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帽子的出现很早,大约6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
(1)中国古代的帽子特色文化
帽子的最初用途主要是为了御寒,所以直到秦汉时期,帽子还是以西域少数民族所戴为多。
到了三国时,曹操觉得上古时先民所戴的一种鹿皮弁比较轻便实用,于是就采用来进行改进后作为首服,并很快地流行开了,这时,帽子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普及。
以后帽子的作用已不限于御寒,形式也不断翻新,制作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且还可按帽子来分等级,如我们熟悉的乌纱帽即为明代官吏所戴,以后成为官职的代称。
中国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表示成人了。行冠之后,按规定“士冠,庶人巾。”(《释名•释首饰》)由于头巾只用于庶民,因此就出现了以头巾称呼的情况。
如兵士用青布裹头,便称士卒为“苍头”;平民扎黑色头巾,便称百姓为“黔首”或“黎民”,“黔”和“黎”都是指黑色。
和冠帽相比,头巾最为轻便。所以在东汉时,王公大臣也喜欢上了头巾。到魏晋时,头巾在读书人中时兴起来,甚至可以代替盔帽。最典型的例子是诸葛亮头戴纶巾指挥三军。
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一副儒将装束,从容闲雅,风流倜傥。
宋元明时,头巾形制变化很大,名目繁多。入清以后,由于发型改变,戴巾者极少,以后便逐渐销声匿迹了。
据说古人发现鹿牛、鸡翟等禽兽的头角和肉冠非常美丽,于是便用骨、玉等材料加工成动物的冠角形状而戴在头上。因此,冠和帽、巾虽然同属首服,但用途不同。
古人戴帽是为了御寒,扎巾是为了便利,都出于实用的目的,而最初人们戴冠则主要是为了装饰美观。
后来人们发现可以利用“冠”来表示自己的身份,于是就出现了冠制。
古代冠饰名目繁多,我们常见的有“冕冠”、“朝冠”和“凤冠”等。
冕冠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祭祀时所戴的礼冠。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冕冠并非是皇帝的专用冠饰,皇帝戴冠时,周围的近臣也应戴上冕冠。二是皇帝也并非任何时候都戴冕冠,而只有在重大祭祀时才使用。
冕的形制外表黑色,里面朱红色,前沿垂挂着一串串的小玉珠,叫做“旒”,并以它的多少来分别等差。前有垂旒,左右有垂珠,加上祭祀时需严肃恭敬,戴冠者自然不能左顾右盼了,成语“冠冕堂皇”也即由此而来。
(2)中国少数民族的头服特点
头服与头饰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习俗、审美心理和生存状态。各民族间其他部位的服饰装饰可能有相似之处,但头饰一般不会相同。有的地区以头饰作为一个民族或某民族支系的称谓,如平头哈尼、尖头哈尼、红头瑶、大头花腰傣、大头苗等。
少数民族冠帽类型很多,尤其追求高帽危冠的效果 冕冠、长冠、通天冠、姑姑冠。
苗族妇女的银角冠、花蓝瑶妇女飞檐式的银冠。
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的冠帽特别华丽。由于这些民族自古以来过着流动的生活,财产多是便于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他们的头饰冠帽多以翡翠、玛瑙、金银镶嵌而成。如蒙古族中的鄂尔多斯妇女戴的冠帽,可谓珠帘垂面、琳琅璀璨。
藏族妇女以戴“巴珠冠”为最高贵华丽,该冠用藤条编成支架,缠上红呢条再缀满珠宝金银。不同地区的“巴珠冠”有不相同,拉萨地区的“巴珠冠”是羊角形,有的“巴珠冠”是半圆弓形。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其男子头戴小白帽,称为号帽或回回帽,其形制是按〈古兰经〉不露头顶的教条制作的,有的帽子上还绣有文字。
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帽式极为丰富多彩,如彝族的鸡冠帽、白族的凤凰帽,用两片姑娘用两片鱼尾形的帽帮缝合成凤凰鸟似的帽身,后帽檐有二寸来长、稍稍上翘的“凤尾”,前帽檐正中有用白银镶边的帽花,帽花边缀满了玉石饰品,帽花上还插着一朵五彩丝绸花。 “凤凰帽”是白族姑娘纯洁美丽、机智勇敢的象征。
哈尼族银泡帽童帽是母亲将祈求与希望汇集起来的精妙之作,常饰以银币、银铃、银罗汉,以祈保佑儿童平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