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著
Shenyang
直隶总督袁世凯
1
十一月十四日下午,慈禧的銮驾按照预定行程抵达永年县城所在地临洺关驻跸,并下旨在这里多住一天。此地盛产驴肉,风味独特。据说老佛爷当年入住临洺关行宫后,地方官员精心挑选了各种驴肉风味小吃,老佛爷品尝后连连称赞。
在临洺关停留两天后,回銮队伍于十一月十六日抵达顺德府城邢台驻扎,慈禧即入住设于府衙的行宫。
由于接到通知说老佛爷要召见,因此刚刚上任不久的直隶总督袁世凯也由省府保定匆匆赶到邢台,并亲自安排迎驾事宜。
河北临洺关。摄于1901年慈禧回銮途中
当地官民自然又是一通忙碌,其情形与前方众多站点基本一致。顺德知府徐聪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积极筹备,抽调数千名民工修御路,建行宫,大兴土木。府署衙门被临时辟为行宫,装修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对于当时的情形,许多老年人多年后仍历历在目:
邢台城内,黄土铺路,清水洒街,家家香花,户户灯彩。
袁世凯临时把府衙辟为行宫,旧式隔扇换成玻璃门窗,油刷了清风楼和东门城楼,并把长街拓宽为3丈6尺。
长街原有三座牌坊,南口的是贞节牌坊,其名称冲讳帝王,因此被拆除。大小官员吆东喝西,忙得团团转。
城里的百姓事先得到邢台县衙的通知,三更天就在东门内外跪迎,直到次日午后,方望见由南而来渐行渐近的帝后銮队。
首先是马队,接着是太监,然后是领侍卫内大臣开路,头一乘黄轿是皇帝,第二乘是慈禧太后,第三乘是皇后,第四乘是瑾妃,都挂起了轿帘,令臣民遥瞻。黄轿后是蓝轿,都蒙着轿帘,蓝轿后是文武百官和各衙门的档案车辆,翎顶补褂,衣冠锦绣,浩浩荡荡。
清兵分列两旁,持长枪警戒,以防不测。
袁世凯部下严密护送慈禧、光绪回銮队伍
为显示体恤臣民,黄轿前的司礼官代表皇帝,将银钱抛向人群,银圆、铜子、制钱如雨点般洒落,群情激昂,双手合十,山呼“万岁”。
邢台毕竟远离京城,皇帝临幸是百年难遇的大事,一时间,鞭炮齐鸣,万人空巷,人们争相一睹圣颜,气氛欢庆而紧张。
虽然回銮大军只在邢台驻跸一天,但地方官吏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皆争相效尤,恨不得竭一方之财力供奉,就连知府徐聪也因为操办皇差被搞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老佛爷前脚刚走他就累倒了,不久后竟然一病不起去世了。
殊不知由于在邢台时曾为老佛爷拟了一份电报稿,将原本千字的内容删减成三十字,其才华颇得欣赏。回到北京后,老佛爷想起徐聪,便传旨拟调其进京重用,只可惜他再也没有这个福分了。
慈禧太后回銮途中光绪皇帝的轿子和护送的队伍,里三层外三层,旁边是士兵持枪跪拜迎接。
在邢台用晚膳时,慈禧对当地的特产泽畔藕印象深刻。这种藕产于顺德府隆尧县东良泽畔及附近一些村庄,体型瘦长、洁白细腻、肉质脆嫩,水泡数日不变质;藕孔一大六小,如众星捧月,极为规则,据说老佛爷尝后赞不绝口。
当然吃藕只能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老佛爷在邢台的主要活动是接见袁世凯等朝廷大员,一则了解地方情况,二则询问之后行程的安排。
于是在顺德府行宫,袁世凯自入官场以来有幸第二次面见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而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由于慈禧太后的器重,袁世凯开始迅速登上权力顶峰,成为大清王朝最后十年最有权势的人。
2
慈禧太后回銮时被袁世凯的部队严密护送
当天在迎驾仪仗中,各路军队皆跪接跪送,唯袁世凯所率武卫右军不下跪,仅吹号、举枪、行军礼。
据民间传说,袁世凯在邢台接驾时,还上演了一幕苦情剧。
这天,袁世凯见慈禧的銮驾来到,立即伏在道左,跪请圣安,随又放声大哭起来。
慈禧问他为何啼哭,袁世凯边哭边回答说:“始太后蒙尘出外,臣未能追随警跸,万分悲悔。今见圣容清减,痛彻于心,不觉失礼。”
听了这一番话,老佛爷深受感动,不禁眼圈一红落下几滴酸楚之泪,随即安慰说:“好孩子,咱们今天能在这里见面,总算菩萨保佑,贤卿也不必过分伤心。”
说罢又回顾左右近臣夸奖道:“环顾宇内之人,无出于袁世凯之右者。”
这段插曲不见于史籍记载,无从证实其真伪,或许是后世人们出于对袁世凯的憎恨而编排的。
众所周知,袁世凯与慈禧的关系最早要从戊戌变法时说起。
当时袁世凯正负责在小站编练新军,属于刚刚崛起的实力派。由于其政治态度一度倾向于维新派,因此后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曾试图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发动兵变,即所谓的“围园杀后”计划。但最终在对形势进行分析后,袁世凯选择向慈禧太后告密。虽然实际上慈禧之前已经控制了局势,但袁世凯的告密也为其屠杀维新党人提供了借口。由于这次告密行动,袁世凯受到慈禧的青睐和重用。
1899年1月,慈禧首次接见袁世凯,并破格赏其在西苑门骑马,半年后又升任为工部右侍郎。不过,袁世凯真正博得慈禧的好感是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
当义和团运动开始蔓延于华北地区时,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同许多顽固派大臣大唱反调,在自己的地盘上对义和团进行无情镇压。虽然这一政策公然违背了当时慈禧的旨意,但由于很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形势又迅速转变。
慈禧一行从北京仓皇西逃后,袁世凯屡次在危难时刻送去钱粮物资表示忠心,从而使老佛爷深为感动。
因此在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后,慈禧就任命袁世凯为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加太子少保衔。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山东巡抚一跃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对慈禧自然是感恩戴德,不惜一切代价讨好老佛爷,不但沿途行宫都布置得富丽堂皇,护卫队伍也训练得军容严整。
在亲自护送老佛爷返回北京后,袁世凯又获得了赏穿黄马褂、紫禁城骑马的殊荣。
3
在顺德府接见袁世凯时,慈禧除了对其辛劳表示慰问外,还特意询问了有关从正定府乘火车进京的准备情况。
袁世凯详细汇报称,他来邢台之前,督办铁路的盛宣怀以及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等人,已经准备好了回銮所需的一切。
袁世凯还额外带来一个好消息,各国公使也已做好了在北京迎接老佛爷的准备。
第二天上午,慈禧一行便离开邢台。起驾时,但见跸道两旁大大小小文武官员以及护驾的士兵,统统夹道跪送,场面甚是壮观。下午约莫两点多钟,回銮队伍便抵达内邱县驻跸。
据内邱当地人回忆,地方官事先让老百姓天不亮就在跸道上跪迎銮驾。时值初冬,天气寒冷,跪迎的百姓痛苦不堪,直打哆嗦。驻跸内邱当晚,当地名厨为老佛爷进奉了一道“炒肉挂汁”,颇合其口味。
十一月十八日,銮驾由内邱县启程,当天下午四点左右抵达柏乡县城驻跸。在柏乡行宫,慈禧所做的一件事引起了外界关注。由于美国公使的压力,慈禧下令“已故户部左侍郎张荫桓着加恩开复原官,以昭睦谊”。只是不知此时张荫桓的冤魂倘若泉下有知,又会是怎样的感受?
想当年,作为朝中难得的外交人才,张荫桓原本有很好的前途,却在1900年被慈禧太后下令处死。
张荫桓(1837—1900年),字樵野,广东南海人。早年应试不中,遂投身洋务,后捐官入仕,历任道员、按察使、总理衙门行走等职。他才识过人,熟悉外务,又精通英语,因而受到慈禧的赏识,1885年被任命为特派驻美国、秘鲁、西班牙三国公使。三年任满回国后,即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户部侍郎,赏加尚书衔。
1897年,曾作为大清帝国代表赴伦敦参加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六十年庆典。由于外交及洋务方面的才干,张荫桓也受到光绪皇帝的器重,特别是在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二人关系非常密切。正因如此,张荫桓遭到慈禧太后的忌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慈禧下令捉拿张荫桓并准备将其处死,最终由于列强的干预才未敢下手,将其发配至新疆。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围攻北京,恼羞成怒的慈禧下令将曾与列强交往密切的张荫桓处死,张荫桓由此成为参与戊戌变法的唯一殉难大臣。
第二天下午,回銮队伍抵达赵州驻跸。据当地文献记载,当慈禧太后一行进入赵州府城时,知州孙传栻率众出迎,并为老佛爷献上一道名菜“红焖肘子”。品尝完美食,老太太照例到当地大名鼎鼎的古迹、城南五里赵州古桥一游。赵州桥头有一关帝阁,其正殿之上有“古桥仙迹”匾额,系清嘉庆年间赵州知州李景梅所题。传说当年玉皇大帝委派“天工”“神丁”暗中帮助鲁班,一夜之间修好赵州桥,桥修好后,张果老、柴王、赵匡胤同时过桥,鲁班用力托住桥身,结果各自留下印记,因此后世有“古桥仙迹”一说。
赵州桥。1901年摄于慈禧回銮途中
4
在领略了赵州古桥的风韵后,慈禧一行匆匆赶路,于十一月二十日下午抵达正定府境内的栾城县驻跸。
为了迎接回銮大军的到来,加上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格外重视,小小的栾城县自然又是一番折腾。当年栾城百姓是如何准备的,地方史志是这样记载的:
两宫回京所经道路,栾城地段是其中之一。得知慈禧、光绪途经栾城,栾城知县陈以培便命百姓修筑御路。路宽七丈二尺,全部用黄土铺平,扫帚扫净,不许留一个坷垃、石子,并且用净水泼路,以使人马行走无尘无声。大路两旁张灯结彩,设立香案,陈列各种瓜果糕点,供慈禧、光绪的随从任意食用。
那一天,皇家人马车轿一行途经栾城,附近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男女老少便都早早赶到大路两旁,竞相争睹。当时官府早已传谕“皇帝驾到时尽可跪着,但勿哗动”。
突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来了!”
沿路观看的百姓便纷纷跪倒伏地,不敢言语。这时,两队骑着马,穿着黄马褂儿的护卫过来了。接着是两顶黄轿,里面坐着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黄轿后面还有绿轿,轿后又是一列骑马的护卫缓缓行进。轿子经过哪里,哪里的人们就低下头,轿子过后才敢抬眼观看。百姓当中有献贡者,如呈上一盘枣,便得到赏赐银牌一个。有的老人,不论献贡与否,都可能被赏赐银牌。
据说,慈禧太后为了笼络人心,早在洛阳时,就赶做了大批银牌。银牌长四寸,宽寸许,形似葫芦,带黄丝穗,上或镌“钦赏耆民”,或镌“钦赏”二字。当时,有一老者被赏银牌一个。
傍晚,慈禧、光绪来到城内龙岗书院准备过夜。龙岗书院事先也早已油漆一新,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切都显得整洁、清爽。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在龙岗书院用膳时,降旨传当地名厨师卢老会及其高徒靳老哲侍奉御膳。
光绪帝亲点菜谱,并将途中所纳熊掌交给老哲做菜。靳老哲使出浑身解数一一烧就,得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称赞。光绪帝欲让靳老哲进京当御厨师,见老哲执意不肯,便赐给他黄龙围裙一块,上绣“御厨师”三字,靳老哲因此闻名于石家庄一带。
正定府
明清至民初,正定府下辖14个州县,正定府衙在城内西北,始建于元代,经历代增修,规模宏大,内有大花园,民国时被改建为新式平房。
另据说,卢老会、靳老哲等名厨当年施展平生绝技,做出了栾城地方宴席“四大件儿”,慈禧品尝后十分高兴,当即各赏二人黄马褂一件。第二天上午,心满意足的老佛爷从栾城启銮,下午四点左右抵达正定府城驻跸。
当时慈禧的随驾营伍,加上从北京专程而来的迎驾官员,竟将正定府城全部大小客栈住满。其队伍之众,仅太监就达三四百人。其行李之多,堆积如山。
人数如此之多的官员骤然聚集在正定府,使其顿时显得混乱不堪,凡能住人的地方都是人满为患。有许多位卑权轻的官员和普通差役及兵士们,只能在刺骨的寒风中挨着,其苦难言。
《天津日日新闻》派出的记者就报导说:
两宫于二十一日下午两点钟抵正定府驻跸,维时满城文武暨由京来迎之王公大臣齐在北郊外跪迎,远见尘土起处来黄驮轿无数,为此次沿途所赏收各物,次袁少保轿,再次周方伯轿,再次随扈王公大臣车马武卫各军虎神营兵,中间皇上、皇太后、皇后、瑾妃之黄轿,内监李莲英总管策骑在后并押运各辎重比銮舆入行宫。召见军机及王公大臣毕,正定府县以给宫门费太少均被太监扣留,后经袁少保担保允给若干万始放出。
5
正定府天宁寺凌霄塔。摄于1901年慈禧回銮途中
按照预定计划,从正定开始,回銮队伍将改乘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进京,这自然需要一番准备。因此奏事处传旨明、后日在此驻跸二日。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要在正定一连驻骅三天,虽说对于地方而言既是巨大的荣耀,可也意味着繁重的接待任务和巨大的花费。比如仅仅为了慈禧在车站作短时间的停留,地方官竟在周围搭建了三十多座彩棚。
好在经过以直隶总督袁世凯为首的各级官员精心准备,多方协调,各个方面都动员起来,而当时的报刊对这一幕也进行了带有讽刺性的报导:
直隶正定府一带,办理皇差用的木器都由北京火车运去,一概是紫色漆,总共有一千多件。从北京到保定、正定一带,办皇差委员以及差役人等,不下数千个人。到处只看见差局马匹车辆来来往往不断,上面都插着一面小黄旗,旗上写“回銮行官大差”六个字,备办的台桌铺垫及各种应用对象堆积如山。委员买物一味动蛮,不由店主说价,或是强赊硬欠,或是随意拿去,不付一文。商民怕这一班人如同老虎一般。委员得意扬扬,得着差使,好似得着一块肥羊肉。肥羊肉是人人爱吃的,因此谋差使的拍马屁、钻狗洞,无所不至。
直省候补人员都已经派办大差,实缺官佐杂有时空出缺来,要想派个人去署理,竟至没得人去。在京候选各官,都拼命钻狗洞,谋做办差绅董,或供支局,或杂务局,或制备所,唤做帮办绅士。并且有人特地捐官,指省直隶,贪图办皇差里面挂一个名氏,又好发财,又好升官,这真是一条顶快顶便当的小路。
……正定府北门地甚平坦,因两宫回銮,另行修筑跸路直达火车站。跸路中间阔三四丈,两旁小路各一条阔三丈余,费工程甚大,几百个工人拿铁铲子,细细把这条路琢磨光滑。据说每下雨一次,或雪后大风后,必须重加磨过。行人敢在跸路上走一步,罚银三千两。
然而与河南省及邯郸、邢台等沿途地方有所不同的是,正定在前一年的庚子之乱中可是重灾区,义和团与八国联军都曾在这里造成一定破坏。而这一切,老百姓大多将慈禧太后视为罪魁祸首,因此对于回銮大军的到来难免有些敌意。
尽管地方官竭力弹压以维持表面的社会稳定,但依然不能阻止个别胆大妄为者铤而走险:正定府北门外近跸路一带,九月底时候,有人在夜间粘贴匿名帖数百张,地方官派人揭去。过几日夜间,跸路中间竖起竹竿一根,上悬木牌一块,牌上又写着是匿名帖。后来查访,知是近村一个老者做的事情。地方官拿去,打了他几百板子。和他说本朝从明朝崇祯皇帝甲申那一年,由满洲进山海关来,得了中国,到如今二百几十年,待百姓深仁厚泽,怎样宽大,你怎么要贴匿名帖,你知道朝廷是不好谤毁的吗?老者一言不答,爬在地下,只是号啕大哭,爬起一路哭出衙门去了。
匿名帖用黄纸刷印,小楷字写得甚好,帖上的说话是:
“一心逐洋人,养成神拳神。洋人不能逐,赔钱反折兵。自翠华西幸,一年求和成。洋兵入境后,屋产劫火焚。今年赔款大,剥削我黎民。富者封物产,贫者罪其身。父哭与儿啼,凄声不忍闻。今时皇差大,官吏馋狼奔。敢近跸路行,罚银三千金。邻跸路左近,折屋且毁坟。嗟我民何罪,为此中国民。怕官吏如虎,民自视如鼠。慈哀思我后,后来吾其苏。”
6
隆兴寺侧面图。摄于1901年慈禧回銮途中
虽然有个别“刁民”捣乱,但慈禧对到正定后所看到的一切还是颇为满意的。尤其是这里名胜古迹众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皇家寺庙隆兴寺,也就是此次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临时行宫,堪称“京外第一名剎”,寺内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和摩尼殿堪称国之瑰宝。另外,附近的天宁寺凌霄塔久负盛名,同样是不容错过的胜景。
隆兴寺位于正定城东门里街,是一座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皇家寺庙。该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代时得到很大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经大规模维修和增建,最终达到鼎盛。
1709年,康熙皇帝下令改龙藏寺为隆兴寺,并专门在寺庙西侧修建了行宫。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隆兴寺向来颇受清代皇室的重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多次在南巡途中在此驻驾。据史书记载,隆兴寺西侧的皇家行宫占地约50余亩,坐北朝南,由皇帝行宫、皇太后行宫及皇后行宫东中西三路建筑组成。行宫大门上,悬有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御书匾额“烟霞澄鲜”。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当1901年慈禧太后回銮途经正定府城时,却再也没有机会入住康熙爷当年住过的皇家行宫了。
原来早在1858年,也就是老佛爷的丈夫咸丰帝当政时,天主教正定教区的法国主教董若翰偶然发现了闲置多年的隆兴寺行宫,他见此处环境清雅,便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向朝廷要求租借,结果竟意外地被咸丰帝批准,于是大喜过望的董若翰便把这座皇家行宫改建成了天主教堂。
而与此同时,临近的隆兴寺却因社会动荡而日渐衰败。到庚子年间,战火一度波及正定。危难之际,全靠住持意定和尚多方斡旋,隆兴寺以及临近的天主教堂才幸免于难。
据记载,这意定和尚是正定本地人,俗姓王,13岁时出家,曾在北京法源寺修行,1886年来隆兴寺做住持。1899年,冀鲁一带的义和团民曾云集隆兴寺,准备攻打法国天主教堂。为使隆兴寺免遭牵连,意定和尚极力劝诫义和团,同时又给他们一些钱,终于促使义和团撤离,而法国天主教堂方面也对意定颇为感激。
待到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有一路法国军队闯入正定城。就在当地百姓恐惧不安时,又是意定出面维持,结果法军统帅巴尧不但没有烧杀抢掠,还和意定和尚结下了很深的情谊。据说1901年巴尧从正定撤兵时,还在隆兴寺内穿上意定和尚的袈裟拍照留念。
虽然正定城在庚子年躲过了一场劫难,但慈禧太后一行回銮途经这里时,仍只好在隆兴寺内暂住。在听说了意定和尚的义举后,老佛爷不禁对其褒奖有加,并当场为寺内大悲阁题写了“大慈大悲”的匾额。
除隆兴寺外,正定城内天宁寺的凌霄塔也是一处著名的古迹。天宁寺始建于唐末,可惜到清末时已逐渐衰落,寺内大多建筑都遭毁坏,只有凌霄塔保存尚称完好。此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粗壮,塔体巨大,颇有巍峨高崇之势。
眼看离北京城越来越近,慈禧太后想必在凭吊古迹、上香礼佛之外,更多地要考虑一下今后的朝政了。在正定停留三天期间,她先是对朝臣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安不忘危,痛除粉饰,君臣上下,同心共济”。
7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火车专列老照片
过安阳,到河北省境内,护驾任务由直隶总督袁世凯接手,到正定以后,改乘火车北上。
1900年“庚子之乱”之后,两宫于当年8月15日逃离北京。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1901年10月6日,慈禧和光绪两宫准备起程回銮,返京之程是漫长的。
在回銮过程中,大队人马一路走走停停,全凭慈禧喜好并无严格的日程安排, 1901年12月31日到达河北正定,1902年1月3日离开正定。
从正定开始,两宫将要乘火车。通过占卜卦确准1902年1月7日(腊月28)下午二点为上佳回宫时间。
清末修铁路时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论,曾遭到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光绪二十一年(1895)修津卢(天津至卢沟桥)铁路,1898年建成。1896年修卢汉(卢沟桥至汉口)铁路,1906年通车。1895年铁路修到丰台,建了丰台火车站。
1897年由丰台接轨至马家堡,并建了马家堡火车站。马家堡车站由英国人监造和管理,与津卢铁路、卢汉铁路连轨。
由于当时的世界列强都在争夺在中国的修铁路权,“两宫回銮”当然是一次亲近“清廷”的好机会。
为讨好清廷,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在制作这辆皇家专列上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皇家专用车厢内壁挂饰皇家专用黄绒丝毯。宝座是一只黄绒宽座沙发,座上铺有白狐毛皮垫。宝座上方置一面大镜,镜框饰有“二龙”雕刻。厢内地面铺有欧洲进口的深红花地毯。宝座前安放了一个大烤火盆。车行不及一日,到达终点马家堡车站。
慈禧乘坐的专车,车内用黄缎子障壁,地上铺黄龙图案地毯,金碧辉煌。
8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火车专列老照片
1902年1月8日,乘载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火车没有进到北京城,火车抵达京郊马家堡车站,从马家堡火车站下车。马家堡火车站于1897年建成,是北京最早的火车始发站。
慈禧回銮时火车抵达京郊马家堡车站
图为官员和军队接驾的场面,图中左侧是拆除楼体后的正阳门箭楼城台,箭楼城台上是迎接两宫回銮的两座彩牌楼。
一大批官员和军队在北京马家堡火车站迎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宫回銮,迎接场面十分宏伟热烈。
两宫回銮正阳门瓮城内的场景,大批官员在城内跪拜迎接。
慈禧和光绪两宫从马家堡火车站下车后乘轿,从永定门入城,然后经外城、内城、皇城,最后回到紫禁城。
护送慈禧和光绪两宫的队伍正在进入大清门,道路两旁武卫军五步一岗。
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队伍回銮经过大清门的场景。
晚清光绪和慈禧西逃回銮场景:袁世凯的武卫军护送慈禧和光绪两宫回銮,庞大的队伍正在进入大清门,再往前就是天安门。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宫,袁世凯的武卫军护送他们的队伍进入天安门时,大批官员和军队在里面迎接。这场面就像是打了胜仗回来一样。
留京的王公大臣,文武大员全来跪接,老佛爷才算结束了她的逃亡生活。
慈禧当初逃往西安时,选的是最近的路线,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到西安。而回銮的路线却是兜了个大圈子,从河南绕道返回京城,1901年10月6日从西安出发,花了整整三个月,才于1902年1月8日到达北京。
但随即颂昭修葺颐和园,慈禧又在京城过起了她奢糜享乐的生活。
谁也不曾想到,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体制,最后的半个世纪,竟然被一个满族老女人掌握着最高权力。
慈禧太后活了74岁,可以说是罪恶昭彰的一生;她控制朝政47年,则是实施其罪行的重要前提。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
不可否认的是慈禧曾推行了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同时,她实行“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慈禧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了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
慈禧还推行了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颁布《钦定学堂章程》、《重订学堂章程》。1905年9月2日,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利用其余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除了兴办女学,还提倡废除延续了近六百年的缠足陋习、满汉不能通婚的政令以及禁止吸鸦片。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还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壮大,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汉人,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袁世凯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让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
慈禧太后在这场改革胜利前就死去了,但是慈禧太后的专制独裁手段和一尊思想,依然没有褪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