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第十四章 唐代贡瓷简述

第十四章
唐代贡瓷简述

唐代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陪都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其在艺术和技术上均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的注目。
唐代瓷器的发展有三个社会因素:一是由于唐代对外贸易发达,货币流通大增,造成铜料不足,使政府禁止百姓用铜铸造生活用品,铜器也被禁用,因此陶瓷逐渐代替了铜器;二是唐代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盛行,促进了瓷器生产的发展;第三点,也是促进贡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官方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官府专门设置了“将作监”、“少府监”等机构,加强对瓷器等手工业的发展,其中也包括贡瓷,以便更好地为当朝官府服务。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贡瓷地域:
地区
文献内容
文献出处
河南府
河南府贡瓷器十五事。
《通典》卷六
《食货六》
河南府
河南道……厥贡釉、絁、文绫、丝、葛……瓷石之器……河南府瓷。
《唐六典》卷三《尚书部》
河南道
河南道……厥赋:绢、棉、布。厥贡:丝布、葛、席、埏埴盎缶。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河南府
河南郡
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开元元年升为府。土贡:文绫、缯、縠、丝、葛、埏埴盎缶。
同上
河南
开元中,河南贡白瓷。
《元和郡县志》
卷五
邢州
河北道……厥贡:……邢州瓷器
《唐六典》卷三《尚书部》
邢州
钜鹿郡
本襄国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刀、文石。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
由于瓷器的发展,产区日广,唐代各地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逐步形成了青瓷与白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当时,北方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成为白瓷与青瓷的具有代表性的窑口,一青一白、遥相呼应,出现了瓷器史上所称的“南青北白”的局面。据考古发掘显示:在江南地区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绝大多数是青瓷窑,而北方的唐代白瓷窑已发现10多处,仅在陕西铜川窑发现少量青瓷,基本上符合唐瓷器“南青北白“的发展特点。然而,尽管唐代瓷器制造业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但青瓷在整个瓷业中仍占主要地位。

1:越窑青瓷
唐代越窑主要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自东汉到宋的一千多年历史中,这里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唐、五代可谓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它们的瓷器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品。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论及饮茶用碗时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花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西部一查”。评语中对于名列第二、第三的鼎州、婺州窑以及它们的釉色和是否益茶只字未提,而对于越州窑碗的器型、色泽甚至容量都描述得极为细致。陆羽精于饮茶,对唐代青瓷评价较多,并列举了当时六个青瓷名窑,把越窑评为第一位。而对越窑评价高的不仅只有陆羽一人,唐代文人和诗家对越窑碗也赞扬备至,至今遗留有不少诗句。但唐代也有人认为邢窑白瓷比越窑青瓷碗要好,陆羽则提出了三条理由反驳,指出邢瓷不如越瓷的原因:首先他用比喻法加以对比,如果说邢瓷喻为与银相类似,则越瓷与玉器类似。在唐代玉器远较之银器贵重,陆羽从这个角度认为邢不如越。其次,从色与质两方面来说,如果说邢瓷象雪那样白,越瓷则像冰一样凝重剔透,邢不如越。最后,陆羽以茶色作为标准,认为邢瓷白而茶色红,越瓷青则茶色绿,故邢瓷不如越瓷。陆羽对饮茶的精通,从食欲饮茶的角度来出发,认为越瓷比邢瓷更好。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以及朝廷对青瓷需求量的增加,都促使越窑青瓷质量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南方地区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品,釉色葱翠、釉层均匀、浑厚滋润、如冰似玉、造型典雅、样式优美,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素面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刻划花装饰线条简洁流畅,寥寥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之笔。
越窑青瓷业在唐代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为初唐,二为中晚唐。初唐时期的瓷器基本上保持着南朝和隋代的风格,胎质灰白而疏松、釉色青黄、容易剥落,产品种类和造型的变化不大。中晚唐时期的越窑生产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烧瓷的窑场大量增加,而且器物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在影响其他窑口的同时,广泛吸收了他们的长处,以及玉石、陶艺的风格和金银器制作的工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晚唐时期越窑瓷器质量越来越精,对坯料粉碎、淘洗、揉炼工艺和釉料都处理得十分精细,并改进了施釉技术、采用了匣钵装烧方法,使得青瓷胎质细腻致密、胎体光滑、胎色呈灰或淡灰色。成型操作严格、器型规整、口沿稀薄、转折处分界显明,给人以轻之感。胎体通体施釉、薄而均匀。

2:邢窑白瓷
邢窑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内丘在唐代武德五年(622年)由赵州改为隶属邢州,故称为邢窑。邢窑主产白釉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多有赞誉。李肇《国史补》云:“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陆羽《茶经》赞颂其“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但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原料短缺等原因而逐渐衰落了。邢窑的发展至衰落全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北齐至隋的初始期。此时,胎质白色,釉色如浊淡青,釉薄处呈乳白色,是一种尚不成熟的白瓷。隋开始用化妆土装饰青灰色的胎体,烧制粗白瓷。工艺水平比北齐显著提高,胎料制备精细、轮制成形旋削工整、装饰讲究。器物品类显著增加,立式器皿显著增多,造型挺拔豪放。隋代窑址出土的白瓷精品,胎质洁白、胎薄、半透明、釉色纯正莹润。
二是唐代的成熟期。此时,制瓷工艺精益求精,旋坯技法规范,装烧更趋科学,采用了装匣正烧,消除了器内支痕,火候适度,产品瓷化而不过烧,保证了造型应有的神韵,强调了产品的实用功能,注意了审美作用,体态丰盈、庄重大方,具有盛唐之风。
唐代内丘邢窑的规模很大,南北约三十公里。生产数量也巨大,器物粗精皆有。瓷器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坚实、釉色类银似雪,工艺水平相当成熟。所出产的精器都作为贡瓷供上层皇室使用,如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洁白光润的邢窑器就刻有“盈”或是“大盈”字,属官窑性质。
据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内丘白瓷的品种很丰富,有小唇沿撇口浅腹玉璧形底碗、圆沿弧腹玉环形底碗、瓣口深腹玉环形底杯、瓣口盘状玉环形底托、圆沿短颈鼓腹罐、短戏耍短流鼓腹双泥条系执壶、矮圆形子母口粉盒等。造型规整、底心有旋削纹且满釉、釉色纯正、口沿棱角积釉处见水绿色,呈唐代邢窑白瓷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其洁白如雪的胎质为后期瓷器的美化和各种彩绘装饰打下了良好的条件,把瓷器工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三是五代之后的衰落期。唐末五代,邢窑因受战乱等内外因素的影响,随着定窑产品的兴起而日渐衰落。由于釉质原料的枯竭,细白瓷已不再生产,粗白瓷质量明显下降,于是又使用起化妆土来遮盖劣质瓷土的瑕疵,技术也逐渐保守落后。到了宋代,邢窑北邻的定窑和南邻的磁州窑皆凭借当地资源条件的优势而崛起。金元时期恢复生产的邢窑,规模很小,工艺落后,已不再往日的风光,仅是模仿定窑和磁州窑生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