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1月25日星期六

第五章2:中国古代茶道文化中的茶具艺术

2:中国古代茶道文化中的茶具艺术

茶具在任何时代,任何一项茶艺活动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茶艺活动期自身消费特征所决定的。
作为一种物质消费活动的主角,茶叶在茶艺活动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但其本身且有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每次饮茶和茶艺活动之后,它无法被再次利用,其作用与存在的意义也自然随之消失。相反能够一次次得反复出现在茶艺活动中,且具有较长持久意义与恒常地位的,就是在饮茶时必备的器物——茶具。
茶具除了在每次的饮茶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之外,还因为其不易消耗性以及一些珍品被历代文人雅士所收藏而具有了文物的属性,成为能够传承茶艺文化与精神的主要载体。
关于茶艺器具的类别与确定,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就有《二之具》、《四之器》两篇分别专门叙述唐代的采制茶叶的工具和煎煮茶饮的器皿。
唐代的茶具比较繁复,材质多样,用途分界明确,陆羽在《四之器》中罗列得非常详细,主器及附属器物共计二十四组三十件,并详细列举了诸项茶具在煮茶饮茶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到的茶具是按照一般中等绅商之家为对象。实用但不奢华。这对于王室显然是无法显示他们的权势和财富。
王室所用的茶具,如唐代诗句中常见的“金匙”、“银鼎”和“玉杯”,非金即银,不这样似乎不能显示他们的地位。晚唐苏廙有一本的《十六汤品》的茶书,其第七汤“富贵汤”,就是“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所具的一种汤名。这种汤,纯粹是以汤器的“茶功”来确立的汤名,所以,对此当时流传有一句谚语,称这种汤“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
由这段记述可见唐代以金银制作茶具并非个别现象。这一点在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一套唐代宫廷用具就是最好的证明,出土了的茶罗合、茶碾、银则、长柄勺、银火箸、大小盐台、玻璃茶碗、茶柘、秘瓷茶碗等等,多为金银制品。
南宋的审安老人在其著作《茶具图赞》中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十二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赐以名、字、号,足见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钟爱之情。韦鸿胪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炉木待制指的是捣茶用的茶臼金法曹指的是碾茶用的茶碾石转运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胡员外指的是量水用的水杓罗枢密指的是筛茶用的茶罗宗从事指的是清茶用的茶帚漆雕密阁指的是盛茶末用的盏托(漆雕是复姓)陶宝文指的是茶盏汤提点指的是注汤用的汤瓶司职方指提清洁茶具用的茶巾。
宋代茶饮茶艺用具,传承了唐代的茶具,特别是进入皇家内院的贡茶,在其饮用过程中所用的器具更是丰富多彩,独具时代特色。而且还流传至日本,在东洋各派茶道茶艺活动与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世界茶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下将分类叙述。

1 宋代茶具一览表
用途
茶具
藏茶
茶焙、茶笼、茶瓶、茶缶、茶罐、茶盒
灸茶
茶钤
碾茶
砧椎、茶碾、茶磨、茶臼、棕帚
罗茶
茶罗
贮茶末
茶合、纸囊
取茶
茶匕
生火
茶灶、茶炉
煮水
汤瓶、、茶铛、水铫、石鼎、瓶托
盛取水
杓、水盆
点茶
茶匙、茶筅
饮茶
盏、碗、盏托
清洁
茶巾、渣斗
盛贮
大合

南宋末年以后,点试末茶的茶叶品鉴方式逐渐开始为人们抛弃,碾茶用具也不再被人们看作是茶艺用具。
说到明清时期的茶具,最著名还是宜兴的紫砂茶具。虽然从明代现存的一系列茶书中,我们发现不只如朱权《茶谱》等明代早期的茶书,就是在紫砂茶壶已经蜚声音茶坛的嘉万年间,如嘉靖时的钱春年《茶谱》、田艺蘅的《煮泉小品》、隆庆时陆树声的《茶寮记》,万历前期的屠隆《茶说》、陈师《茶考》、张源《茶录》等茶书中,不论是讲茶杯还是茶壶都不提紫砂。直到万历二十五年许次纡《茶疏》中,才开始有这样一段记载:壶“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造,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作,颇极精工……其余细沙及造字他匠手者,质恶质劣,尤有土气,绝能败味,勿用勿用”。龚春和时大彬是明朝紫砂壶的先后二位大师。龚春是正德至嘉靖年间人,这也是有关宜兴紫砂和紫砂茶壶在茶书中最早最具体的记录。如前所说,唐代以金银器茶具最为尊贵,至明代,有的茶书还有“首金次银”之说,即在许次纡《茶疏》中,他一方面称龚春、时大彬“粗砂”壶“大为时人宝惜”,但同时也沿用旧说称:“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仍有金银茶壶优于陶瓷茶壶的观念。但是,至万历后期罗廪撰写的《茶解》中,其对茶注所称:“以时大彬手制粗沙烧缸色者为妙,其次锡”,就第一次明确地把紫砂注子提到了第一位,从而也结束了长期流传的壶注以“金首银次”或“银首锡次”的传统或习惯看法。
关于宜兴紫砂茶壶的早期发展,清代金武祥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在《粟香三笔》中记载道:“阳羡复有茗壶,始于明时。鼎山蜀山为丛萃之所。初用紫泥素质,后用五色彩釉”。关于五色土的发现,还有这样一则传说:称有一个云游怪僧,在当地查看了几天,绕白砀、青龙、黄龙诸山一转,指指地下告诉大家说:“卖富贵上”。起初大家不知其所指,后来凿山发现了五色土,因以为壶。《粟香三笔》在叙述完这个故事后又接着说:“金沙寺僧创为规制,时有供春者窃仿之,极古秀,世称供春壶是也。其后时大彬曲尽其妙”。综合这段内容,是称宜兴紫砂壶最初是闻名于明代鼎蜀,起先为金沙寺和尚所擅,后来为龚春所学。龚春和时大彬两代名手,极深研几,使紫砂壶的制作技艺,鬼斧神工,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明朝紫砂壶为什么如此风靡?《阳羡砂壶图考》序中将紫砂的优点或特点作了这样的概括:“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瀹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韻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代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韻格,虽景德名瓷价逾巨万,然每出匠工之手,响鲜文翰可观,乏斯雅趣,三也”。也正是因这样三点,所以紫砂从明至今,一直持盛不衰。
在茶具的选择上,不光紫砂茶具一枝独秀,瓷器茶具也是得到世人们的喜爱。较之明代瓷器,清瓷的发展近于完美,特别是青花瓷茶具在瓷茶具中独占魁首,成为彩色茶具的主流。青花瓷茶具属于彩瓷茶具之列是彩瓷茶具中一个最重要的花色品种,始于唐代,元代开始兴盛,清代到达顶峰。
景德镇市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据史料记载,明代景德镇所产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特别是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茶具,清新秀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代,影响了后代。尤其是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史称“清代之最”。清陈浏在《陶雅》中说:“雍、乾之青,盖远不逮康窑”。“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独步本朝矣”。较之明代,康熙年间,青花茶具在烧制以民窑为主,而且数量非常可观。这一时期的青花茶具被称为“糯米胎”,其胎质细腻洁白,纯净无暇,有似于糯米,主要品种有茶壶、茶碗、茶盅及茶盒等。
清代瓷业烧造仍是江西景德镇独领风骚,清代景德镇发展最盛时从业人员达二十万人,成为“二十里长街半窑户”的制窑中心。除了民窑外,清代官窑生产成就也不小。清官窑可分为御窑、官窑和王公大臣窑三种,在景德镇官窑中,“藏窑”、“郎瑶”以及“唐窑”影响较大。
综观清代瓷业的发展,尤其是瓷茶具制造的繁荣昌盛,其原因是很多的。一方面是制瓷技术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外出口的扩大。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饮茶的大众化和饮茶方法的改变。上文说过明清时期散茶的广泛饮用,以及红茶、乌龙茶等发酵型茶叶的出现,在色彩上,对茶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刺激了瓷茶具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茶艺活动的特征各不相同,其所因藉、附着的茶具也各具鲜明的时代特征。茶具不仅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不同时代茶文化的特点,并且由于古代社会生活方面很多细节在材料方面的缺失,如今人们通过传承至今的茶具可以从某个侧面多角度地来解读一个时代的茶文化,甚至为当时上至皇家,下至百姓的生活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中国古代茶具大抵有以下几种:

茶罗合

茶罗合是一种筛茶用具。茶被碾成末装后,需要罗筛均匀,宋代与唐代一样都用罗。
宋人对茶罗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因为宋代点茶要求茶末“入汤轻泛”,而“罗细则茶浮”,所以茶自然是罗筛的越细越好。为此,对用来作罗底的材料要求很高,蔡襄认为要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
法门寺出土的为鎏金飞天仙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其外底錾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金银花茶罗子一副全共重卅七两”。茶罗由盖、身、座、罗、屜五部分组成。罗盖为盝顶,长方形,盖面饰二飞仙,盖刹饰流云及一周花瓣。罗身两侧各饰两个执幡驾鹤褒衣束髻仙人,罗身一端饰云气山岳,另一端饰双鹤流云。罗座四周有镂空扁桃形壶门。罗为双层框用以夹固丝织罗纱。罗屜为长方形抽斗,屜面饰流云莲瓣。


则,是一种量茶用具。《茶经》:“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法门寺出土的为鎏金飞鸿纹银则,则匙呈圆卵形,微凹,匙柄扁长。

茶炉

然后再来谈谈生火煮水用具。煮水用火,生火用炉,宋人称其为茶炉,或曰茶社。和其他多种茶具一样,宋人对茶社的形制、尺寸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但从宋人的诗文出现“笔床茶社仅可以叶舟载”之类的句子来看,宋代的茶社其体积应该不会很大。
茶社有砖砌、石砌,深的宋代人文的瞩目,成为闲雅适意生活的一种象征,特别是对用自然山石制成的茶社更为垂青,一代大儒朱熹就曾为武夷五曲茶社石书题“茶社”二字。
宋人有时候将茶社称为茶炉,两者大意相同,只是茶炉不只有砖、石砌成,也有用竹子编制而成,“竹炉汤暖火初红”便是,这样意境就更为清雅了。

火箸

火箸是调添风炉中炭火用具。《茶经》:“火荚,一名筋,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以铁或熟铜制之”。法门寺出土的火箸长度刚好与《茶经》所记相近。

盐台

盐台是盛盐工具。法门寺出土的盐台由盖、台盘和三足架组成。盖上有莲蕾捉手,中空有铰链可以开合。台盘中心下凹,直口、宽沿、浅腹、平底。三足支架与一台盘焊接相连,支架上錾有“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涂金盐台一只”。
法门寺出土的金银器用实例证明了贡茶茶具在生产技术上所达到的令人折服的程度。

汤瓶

盛水而煮的器物,宋代的茶书中只有一种——汤瓶,而实际生活中还有水铫、茶铛、石鼎等。
关于汤瓶,蔡襄与宋徽宗都对其质地与形制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蔡襄《茶录》下篇《汤瓶》中就说道汤瓶的形状较小,材质最好的是用黄金制成,民间有用银制、也有用铁制、还有用瓷制的。
徽宗在《大观茶论·茶》中对汤瓶的形制与注汤点茶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汤瓶的材质最好是用金银制成,而对其大小则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说了“惟所裁给”。而对注汤特别关注,瓶嘴与瓶口的比例差距大而注子稍直的汤瓶注汤力紧而不散;瓶嘴末端略圆小而峻削的汤瓶注汤就不会产生滴沥的情况。这样的汤力紧,不滴沥,自然不会破坏茶面,达到完美的点茶效果。
从现存的实物和绘画资料来看,宋代汤瓶大多是大腹小口,执与流都在瓶腹的肩部,注子一般呈弓形或是弧形,有较大角度的弯曲。
关于汤瓶尺寸大小,明代人朱权《茶谱》中有关“茶瓶”的记载可作参考:“以瓷石为之,通高五寸,腹高三寸,项长二寸,觜长七寸”,与宋辽间出土的器物除了流觜稍长外,其余尺寸都差不多。例如从安徽宿松北宋墓中出土的影青刻花注子注碗及河北三河县辽墓出土的白釉莲花托注壶的尺寸来看,当时汤瓶尺寸一般是:通高17.7-20.2厘米,即五、六寸之间;腹径7.5-12厘米;壶注口径3-3.7厘米。
汤瓶有一个附属用的瓶托,宋代的汤瓶托都是呈大口直身深碗形,用来盛放开水锅,以免烫伤人手,可以说是汤瓶的安全辅助器具。
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辽代张文藻墓壁画中可知,汤瓶是直接放在炉火上烧煮的,当烧好了水,人们手持汤瓶去注汤点茶是,用一瓶托托持就更加安全。

水铫

宋人烧水,不限于用瓶,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煮水用具还有水铫、茶铛、石鼎等等。
水铫在宋代主要是石质的,到了明清时期,也出现了锡、铁、铜制的水铫。
水铫是一种有柄有流的烧煮工具,长期以来,人们用它来煎药煮酒,宋人以之烧水点茶,在苏轼《次韵周種惠水铫》诗所赞:“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因为铫的柄的直的,离火较远,水烧开了,柄也不烫手,可以直接拿取,更为安全方便。在现在的日本的茶道用具中也时常用水铫形的茶壶,其目的大概也是出于安全便利吧。
水铫的形状和汤瓶差不多,但它注口小,有长流,无足,柄直而不弯,可直接进行注汤点茶,不需其他辅助工具。并且水铫的形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唐代的铫有柄有流,但没有注口,而是有像铛一样大的锅面。到了宋代,铫的锅面缩小成注口,加盖,柄既有在器具肩腹侧的直柄铫,也有在铫肩制双耳系环形执的。茶鼎的形制与汤瓶、水铫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它阔口、无流、无柄、无执、有足。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茶鼎是烧水用具,不能直接用鼎来注汤点茶。宋代辅助鼎的工具是取水的杓或瓢。

茶钤

碾茶茶具是宋代茶具中种类较多的一类,共有五件:茶钤、砧椎、茶碾、茶磨和棕帚。
茶钤是碾茶准备性工具的附属工具,用于夹着茶饼在火上烤灸。
唐人碾茶以前都要灸茶。用竹夹或是金属夹子,而且从《茶经》的行文来看,灸茶是每次碾茶、煮茶前必行的常规步骤。
到了宋代,人们饮茶前并非都要灸茶,只有当使用陈年茶饼时才需要将茶饼在开水中浸渍,刮去茶饼表面的一层膏油,再用茶钤夹住,放在微火上烤干,最后才进入碾茶的程序。
但是随着宋代贡茶制度的发展,求新争早日益成为饮茶茶艺活动中时尚与品鉴茶叶的标准,在茶艺活动中人们也大多不用陈茶,因而在宋代处理陈茶的方法也逐渐不再为人们所注意和提及,故茶钤也很少作为一种茶具被关注了。

砧椎

碾茶的第一步是先将茶饼敲碎。宋人的碎茶工具为砧椎,一块砧板,一只击椎,砧与椎的制作材料一般用木,偶尔也有用金属材料的,取用标准是使用方便:“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碾

碾茶的第二步也是其核心程序就是碾,宋代的碾具主要有三种:茶碾、茶磨和辅助工具棕帚。
茶碾也称茶碾子,碎茶用。法门寺出土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器身涂金,由槽身、辖板组成。槽身嵌于槽座之中,底部弧形,与碾药槽相同。碾底有錾文为“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两”。
茶碾唐宋皆有。但因为宋代点茶对茶末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宋人对碾茶用具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要求器物的质地不能影响茶的色泽与味道。如蔡襄认为黄金的质地过软,铜制的则容易生锈,所以茶碾最好是用银制的或是铁制的。
宋徽宗不仅论及茶碾的质地不能有害茶色,而且对碾的制式有进一步具体的要求,他认为用银做碾的材料最好,其次是熟铁。而生铁在碾茶的过程中容易掉落黑色的铁屑,有害茶色。
对于碾的形制来说,徽宗认为槽要深而峻,这样茶末容易聚集;轮要锐而薄,这样在碾茶的过程中才不费力。在碾茶的过程中,必须有力且速度要快,而不欲久,担心铁磨的时间长了有害茶色。

茶磨

茶磨一般都是石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不有害于茶色,也更接近于自然。其实,茶艺活动中所有的器具都是随着人们对茶叶和器物质地与功用的一步步认识和茶叶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完善的。
宋代实际生活中使用的碾茶工具中还有一种是自唐五代以来一直在民间就使用的茶臼,在当时的诗词中可见,如马子严的《朝中措》:“蒲团宴坐,轻敲茶臼,细扑炉熏”。

棕帚

棕帚是碾茶时的辅助工具,用来将被碾好的茶末归拢到碾或磨的中心,方便继续碾磨,或是将已碾磨好的茶末扫入茶罗中。

茶匙

宋代的点茶用具主要有两种:茶匙和茶筅,两者在时间上有着先后的承接关系。
北宋后期以前用的是茶匙,但到了徽宗以后人们便主要使用茶筅了。
关于茶匙,既然名字中有匙字,必是匙勺状的,且在蔡襄的《茶录》中明确说道:“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可见当时作为贡茶的建茶,其在点试时是以黄金茶匙击拂的。

茶筅

茶筅的形状与茶匙完全不同,它的出现是点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因为《茶经》中的竹荚和茶匙都是单独的一条,茶筅的形状类似细长的刷子。在徽宗的《大观茶论》中是这样描述茶筅的,茶筅是用老的筋竹做的,自身厚重,筅刷部分是根粗梢细剖开的众多竹条,竹条要稀疏且有力,类似刀剑的脊背,这样才能在使用中用力的当,点茶者易于控制,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使点茶的效果如点茶者的意愿。

茶壶

茶壶是盛茶泡茶的容器。关于茶壶选择,“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明朝著名女造壶专家)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其提梁卧瓜、双桃扇面、八棱细花、夹锡茶替、青花白地诸俗式者俱不可用。锡壶有赵良璧(人名)者,亦佳。然宜冬月间用。近时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价然最高,然制小而俗,金银俱不入品”。由此可见明朝茶壶样式之多。

茶盏

茶盏,就是今人所说的茶杯。对茶盏的选择,“宣朝(地名)有尖足茶笺,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世庙有檀盏,中有茶汤果酒,后有金箓大醮檀等用字者,亦佳。他如白定等窑,藏为玩器,不宜日用。盖点茶斟茶须熁盏令热,则茶面聚乳,旧窑器熁则易损,不可不知。又有一种,名为崔公窑,差大,可置果实,果亦仅可用榛、松、新笋、鸡豆、莲实,不夺香味者,它如柑、橙、茉莉、木樨之类,断不可用”。

盏托

宋代茶具中的饮具与前代一样用盏(即碗)。此外,如陆羽不曾提及腕托一样,宋人茶叶专著中除了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外都没有提到茶盏的辅助器物——盏托。
宋人所使用的点试贡茶的用具主要是建窑,对这种黑色瓷器的爱好,他们有着极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标准。
宋代时期黑油碗盏的大量出现,完全是由于当时点茶斗茶风气使然。
宋代点茶、斗茶的茶色尚白,这在中国茶艺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茶盏除了盛茶汤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有对比、映衬茶色的作用。
由于宋茶尚白,青瓷、白瓷对其色都缺乏映衬功能,只有深色才能达到效果,同时深釉色的瓷器品种也有褐、黑、紫等等多种颜色,宋代茶具选择了黑色釉盏却是颇受蔡襄的影响。
蔡襄在《茶录·器论·茶盏》中大加赞扬建安造的绀黑色兔毫盏,适宜点试建茶:“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同样的,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进一步表明斗茶应取用黑色茶盏,从此在斗试时使用黑色茶盏成为宋代茶艺文化的定式。
盏是一种较浅的小碗,建窑盏盏壁较厚,撇口或是敞口,口下收敛,瘦底小圈足,釉色以黑色为主,还有酱紫色的。
兔毫盏是因为盏壁上有玉白色毫发状的细密条文,类似兔毛,故而人们将有这种纹色的茶盏称为兔毫盏。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兔毫盏的好处与功用也做了与蔡襄类似的评价,同样对兔毫盏大力推崇。由于皇帝的看重,兔毫盏深得人心,从此成为点试北苑贡茶必须首先取用的茶具。
兔毫盏主要出产于福建建阳吉镇建窑,其他地方也同样生产,如四川广元窑、江西永和窑、陕西耀州窑等等。与当时兔毫盏并驾齐驱的还有其他纹饰的黑色茶盏。如玳瑁盏,便是在茶碗的黑色釉面上布满了黄褐色斑点,宛如玳瑁状斑纹。还有耀变天目碗,即在黑釉的底上,浮现出金、银、碧、蓝色等多种斑点的建窑盏。除此之外还有鹧鸪斑黑釉盏,就是在碗面黑色釉底色上浮现出形似鹧鸪羽毛一样花纹褐色斑点的建盏。
现如今出土的宋代茶具中定窑、湖田窑、耀州窑等大窑出产的茶盏都有与其极为相配的盏托,但建窑的兔毫盏、鹧鸪斑盏、油滴大碗等没有。
对于这种现象,现代的学者给出了两种解释:一是建窑生产的茶盏盏坯比较厚实,点试茶后可以用手直接端拿;二是可能这类的茶盏不是用同种材质制成盏托,二是像《茶具图赞》中所说的“漆雕秘阁”一样,是用漆木做成盏托。
在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中就可以看童子端着用盏托托着的茶盏让别人点茶,以及河北宣化下八里村出土了辽代墓壁茶画《进茶图》中的妇人也是手端盏托来进茶。
由于宋代与日本有朝贡贸易,在如今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现还保存着两只从宋漂洋过海而来的建窑茶盏,其中一只鹧鸪斑茶盏被日本人称为“曜变天目”,把另一只兔毫盏成为 “禾天目”。

碗托

同样在茶具中不起眼的还有碗托。碗托与盏托其实是同类,一般是用与碗、盏同样质地的陶土所制,形制、釉色、尺寸等都与碗、盏匹配一致。

茶巾

最后,再来是茶艺中的清洁用具。宋代的茶饮茶艺清洁用具就是《茶具图赞》中的司职方,也就是揩试用的布、帛、绢制的茶巾,用来抹拭、清洁茶饮茶艺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茶具,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性茶具。

渣斗

中国古代茶艺中的清洁用具,除了擦试用的巾布,在如今出土的实物和绘画中还可以见到另一种清洁用的盛贮器,那就是渣斗。渣斗主要是盛茶叶余渣之用。

茶焙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种类及用途的藏茶用具。
唐代的陆羽认为有九种困难使人难以真正领略茶叶的精华,即所谓的“茶有九难”,第九难便是“饮”,“夏兴冬废,非饮也”,只有终年饮茶不断才能算是真正的饮茶。而对茶自身易吸湿、串味的特性,对其妥善的保存世非常重要的。宋人很明白这一点,不仅蔡襄将藏茶列在了茶具之首,使之更好的发挥对茶叶的保管作用,为茶艺活动提供最好的茶叶。
在蔡襄的《茶录》中列出了两种藏茶用具——茶焙和茶笼,另外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也提到是“用久漆竹器”来存放烘焙好的茶饼,但他没有具体说明这种器物的名称。在宋代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藏茶器皿,其制作材质多种多样,从陶瓷到椰壳不等,其体积、形状亦不同。这些大小不一、形状不等的储茶瓶缶主要是用来贮藏叶茶和加工好的末茶。
藏茶中的茶焙是用竹子编织而成,可内置炭火的竹笼,顶部有盖子,中间有隔板,“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其炭火用的是所谓的“熟火”。

茶笼

茶笼是用蒻叶编制而成,不用火,将茶饼用蒻叶密封包裹后,放入蒻叶笼中,置于高处不近湿气处。虽然茶笼本身不密封,但茶饼已用蒻叶密封,实质上就是密封藏茶法,可谓是后来出现并沿用至今的密封藏茶法的先声。
茶焙和茶笼两者是分开使用的,先将茶饼放入茶焙中烤焙干燥后,再放入密封的茶笼中贮藏,经过多次开封取茶后,可以再次重复焙干后再缄藏,这样不仅还经济实用,而且还可以长久的保持茶叶新茶时的品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