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7月22日星期四

第9章 耆那教的地狱说

 



1

 

《世界宗教源流史》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四:婆罗门教神谱与经典- 知乎

婆罗门教

 

印度人如何理解地狱?那还得从印度教说起。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阎摩Yama),后来演化为印度教的阴间的主宰阎罗王。其后思想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二十诸天之一。

《玄应音义》中称阎罗王兄妹,阎摩与阎蜜Yami),兄管男、妹管女鬼。

但印度教只认为地狱是灵魂投胎转世的一个阶段。要真正读懂印度教,还得先了解耆那教。

耆那教认为地狱是由恶魔掌权,罪人会受到折磨的,直到一生的积恶全都清除为止。

耆那教,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a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干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

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耆那教

耆那教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该教有独立的信仰和哲学。

相传该教有24祖之说,其中多数无可考证,至第23白史婆时,耆那教开始初步形成教团,至第24筏驮摩那时(Vardhamana ,前599527年),耆那教开始正式兴起,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

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原有24位祖师,最早的创始人名勒舍婆,但无可考证。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又译白史婆)和二十四祖筏驮摩那。后者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家庭,属剎帝力种姓,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佛教称他为尼干陀·若提子(意译离系亲子);耆那教徒称他为大雄(前475年)。

 

2

 

耆那教

耆那教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约公元前8世纪。耆那教的第24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Jaina)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战胜欲望的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毘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实际上,正统耆那教只是把大雄当作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在耆那教的创立过程中,有23个已先于他。

大雄于公元前599年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离Vesali45公里的贡得村,其父母属剎帝力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

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当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

第一年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库马罗等地,公元前568年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

在那烂陀他偶然遇见了蒙克利·高夏勒,两人结伴同行。在与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们曾多次被当作密探、盗贼而受到诬陷,后因两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大雄独自来到了罗啥。

他每年除四个月的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

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

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今天印度的比哈尔西孟加拉国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邦等地区。

 

3

 

جاینیزم - ویکیپیدیا، ئینسایکڵۆپیدیای ئازاد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

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

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

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耆那教

耆那教

 

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如在卡纳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别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

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

13世纪时耆那教处于衰微状态,但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动。

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耆那教在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改革运动。

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发动,其领导人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称郎迦派运动,此运动以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

后来于1652年又出现了以罗瓦吉(Lavaji)为领导的斯特纳格瓦西派运动(Sthanakavasi),继续从事宗教改革

与此同时,耆那教的裸体派也出现了改革运动,如北印度的裸体派分支毗娑盘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筑富丽堂皇的寺庙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张。其主张遭到以特罗般提派(Terapanthi)的强烈反对,明确地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诸如当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从事农业。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伤害虫类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的较多,由于他们讲究诚实和道德,他们成了印度优秀的商人或著名财团。著名的瓦尔昌德、达尔米亚和贾恩三个财团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17世纪以后,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帜,出现了由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18世纪又有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进行崇拜等现象进行了批判。

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科学传入印度后,以耆因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们,企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在印度约有教徒3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空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们建立了几十个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很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出版宣传教义的书刊。

在国外也有不少组织,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过去,在中国天津也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印度耆那教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宗教会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4

 

耆那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要了解耆那教,还得了解耆那教的“七谛说”。

耆那教提出七谛说,即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

耆那教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

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

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

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

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

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

六个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

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

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

耆那教认为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和非法组成。

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派别之一,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是无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

原子的复合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两个相结合到无限多个原子相结合,数量和次序都是无限的。

原子复合体除具有触、味、香、色的属性外,还有其物理性质:声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状、可分性、不透明、辐射光和热等。

耆那教认为人们的感觉所以不同,完全由于原子结合的形式不同。这些原子由于重量而运动,不同性质的原子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且认为,原子的结合是对立的统一,其中一种是消极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种是积极或肯定的原子,结合物的性质完全随结合物双方原子的强弱变化而变化。

他们对不定形物质的解释是: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性、变化、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5

 

耆那教在宗教伦理观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缚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这种障碍称为业。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

耆那教认为业有八类:

智业遮盖灵魂的智慧;

见业遮盖正确的直觉;

受业遮盖灵魂的幸福,滋生苦乐;

痴业遮盖正信,产生情欲;

寿业决定生命的长短;

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

种业决定种姓、国籍;

遮业决定性力。

耆那教还认为这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

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

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

三宝为正智(正确习解)、正信(正确信仰)、正行(正确实行)。

耆那教徒还实行各种苦行,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 

 

6

 

中国重庆丰都县以自古以来的鬼文化和鬼城而闻名。

柬埔寨吴哥窟南翼回廊有一浮雕壁画《阎摩的审判/天堂与地狱》,描述的是天堂和地狱的景况。吴哥寺内的三层方形回廊,分别像征着人间、地狱、天堂。

但是在早期耆那教中,第23始祖白史婆最早提出耆那教的教义,即不敬神,反对种姓制度,人人均可得道,不歧视妇女等。

在筏驮摩那(即大雄)在时,其进一步完善了耆那教的教义,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非婆罗门教所说的神创论。世界同时在时空上也是无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变化。一切物质都包含两种因子,即物质因子和精神因子。也就是说,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是随意的,无原因的,由自我决定的。善恶轮回,反对杀生献祭。

此外,耆那教也有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还有五戒,即不伤生、不诳语、不偷盗、不奸淫、不贪财。耆那教教徒主张苦修,通过苦修来达到精神上的永久解脱。

由于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因而得到了一些王公贵族和平民的支持,但是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于耆那教徒不事农业和其他行业,因此商业成了耆那教徒的选择。

810世纪间,一部分坚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不愿改信伊斯兰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带。他们首先到了印度西部海岸古吉拉特,这里的印度土邦王贾迪拉纳,提出了两个接纳他们的条件:

一是必须放弃波斯语;二是妇女必须穿印度纱丽。教徒答应了这两个要求,于是就在当地定居下来。他们被称为帕西人Parsi,或Parsee),这是波斯人的译音。

1640年,帕西人迁徙到了孟买。现只有8万人,他们是印度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仍信琐罗亚斯德教,主要从事工商业,操古吉拉特语

印度历史上最早见到的帕西Parsi)一词,按《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其意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之后裔。

 

印度的帕西人

印度的帕西人

 

7

 

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就是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印度人对牛仍然是敬之如神。  

印度因其版图形如牛首,且举国敬牛如神,而被称为牛颅之国。印度国徽上有四种动物就是:雄狮、大象、骏马和公牛。

 

当牛做马”在我们的文化中代表苦难,而在印度当“牛”代表幸福|甘地|印度教|圣牛|教义_网易订阅

印度教圣牛

 

印度人民普遍信奉印度教,教民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其次为伊斯兰教、耆那教,佛教居少数。印度教主张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把许许多多大山大河、动物植物都敬奉为神,或当做精神的寄托,形成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梵文化,处处体现人对自然的崇敬、感恩之情。

而使牛在印度有此地位的原因则是:

在印度教的教义内容中,牛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母牛与印度神学中的转回转生教义有关。从一个恶鬼轮回到一只母牛要经历86次转生的过程,再多一次转生的话,灵魂便可托生为人形。而一个杀了母牛的人的灵魂将要轮回到全程的最低一级,重新开始轮回生命。

牛在印度有了神一般的地位,可实际上,牛在阴间只是一不太称职的鬼差。那要从明玉塔说起,当亡魂进入塔内,经历无限循环也难以走出,身后追着鬼差,亡魂将要绝望之时,神牛就会的一声出现,让亡魂拉着尾巴引向出口,好使其投胎转世。神牛为了帮助一个所爱之人的灵魂走向拯救之旅,却因此行为而被长困明玉塔中。

信徒们感谢神牛的救助,也就会捐献钱财用于饲养印度神庙中的牛群。他们相信死者必须穿越一条火焰河,而他们的捐助会给予死者抓住一只母牛尾的权利,以使他顺利地游过火焰河。因此,正统的印度教徒在临终之前会要求得到一条牛尾巴。
   
并且,印度教认为神灵活在母牛之中,神学家们把一只母牛身体内的男神和女神的数量确认为3亿3千万。所以,印度人相信从母牛(或公牛)身体中出来的一切都是神圣的。

在庆祝黑天神为牛的守护者的节庆仪式上,祭司用牛粪制成神的模型,将牛奶倒在神像的肚脐上,然后在庙中的地面上围绕着神像爬行。祭司们还制作一种神圣蜜浆,以牛奶、凝乳、黄油、牛尿和牛粪为原料,他们把这种蜜浆洒在或涂在偶像上和信徒身上,以示神圣;另外每天还要用新鲜的牛奶为神像沐浴。而神庙中的灯盏燃用的也是由牛油提炼特制而成的奶油。家庭主妇用干牛粪和牛粪灰来打扫,使他们家里的地面和炉灶得到仪式性的清洁。
   
不仅母牛,公牛在神话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度教的主神之一破坏神湿婆的坐骑就是一头公牛,它被尊称为圣牛难迪,湿婆经常骑着它巡游天庭。

在遍及印度各地的湿婆庙前必有公牛雕像,多是卧姿,有的在石台之上,有的背上建有小亭,成为一个单独的小庙。雕像有石头的、有铜的,有一般本色的,有绘成彩色的,一律是雄健魁伟,栩栩如生。雕像上还常常挂满花环,分享到主神般的尊荣。
   
另一位主神黑天,慈悲和儿童之神,也是今日印度最流行的偶像,在印度教的神圣文献中被描述为一名守护牛群的牧童。在某些必要的场合需要拆除神像时,不容许人们用手去打碎,而是让一只牛犊去践踏,因为虔诚的印度徒认为黑天不会介意他心爱的动物去踩踏他。
  
对印度教徒来说,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敬牛如敬神,每头牛背上似乎都乘坐着湿婆神,巡视着印度大地,印度教的牛也因之被赋予了很多含义,于是就有说法称,印度人对牛的热爱就如同远古时代原始人的图腾崇拜一样,印度教的牛就是印度人的图腾,是古代图腾崇拜在现代的延续。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特点之一,动物崇拜又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而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动物崇拜逐渐退出了现代宗教范畴,但是,印度教却是一个例外,它将牛偶像化,牛崇拜与牛保护成为它的核心教义,印度教徒无一例外承认在他们心目中牛是圣物。

印度的牛非常多,城镇乡村随处可见,印度无处不在的牛不仅数量极多,而且地位很高。在那里,牛被奉为圣物,严禁屠杀,还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印度是吃不着牛肉的,但常常受到牛的恩惠:喝牛奶。

印度教不准吃牛肉,印度虽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喝牛奶允许的。特别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欢。

因为牛不能被宰杀吃肉,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乡村里,老牛、病牛、残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处自由游荡,神圣不可侵犯。印度拥有的牛达到3亿多头,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经济上的作用并不大。这么多的牛,却成为了国家的一个负担。

大街小巷到处闲逛的牛实际上是一种叫瘤牛的牛,这种牛肩上有瘤状突起,如同驼背。体毛乳白,双角高翘,两耳下垂,颈下垂肉晃了晃当,走起路来昂首阔步, 八面威风,俨然一个个牛魔王下世。但它们脾气平和,从不轻易攻击人,也不把公路上来往疾驰的汽车放在眼中,似乎知道没人敢碰它们。白天逛马路在路旁吃草,夜晚干脆巨石般地卧在马路中央,成为印度大街上不可或缺的一景。  

印度人对这些牛也持不同态度,有送吃送喝,敬牛爱牛的;也有提出异议,要求驱牛的。公路上从没有人胆敢开车压牛甚至碰牛,毕竟在信奉万物有灵论的国度,牛也是神。

印度僧侣每年还要举行一次仪式,叫波高,表示对牛的尊敬。他们还和商人举办了许多圣牛养老院,将那些年迈体弱,不能自己觅食的老牛收养起来,一直到老死。在印度,牛的福利基本能够得到保障,大都颐养天年,而非英年早逝幼龄即遭屠杀。

现代印度虽然早已政教分离,但很多宗教信仰仍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对牛的崇拜在现代仍延续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