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明代贡瓷简述
明代建国伊始的洪武年间,太祖下旨仍沿用景德镇窑场为皇家御窑,承担宫廷御器及政府对内对外赐增和交换的全部官窑器的烧制。洪武二年,建御窑二十座,专制御器,往往是“千里择一”,不计费用多寡,只求精品,使得御窑场林立、官民窑并举,欣欣向荣,制瓷技艺出现新的飞跃。
官窑是由历代政府设立和控制的,所生产的产品,也自然流向统治阶层;御窑是官窑的一种,仅见于明清两代,产品进贡皇家使用时期最大的特征。
御窑在明代称为御器厂,到了清代改称为御窑厂。这与唐宋时期的官窑有着很大的区别:唐宋时候的官窑只是烧造瓷器名品的地方,政府派人选取产品中质量较好的上贡,即所谓的“任土作贡”,其余选剩下的瓷器仍可作为一般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到了晚唐时期,在器物上刻有“官”、“新官”成为产品供给官府的标志,这种方法历五代沿用至北宋中期。到了北宋时期,在器物上刻写各级官府机构的名称成为供给官府用瓷的主要标示,这种方法自宋元延续至明初,书刻内容有“会稽”、“尚食局”、“天威军”、“枢府”、“供御”、“内府”、“内府供用”、“官用供器”、“赏赐”等等。
但到了明代贡瓷不再是“任土作贡”,而是有专门的御器厂烧制,产品也不会被作为商品流入民间,若在烧制过程中产生残次品,则是将其集中销毁并成坑或成堆掩埋,并且杂碎程度可谓是惊人,一个体积不大的瓶子竟可以碎成一百多块。而且瓷器上铭文也被“大明宣德年制”为格式的六字规矩年款所代替,此法终清朝不改。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和明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的思想史分不开的。明代的制瓷业与元代没有太大差别,同样有对匠人设匠籍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此时的官府瓷器生产长期保存在官窑旧制上。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猜忌功臣,借胡惟庸案大改政府管制,将皇室代表与中央政府首脑的权利集于皇帝一身,明代的政治可谓是达到了绝对的君主独裁局面。自此以后在明代皇帝的专制统治下,皇帝与皇权逐渐变为极度神圣化而不得有丝毫侵犯,更重要的是各级统治者在心灵深处也认同这一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思想意识,从官用物资中析出御用器物以突显皇帝特殊的身份不仅具有政治、思想基础,也成为时代的必须。从此明代的“上贡”制度与宋代的“上贡”制完全不同,是一种新的制度。长期以来的“任土作贡”的旧法被取代了。
宣德时期虽然在景德镇也设置御器厂,并非仅此一家,当时的御器厂还有磁轴彭城镇和处州龙泉镇。到了成化朝,根据《明宪宗实录》里说:“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明宪宗即位之初就发布了停止处、饶二州烧造瓷器的诏书。但不久,当再度恢复烧造御用器时,承担此项重任的就只剩下饶州景德镇了。
而且当时的景德镇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但同时期的龙泉窑不仅质量有所下降。而且其占市场份额也逐渐缩小,开始渐渐从生产高精瓷器的行列中淡出,其本身的内在原因固然存在,但异军突起的景德镇制瓷业给它带来的影响也同样不可被忽视。此时北方的磁州窑和龙泉窑的情况类似。磁州窑在元代不仅占有北方的广大市场,还烧造“内府”底款的宫用瓷器,但经过宣德二年的罢役影响,磁州窑烧制一些地方政府用的粗瓷而已,再受到已居垄断地位的景德镇制瓷业的冲击,从此。承制御用瓷器的御器厂便只有景德镇一窑了。
景德镇是如何在明代确立为御器厂独尊的地位?洪熙元年(1425年)因宣德皇帝派中官张善之饶州督造“御用器”,御器厂遂就此诞生。宣德二年(1426年)又因为张善将所造的“御用器” 多以分馈同列的原因触犯圣怒,张善被诛,且烧造“御用器”的工役也被迫停工。这种因人罢法的做法证明当时的御器厂还不完善。
从明代官窑瓷器的流向来看,当时的官手工业主要分为官用和御用两种,表现到瓷器烧造业上,宣德元年御器厂的建立标志着烧造御用瓷器的开始。纵观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史,明代的御器厂虽然是在官府窑业——官窑的基础上出现的,并成为一种特殊的官窑而单独析分出来,但它却不是官窑业发展的必然终结,而是君主集权统治的思想产物。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在元代虽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可在全国范围内能与其竞争的窑场还有很多,这种情况到了明初也没有改变,所以到了宣德年间,国家开始有御用瓷器的烧造时,承担重任的除了景德镇外还有磁州彭城镇、处州龙泉镇。天顺八年(1564年)和成化朝景德镇御器厂独揽烧造御用瓷器之局面的形成,给景德镇制瓷业带来最大影响是官方垄断地位的确立,从而有了景德镇瓷业独霸天下的先决条件。
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自明代开始,“天下窑器所聚”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此时,景德镇制瓷在元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地。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大量生产御用器皿,其代表了明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形成了几乎由景德镇一枝独秀的新格局,使它成为了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要产品,它代表了釉下彩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且此时的青料已有了很多不同的钴料,如进口的“苏麻泥青”、国产的“回青”、“平等青”、“石子青”等等。明代还烧成了甜白瓷、霁红、霁蓝、娇黄等彩色釉瓷,这样还能在各种色釉上加彩,开拓了釉上彩瓷的新领域,并创烧了斗彩瓷。
1:青花瓷
洪武官窑青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代产品,继承了前朝元代青花的传统,但工整有余,变化与创新不多。此时的青花所用钴料是含铁量较低且淘炼欠精的国产料,器物多为灰蓝色,铁结晶斑点不明显,不同于永乐、宣德时期使用“苏麻泥青”烧造的青花色泽浓艳。事实证明:青花钴料若不罩在釉下,烧出来后则会变成黑色;而罩在釉下烧制,成品则为灰蓝色。有人曾用窑址材料作过实验,将青花钴料罩上青白釉烧制,得到的是洪武年间青花颜色。
洪武年间瓷的胎骨大部分是洁白色的,有的烧结不透呈现出黄褐色。胎质与以后永乐官窑器相比较为粗松,有孔或裂痕。釉层与元代青花瓷相比明显加厚,一般都肥润平滑,为深浅不一的青白色,很少有开片的现象。圆形器口沿处有积釉现象,琢器里面施釉且有垂流痕迹。图案题材主要是以程序化的花卉纹饰为主,布局比较简单,扁菊纹、缠枝纹或折枝莲叶较为多见,龙纹出现五爪,五爪尖连成一个圆形,一般以三爪、四爪较为多见。其造型以盘、碗、罐为主,除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左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余均为糙底。糙底的盘、碗之类底部有红护胎釉,且多数有明显的刷纹。器物制胎时均经过修磨,琢器有接胎痕,甚至接胎裂隙。器内有厚薄不一的旋坯刮抹痕迹。胎体比元代的同类产品要薄,有些七寸碗的碗壁仅有2毫米厚,大胆圆器中腰的以下胎体还比较厚重。由于成型与烧制技术均掌握的好,器物很少出现塌底、夹扁或是翘棱的现象。从传世品及景德镇窑址发现的文物来看,洪武年间以碗类为主的民窑青花瓷底部无釉,且有尖钉状凸起,仍保留了元代斜削足的特点。
到了永乐一朝,青花瓷的制作已经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永乐青花用料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进口的“苏麻泥青”,另一种是国产料。永乐、宣德青花瓷均使用进口“苏麻泥青”钴料,具有呈色浓艳、有黑色结晶斑点的特点。从永乐朝典型器物来看,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内气泡较宣德器为少;而釉面有肥厚感,基本上是白中泛青色。但很大一部分永乐器也有很多气泡,少数器物有开片,青花还有晕散的现象。
永乐朝器型多见梅瓶、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双系扁瓶、深腹洗、大盘、大碗、碟、罐、高足杯、小型竹节柄卣壶及各式碗、盘、压手杯等等。有些器型则是元代和洪武朝所没有而永乐朝开始出现的,如大型天球瓶、单面扁壶、双系扁瓶、扁瓢形瓶、花浇、尖底莲子碗以及双系、三系、四系盖罐或多系把壶、多棱烛台、筒形器座、波斯形执壶、带盖瓷豆、高足盏托、鸡心扁瓶等等。这一时期出现很多新的器型,因而造型上具有域外风格。永乐青花瓷器的制作除了大盘、扁瓶等少数大件器物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特征。盘类的糙底一般都是白色且细腻,抚摸时有如糯米粉的细砂感觉。有的细砂有小块铁斑。其底足是平削的,有的釉底器的底釉呈波浪纹。永乐青花纹饰一般为双钩填色,这种方法在宣德与成化前期也有,但明显区别于洪武青花的大笔触填色,装饰风格上改变了元青花繁与满的特点,逐渐趋向于疏朗,压手杯便是永乐青花中的杰作。绘画技巧也很成熟,纹饰层次也较元代的青花瓷来说有所减少,纹饰以外的空间变大,以衬托主体纹饰,使之更加突出。同时纹饰也受外来文化影响,特别是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在一些青花贡瓷上出现伊斯兰文等图案。
到了宣德时期,宣德青花可谓是青花之冠,陶瓷界就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此时所用青花钴料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苏麻泥青”,釉面色泽浓艳、晕散大小不等、凹陷胎骨,且具有闪银白色“锡光”的黑色斑点等特点。由于这种原料中含铁量较高,往往会在青花色深部分出现黑色斑点,与浓艳的青蓝色融为一体,后世极难模仿。
此时青花瓷的胎体比永乐年的同类器物要厚重。青花器物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较白,中期是白中泛青色,釉面细腻,油层肥厚,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桔皮釉”。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可看见釉面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很多气泡重叠在一起。而且,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花纹饰比永乐的稍显粗犷,随意点绘,没有轮廓,俗称“一笔点画”。对花、叶、蓬瓣等块面较大的纹饰用笔勾勒后填色,填色时采用小笔,因而有浓淡深浅的笔痕。宣德时期还有在青花底上留白纹饰的品种,但流传下来的极少。
成化官窑产品造型中青花大件很少见,胎釉洁白,胎体轻薄,半透明度很高,仰光透视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其釉质独特、白润如凝脂,给人以细腻温润的感觉,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足见其感人之处。
青花钴料有浓淡之分,浓者多勾勒纹饰线条,淡者则平涂上色。据文献记载:成化早期还使用“苏麻泥青”钴料,蓝色浓艳,加上某些器物纹饰上仿造宣德,故有宣德青花的特点。中期以后使用平等青,又称为陂塘青,且大多数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因而烧成的作品大多浅淡雅致,与永乐、宣德青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成化青花的独特风格,如婴戏纹碗,永乐、宣德、成化时期都有,但前者青花浓艳,而成化的青花则呈淡雅,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夔龙也成为草龙,是成化时出现的一种抽象变形的图案化龙纹。至于花卉纹,成化多团花,纹饰布局上图案化,以六组团花较多。而且,成化青花凡饰有青花边线的,双边线均十分规整,靠近足底无釉处的那条圈线青花颜色深重,上面的圈线则显淡,这可能是制作时先画下面、后画上面所制。
弘治官窑的青花瓷器与成化非常接近,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此时的青花传世的很少,台北故宫博物馆仅仅数十件,且大半是黄釉青花,品种又很单一,基本上是碗、盘之类,属实用器皿。黄釉青花是弘治官窑的杰出产品,是将白釉青花烧好后施加黄釉复烧而成的。
弘治官窑瓷胎细润、坚密,有的釉面光亮闪青,被称为亮青釉;有的釉面很白,用“如脂似玉”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青料采用国产平等青,与成化官窑相似,但稍微偏灰色,后期更甚。青花浓淡不等。青色浓淡与纹饰的绘制笔法有一定的关系,采用粗笔点染勾勒的呈色浓烈,采用双勾平涂的则呈色浅淡。前种笔法弘治初年较多,弘治中后期则采用新的单线平涂的笔法,有时也夹杂一些一笔勾勒点染的方法。绘画笔法的区别可作为判别弘治前后期青花瓷器的标准。常见的纹饰有海水龙纹、火云龙纹、荷莲龙纹、龙穿纹、四季花果、海马异兽、松鹤、缠枝牡丹、葡萄、蕉叶、山石花卉、结带宝杵、海水江芽、婴戏图、仕女图等等。
正德青花瓷器也有其本身的特点:官窑青花胎体较为厚重。大型立器胎厚欠精细,有的甚至出现了缝隙;釉面肥厚,白中闪青或灰青。所用的青花钴料比较多样,前期一部分产品仍使用平等青钴料,其颜色清淡闪灰;后期还从云南获得“回青”钴料,呈色大部分浓艳闪紫,花纹不太清晰。用双勾平涂技法绘画。
正德青花装饰上的特点是阿拉伯文较多,很多出自《古兰经》之语。所见书阿拉伯文的器物不下于几十至上百件,有瓶、笔架、罐、盘等,布局上采用开光,开光内书阿拉伯文。
造型中除常见的碗、盘、瓶、罐、炉、烛台、壶等,绣墩、笔架、多层套盒、花插插屏、石榴形小罐、八方罐等均为正德时创新的造型。其中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就是正德碗,其特征就是口微外撇,从口沿至足逐渐收敛,碗壁弧度大而深,圈足,又称为“宫碗”、“宫式碗”。立器比较厚重,接胎痕迹明显。瓶、觚类瓷胚部外撇后下收,像加厚一块,而正德之前的瓶、觚类瓷器胫部外撇后不收敛。
到了嘉靖时期,其官窑的青花制作精良,胎质洁净坚厚,釉面清亮,器物的底足、接痕都打磨光整。官窑青花用回青料,呈色蓝中含有紫红色。如果说永乐、宣德青花呈色幽深带黑铁斑,以冷峻高贵见长;成化青花呈色浅,以典雅清丽见长;那么嘉靖青花呈色紫翠艳丽,则以浓烈奔放见长。但嘉靖青花并不完全使用回青,而是用回青与石子青搭配使用。根据两种青料的不同比例,分上青、中青、下青三种。官窑器多使用上青料。嘉靖青花中,也受到前朝影响,色彩较淡。
嘉靖青花器物上常见的松鹤、云鹤、仙鹿、八卦、灵芝等字,及“壬”字形云纹和仙人乘槎等。龙呈猪形嘴,比目眼、毛发前冲,爪子呈风车状;寿星脑门很大很高,像冬瓜;小孩的后脑勺很大,爱穿长袍大褂,俗称“大头娃娃”,也是此朝的特征。纹饰布局繁缛,没有层次,山水通景纹饰开始出现。花卉的叶子较小,叶脉密,形同西瓜籽,有些叶脉画成密密的平行横线;牡丹、芍药、菊花的叶子似鹅掌,锯齿状叶片,叶边齿以细弧线连成;缠枝莲的卷叶成飘动的彩带;牡丹花瓣边沿为小弧线连接而成,瓣内密勾茎线,似芍药、芙蓉画法;灵芝“菌伞”上面画网格;婴戏图上的小孩后脑大,穿深色衣服,有的头上留有三撮头发。
器型远较成化、弘治、正德为多,且造型融合厚重古朴与清丽华美,是央企以多变。圆器圈足内敛,器足脊几乎能以手指勾起。器物中有大至80厘米的大盘及大鱼缸、大罐、大瓶等,也有小不盈握的小碟、小瓶等。造型上还出现方杯、方碟等方棱器物。
隆庆时期的官窑青花无论是胎釉、造型、颜色都比嘉靖时的要好。胎体坚密、釉面肥厚,也使用回青钴料,浓艳泛紫,比嘉靖时的还要浓重艳丽。绘画风格繁杂,技巧以单线平涂为主,先用笔勾细线,然后涂色,俗称混水。所见纹饰有龙凤、团螭、稚鸡牡丹、缠枝花卉、莲荷鸳鸯、鱼藻松鹿、仕女婴戏、人物故事、灵芝八宝、暗八仙、攀枝娃娃等等,并且多用奇数三编组,如器内心的三凤三螭与器外壁的三组垂枝花鸟等十分流行。
器物造型不多,大件器增多,有盘、碗、洗、方胜形盒、提梁壶、大罐、大缸等,盘碗反而轻薄。釉底代替砂底,个别特大型器物仍用砂底。
万历年间官窑青花瓷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上承嘉靖风格,后期作品下启康熙风格。其官窑青花小件瓷器的胎体相当精细致密,大器稍差,釉面光润肥厚,足内施亮青釉。早期使用回青,青花颜色艳丽泛紫;中晚期使用国产青料“无名异”和“元子”等,呈蓝中泛灰的色调。此时的纹饰繁密,稍显凌乱,但也有疏朗清秀的,还有的在青花瓷上镂空纹饰,别具一格。
万历官窑传世的青花瓷数量较多,除常见的各式盘、碗、碟、瓶、罐、炉、高足杯外,以出戟尊、提梁壶、军持、鼓凳、各式洗、烛台、方炉、笔架、船、调色盒、瓷塑人像等较为突出。而以蒜头瓶、壁瓶、笔管、笔船、莲瓣式盘、多格果盒、书桌插屏等更为别致。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撇口碗的沿有极小的凸起边,盘塌底严重,碗、盘足内有跳刀痕和火石红色。
天启朝官窑青花瓷的时代特点是:大件产品变少,小件产品曾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仍很精细,颇有万历遗风。天启制瓷的粗细两种,胎薄为多,过分厚重较少。坯胎和釉汁的收缩率不一致,口沿出现大小不一的爆釉点,少见大的缩釉斑痕,有的砂底上有均匀一致的浅赭红色“窑红”,器物底部往往沾有窑砂。
天启的青料以国产石子青为主,呈色青中带灰而淡雅沉静。个别的浓艳青翠,青色有浓淡层次,无黑色斑疤,不见青色晕散。在笔法上有单线平涂。轮廓线挺拔有力,线条首尾重叠,渲染在轮廓内外信手涂抹,大笔挥就的纹饰给人以豪放之感。还有单笔点染的没骨画法,包括“钩花点叶”和“钩骨加青”等等。天启的画风豪放简练,简笔写意,十分清爽,一改万历时繁满凌乱的布局,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
2:白瓷
福建德化窑从宋代开始烧造青白瓷器,但真正给德化窑带来声誉的是明代生产的白釉瓷器。德化白瓷以釉色莹润洁白、胎质坚硬细腻而为人们所称道,成为中国白瓷的典范。特别是该窑生产的人物塑像,更是作为中国陶瓷史和美术史上的伟大成就为世人所重视。
作为明代贡瓷之一的德化窑白瓷,胎体均匀坚实,露胎处常见有氧化浅红色的小斑点,显现颗粒状的珍珠般闪光,俗称“糯米胎”。同时,德化瓷土质地柔软,可塑性很强,而易于变形,故器壁一般较厚,手感较重,这些都是和和德化地区所产的瓷土原料有关。当地瓷土主要是含矿物原料。高硅高钾低铁的瓷土矿,客观上为明代德化窑生产白瓷创造了条件。
德化窑白瓷釉色是带暖色的白色,质地坚韧莹润,如脂似玉,为德化窑所独有。明代德化窑的白釉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白中微显黄色的乳白釉,根据色泽深浅变化,又称为“猪油白”、“奶油白”、“象牙白”、“鹅绒白”。此类釉色瓷数量较多,是明代德化白瓷的代表釉色,带有此釉色的人物塑像和器物的制作质量都很高。另一类是白中隐现肉红色,按照深浅不同可分为“孩儿红”、“肉里红”、“美人红”之分。这类如脂似玉、典雅可爱的白釉瓷器,迎光可见白中泛红并可映显手指,是德化白瓷中最精美的作品,其数量相对较少。还有一类则是烧制稍差,氧化气氛控制不好的白中泛黄色釉,又称“牙黄釉”,一般带此釉色的瓷器质量稍逊,往往釉中还带有小开片。德化瓷釉属于钾-钙釉,《天工开物》说是以松毛水调泥浆而成,故其生成玻璃相很高,能产生透明如玉的效果。
3:黄釉瓷器
在中国古代,不是什么瓷器瓷器每个人都可以随便使用的。就黄釉瓷器而言,它被宫廷所垄断,并禁止民间使用。《明英宗实录》中记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这使得黄釉瓷器在诸多单色釉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的御用瓷器。
明代的黄釉瓷器首推弘治时期的器物釉色最佳,釉色纯正肥厚、浑然一体,无瑕疵,因色淡娇艳而以“娇黄”著称。其制法是以铁为着色剂,在烧成的白瓷上浇釉,再经低温两次烧成。弘治黄釉器物大多为罐、盘、碗。从大量传世作品的呈色上来看,它的釉色几乎是一致的,这说明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黄釉烧成技术。它们的色调达到全器一致是不易的,因为釉中含铁成分的增加和减少直接影响釉色的深浅,必须经过工匠们刻苦钻研、反复试验,才能达到如此效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