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星期日
COVID-19对全球的影响
2019年11月,中国武汉爆出不明原因肺炎,一支全新冠状病毒窜出,短短2个多月,造成全球「COVID-19」确诊病例破万,是本世纪前所未见的疾速传播,更从疫情中心点的中国「锁国防疫」开始,演变成近代规模最大的一场全球隔离行动。
尽管科学家也加速启动研究,但病毒特性、疫情走向仍充满变数。每一个国家的动作、每一道国际组织的决策关卡,影响的不只是群体生命安全、各国政经发展,更可能牵动全球局势演变。
1
或许病毒将重新被定义,
朝鲜正走在创造奇迹的道路上!
原创 英雄剑
2022-06-03
18:47 发表于柬埔寨
引言:
随着朝鲜疫情的发展,朝鲜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了新冠病毒,有可能交出全球最为合格的抗疫答卷。
时至今日,“神秘”的朝鲜已经让世界另眼相看,当朝鲜暴发疫情以来,一个“一无核酸检测,二无疫苗接种,三无先进医疗”的朝鲜,着实让世界在为其担心。都以为“天要塌下来”了,一个月来,朝鲜似乎战胜了疫情,给世界创造了奇迹。
朝鲜疫情目前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且治愈病例每天都大于确诊发热病例,超高治愈率和超低死亡率,必将重新定义了新冠病毒,或将成为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的抗疫最成功的国家(没有之一)。
以上截图来自网络,朝鲜疫情从高位回落到一个平稳下降的趋势。
最新消息:
朝中社平壤6月3日电 据朝鲜国家紧急防疫司令部通报,自6月1日18时至6月2日18时,全国新增发烧病例82160多例,痊愈病例93830多例。从4月底到6月3日18时为止,全国累计报告发烧病例3917580多例,其中痊愈3763790多例(96.074%),尚在接受治疗153720多例(3.924%)。
见截图:
这一消息,能看出什么吗?请注意,朝鲜每天的疫情,一段时间以来成了全世界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期待朝鲜创造奇迹。现在看来,朝鲜每天的数字正在走向奇迹的道路上。
现在的数字足以说明:朝鲜已经控制住疫情上升的势头。
朝鲜自4月底出现发热病例,现在已经累计确诊超过了390万例,总共死亡70例,且治愈了376多万例,尚在接受治疗的只有15万多例。治愈率超过了96%,且是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如此之高的治愈率,只能说明这个病毒,来的快,去的也快,并不是一个有多么致命的病毒。
现在朝鲜一天确诊为8万多例,可是朝鲜最高的峰值是一天感染39万多例,说明朝鲜疫情目前得到了控制。
众所周知,朝鲜自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以来,做出了最严格的封闭国门措施,但是就在今年4月底终被病毒入侵,防守了两年多还是“失守”。这也说明,一味地靠“封”是封不住病毒的。
自今年5月中旬朝鲜疫情被曝出后,我国的社交媒体上就有人用汉语言的伟大,创造出了“裸奔式躺平”的句子来形容朝鲜抗疫。
那些人之所以说朝鲜“裸奔”,是因为他们“一没有疫苗,二没有核酸,三缺医少药,四没有能力建方舱,五不可能停工停产停业停课”来进行抗疫......
基于这些年常见的惯性抗疫思维,这人嘲讽朝鲜是“裸奔”。
朝鲜国并没有接受来自“漂亮国”及韩国等邻国,主动提出的抗疫援助和支持的橄榄枝,因此说他们是“躺平”。
我国不缺少语言学家,高手都在民间。前有创造“躺平”一词,后有“裸奔式躺平”,真了不起吧!
正是朝鲜的“裸奔式”抗疫,才有可能让全球重新定义新冠病毒。
朝鲜的抗疫策略是这样的:居家治疗或门诊治疗;发热症状吃退烧药,严重者吃抗生素;多喝热水,多休息,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就是这些!
英雄剑之所以说重新定义:
一是,说明新冠病毒是可以居家治疗的,并不是一有病例,就把数千可能接触的人都作为潜在风险者,进行集中隔离或者封闭管理,代价太大了;
二是,因为这个病毒症状轻的人,好起来也很快,朝鲜自暴发疫情以来,短短20多天时间,就已经治愈了376万多例,说明这个病毒很好治愈;
三是,说明没有疫苗和大规模核酸检测也能控制住疫情,朝鲜现在每天的感染数字一直在下降,并没有“杞人”担心的失控的地步;
四是,说明新冠病毒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朝鲜的死亡率极低,目前390多万感染病例,治愈376万多例,只死亡了70人(基于这个数字是真实的),证明新冠的死亡率低得很;
五是,说明尊重“自然法则”同样是科学精神,因为人类把达尔文的《进化论》视为物种起源的科学理论,过度干预和必要干预,这两者之间,朝鲜走的是一条“必要干预”之路,这也是他们国家贫穷、折腾不起,所做出的无奈之举。
以上是英雄剑认为朝鲜已经用实际行动正在重新定义新冠病毒。接下来,我们就要再观望朝鲜疫情的最终走势,奇迹说不定很快会出现。
如果朝鲜在不影响本国经济,不过多干预国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就这样把疫情给控制住了,那说明他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答卷中,交出了满分作业!
现在不过早下结论,等等看。
疫情暴发后,朝鲜最高领导人夜间视察药店,要求24小时提供服务。这与2020年我国暴发疫情后,所有药店下架发热、感冒类药物,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不过如果根据专家们所说,Omicron的无症状居多的特征,朝鲜的390多万发热病例中,或许是在一个庞大的感染群体中出现的,朝鲜也就2500多万人口。说不定他们已经离群体免疫不远了。
朝鲜目前公布的数字是死亡70人,说明过度恐慌这个病毒,是愚昧的!或者说是利益集团为了利益才有意在制造“死亡和后遗症”的恐慌宣传,或者说过度干预才是导致疫情超高死亡率的真正原因。
朝鲜没有重量级的专家,抗击疫情也就没有太多“专家说”。他们用传统的方法,或许是最小的成本代价。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与病毒斗争中“进化”的历史,经历了“发热”疫情过后的朝鲜人,或许又得到了一次进化。
恐惧心理其实和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过度宣传对病毒的“恐惧”,已经让很多人谈“疫”色变。
不过朝鲜疫情之后,恐怕再也没有人恐惧了!
2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吁科学看待病毒:
人与病毒共生又相克
2022-06-01
15:48
发表于江苏
◆5月20日下午,第32期海上院士讲坛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资深教授、知名病毒学及免疫学家闻玉梅院士出席讲坛,以“人与病毒共生又相克”为主题,从三个角度与观众深入探讨了人类与病毒的关系。
人与病毒共生又相克
文/闻玉梅
(闻玉梅,中国工程院院士)
5月2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资深教授、知名病毒学及免疫学家闻玉梅出席海上院士讲坛第32期“抗疫”云讲坛系列专场,通过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的线上直播连线,为观众带来“人与病毒共生又相克”的主题演讲。
论坛上,闻玉梅院士就病毒的本质、病毒如何与人共生、人和病毒如何相克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闻玉梅院士在论坛上表示,“病毒与人类的共生相克是永恒的,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国际间社会活动的多变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等,共生相克的形式会不断变更。”
海上院士讲坛“抗疫”云讲坛系列专场由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委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协办,重点聚焦疫情与免疫力、病毒、疾病等公共卫生话题。
病毒是一包特殊基因
从结构上看,病毒只是被蛋白质包裹的一包基因;但实际上,病毒是具有生命活性的一包比较特殊的基因。“细菌和细胞是分裂的,以一分两,两分四的分裂形式,一般几小时才分裂一次。而病毒是复制形式,就像复印机能一次复印出很多同样的文件。”
闻玉梅院士对病毒的复制速度做了形象比喻。
与细菌不同,病毒的核酸只有DNA或RNA,且繁殖方式是复制,而非二分裂繁殖。在接触到受体细胞前,病毒像是没有生命的,但一旦接触到受体细胞后,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闻玉梅院士以冠状病毒举例:“像冠状病毒在物体上一般能存在7天,没有活性。但一旦碰上敏感的细胞,比如人的呼吸道细胞,那它进入人体,繁殖速度就快了。
人与病毒共生于世
人类基因组中,有约70万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基因位点,约占人类基因组的3-8%,这些逆转录病毒可能是在以百万计算的年代,感染过哺乳类细胞后整合,从而整合入人类的染色体。禽流感通过飞鸟传播,因此其传染与鸟类迁徙高度相关。
这是病毒与人共生的循环性;乙肝、艾滋病等病毒将片段整合人体细胞中,通过人的细胞不断繁殖,因此患者需要终生服药难以治愈。这属于病毒基因的整合;疱疹病毒潜伏于人体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则可出现疱疹。新冠病毒常通过不断变异与人体共生。这属于病毒的潜伏与变异。闻玉梅院士为观众详细介绍了病毒与人类共生于世的多种方式。
人与病毒亦相克
闻玉梅院士介绍,疫苗与药物是常见的抑制病毒的手段,但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病毒会诞生出抗药性。此外,RNA病毒还可能发生重组,产生新的病毒。面对病毒的变异,人类也有新的反制措施,闻玉梅院士将这些措施归纳为四个方面。
其一是研究新型疫苗,例如广谱、包裹材料更优化、更稳定的mRNA疫苗,或穿透力更强、更方便应用的DNA疫苗;其二是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寻找病毒中较为稳定的蛋白和受体结构并做成纳米抗体或单链抗体的形式,方便其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其三是“群体免疫”,通过提升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来阻止感染;其四是研究针对病毒传播性的药物,对于病毒传播性的机制与致病性不同,研究的不多,需要加强机制性的研究。
呼吁科学看待病毒
闻玉梅院士呼吁大家科学看待病毒,加强防控,但不必心存恐惧,“我们了解到的病毒传播流行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后必然被控制,没有任何一个病毒可以把一个民族消灭、把一个国家搞垮,所以大家可以提高警惕,但是不要有恐惧心理。”
闻玉梅院士强调,病毒和人类的共生和相克是永恒的。人类要尽早研发新型武器应对病毒,如研发新型疫苗及免疫方式,改进核酸疫苗实现更广谱长效;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阻断病毒的复制与致病作用;通过糖生物学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针对病毒防控,闻玉梅院士建议,未来要通过前哨医院,及早发现新的病毒线索,通过实验室快速查明病原体,并用科学方法预防、治疗和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的健康。
3
时事评论:
核酸检测造假祸国殃民,
正本清源从北京开始
时间:2022-06-04
发布人:周志先
历时37天,北京终于实现社会面清零了,本轮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与北京人民的紧密配合是分不开的。另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部分卫健委官员,在对朴石等医学检测机构监督管理过程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二是对于核酸检测市场的大扫除!大清洗!我们大家终于见识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霹雳手段,见识到了市公安局铁面无私,重拳出击,在短短的十天内,一口气查了三家违规的核酸检测公司,严厉打击核酸检测造假,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5月21日,北京朴石医学实验室有限公司核酸检测造假,医学实验室检验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数据,直接出报告,什么科学检测不重要,数据说话不重要,是阴?是阳?由我朴石检测公司说了算,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立案侦查,公司实际控制人周某某,法定代表人武某某等6人,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27日,北京金准医学实验室有限公司,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严重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该公司已被立案侦查,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等17人,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5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在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严重违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操作规范,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等8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创始于1985年,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潘家庙甲20号,该公司隶属于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其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同辐全资控股子公司,旗下有北京、武汉、成都、合肥4家实验室。 北京朴石中医学检测公司背景,看上去就像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北京金准医学检测公司背景,其控股股东是哈尔滨精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测公司背景,其控股股东是港股公司中国同辐。这三家公司背景,是一个比一个强大。尤其是中同蓝博,是有央企背景再联合海外公司做股东。我们现在可以再仔细看看有关部门对中同蓝博被调查的通报,就更加明白检测造假乱像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恨! 5月28日,北京市卫健委组织专家对阳性病例既往阴性检测结果的样本溯源检查,通过视频检查和查看PCR仪上的扩增记录发现,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溯源记录不完整,记录规则不清晰,不能提供原始标本流转单和扩增板原始纸质记录,部分时间点扩增文件记录与实验室自述检测数量不符,违规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以上情况严重违反质量安全规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导致对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发现和管控不及时,造成疫情进一步传播风险。卫健委专家调查了一些阳性病例,发现他们样品的检测过程,存在严重违反操作流程,严重违反操作流程的后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比如明明是阳性,就会变成阴性,“违规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的意思说,本来是10混1,经过违规操作,却变成是30混1,甚至40混1,这样做就稀释了采样,导致低于检测限。这也充分说明了平安北京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阳性病例曾多次检测均为阴性”的奇葩怪事。 我们在官方公布的通告中看到,北京朴石医学检测实验有限公司,被警方立案侦察的原因是这样说的,朴实医学检测样本和实际检测的数量对不上,比如采样10000管,实际只检测1000管,剩下的采样却人世间蒸发了。朴石跟中同蓝博违规做法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为了节省检测费用,从而扩大自己公司利润,从中捞到取更多黑心钱。核酸检测这门生意,本来就已经是很大利润的生意,毒贩看了都眼红那种生意,就这还不满足。就是这样的一个利润这么高、政治性这么强的任务,居然被这些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祸国殃民的违法犯罪分子,搞的人心惶惶,真的是不要命了!这些胆大妄为之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认为自己背景强大,北京市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不敢对他们追查。 我们现在反过来看看,由于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核酸检测造假处理不力,很大程度上也已造成其他省市政府,效仿所谓的奇葩“包容心”怪圈。在今年1月12日,河南许昌市金域医学公司,郑州医学分公司负责人,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事情已经过去近五个月了,我们并没有看到河南警方后续的处理结果或通告,我们想请问一下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对于这种严重影响防疫抗疫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侦察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了?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再提惩罚结果?很复杂吗?难度很大吗?还是说虽然侦察清楚了?但是需要保密?保什么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密秘可保呢?难道河南的老百姓、全国的老百姓就没有知道这个事情真像的权利吗? 4月23日,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报称,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合肥市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的及时分析。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对这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给予警告并暂停在合肥区域合作。我们从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处理通报中就可以看出,对于合肥上述两家核酸检测公司造假,涉嫌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是过于轻柔、过于轻率的,那我们想问问合肥疫情防控指挥部:中止上述两家核酸检测公司,在合肥区域检测合作,你们就敢保证他们不会在安徽省其他区域继续开展检测合作吗?他们的检测资质没有被你们政府撤销,为什么不同安徽省其他区域继续合作赚大钱呢?这不是明摆着合肥市政府支持违法犯罪检测造假公司,继续在安徽省其他城市违法犯罪吗?就是在其他省份开展检测合作也是合法的呀!这是为什么呢? 5月9日,上海中科润达被曝出假阳性事件,5月10日,上海官方才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进行调查。然后,就一直在调查中,官方通告也没有回应依法查处结果,好像是等时间长了,就会带走大家的记忆似的。到了5月17日,上海中科润达居然还接了一波媒体的采访,说我们已经自查过了,没有问题?上海中科润达公司业务丝毫不受影响,继续赚大钱,该检测检测,该采样采样。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竞让违法犯罪的核酸检测造假机构内部自查,自证无罪,这种奇葩操作,一时之间舆论沸腾,上海市民对官方的不作为尤其愤怒,难道如此危害社会,严重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行为就真的不需要接受法律的严惩吗?更加吊诡的是,让街道市民复核,导致中科润达13名假阳性事件被曝光的街道主任张孝文,反而被停职处理了。上海官方对上海中科润达核酸检测公司,核酸检测造假机构违法犯罪行为处理,让我们大跌眼镜,实在看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如此操作?为什么?为什么? 因此我们说,河南省政府、安徽省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对其区域核酸检测造假处理不力,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这三省、市政府对违法犯罪的“大度”处理,也可以说是纵容态度,给了他们这些核酸检测造假公司增添了非常大的底气! 如果说,上述三个省、市政府领导,当初也像北京市政府一样,大疫用重典,治乱下猛药,疫情也不至于如此造成蔓延?国家经济损失也不会这样如此严重,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受到如此严重影响。而这些无良、无耻的黑心检测造假机构则会认为,中国人口这么多,国家一年能拿出上万亿元搞核酸检测,我们多赚点钱又算得什么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著作中就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当然了,干这种祸国殃民的坏事,要是没有中高层某些领导参与一起协同配合,应该说也是很难完成的。朴石医学核酸检测公司造假被调查后,北京阳性人数立刻暴涨,但两天后,在23号开始迅速回落,紧接着卫健委部分官员被查,随后两家检测机构又被警方立案侦查,社会面很快就清零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神奇?核酸检测造假犯罪不严惩!造假就不会停止,疫情将永远不会结束! 北京市人民政府,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总结出一个教训,大规模检测是可以让奥密克戎病毒清零的。如果做不到病毒清零,那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是病毒变异,而是核酸检测产业链上的商人和管理者变异了!北京,是第一个以政府名义刺破核酸检测乱像的人民政府,靠核酸检测造假发了财的公司,他们赚到的钱,最终全部要吐出来,因为他们赚的是黑心钱!他们发的国难财!不然,难以平民愤! 核酸检测造假祸国殃民,正本清源,从北京开始。 |
4
疫苗影响DNA?
这样做逆转伤害、让身体自愈
讲述/董宇红(欧洲病毒学及传染病专家)
朱厚伊整理
2022-06-03
1:28 PM
研究发现疫苗和刺突蛋白有可能影响人体DNA。(shutterstock)
斯坦福研究发现,打疫苗后60天,人体内仍有刺突蛋白残留。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发现,疫苗和刺突蛋白有可能影响人体DNA。怎样才能消减刺突蛋白伤害,修复DNA?
打疫苗60天后 体内仍有刺突蛋白
新冠mRNA疫苗中的刺突蛋白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这在最近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辉瑞提交给FD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接种过疫苗的动物体内,疫苗中的刺突蛋白会广泛分布在注射部位之外的多个器官,包括:脾、肝、骨髓、肾上腺、淋巴[1] 。这个实验由于同位素标记的伤害性,不能在人体做,但是可以作为参考。有其它研究表明疫苗的刺突蛋白在人体的多个器官出现。
那么疫苗的成分在人体内会停留多久呢?
2022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病理学等研究机构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报告,提供了一份有关疫苗在人体停留时间的初步数据。
这份报告有7名受试者,他们都接种过第二剂辉瑞或莫德纳的mRNA疫苗。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抽取受试者腋窝淋巴结组织进行检测:取样的主要部位是淋巴结的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简称GC),这是人体淋巴结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区域,也是B细胞活跃产生抗体的区域。如果疫苗成分残留在此可能会抑制免疫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试验结果发现,从接种疫苗后的第7天起,直到第60天,都能在淋巴结部位检测到疫苗mRNA。
而从接种疫苗后的第16天起直到第60天,在受试者的淋巴结部位都可以检测到刺突蛋白残留。
因为实验只做了2个月,所以目前尚未取得数据疫苗到底最终会残留多久;不过可以得知接种疫苗后,疫苗会在人体淋巴结的重要功能部位停留至少2个月——这或许也是部分人的新冠疫苗不良反应可能会持续好几个月的原因。
打疫苗60天后体内还有残留(健康1+1/大纪元)
mRNA疫苗可能影响人体DNA
此前提到,刺突蛋白对人体免疫细胞会造成各种伤害,包括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瘫痪、猝死等等严重不良事件。其实,除此以外,刺突蛋白还会对人体造成更深层的伤害——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和mRNA疫苗可能会影响细胞基因,整合进基因组,改变人体生命的密码。
mRNA疫苗是如何整合到基因组里的呢?这在目前依然是个谜——或许跟刺突蛋白损伤细胞DNA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人体的基因非常重要,是保存生命密码的地方,所以疫苗对人DNA的伤害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刺突蛋白伤害?在谈到这个问题前,先来说说人的DNA。很多人其实不了解我们身体内这个最关键、也是最神秘的结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在DNA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除了在结构、生物化学方面,在其他层面的现象和规律上也有许多惊人发现。
DNA的惊人特性
1. 凭空从水中出现
因发现艾滋病毒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关DNA的实验,刊登于《物理学杂志:会议系列》(JPCS)[6]。
蒙塔尼耶教授将含有梨支原体(一种微生物)DNA的密封试管A放进磁屏蔽容器里,在旁边放置一支装有蒸馏水的密封试管B——试管B里面没有任何可以制造DNA的基本原材料。
他将一根铜螺线管环绕在A、B试管周围,通过振荡频率7Hz的低强度电流,在常温下放置。
18小时后,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本来只装有水,不含有DNA的密封试管B中,竟然检测到了DNA,而且跟试管A中的DNA序列有98%的相似性。
为了确认试验的可信度,他又重复了12次,试验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
除了梨支原体,蒙塔尼耶教授还用另外一种细菌(产生莱姆病的病原体)的DNA重复了相同的试验,结果也是一样的。
之后,俄国科学家,波动遗传学专家彼得·伽利耶夫(Peter Gariaev)也重复了这一实验,并将试验结果发表在2014年的《DNA解密杂志》(DNA
Decipher Journal)。
判断科学规律是否可信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可重复性,也就是通过不同的实验者、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原材料能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蒙塔尼耶教授和伽利耶夫教授的结论都是:DNA的序列片段可以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凭空产生,而电磁场是一种能量,这带给人们一个启示:DNA具有能量的特性。
2. 会「吃」光的DNA与幻影
俄国科学家彼得·伽利耶夫教授又继续做了其它有关的DNA试验[8]。
他用一束单个频率的弱激光照射放置于不会遮挡激光的石英器皿中的DNA标本,发现DNA就像一块会吸收光线的海绵,把光线都「吃」进去了。
DNA吸收全部光线(健康1+1/大纪元)
然后,教授准备结束实验,把装有DNA样本的石英容器挪到了一旁。这时,让他震惊的事发生了:虽然DNA已经被挪走了,但是螺旋状的光还在原地旋转,彷佛DNA还在容器里面一样。
光纤保留了DNA影像(健康1+1/大纪元)
这个试验提示我们,DNA不仅可以吸收光子,可能还具有能量场的特性,这种能量场还具有残留效应——科学家称它为DNA的幻影效应。
DNA的电磁能量还可以被水所记忆——在除去了细菌DNA的过滤液中,仍然可以检测到低频电磁场。
这些试验从不同的角度说明,DNA不光是一种分子结构,还具有量子体和电磁能量场特性。正如伽利耶夫的《语音波基因组的量子意识的理论和实践》一书的前言中所说的那样:这「为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奠定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因DNA的量子特性和电磁特性,能整体地控制整个生物的瞬时代谢情况
」。这些新发现,为这包括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远程疗愈、非手术疗愈、器官再生、人类寿命的显著延长等」,铺平了道路。
水留下了DNA能量场(健康1+1/大纪元)
我们经常提到人体有生物能量场。以上这些科学试验提示我们:人体的DNA具有电磁能量的特性,DNA就是一个能量体。那么,人体具有电磁能量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有很多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做出的科学研究都能够互相吻合,证明人体具有能量场。
人体有能量,意念和情绪可以改变能量、DNA
生物物理学家还发现人体能够自发地发出电子和光子,产生肉眼看不见的辉光。
1939年,前苏联技师谢苗·克瑞安(Semyon Kirlian)发明了一种技术,叫「克瑞安照相术」(Kirlian
Photography)——把人置于一种电磁场里中,通过电磁场的激发,人体发出的电光子能够被拍摄下来。
1995年,科罗特科夫团队发明出第一个数字克瑞安照相术——气体放电显像术(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
在拍摄下的图像中,健康或平静的人,能量场很强,场的周边很圆润;情绪激动时,能量场的周围会出现尖峰;当健康出现问题时,能量场会出现破洞、缺口等异常。而且不同的能量异常对应着不同的脏器系统,能够反映出疾病的源头所在。(推荐阅读:被拍摄下的「情感」 科学家揭人体能量场奥秘)
正常情绪vs.负面情绪能量场(健康1+1/大纪元)
人的情绪能改变人体能量场,而人的意念还能改变DNA的状态。
1996年,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化学家格兰·瑞恩(Glen Rein)博士在罗拉多州新科学国际论坛进展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人的意念会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卷曲状态产生影响。
DNA的双螺旋结构就像老式电话线。当DNA基因表达时,DNA会解旋;而当DNA复制完毕时,又会盘卷成螺旋状。DNA的卷曲或解旋的状态可以用一种物理仪器测量出来。
在实验中,瑞恩博士从人胎盘取出细胞的DNA放入水中,接着请几个人用意念想,试着盘卷或解旋DNA。结果发现,被施加意念的DNA盘卷状态改变比率在2%与10%之间;与对照组的1%相比有显著改变。这个试验提示,人的意念会改变DNA的盘卷状态。
人的意念能改变DNA的状态(健康1+1/大纪元)
DNA有能量特性,因此,如果意念能改变DNA的盘卷状态,理论上来讲也可能会改变人体的能量场。
改善能量场,逆转刺突蛋白伤害
我们之前提到,新冠病毒和疫苗刺突蛋白会人体造成深层伤害,会影响人体的DNA,有可能会改变人体的生物能量场。如果要解除刺突蛋白对DNA的伤害,还需要从生物能量角度的角度着手。
美国著名精神科博士医师戴维·霍金斯(David Hawkins)经过几十年长期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各种不同情绪和精神状态,都有相对应的能量振动频率。
● 羞辱、责备、绝望、悲观、焦虑、贪婪、仇恨、蔑视,这些意念带来的是负能量,对生命有害,都不利于改善疫苗带来的副作用;
● 产生勇气的情绪时能量会转正;
● 肯定、信任、乐观、原谅、理解、仁爱、平和的情绪会产生正面的能量;
● 最高的能量是正觉或开悟。
戴维·霍金斯能量金字塔(健康1+1/大纪元)
俗话说七分精神三分病,即使打疫苗后出现副作用,或许可能通过好的心态来从深层改善疫苗副作用。
传统健身气功(包括打坐)在西方叫做冥想、正念思维,是一种健身方法。其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调整人体的意念、让人去掉杂念,让思维变得更加正面、平静,这样就可以靠调整人体的生物能量场来促进疗愈。
生物物理学博士贝弗利·鲁比克(Beverly Rubik)做过一个有关气功影响人体能量场的探索性研究,拍摄了帕金森病人练气功前后两手的中指的GDV图像(在中医中,中指对应的是人的大脑)[11]。发现,练气功前,病人的GDV图形有缺损并且不规则,练气功之后明显变得更加完整、规则。
气功提升人体能量场(健康1+1/大纪元)
从理论上说,如果能够在练气功的过程中调整意念,增强正向思维,改善人的生物能量场,自然也就可以增强人整体的疗愈能力,包括DNA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抵御刺突蛋白造成的伤害。
4个方法改善刺突蛋白对人体伤害
FDA、CDC、WHO目前尚未发表文章或报告承认新冠疫苗对人体健康有负面作用,这里根据已知的病理机制、临床观察、科学实验推测和总结出来了一些方法来帮助人体增强自愈力,恢复紊乱的免疫力。
我们曾经介绍过如何:
● 用天然成分的药物抑制刺突蛋白结合人体细胞
● 中和刺突蛋白对细胞的毒性,增强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
● 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刺突蛋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这里的第四个方法可以增强人体正面能量,调整精神意念,修复DNA,去除遗传毒性。我们还可以配合站桩、打坐等方法,调整人体的能量场,更深层、整体的清理有害物质,从而让人体能够更快地恢复。
刺突蛋白解毒四大方法(健康1+1/大纪元)
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解毒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从而让自己身体恢复到健康。
(生物物理学、生命科学研究者Arthur F. Ellis对本文有贡献)
5
WHO:除了美洲及非洲,其他地区的 COVID-19 疫情持续减缓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星期三表示,上周全球 COVID-19 新通报的确诊数及死亡数持续下降,延续三月以来首次下降的趋势。
在疫情周报中,WHO 表示上周约有 380 万人染疫,下降 17%;死亡病例超过 15,000 人以上,下降 3%。但这些数据和实际数字相比有相当大的落差,因为越来越多国家放弃大规模检验与监测。
WHO 还提到,非洲确诊数大约上升 1/3,美洲大约上升 13%。印度则是增加将近 70% 的死亡通报,不过那是因为延后通报,而不是病例突然急速增加。
南非政府上周表示,他们之前提到 Omicron 病毒亚型变异株 BA.4 会导致 COVID-19 病例增加,但现在判断可能会有新一波严重疫情还太早了点。WHO 表示,虽然 BA.4 变异株似乎更具传染力,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 BA.4 会引起更高的住院率及死亡率。
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公共卫生专家卡林(Salim Abdool Karim)则说,南非还在假期中,检测量大幅减少,确诊病例只有「小幅」增加。他说确诊数在减缓,「不会如同我们预测的,像火箭一样大幅上升」再次出现新高峰。
在周三的记者会中,WHO 紧急卫生事件执行主任莱恩(Michael Ryan)表示,很快就能得知 COVID-19 是否进入季节性模式,并警告各国不要像多数西方国家一样,太早降低防疫限制。
「对于病毒的季节性模式尚无定论,」他解释,还没有证据显示 COVID-19 病毒会在夏天自然减少,全球可能要面对更多不安定的变异株。「若人们聚集在新型变异株传播的地方,将会有传染高峰。」
此时中国政府持续严格封锁北京等城市,在关闭室内餐厅、健身房及学校之后,为了控制病毒传播,北京有 10% 以上的地铁停驶。
在上海,严格且受到诟病的防疫规定导致食物短缺和医疗救助的困难,并可能暂时性地影响到全国经济。绝望又愤怒的市民们在路障前及网络上和政府对峙,在窗边大叫,并敲打锅碗瓢盆来表达沮丧和怒气。
数据源:ABC News – WHO:
COVID continues to decline, except in Americas, Africa
6
CDC最新统计:
近60%美国人都感染过COVID-19
一项于周二释出的最新政府统计发现,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之间,于美国因医疗用途所抽的血当中,有将近 60% 的人都有 COVID-19 病毒的抗体,这个数据和三个月前比起来上升了三分之一。
去年 12 月,50 岁以下的成人约有
37% 的人都有抗体,而到了今年 2 月,数字已上升到 64%;在 50 至 64 岁的人之间,有抗体的比例也从 29% 上升到 50%;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抗体比例从 19% 提高到 33%。
而抗体增加最多的族群是孩童,有抗体的比例从 45% 大增至 75%。
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研究负责医师克拉克(Kristie Clarke)表示,在研究中使用的抗体检测,可以侦测一个人在过去两年内是否曾经感染过 COVID-19,但无法判断一个人对新感染的保护力,因为感染过病毒的保护力和疫苗一样会随着时间下降。
此外,因为染病所出现的抗体,和打疫苗获得的抗体是不同的,所以研究人员可以区分出来。不过,这项研究还是有一些限制,像是检测的抽血样本是人们在健检或出于医疗用途收集的,所以健康的族群可能没有被完整列入统计。
CDC 主任瓦伦司基(Rochelle Walensky)表示:「我们相信,小区中存在许多保护,来自疫苗和补强剂,以及先前的感染。」
瓦伦司基指出,疫苗和补强剂可提供比较可靠的保护。高龄族群较多人接种疫苗,所以也是冬天感染人数增加最少的族群。
瓦伦司基表示,整体来说,美国确诊案例自今年一月的高峰以后,已经大幅下降,只是最近又有回升趋势,确诊案例和一周前比起来上升了 25%。
美国目前几乎所有的确诊案例,都是感染了 Omicron 变种病毒株,不过曾经在二月成为主流病毒株的 BA.1,现在已经被 BA.2 取代,现在全国约 68% 的确诊案例都是感染了 BA.2。另外,还有一个名为「BA.2.12.1」的新变异株,占了所有确诊案例的 30%,大多数案例都集中在纽约州。
7
台湾对抗Covid-19的“低技术”方式
艾琳·黑尔(Erin Hale)
BBC商务记者,台湾
2022年3月8日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台湾本土确诊率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少数几个
在台湾要找一个得过Covid-19(新冠肺炎)的人比你想象的要困难许多。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台湾的确诊率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少数几个,2020年4月至12月,还曾经连续八个月本土零确诊。
2021年5月,也就是迄今为止最糟糕的本土疫情期间,台湾每日确诊数最多也只有数百人。
2022年1月,台湾首次出现奥密克戎,本土确诊病例每日仍能维持在个位数或较低的二位数。
除了确诊者人数少、不好找之外,在台湾,感染新冠病毒还可能有被污名化的危险,多数的确诊者都不希望被公开身份。
BBC找到一个曾经在1月底得过Covid-19的台湾人,但他不愿意透露姓名或其他个人资料,担心会受到别人异样眼光看待。
他告诉我们说,在家用快筛和医院采检都呈阳性之后,他被送到隔离病房,很快警察就来调查他过去14天的行踪,调查工作根据的是他个人主动交代的资料,以及这段时间内他出入公共场所,包括餐厅在内,扫描过的QR码记录。
台湾这套严谨的疫情追踪调查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就能做到,发展过程中还运用了群众外包的解决模式。
“g0v零时政府”是一群程序设计师发起的在线社群,其中包括了设计师、编程人员和活动人士,他们自创的解决方案对防疫工作有重要贡献。
g0v零时政府的主要活动为两个月一次的“黑客松”(程序设计马拉松),以及通过这个活动编写的各项开放数据应用程序及多个工具。
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运用群众外包的解决模式协助防疫措施
2020年初新冠疫情出现时,台湾的零时政府就开始采用“群众外包”的模式,试图为新冠疫情出现所造成的问题,找出各种解决方案,包括疫情的追踪调查,口罩的分配等。
最佳的解决方案最后会由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她同时也是积极参与零时政府的社群核心成员之一)送交给行政院内阁采用。
以疫情追踪调查为例,零时政府的社群曾经尝试许多方法来改善疫情追踪调查成果,包括使用谷歌表格,网页和收集程序,但始终没有找到理想办法。
最后,他们想出一个混合式解决方案,采用QR码和15个数字组成的场所代码,用户只要用手机扫描QR码,就能产生简讯,再将简讯发送至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1922,就能完成登录。
唐凤表示,原本“简讯实联制”只是用在公共交通上面,后来越来越多公共场所和商家都采取这套系统方便民众登录。
简讯实联制在台湾已经相当普及,不论是银行、商家、餐厅或咖啡馆,甚至是台湾最著名的夜市摊贩,都在店门口或摊位前张贴自己场所的QR码,客人每次进入消费或办理业务都必须扫码传送简讯到1922。
但是简讯实联制并非强制性的,没有手机或不意愿采用简讯实联制的人,也可以用传统的办法,用纸笔留下自己的数据,供日后疫情调查追踪轨迹。
实联制对疫情调查非常有用,地方卫生机关可以利用实联制的数据追溯确诊者曾经出入的地点,而调查确诊者轨迹,匡列接触者是一项人力成本非常高的工作,只有在确诊率非常低的情况下才能做得到。
台湾公共场所实施的简讯实联制对疫情控管发挥重大作用
虽然台湾有着非常严格的边境检疫,但根据中央疫情指挥中心的数据,疫调匡列追踪通报人数至今已经超过600万人。
自从2020年1月台湾出现第一名Covid-19确诊者以来,包括境外移入和本土确诊,至今已经有20304个感染案(2月25日止),每一个确诊者都按确诊时间顺序编号,一个个进行疫调匡列接触者隔离或采检。
手机在疫调工作上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简讯实联制,卫生机关得以用手机简讯的方式通知曾经与确诊者同一时间前后进出同一场所的其他人,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
虽然疫调追踪接触者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要,但对个人隐私资料也有许多担忧,唐凤表示台湾在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
例如在进行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的时候,不会显示用户的确实地点,而只显示附近的手机基地台位置,匡列接触者资料时也去中心化,28天之后删除,检调人员也不能获取相关信息。
虽然简讯实联制需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商家QR码再发送出去,但是手机服务供货商和个别的商家并不能从简讯实联制系统中获取消费者的个人资料。
唐凤表示,“手机服务供货商和个别商家拿到的只是片段的数据,就像整个拼图中的一片拼图一样,没有实质意义也不会有安全疑虑。”
严格的边境管制,包括入境者必须强制检疫,很大程度上将病毒围堵在边境之外
台湾自2020年初开始实施的严格边境管制到目前大致上仍然维持,入境者必须接受严格的隔离检疫措施,很大程度上将病毒围堵在边境之外。
入境者的旅游纪录会被送到主管台湾全民健保的中央健保署存查,入境者则需要接受强制性检疫措施,在防疫旅馆停留14天,接着是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前后21天期间会经过多次检测,还会收到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和地方警察局的关切电话和简讯。
在疫情初期,台湾防疫控制相对成功,因此在2021年欧美英等国家普遍开始施打疫苗的同时,台湾的疫苗推动并不顺利,而且还因为国际生产与供应延迟而面临到疫苗短缺的问题。
在经过2020年多个月本土确诊“+0”的傲人纪录之后,2021年5月台湾爆发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本土疫情,虽然疫苗短缺,但所幸美国、日本、立陶宛、斯洛伐克和捷克等国都向台湾捐赠疫苗。
为了确保疫苗注射的公平性,尽快提高疫苗的注射率,台湾政府按照年龄、职业和个人健康因素等条件排列优先级,分别进行第一、第二和追加剂的注射。
与此同时,台湾的g0v零时政府再度发挥作用,社群成员协助开发一个中央网站疫苗预约平台,让民众能够找到附近最方便的疫苗注射中心进行预约。
零时政府已经开发的项目之一——“真的假的”(Cofacts)网站也开始发表文章,针对网上流传有关各种疫苗的错误信息逐一澄清,破解假讯息。
在各项政策的推广下,台湾人对疫苗的接受度大致上都满高的,截至2022年2月中为止,第一剂疫苗注射率达80%,第二剂疫苗注射率为75%,第三剂疫苗注射率超过30%。
有接种疫苗的民众都会拿到一张黄色的“Covid-19疫苗接种纪录卡”,上面记载有疫苗接种日期、疫苗厂牌等数据,疫苗接种纪录也可以制作成QR码的形式,可以印出来,或下载到Apple钱包(Apple Wallet)等手机程序上面。
台湾疫苗接种率很高
如果台湾人整个社会对政府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不买单”,不愿意配合简讯实联制防疫,也不配合政府戴口罩和维持社交距离相关规范的话,台湾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防疫成果。
“在美国,大部分人不愿意被追踪调查,但是在台湾,如果你说我们为了疫情调查要追踪你,大部分的人都会愿意配合。”来自台湾的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卫生政策及小儿科教授王智弘表示,他曾经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学术文章,介绍台湾防疫措施、科技应用和追踪检测。
王智弘教授还表示,台湾人愿意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人在20年前都历经过SARS疫情的经验,所以当Covid-19出现的时候,政府和社会上民众都有所准备并有预期心理。
他说,“人们对SARS的灾难记忆犹新,大家都有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全岛一命的观念和认识。”
8
台湾不再坚持清零:
避免中国式封锁,重点转向减少灾害
AMY
QIN, AMY CHANG CHIEN, ISABELLE QIAN
2022年5月9日《纽约时报》
台湾新北市的一处生鲜市场
台湾政府在新冠防疫政策上转变,部分是出于必要。该岛的旅游业和投资可能会因封锁蒙受损失。
台湾台北——不久之前,中国与台湾还是世界上最后几个用“清零”政策来彻底杜绝感染的地方之一。两年来,这两地依靠严格的边境管控和缜密的密接追踪,大体上成功将新冠病毒拦在了境外。
结果,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了。
面对新冠病例的激增,两地政府如今采取的应对办法截然不同。在中国,当局加大了管控力度,对确诊病例和密接者进行严格封锁、大规模检测和集中隔离。为了控制一场大规模疫情暴发,繁华的金融之都上海已经实施了一个多月的严酷封锁。
相较之下,台湾政府的策略从清零转向了缓解。尽管感染病例飙升,但台湾现在允许轻症和无症状感染人居家隔离,无需住院。政府也减少了入境旅客和被定为密接人群的隔离天数。
官员们称此决策为“新台湾模式”。
新北市立联合医院三重院区外,这是治疗新冠的定点医院。台湾一直利用防疫成功来提升其作为民主灯塔的形象,与威权的中共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现在就是从清零走向与病毒共同的路,”台湾卫生部长陈时中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他还表示,预计新冠病毒的性质会变得更像“流感”。
防疫办法上的转变反映了台湾政府对越来越多证据的接纳,即奥密克戎虽然传染性极强,但致死率较低。这同时也说明,政府承认旅客检疫隔离等防疫措施正在抑制经济活动,削弱台湾的国际竞争力。
“尽管反应速度有点慢,但他们已经对这些声音和科学证据做出了调整,”俄勒冈州立大学全球健康中心主任纪骏辉(Chunhuei Chi,音)表示,他曾在台湾健康保险署担任政策顾问。台湾政府“不想和中国一起成为最后还在追求新冠清零的地方”。
台湾卫生官员表示,在这一新模式下,他们的工作重点正在从关注总感染人数转变为“减少灾害”的发生。这意味着将资源集中用于保护最脆弱群体,如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当局也更强调接种疫苗,而非隔离和密接追踪。
尽管感染激增,但官员们强调称,到目前为止,超过99.7%的新病例都是轻症或无症状。周一,台湾卫生当局报告了40263例本地传播病例和12例死亡,这使得自4月疫情暴发以来的死亡人数达到了78人。当局警告称,本周内的日增感染数可能超过10万。
周四,在政府建议民众在家工作,防止病毒传播之后,北京的商务中心区。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台湾政府之所以转变方针,部分是出于必要。台湾此前防疫政策奏效所带来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台湾的防疫策略使这座岛屿成了一处罕见的避风港,国际音乐会和会议在这里举行,无需担心病毒的传播。现在,随着世界其他地区取消边境管制,重启商业活动,这种差异基本消失,而台湾如果继续封闭,可能给旅游业和投资造成损失。
政治上的考虑也不容忽视。台湾一直利用防疫成功来提升其作为民主灯塔的形象,与声称该岛为中国领土的威权中共形成对比。
在台北一家药店排队购买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民众。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湾领导人表示,与中国不同,台湾能够在公共卫生需求与个人权利和社会健康运转之间取得平衡。上海的危机则是另一个极端,当地官员实施的封锁计划不周,有时会一刀切地将居民全都关在大规模隔离设施里,导致子女与父母分离以及食品短缺。
甚至是在目前尚未全市封锁的北京,当局在仅发现少数病例的情况下还是封闭了许多小区和街道,将居民关在家中。周一,北京市宣布学校将继续停课,直到另行通知。此前,北京的学校在五一长假期前一天(4月29日)宣布停课。
现年38岁、在北京从事风险投资工作的里奥·杜(Leo Du,音)表示,这些措施带来的不便让人忍无可忍。
他觉得不解的是,疫情暴发已经两年了,全世界似乎都已在向前看,中国为何还在囤积卫生纸,还让大批工作者从头到脚穿着防护服?
“看到别处的人过着正常的生活,这让我对自己的处境非常难过,也非常气愤,”里奥·杜说道。
台北车站的疫苗接种点。台湾正在将防疫重点工作转移到疫苗接种之上,而不再是隔离与密接追踪。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各地封锁造成的损失,在国内已经引发了对中共新冠清零政策不同寻常的批评。但中国审查机构不遗余力地消除异议,宣称放开管制只会带来无数死亡与混乱。
北京推动了宣传其抗疫成功的胜利政治叙事,称这证明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比自由民主制度挽救了更多生命。在上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评价了台湾近来改变新冠清零政策的举动,称“大家可以算一下,将会有多少人失去生命”。
台湾希望表明的是,它不受意识形态僵化之苦,这是习近平领导下中共的鲜明特征。“台湾不会像中国那样粗暴的锁国封城,”台湾行政院院长苏贞昌本月访问台湾疾病管制署时表示。
这种态度得到了许多民众的认同。45岁的比利·朱(Bill Chu,音)是台北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工程师,周三,正在医院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他表示,看到关于上海严酷封锁和食品短缺的报导,更加坚定了他对台湾正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念。
一个多月以来,金融之都上海一直都处于严格的封锁状态,以遏制大规模的新冠疫情暴发。THE
NEW YORK TIMES
“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应对病毒的策略也不同,”比利·朱说。“我偏向更人性化、有弹性的那种。”
苏贞昌表示,台湾的开放将是“渐进式的”。即便如此,在一些人看来,政府的动作可能还是太快了。
台湾似乎并未对感染激增做好准备,在药房和医院等待核酸及快速抗原检测的人排起了长龙。政策的转变对老年人也可能产生风险,台湾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低于新加坡和韩国,这两国都已放松限制,但感染病死率并没有大幅上升。
台湾官员表示,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69%已经打了三针疫苗,比上个月略有上升,但相对于更广泛人口来说仍然较低。在最近疫情暴发报告的78例死亡中,超过一半都是未完全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另外,六至11岁儿童的疫苗接种从本月才开始铺开。超过2000所学校都暂停了面对面课堂教学。
台湾卫生官员表示,在新防疫模式下,他们的工作重点正在从关注总感染人数转变为“减少灾害”的发生。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湾政府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说服公众这种转变是正确的。在台北,尽管这座城市没有让商铺停业,人们依然敬而远之。曾经熙熙攘攘的餐厅、酒吧和健身房如今明显门可罗雀。在这个大体上防住了新冠病毒的社群,对疫情暴发的恐惧并不罕见,民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新的常态。
9
避免严格封锁和大规模检测,台湾是如何让疫情趋缓的
AMY
CHANG CHIEN
2021年8月17日
纽约时报中文网
现年37岁、住在台北附近新北市的人力资源经理陈彦升说,在上个月感染新冠后,他立刻感到害怕和羞愧,因为他认识的人都没有感染。但他说,那之后有六位朋友也检测出阳性,而他们应该都没什么大碍。
他曾对岛内放松管制的做法持谨慎态度,但后来还是改变了想法。
“我觉得和病毒共存是难以避免的,”陈彦升说。“我们会不会得到只是迟早的事。”
尽管感染病例飙升,但台湾现在允许轻症和无症状感染人居家隔离,无需住院。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10
解脱、团聚与新的焦虑:
在上海,“恢复正常”意味着什么
储百亮
2022年6月2日
纽约时报中文网
上海长达八周的封控结束后,在外滩散步的民众,摄于周三。 ALY SONG/REUTERS
他们像茫然的游客那样在自己的城市闲逛、骑车。他们再次登上渡船,越过黄浦江,聚集在著名的外滩。他们按着汽车喇叭,点燃烟花。
随着上海放松自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全球最长、最严的封控之一,该市2500万居民中的许多人庆祝能出门走动的自由。本周三重新开放之前,上海为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实施了两个月的封城,引发了公众对食物和药品短缺,以及严格执行强制隔离的愤怒。
至少现在,在政府解除了许多限制之后,人们的愤怒已被解脱取代。白天,人们(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出门与亲朋好友见面、在公园散步、开车行驶在自4月初以来大多空无一人的街道,享受着这些曾经平凡的乐趣带来的新鲜感。像许多解除了封锁的城市一样,理发店异常忙碌。地铁恢复了运营,但乘客寥寥无几。
“当时大家都有这种问题,都有一点儿茫然不知,”上海居民唐贤春说。她曾在封控早期对供应减少、慢性疾病患者被医院拒之门外(还有人因此死亡)感到愤怒。
工人拆除在上海封控期间将居民限制在小区里的障碍物。 ALEX PLAVEVSKI/EPA, VIA
SHUTTERSTOCK
“但是后来那些问题得到解决了,现在大家感觉解封挺好的,”唐女士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更热切的是跟亲友相聚,聊一聊,碰面。那是我最想的。”
上海从4月初起下令居民呆在家里、企业关闭,试图遏制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市领导最初曾表示,他们可以通过有限的措施来控制疫情。但随着上海的日新增病例升至2万例以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其他中央领导下令上海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随着每日新增感染人数降至远低于100,政府已启动了紧急措施,以恢复工厂、公司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这对重振中国的低迷经济至关重要。周二,上海通报了15例新增的本土感染者。
“加快经济社会恢复的任务也日益迫切,”上海市领导在致居民的信中写道。“我们将全力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
周三结束封控后,在市场排队买菜的民众。 ALY SONG/REUTERS
然而,尽管当局放松了封控,但仍保留着一些重要的行动限制,比如设立在居民小区大门口的检查站。尽管封控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了痛苦,但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坚持动态清零策略。这让上海的许多居民和企业主想知道:恢复正常意味着什么?会持续多久?
“我觉得防疫的危害大于病毒本身的危害。关了两个月,真的人都关傻了,”在上海读书的研究生萨穆尔·王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我随时都想要准备两个月左右的物资,让自己有安全感。”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可能会阻碍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复苏。自5月中旬以来,官员们一直在谨慎地解除对居民和部分企业的某些限制。
中国经济已在今年4月和5月大幅放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海的封锁。封控措施也伤害了许多商店和小企业,它们是就业机会的主要创造者。中国今年将有逾1000万应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其中不少在上海。
上海的封控还引发了民众和异见人士的小规模抗议,使得对任何不满迹像都保持警惕的中共官员心神不宁。
在上海静安区一个地铁站候车的乘客,摄于周三。 HECTOR RETAMAL/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有些居民曾在晚上敲打锅碗瓢盆,发泄愤怒。他们纷纷转发一段六分钟长、充满伤感的视频《四月之声》,视频记录了封控期间的痛苦。一些律师和学者(他们在这个有大量中产阶级的城市是个相当大的群体)呼吁重新思考“新冠清零”政策,该政策是习近平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于2020年初在中部城市武汉暴发后制定的。
“感觉像是身上背负着非常沉重的负担,”上海学者薇拉·刘在接受采访时说。她表示,她和丈夫曾讨论是否搬回美国去,两人均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我们的父母和所有亲戚都在这里,他们都在变老,”她说。“但经历了这次封锁之后,作为一名家长,我必须为我的儿子寻找更好的选择。”
尽管封控有所放松,但成千上万的上海居民仍被限制在小区里,因为他们附近出现了新增病例。按照中国的严格规定,到过感染者附近之处,就足以被送进集中隔离设施。
人们必须定期接受核酸检测,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许多公共场所。许多公司经理和店主不知道如何将业务恢复到正常水平,因为包括核酸检测规定在内的新冠政策仍在妨碍工人和商品在城市内外的流动。
“就觉得好像跑一个马拉松,你以为要到终点了,结果还有一座山要翻,”与他人共同拥有上海一家连锁咖啡店的杨本利在谈到封控期间最黑暗的日子时说。“我们的蔬菜和牛排的供货商,都还没有完全恢复送货,主要是因为人力不够,因为上海目前还是有封控区的。”
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已经成为上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民在乘坐地铁和进入公共场所时,需要出示核酸阴性证明。 ALEX
PLAVEVSKI/EPA, VIA SHUTTERSTOCK
这种不确定性也笼罩着许多在上海有办事处和业务的公司和跨国企业。上海及其周边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中国很大部分的制成品、高科技产品、出口商品,以及税收来自这个地区。
黄昌明(音)是一家服装公司的经理,该公司在上海有办事处,在郊外有一家工厂。他说,恢复正常生产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只要上海复工,其他地方就应该复工了,政府早就应该看到。”
尽管如此,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说,“企业要恢复所谓的'正常'运营,还需要一段时间。”
“让人们回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流方面仍有许多瓶颈,”郑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你的供货商是否能够恢复正常运营?这是另一个大问题。”
尽管存在疑虑,上海重新开放将让习近平松一口气,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中国领导人的第三个五年任期。
习近平和其他中国官员坚持认为,“新冠清零”政策让中国避免了美国、欧洲和其他富裕国家那样数百万人死于新冠病毒的状况。中国官方统计的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只有5226例,但真实数字可能更高,因为中国的新冠死亡统计口径通常比许多其他国家要窄。上海在最近这轮疫情中统计了588例死亡病例。
上海的退休工程师于仲焕(音)说,他将把自己新获得的自由用在敦促官员解释妻子的死因上。医生说,他的妻子死于肺部感染,但他认为,妻子在医院感染了新冠病毒后,于4月底死于新冠病毒疾病。
“即使他们不理我,我还是要去那个尸检解剖机构,要求他们做尸检,”于先生在电话中说。“我都不抱信心,我是知道诉讼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但是我还是要坚持。”
上海一座桥上的骑行者,摄于周二。 ALY SONG/REUTER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