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

第21章 光绪皇帝死因之谜


沈阳 著

Shenyang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1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廷必须在和与战问题上作出抉择。

光绪在清朝虚落,列强强大的情况下选择求和。但慈禧太后却因个人缘故而不顾大局,草率宣战。结果,清朝战败,签定《辛丑条约》。

520日至523日,慈禧太后连续在4天之内召集4次御前会议讨论和战问题。

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光绪帝也参加了会议,光绪帝不赞成对外宣战,认为顽固大臣所声言的义民可恃,其术甚神是靠不住的,指出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奈何以民命为儿戏?

载漪、载濂、刚毅等顽固大臣则不仅一再申明要靠义和团的神术报雪仇耻,而且还指使人编造出一个请太后归政,废除大阿哥的所谓外交团照会

慈禧太后不辩这个编造的所谓外交团照会,却为此大为恼怒,声称: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

经慈禧太后与守旧排外大臣的反复密商后,于525日颁布了宣战上谕

但就在宣战后仅4天,慈禧太后就向列强表示朝廷慎重邦交,从不肯轻于挑衅

又过了4天,慈禧太后又表示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

慈禧太后草率决定宣战,光绪帝载湉忍不住发话问许景澄许卿出使外洋多年,又在总署当差,外国的情况卿最知晓,卿以为大清有无与外国一战的实力?

许景澄激动的说:圣上垂问,臣就据实而言,依大清目前的实力,似难敌其中一国,更不用说数国联军了。臣以为和为上策,保护使馆、征剿拳匪事上策。

慈禧一听立马怒了,宣布处死主和的吏部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

议和再无希望。联军于814日攻破北京,光绪帝载湉于八815日在慈禧太后的带领下逃往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返回北京。

19011020日,溥儁被撤去大阿哥称号。载湉的皇位保住了,但形同木偶,臣工奏对,不发一言。有时慈禧太后示意要他表态,也不过一两句罢了。

光绪帝载湉在最后十年(1898—1908年)的幽禁生活中,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法律,留心阅读世界各国的法律书籍。

光绪帝返京后,不再被囚于瀛台,而是常常临朝,恢复到以往的帝位生活,但慈禧太后对他仍严加控制。

 

2

 

此时的清廷固然仍在推行着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129日)开始下诏变法所实行的新政,似乎是把戊戌变法时期的新政措施又一步步恢复,然而光绪帝在颁发新政诏令时却不得不服从慈禧太后的旨意先自骂两句,说康有为之变法,非变法也,乃乱法也

光绪帝在对德龄公主的自白中表达了苦衷: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作主,不能如我的志。

190810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

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李莲英

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

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

溥仪是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

十一月十四日酉正二刻三分,载湉身故,终年38岁。民国二年(1913年)葬入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崇陵

 

崇陵

崇陵是载湉的陵寝

 

光绪在位34年(18761908年)。崇陵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四公里的金龙峪。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崇陵的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完全依照同治的惠陵建筑工巧,陵园仪树中有罕见的罗汉松和银松。地宫中合葬着载湉和他的隆裕皇后。

崇陵之东一公里处建有崇妃园寝,葬着载湉的妃子瑾妃、珍妃姐妹俩。珍妃是光绪宠妃,支持光绪实行变法。

温靖皇贵妃端康皇贵妃1874—1924年),瑾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为礼部侍郎长叙第四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异母妹妹珍妃一同被选入宫,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瑾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珍妃忤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

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 

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四日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以皇贵妃的身分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光绪帝和珍妃

光绪帝和珍妃

 

恪顺皇贵妃1876—1900年),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左侍郎长叙第五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忤太后,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逃奔西安,行前令太监将珍妃推入紫禁城内井中,第二年才将尸体捞出,葬在京西田村。

珍妃因获罪于慈禧太后而被投井杀害时享年24岁,后移葬于崇陵妃园寝,谥号为恪顺皇贵妃。

3

 

光绪皇帝脉案

光绪皇帝脉案

 

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记载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而光绪入殓也一反常规地由宫内太监办理,讳莫如深。

据说是慈禧令太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勾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

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光绪帝载湉死后,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庙号德宗,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皇帝。

光绪皇帝死因,却成了未解之谜。

 

4

 

德宗景皇帝实录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明白,仅仅这个政变,光绪与她之间就没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当庚子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兵屡战屡败无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觉走投无路,准备自杀时,她就决定不能让光绪活在世上。

景善日记》有记载: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遍询问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

恽毓鼎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长期陪侍光绪皇帝。他在《崇陵传信录》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即光绪死前11天),慈禧生日,光绪率百官贺寿、探病,他扶着太监的肩头活动筋骨,以便跪拜。但慈禧竟拒绝和光绪见面。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

民国二年,恽毓鼎在《澄斋日记》中进一步说:清之亡,虽为隆裕(光绪的皇后),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慈禧)也。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两书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对载湉要如何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载湉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于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

清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其曾祖父、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优酪乳之意。

此前从未听说过载湉有任何急症大病。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随后乐寿宫才哭声四起,宣布太后已死。

钟里满依检验结果及史料记载认为,慈禧自戊戌政变以后就阴谋废黜及弑害光绪,更担心光绪会在自己死后复位翻案,所以才会在病危之时下毒手。

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裕德龄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记》中提出,下手者应系李莲英。但此说颇不合李莲英素常侍上以敬,待下以宽的行迹。无史料支持。

5

 

光绪帝葬礼实拍          光绪帝葬礼实拍

 

称载湉为袁世凯所弑者认为,袁世凯负恩反戈,陷载湉于万劫不复,载湉在瀛台,日书项城(指袁)名以志其愤

袁世凯既知载湉对其深恶痛绝,则不能不惧太后死而帝独生,故加以谋害(见于光绪侄、末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及其他)。

但当时袁世凯已被开缺回籍,远在河南安阳。

且按照清宫内廷制度,任何从宫外送入御用的食物必须先经人试毒。

因此即使袁世凯有动机,也不大可能有机会对载湉下毒手。

袁世凯更不可能在有机会篡改清实录和脉档,制造载湉病死的假象。

 

6

 

2008年,经过对光绪皇帝残留的一缕头发的鉴定,证实死于砒霜中毒。

据介绍,载湉坟墓(清西陵崇陵)曾被打开,后来清理封闭,留下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由该处妥善保存。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清载湉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称,根据相关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

载湉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尸体腐败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则由其腐败尸体溢流侵蚀所致。

 

化验光绪遗发

化验光绪遗发

 

7

 

慈禧作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和他们的代表,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她上台的第一桩罪行,就是“借师助剿”,打着爱国主义的民族旗号,欺骗和利用了义和团,然后又和外国侵略者共同血腥镇压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 中国历史上许多不平等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都是在她统治时期与外国签订的。她的篡政和统治,使近代中国蒙受了无穷无尽的屈辱。

但史书对光绪帝的评价却有所不同。

清史稿》: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驾崩后,清越四年而亡。

那些精英和政治人物们对光绪帝的历代评价也有所不同。

梁启超:然敝邦之能立与否,全系乎改革不改革;敝邦之能改革与否,又全系乎于皇上有权无权,为今日之计,若使我皇上不能复权,则如今日西后与荣禄等守旧之政策,岂复能保此积弱之国于群雄环伺之秋哉,不及数年,必受分割矣。

孙中山:夫康梁,一以进士,一以举人,而蒙清帝载湉特达之知,非常之宠,千古君臣知遇之隆未有若此者也。百日维新,言听计从,事虽不成,而康梁从此大名已震动天下。此谁为之?孰令致之?非光绪之恩,曷克臻此!

萧一山:德宗鲜始皇之雄才,行熙宁之新法,以一无能之懦夫,而欲对三次专政之宫廷老妇作干蛊,宜其百日无成,身被囚死,可怜亦复可哀!

张勋:我德宗景皇帝,时势多艰,忧勤尤亟。

庄士敦:除了口吃这一先天不足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同治帝

范文澜:载湉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有所作为。

蔡东藩:且说光绪帝亲政,已是数年,这数年内丧师失地,一言难尽。光绪帝很是不乐,默念衰弱至此,非亟思变法不可。

蒋廷黻:康有为既然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反对新政的人就包围西太后,求"太后保全,收回成命。"这时光绪虽作皇帝,实权仍在西太后手里。

钟卓安: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基本上都力所能及地接受了康有为他们的变法主张和建议,并且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努力,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高潮才得以出现。但是,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光绪皇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而是洋务派的皇帝。

喻大华:

光绪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在他漫长的傀儡生涯当中抓住稍纵即逝的生机吹响了变革的号角,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他伟大在哪?光绪皇帝打开了中国百年变革大潮的闸门,虽然失败了,但是闸门给打开了,他迈开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出去了光绪就倒下去了,但是今后中国的统治者只能按照这一条路走下去,伟大就伟大在这。尤其让我们感慨的是光绪是以失败者的身份完成这个伟业。

光绪搞得变革很大程度上是豁出去的举动,如果成了中国就被挽救了,不成也比亡国强,所以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用自己的失败为中国打开了必由之路。所以光绪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先驱者和独立富强大业的献身者,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柳安:伦敦一家英文报纸报道了光绪帝的死讯并宣称:如果这位已故皇帝所推行的改革获得成功,中国将会是另一番模样。不管这家报纸的论断正确与否。光绪帝作为封建末世的君主,他的名字是同变法与革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政治上所遭遇的坎坷,无论对于大清皇朝,还是对于中华民族,都是不幸的。

宋德华:戊戌政变后,光绪固然失去了任何政治权力,但这并不等于他也失去了任何政治价值。相反,在整个保皇运动期间,光绪仍然是各方政治势力注视的一个焦点。

杨天石:诚然,光绪是懦弱的。但是他和西太后长期矛盾,在他处于朕位几不保的时候,突然勇敢起来,铤而走险,这也是不悖于常情的。

茅海建:他改变了以往觐见中只是简言两国亲善的泛泛数语,而涉及清朝的时政,涉及对日本明治维新以及伊藤博文个人作用的赞扬,涉及与日本天皇之间的联系。所有这些在当时的清朝应当说是异常的举动。可以明显地看出,光绪帝准备与日本结成更为紧密的关系。

王也扬:光绪皇帝有两点突出的事迹为历代帝王所不及。其一,他充当了把古代中国和平改造成为现代中国的尝试——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维新党人。其二,在变法中,当大学士孙家鼐提出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时,光绪回答:吾欲救中国耳,若能救国,则朕虽无权何碍?即为了国家而不惜自己的权位,说明他是一位真正无私的爱国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