想今生的愿望只要能伴着这古镇古桥,走完自己恬淡闲适的人生之旅,也就知足了。”

常州是历史文化名镇,在2500年的开邑历史中,常州的古镇、古村,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绚丽着常州的颜色。至今保留着典型的水乡特征,蕴含着江南的璀璨文明。

何健生感叹地说道:“由于水运的便利,常州历史上的乡镇几乎全部坐落在运河边,桥名成为镇名:如湖塘桥、牛塘桥、横山桥、小新桥、郑陆桥、礼嘉桥、漕桥、寨桥等就是历史的见证。如今,小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蒋汪政权将中国搞得乱作一团,这些古镇古村已失缺少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韵味。到处 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谁还有那份雅兴欣赏这里的一桥一水?”

 

6

 

此时,精通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特级技师、空军上尉谭炜,正与好友理论教官许任远上尉在常州孟河红梅阁聊天。 

许任远大骂:“日本人快完蛋了,国民党一下子又成了抗日英雄。世道大乱,人心大乱,中国也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谭炜:“你听说过共产党的消息吗?”

许任远透露了自己想找共产党的心愿:“你是说八路军和新四军?听说过。这可是支抗日的队伍。只可惜,我许任远已经成了汪家班里的理论上尉教官,也够得上一个小汉奸了。说不定那天就要受到人民公审。”

谭炜:“任远,我们一起去找共产党,怎么样?”

许任远:“你这话当真?”

谭炜:“好,我们一拍即合。这事就定了,过一会就有两个人要见我们。”

 

7

 

谭炜与许任远俩人正在说话间,何健生和周致和笑着走了过来。

周致和笑着说:“许任远,你好大胆,就不怕杀头吗?”

许任远回头望着谭炜,谭炜只是笑而不答。

何健生上前拍了拍许任远的肩膀:“许任远,我和周致和就是谭炜要带你找的两个人,你奇怪了?”

许任远大笑:“原来,你们是在设圈套,让我钻呀。”

何健生笑了:“这可不是圈套,而是共谋大事。”

周致和:“任远,我们拉你进圈套,也是迫不得已。你虽然是个理论教官,但听谭炜介绍,你精通电台,我们需要你,希望你能通过电台和共产党取得联系。”

许任远笑了:“恐怕我做不到这一点。”

何健生:“为什么?”

许任远:“何主任,我现在手上已经没有电台了。要是有的话,我早就成了共产党了。”

何健生笑了:“这事,你就听致和的吧。”

许任远转身盯着周致和。周致和拉着他的手说:“任远,你听说叶蓬这个人吗?”

许任远:“叶蓬?汪精卫的湖北省省长?曾经的剿共司令?”

周致和:“是他。他是我的老乡。正是他才保了我,让我成了小日本的俘虏后留在这航校混饭吃。我作保,让你到武汉去当电台台长,这老家伙已答应了。”

许任远笑了:“好,一言为定!”

在红梅阁内,周致和从事先准备好的包内取出酒碗,一字排开。何健生、周致和、谭炜、许任远破指醮血,立志找共产党。

何健生揖手对青天:“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愿为追求光明,共飞蓝天。”

众揖手对青天共言:“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愿为追求光明,共飞蓝天。”

 

8

 

数天后,何健生、周致和、谭炜、许任远又在常州城约会了几次。

约会的方式便是摄影旅游。

何健生拿着自己心爱的莱卡相机,拍下了很多留影照片。

位於常州市區東北部的焦溪古鎮,地處江陰、武進交界處,擁有700餘年曆史。境內有舜廟、舜井、舜田、朱元璋老師焦丙草堂等遺址。傳說中,人文始祖舜帝曾到過這裡;春秋時,常州的人文始祖吳季札也曾躬耕於此;唐代詩人劉長卿在這裡留下過“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著名詩句,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文資源。

在何健生的鏡頭中,焦溪古街臨河而築,龍溪河蜿蜒東流。明清所建的青龍、咸安、中市、三元古橋,也一一呈現在他的鏡頭之中。

那時的焦溪古鎮大部分房屋為清與民國時期建築。焦溪民居,多為黃石砌成半牆高,黛瓦粉牆臨水照,顯得更為古樸。

何健生等人去的最多之處卻是位於常州市南25公里處的楊橋村。歷史上,由於南楊橋地處東太湖與西太湖之間,是常武地區到宜興、無錫的必經之路,商賈雲集,街市繁榮。

楊橋村民國時期為武進與宜興交界處的一個鄉,形成市鎮也有數百年曆史。楊橋古街形制,前街後河,前店後屋,依河而築,臨水而居,水鄉特色十分濃郁。村域內擁有不少古建築,南楊橋、五洞橋、百歲莊、太平橋、風情院、牧齋院、朱宅、丁宅等一批歷史建築雖然破敗,但舊貌依然。

何健生等人之所以去楊橋村,是因為聽說那裡常有新四軍出沒。何健生回憶道:“現在的革命歷史檔案證實了那裡曾有過新四軍地下交通站,可惜我們當年卻沒有找到。”

令何健生遺憾的還不止這些,他當年在常州拍攝的照片,大多隨歲月而一起流失了。

說起,當年在紅梅閣內,何健生、周致和、譚煒、許任遠破指醮血,立志找共產黨的那件事,何健生淡然一笑:一個人沒有信仰,活在世上又有何意義?為了共同的信仰,自古以來,年輕志士都會共同發誓。這便是信仰的力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