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明清贡茶
元明清三代的贡茶与唐宋相比,在数量、质量及贡茶制度上,都呈平淡之势。这主要是因为元代统治者的民族性,生活习惯乃至茶类的变化等原因,使贡茶的封建礼制性质及唐宋形制规模遭到较大的冲击。
元朝贡焙,保留着部分宋朝的遗址,其中包括御茶园和官焙。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在武夷山创建茶场,称"御茶园",专制贡茶。据董志《武夷山志》(道光丙午年重刊)载:“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过武夷,制石乳数斤入献。”
明代继承了前代贡茶的传统,并由元代贡茶发展而来。
元朝大德三年(1299年),茶园有一百二十所,设焙局(茶场)于四曲溪,称为御茶园,焙工数以千计,大造贡茶。董天工《武夷山志》:“至元十六年(1278年),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过武夷制‘石乳’数斤入献。志愿十九年(1281年)乃令县官莅之,岁贡茶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董天工有感说:“贡自高兴始,端明(蔡襄)千古汗”,又说:“大德五年(1301年),兴之子久住为邵武路总管,就近至武夷督造贡茶。
明代初期,贡焙仍因元制,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朱元璋有感于茶农的不堪重负和团饼贡茶的制作、品饮的繁琐,因此,下了一道诏书,诏曰“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役。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
明年创焙局(茶场),称为御茶园……设场官二员领其事。后岁额浸广,增至二百五十(户),茶三百六十斤,制龙团五千饼。至正末(1367年)额凡九百九十斤,明初仍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宁太守钱璞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自此遂罢茶场,御园寻废”。这段记载说明:1、开始采一斤贡茶要四户人工,后来每户采1.5斤。依次推算,九百九十斤贡茶,要六百六十户采工。武夷全部居民几乎都要劳役于贡茶,无怪董天工说是让“蔡襄千古汗“了呢。2、明初改贡芽茶,未到春来,就滥采茶芽,正如元代杨锡翁咏《贡茶诗》说:”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茶蓓蕾拾琼花”,这样摧残茶芽生长,使茶树枯死,无茶进贡,结果不得不罢茶场,改贡延平(今南平)。
对于明代的贡茶,在谈迁的《枣林杂俎》中有详细的介绍,该书明确的记载了明代贡茶的产地以及贡额,近整理排列如下:
贡地
|
贡茶
|
江苏贡
|
宜兴县茅茶百斤。内二斤,上南京礼部
|
安徽贡
|
六安州芽茶三百斤
广德州芽茶七十五斤
建平县(今郎溪县)叶茶二十五斤
|
浙江贡
|
长兴县芽茶三十五斤,纳南京。茶出顾渚,即岕茶也。过时僧大方制法,剪去尖末,号大方茶。
嵊县芽茶十八斤
会稽县(今绍兴)芽茶十斤
永嘉县(今温州)芽茶十斤
临安县茶二十斤
乐清县茶十斤
富阳县茶二十斤
慈溪县茶二百六十斤。县西南六十里,宋宝祐间丞相史嵩之,治墓建开寿普光禅寺,其山颇产茶,殿帅范文虎因置茶局进贡。元、明皆仍之。
丽水县芽茶二十斤
金华县茶二十二斤
龙游县芽茶二十斤
临海等县芽茶十五斤
建德县芽茶五斤
淳安县茶五斤
遂安、寿昌二县各茶五斤
桐庐县茶五斤
分水县(今归属桐庐县)茶一斤
|
江西贡
|
南昌府芽茶七十五斤
南康府(今星子县)芽茶二十五斤
赣州府芽茶十一斤
袁州府(今宜春)茶十八斤
临江府(今清江县)茶四十七斤
九江府茶一百二十斤
瑞州府(今高安县)茶三十斤
建昌府(今南城县)茶二十三斤
抚州府茶二十四斤
吉安府茶十八斤
广信府(今上饶)茶二十二斤
饶州府(今波阳县)茶二十七斤
南安府(今大瘐县)南康县茶十斤
|
湖广贡
|
武昌府芽茶六十斤
岳州(今岳阳市)湘阴县茶六十斤
宝庆府邵阳县(今邵阳市)茶二十斤
武冈州茶二十四斤
新安县(今广东宝安县)茶十八斤
长沙府安化县芽茶二十二斤
宁乡县茶二十斤
益阳县茶二十斤
|
福建贡
|
建宁府(治建安县,即今建瓯县),建安茶芽千三百六十斤,内探春二十一斤,先春六百四十三斤,次春六百六十二斤,紫笋二百二十七斤,荐新二百零一斤,按何乔远《闽书》:建安县凤凰山之麓,曰北苑,所焙茶最知名。
崇安县茶九百四十一斤,内探春三十三斤,先春三百八十斤,次春百五十斤,荐春四百二十八斤
|
此后,明代贡茶正式革除团饼,采用散茶。但是,明代贡茶征收中,各地官吏层层加码,数量大大超过预额,给茶农造成极大的负担。根据《明史·食货志》载,明太祖时(1368-1398年),建宁贡茶一千六百余斤,到隆庆(1567-1572)初,增到二千三百斤。
到了清代,贡茶产地已不局限于以某一地区为重心,凡佳皆进。有些地方名茶,因一次进贡而享尽殊荣,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江苏太湖时,巡抚宋荦购到朱正元独制的质量最好的"吓杀人香"茶进贡,康熙饮后,认为茶极好,但名字欠雅,因而赐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名震四方,作为贡品,年年进朝。
最典型的是杭州西湖龙井茶。相传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在杭州微服私访,在龙井狮峰品尝了胡公庙前茶树上所采制的龙井茶,感到香、味特佳,遂将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声誉鹊起,每年贡数剧增,对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贡茶文化到了清代其主要表现是在清代的宫廷茶宴上。真正的茶宴起源于唐朝,规模较大的是明清宴,但是,宫廷茶宴最盛时还是在清代。
清代茶宴远过于唐宋。据史料记载,终乾隆时期,仅重华宫所办“三清茶宴”即有43次。“三清茶宴”为清高宗弘历所创,目的在于“示惠联情”,自乾隆八年起固定在重华宫,因此也称为重华宫茶宴。“三清茶宴”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择日举行,参加者多为词臣,如大学士、九卿及内廷翰林。每次举行前,须择一宫廷时事为主题,群臣联句吟咏。宴会所用“三清茶”是乾隆帝亲自创设的,系采用梅花、佛手、松实入茶,以雪水烹之而成。乾隆认为,以上三种物品皆属于清雅之物,以之瀹,具幽香而“不致溷茶叶”。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必宣称寻旧器,越窑新样煮三清”。
关于“三清茶宴”的详细情形,《养吉斋丛录》中有具体描绘:“列坐两厢,宴用果盒杯茗……初,人数无定,大抵内直词臣居多。体裁亦古今并用,小序或有或无。后以时事命题,非长篇不能赅赡。自丙戌始定为七十二韵,二十八人分为八排,人得四名。每排冠以御制,又别有御制七律二章……与宴仅十八人,寓‘登瀛学士’之意。诗成,先后进览,不待汇呈。颁赏珍物,叩首祗谢,亲捧而出。赐物以小荷囊为最重,谢时悬之衣襟,昭恩宠也。余人在和诗,不入宴”。从以上内容来看,茶宴的主要内容是饮茶做诗,参加茶宴的都是能诗文的内廷词臣,人数有限。不过也有例外,《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陆锡雄、纪昀以及总校费墀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参加茶宴。
除了专门的茶宴外,在宫廷宴饮中,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饭前饮茶,饭后亦饮茶。清宫廷所饮皆为奶茶,分红、白两种,宴会用茶大致相同。康熙、乾隆两朝,宫廷中共举办过四次规模较大的“千叟宴”,参加宴会的人数最多的一次达到三千多人,实为“万古未有之盛举”。每次千叟宴的程序都是先饮茶,然后饮酒,再饮茶。凡赏茶者,均是职位较高的王公大臣,这里,茶是荣耀的象征。
茶在宫廷大宴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宫廷礼仪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宫廷茶宴一反民间饮茶的质朴,为突出宫廷礼仪而导致繁文缛节。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虽然也强调宫廷饮茶“韵高致敬,盛世清尚”,但皇家的排场与气派却与茶“清”、“俭”、“和”、“寂”的本质背道而驰。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明清著名的贡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浙江省著名的绿茶,产于西子湖畔,历史悠久,素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享誉国内外,被公推为名茶之首。清代陆次云赞道:“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常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真是对龙井茶清纯高雅品质特点的淋漓尽致的描述。龙井茶属扁形炒青绿茶,外形扁平光滑,大小匀齐,色泽翠绿略黄;茶汤晶莹透亮,碧绿如玉,香气清幽。
西湖茶区产茶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有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宋时西湖周围群山中的寺庙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等就已经成为当时的贡茶了。北宋熙宁十一年(1078年)上天竺辩才和尚与众僧来到狮子峰下落晖坪的寿圣院(老龙井寺)栽种采制茶叶,所产茶叶便成为“龙井茶”。在明朝以前,龙井茶的形态还是团茶,到了明朝才成为扁体的散茶。龙井茶在明代早已是名闻遐迩的茶中高品,得到世人的好评。明嘉靖《浙江通志》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方为珍品”。万历《钱塘县志》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明田艺蘅在其《煮泉小品》中说道:“今武林诸泉,惟龙泓入品,而茶亦为龙泓山为最”。明代高濂在《四时幽赏录》中评价道:“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入清以后,龙井茶更得皇家厚爱,先是康熙帝在杭州创设“行宫”,把龙井茶列为贡茶,后是乾隆帝六下江南,有四次曾到天竺、云栖、龙井等地观察茶叶采制过程,品尝龙井茶,大加赞赏,并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敕封为“御茶”,使得龙井茶身价倍增,更为扬名天下。
龙井茶之所以绵延近千年而不衰,并且日益兴盛,是因为其独特优异的茶叶品质深得人们的喜爱,而其独具风格的优良品质,又与其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精致的采摘技术分不开。龙井茶产区主要分布在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产地处处林木繁茂,常年云雾环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龙井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先天环境。在龙井茶的制作工程中,采制工艺也十分考究。鲜叶原料一般为清明至谷雨前的一芽一叶,要求所采芽叶匀齐洁净,通常特级龙井茶一千克需七八万个芽叶。采摘时手势要用“提手采”,不能用指甲刻断嫩茎,否则伤口就会变色。采回的鲜叶先进行摊放,以减少水分,便于炒制时做形。炒制分为青锅(杀青、初步做形)和辉锅(进一步做形、干燥)两个工序,其间在制茶叶要摊晾半个小时左右。两个工序都在炒锅中进行,不加揉捻,成茶的扁平形状是在炒制过程中将抖、带、甩、捺、拓、扣、抓、压、磨、敲等十大手法结合运用来完成的。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产于我国闻名遐迩的太湖洞庭山。洞庭山分东、西两山,东山是一个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与东山相隔几公里的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辽阔的太湖水面,使这里空气湿润,云雾弥漫,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吴县的洞庭山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唐代以前就已产茶,陆羽《茶经》中就有关于洞庭山产茶的记载。入宋以后,茶叶品质明显提高,所产茶叶已成为上品贡茶,“岁为入贡”。明代之清初,洞庭山茶叶产品较多,品质较好,可与同时期的“虎丘茶”、“松萝”等相媲美。关于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何而来的说法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清代王应奎的记述。据说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上野生着几株茶树,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都持筐采回,自制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特别茂盛,大家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了,只好放入怀中,结果茶叶受到怀中热气的熏蒸,发出奇异的香味,采茶人由衷的赞叹道“吓煞人香”,遂的此名。后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荦进献“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后感觉香味俱佳,但名称不雅,就提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茶采制工艺要求极高。高级碧螺春鲜叶采摘特别细嫩,嫩度高于龙井,一般为一芽一叶初展,一斤茶需要六万到七万个芽头。采摘期从春分后到谷雨前。通常是早上采茶,采回的鲜叶要经过精细拣剔,除去其中鱼叶、残片、老叶茎梗及杂物等等,以保持茶芽匀整一致。拣剔后的鲜叶即进行炒制。炒制工序分杀青、揉捻、搓团、干燥四步,都在炒茶锅中完成。其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揉炒结合,连续操作,一气呵成。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一带。庐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茶叶生产。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已有梵宫寺院三百余座,僧侣们常以茶充饥渴。他们或攀危岩,冒飞泉,采摘野生茶叶;或劈岩削壁,开辟茶园,种植茶树,采制茶叶以自给。自晋至唐,庐山茶叶基本上都是寺院僧侣或是其他山居者种植、采制,种置者多出于自身的需要,自产自用。不过在此期间,不少文人墨客常上山游览和隐居,留下了大量赞美庐山的诗文。在这些诗文中,有许多都涉及到庐山茶叶,这为庐山茶的扬名起了很大的作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堂居,并辟茶园种茶。在他留下的多首诗中均谈到茶。如《重题》中有:“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郊游”的诗句。到了宋代。庐山茶以远近驰名了,并被列入贡茶。茶叶生产面积扩大,中茶人数也是日益增多。至明清时,茶叶生产最盛,茶叶已商品化,成为了山民和僧尼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明代的《庐山志》中,庐山云雾茶的名称已见诸书中,可见庐山云雾茶成名至少有三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作为旅游避暑地的庐山,同时也是茶叶生长的佳地,这里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日照短,昼夜温差大。生长在这样环境里的茶树,具有芽头肥壮、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碳氮比小的特色,这是庐山云雾成为名茶珍品的优越先天条件。除此之外,庐山云雾茶还有一套精湛的采摘技术。鲜叶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长度三厘米左右。严格要求不采紫芽叶、病虫叶、破碎叶、单片叶。采回的芽叶先薄摊于洁净的竹篾簸箕内,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等几道工序,才制成成品。制成的茶叶品质具有条索紧结卷曲,翠绿显毫,汤色绿而透明,香气高锐,鲜似兰花。滋味浓厚鲜爽,叶底嫩绿鲜明的特点,号称“香馨、味厚、色翠、汤清”四绝。
六安瓜片茶
六安瓜片茶属于半烘炒片型绿茶。其所用原料和采制工艺,以及成茶品质在众多绿茶中独具一格,不同凡响,因而广受世人青睐。六安瓜片茶品质的特点是:外形为单片,不带芽和梗,叶缘背卷顺直,形如瓜子,色泽宝绿,大小匀整;香气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汤色碧绿,清澈透明,叶底黄绿明亮。六安瓜片茶产于安徽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三地之间的山区和低山丘陵地区的部分乡镇。其原产地主要是金寨县齐头山一带,因这一带原为六安州管辖,故茶名前所管地名为六安。六安为古时淮南著名茶区,早在东汉时就已有茶。唐朝中期六安茶区的茶园就初具规模,所产茶叶开始出名。六安瓜片采制与一般绿茶有很大的不同,不是采非常细嫩的芽茶,而是待新梢已形成“开面”时才采,采摘标准以对荚二三叶或一芽三叶为主,采摘季节通常较其他绿茶迟,在谷雨之后。采回的鲜叶不直接炒制,要先进行“板片”,即将新梢上的嫩叶、老叶掰下分别归堆,然后将新梢各部分分别炒制成不同产品。板片后的芽炒制“银针”;梗与留在上面的老叶炒“针把子”,掰下的老、嫩叶片分别炒制成瓜片。瓜片制作分炒生锅、炒熟锅、拉火毛、拉小火、拉老火等五道工序。炒生锅即为杀青,炒到叶片变软,色泽变暗即可扫入熟锅炒制。炒熟锅主要起整形作用,遍炒遍拍,使茶叶逐渐成为片状。六安瓜片茶制作中烘焙较为特别,要烘三次,烘焙温度一次比一次高,每次之间间隔时间较长,达一天以上。通常拉毛火由茶农在熟锅炒完后进行,即将茶叶放在烘笼上用炭火烘至八九成干,然后拼对出售。茶叶收购者或经营者将从农户那零星收购的片茶按级别归堆,到一定数量时再完成后两次烘干。拉小火和拉老火的劳动强度大,技术也比较强,是对六安瓜片特殊品质形成影响极大的关键工序。
蒙顶茶
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横跨雅安的雨城、名山两地,最高峰海拔1400米。蒙山山势巍峨,林木繁茂,重云积雾常年笼罩在山间,一年长达200多天,故有“漏天常泄雨,蒙顶半藏天”之说。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深厚,生长在其间的茶树长势旺盛,制出的茶叶干香鲜纯,因此蒙顶茶从古至今受到世人们的喜爱,历代诗人雅士争相写诗作赋对其盛赞不已。如唐黎阳王《蒙山白云茶》诗:“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文彦博赞蒙顶茶曰:“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宋文同在《谢人寄蒙顶新茶诗》赞道:“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一赞美佳句,更是古今人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赞言。
蒙山产茶,历史悠久。相传西汉甘露年间,后被宋哲宗封为“甘露普慧禅师”的吴理真最早在山顶五峰之中的上清种下了七株茶树,从此开始了蒙山产茶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因传说这七株茶“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能治百病,故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被后人奉为蒙山茶祖。
蒙顶茶在历史上是以贡茶而著称于世的。其作为贡茶的历史始于唐代,一直沿袭到清代,前后持续一千多年。尽管朝代不断更迭,蒙顶茶仍年年进贡,从未中断,这在中国茶叶史中是不多见的。与一般的贡茶不同,蒙顶茶不是由民间普通百姓生产的,据《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贡茶茶园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并且分工严密,各司其职,有薅茶僧、采茶僧、制茶僧、看茶僧等等。贡茶的采制也被看做是很神圣的事,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每年看春茶芽萌发时节,县官即择吉日,身穿朝服,率众僚属及全名山七十二寺院和尚齐集蒙顶,朝拜“仙茶”。待烧香礼拜之后,开始采摘“仙茶”,规定只采摘三百六十叶,送交制茶僧炒制。通常在新锅里翻炒,用炭火焙干。炒制时,众和尚还要在一旁盘坐诵经。制好的茶叶装入两银瓶送京进贡,以作皇帝祭天祀祖只用,此谓“正贡”;另外还有“副贡”,即由仙茶园之外、五峰之内的茶叶采制而成,专供皇帝享用;还有用五峰之外的其他茶树采制成的“颗子茶”作为“陪贡”,主要供王公大臣们饮用。
蒙顶茶为扁形炒青绿茶。鲜叶原料细嫩,为鱼叶展开时的芽头,每一斤茶叶有一万个左右的芽头。采回的鲜叶要先摊放四到六个小时后再进行炒制。炒制工艺分为杀青、炒二青、炒三青、做形提毫、烘干等五道工序。成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直匀整,锋苗挺锐,芽披银毫;汤碧明亮、味醇鲜爽、毫香浓郁,叶底全压嫩黄。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市君山。相传君山茶在后堂时就已作为贡品,当时称为“黄翎毛”,后历代沿袭。据说乾隆皇帝十分喜爱君山茶,规定每年进贡十八斤,由官府派人监督僧侣制造。清代君山茶有“贡尖”与“贡蔸”之分。在山上先按一芽一叶(一旗一枪)将鲜叶采回,然后将每枝嫩梢上的芽头摘下,单独制作。制成的茶叶芽尖如箭,白毛茸然,作为纳贡茶品,称为“贡尖”。摘去芽头后剩下的叶片制成的茶叶,色暗而毫少,不作贡品,称为“贡蔸”。
君山银针对鲜叶采摘要求严格,每年开采期在清明前三天,全部采摘肥硕重实的单芽。为了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通常盛茶筐内还要衬白布,足见其采摘的精细。为了保证鲜叶质量,还规定了“九不采”,即雨水芽、露水芽、细瘦芽、空心芽、紫色芽、冻伤芽、虫伤芽、病害芽、开口芽、弯曲芽不采
君山银针具有芽头肥壮,紧实而挺直,茸毛密被,色泽金黄光亮;香气高而清纯,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亮等特点。
武夷山茶
武夷岩茶是乌龙名茶,产于武夷山中。武夷山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地,产茶始于六朝时期。唐代时武夷茶就已经出名,被唐代进士徐夤赞誉为“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起就列为皇家贡品。不过,在元代以前,生产的均为蒸青绿茶,明代开始生产炒青绿茶。作为乌龙茶的武夷岩茶出现较晚,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
武夷山茶树品种资源非常丰富,各品种茶的品质各异,故武夷岩茶品类繁多。以有性系茶树群体“菜茶”而言,常分成奇种和名种两类。奇种又称为正岩奇种,为正岩(武夷山中心地带)所产的菜茶;名种则为偏岩(正岩以外的地带)所产。在奇种中选择部分优良茶树单株单独采制,品质在奇种之上者,称为“单枞”,并为其冠以“花名”。花名可按茶树生长环境、茶树形态、叶形、叶色、发芽早迟、茶香特点等命名。武夷菜茶中选出的单枞很多,仅慧苑岩一地,单枞就有八百多种。从众多单枞中再选出一些品质特优的单枞单独采制,即为“名枞”,同样按其某种特性为其命名。名枞为菜茶中最上品。武夷岩茶中名枞也不少,最著名的有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四大名枞。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中魁宝,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厚鲜醇,回甜明显,具有独特“岩韵”。干茶条索壮结,色泽青褐润亮,部分叶面呈现蛙皮状小白点,俗称“蛤蟆背”。冲泡后汤色橙黄色,清澈透亮,叶底软亮,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
元、明、清贡茶,与唐宋时期相比,具有征贡区域宽,新产品多,随机性强的特点,同时,贡茶的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贡茶已不单纯是作为皇室饮品的特供物品,而已具有一种很强的政府向地方征收的实物税的性质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