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国贡瓷的源起和历史背景
说到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众所周知就是瓷器的意思,中国史瓷器的故乡,也是人类“瓷”文化的发源地,在世界上素有“瓷国”的美誉。瓷器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宝贵的文化财产。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抟土成金,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东方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两者相融合于瓷器艺术上,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瓷器业历史悠久、艺术成就高,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生活之美的追求,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外的朝贡贸易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论及中国贡瓷的源起和历史背景,就得从中国古代的官窑制度说起。
所谓的官窑就是由政府出资兴建、产品流向由官府控制的陶瓷生产窑场。陶瓷作为日常用具,其生产自古以来都得到最高统治阶层的关注与重视,据《吕氏春秋》记载黄帝时期就设有陶正这一官职,而帝舜制陶于河滨,这些虽然不能和后来的官府窑业制度相等同,但也足以说明统治者参与陶瓷生产在我国具有者悠久的历史。
中央政府专门设立专门负责管理陶瓷生产的官员始于西周,周代时期还没有出现瓷器,所以西周时称其为陶正、陶人、瓬人。
到了秦代,官窑场的存在也是无疑的,秦代的兵马俑,其形制统一也必定是出自官府陶业作坊。汉代承袭了秦制,官府窑场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官手工业作坊的存在向来不会因为朝代之兴替而出现大的变故。
在汉代,考工令除了负责制造兵器外,还“主织绶、诸杂工”,制陶业被归属于杂工之类,成为考工令负责的一部分。到了东汉时期,“主工税物”共官管理制度出现,这成为私手工业生产壮大的主要标志,具体到陶冶生产上,官资窑场以外私窑场的大量出现。
从两晋至唐再到辽金,中央政府对官府窑业的管理方式由甄官署替代了传统的工官。甄官署一方面是专门管理生产陶瓷质瓶缶和丧葬明器的中和青窑作央官府机构,同时也肩负有直接管理陶瓷生产的职责。
宋代中央有窑务和青窑作之设,而且在文献中所见辽及北宋都在窑场所处设有“瓷窑务”官,管理税收和生产。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门执掌烧造瓷器等事宜。
明朝建国初期的50年间,设在景德镇专门组织、承造官府用瓷的窑场一直称为“官窑”。
清代设在北京琉璃渠专门承制宫廷用琉璃制品的琉璃窑称作“官窑”。可见由国家中央设立官窑的历史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王朝。
官窑的一大特点就是就是其产品必须按照官府颁发的样式来生产,此法自西周至明清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在《周礼》的《冬官考工记》就记载道周代官窑中的甗、盆、甑、鬲、庾、簋、豆等器具的容积、厚薄、唇宽、高矮诸项皆有严格的规制。此后,这种官颁器样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明清时,官琉璃窑场的生产一直遵循着一到十样大小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且景德镇官窑场和御窑场的生产必须遵照光禄寺、尚膳监、太常寺、内官监、内廷或内府等机构发出的样式来制器。
至于官窑所出产品的流向,从一些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自官窑出现的那一天起其产品中的一部分会作为商品流入市场。在周代瓬人的职掌有“凡陶瓬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一条,足以说明当时由陶人、瓬人监督管理下生产出的产品有一部分本身就是用来供应市场需求的。晚唐至宋代中晚期的“官”字款的确切含义在学界中还有争论,但归结起来总不出官府机构用器或官窑产品标志两大类。但从一些瓷器的出土地点遍及达官墓葬、塔基地宫、豪强大户之墓,甚至是海外发现的具有“官”字款的瓷器来看,它们绝非是帝王专有的御用品,尤其能说明其可能在当时作为商品出售。
官府窑场的各类陶瓷器皿是否是当时中央政府界定的“官物”之一,文献失载,但从历代瓷器及其他文物上的铭文内容来看其发展轨迹,可以推得相应的答案。晚唐至北宋晚期见于瓷器上有“官”的款识,自北宋开始诸如“尚食局”、“尚药局”、“枢府”等一些具体官府机构的名称也出现在瓷器上,元代至明初见于瓷器上的铭记“内府”、“官用供器”等,基本可以看出所有上述这几种款的基本含义都不过是“官用”、“官物”器物的标志符号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