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世界交流越来越多后,天堂也离人们越来越近,开始议论天堂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天堂又属于谁的天国?没有世界共识,有的只是争议。
当你想到天堂时,会想到什么画面?是电影情节或是满布星斗的天空?天堂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名词?它与你我有什么关系?
一位西敏神学院的教授,以圣经为依据,严谨地论述了基督信仰的生死观,盼能分享给那些心中有疑问却得不到解答,或是在悲伤和焦虑中的人,并鼓
励神的儿女活出属天的生命。
一个濒死的男孩说:“天堂真的存在。”
小男孩寇顿在濒临死亡的瞬间,真切的看到了天堂:“那是个充满彩虹颜色的美丽所在,永远明亮、生气勃勃,也从不天黑……每个人都有翅膀,可以四处飞翔……”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寇顿可以告诉你他的经验。他的父亲将这位小男孩在手术台上“濒死时去往天堂又回到人间的撼人故事”写成一本新书,书名为《天堂真的存在》。
这个故事始于2003年Burpo(该家族的姓氏)一家往科罗拉多州的旅途中,寇顿抱怨肚子疼,于是他们去看医生,被诊断为流感。随后一家人回到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Imperial,小镇的医生说寇顿并不是阑尾炎。两天后,父亲托德和母亲桑亚将垂危的儿子送到了另一个医疗中心,并立即进行手术。寇顿的手术医生估计,他的阑尾5天前已经破裂。面对濒危的儿子,托德和桑亚倍感自责。手术期间,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房间里为儿子祈祷。
寇顿在危重病房呆了17天,托德说当时他们向医生询问寇顿的状况时,医生总是沉默不语,他们觉得寇顿活下来希望渺茫。
幸运的是,他们的儿子最终活过来了,而且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开始讲述手术期间发生的神奇的事情,第一次听到这些时,连他的父母都觉得难以置信。
手术后四个月,一家人开车路过当初寇顿住院治疗的医疗中心。爸爸托德开玩笑着问他是否还想回到那里去。
寇顿却说:“爸爸,天使就是在那里为我唱歌的。”托德从汽车的反光镜中看见儿子一脸严肃,没有微笑,没有任何玩笑的迹象。他问妻子:“他从前跟你谈到过天使吗?”
寇顿接着说他从手术台上升起来了,低头看着医生对他进行手术,看到妈妈和爸爸在不同的房间里为他祈祷。
寇顿怎么知道那么多细节,没有人告诉过他细节,也不可能让他知道的细节。越来越多的证据使托德和他的妻子桑亚相信,他们的儿子在手术期间的确灵魂出窍到过天堂。
天堂是个美丽的所在,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寇顿说那是个“充满彩虹颜色的美丽所在,永远明亮、生气勃勃,也从不天黑。”天堂的大门“镶有金子和珍珠”。他说:“在那里,除了耶稣之外,每个人都有翅膀,可以四处飞翔。每个人都穿着有不同颜色肩带的白袍,头上还会发光。”但是耶稣没有翅膀,他上下穿梭如同电梯一样。
寇顿描述自己在天堂会见施洗约翰,耶稣基督的表兄,这是圣经中的信息。可是那时还没有人教过他这些,教堂的主日学校也还没有教过他这些。他说约翰有“海蓝色的眼睛,闪闪发光”。
寇顿还说在天堂见到他的曾祖父波普(Pop)。而波普在寇顿出生前30年就已经去世了,那时托德才7岁,托德说他跟祖父很亲近。当给他波普老年时的照片时,寇顿没有认出他,但是一见到年轻时的照片,寇顿立即指出了他的曾祖父。所以,也许我们在天堂都很年轻。
对Burpo一家来说,最无可辩驳的证据是寇顿描绘在天堂见到姐姐时的情景。桑亚在寇顿出生前一年发生过一次流产,但是他们从未跟他提过这件事。有一天,寇顿走到妈妈身边,问道:“我有两个姐姐,你有一个孩子曾经胎死腹中,是不是?”
桑亚感到震惊,面对儿子的问话不知所措。当她问谁告诉他时,他说:“她告诉我的,她说她死在你的腹中。”他接着说:“她很眼熟,开始拥抱我,并且很高兴看到家人在那儿(天堂)。”
寇顿还描述了耶稣,他甚至谈到了世界末日。寇顿说:“耶稣的一个微笑照亮了宇宙。”“上帝和祂的椅子最大,可以把世界放在手里……”
几年下来,托德的朋友和他的教会成员,开始要求他把故事写下来。他们鼓励托德写一本书,但这不是托德想要做的事,他也从没想过怎么写书。
于是他就祈祷,他说只有机会降临他才做这件事。不久后,一个出版商给他打电话。于是寇顿的天堂之旅就记录在了《天堂真的存在》一书中。
寇顿现在11岁,喜欢唱歌、摔角和吹小号。
《天堂真的存在》一书的出版商是Thomas Nelson。2006年,这家出版商出版了一本有关美国神童艺术家艾奇恩.卡玛瑞克(Akiane Kramarik)的书《艾奇恩:她的艺术,她的诗,她的生活》,其中收录了一幅她八岁时画的耶稣像。
寇顿说他看到了艾奇恩画的耶稣像(互联网上就有),他告诉他爸爸说,不同于其他许许多多的耶稣画像和图片,艾奇恩画的耶稣像与他在天堂看到的耶稣很像。
艾奇恩.卡玛瑞克出生于美国中部的一个中下阶层家庭,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立陶宛人。最初是靠自我学习发展出一套绘画形式,她说自己是受到上帝感召而创作,这使得她的非教徒家人非常惊讶。卡玛瑞克在四岁时开始作图,六岁开始绘画,七岁开始写诗。她说绘画的灵感来自于自己对天堂的看法,以及与上帝的联系。
天堂是什么样的?波兰画家车祸后“大难不死”,画出死后的世界。
2
橄榄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一本名叫《通往天堂之路》的书。书中写了关于天堂的故事。
天堂是什么样子?史考特·奥利芬辛克莱·佛格森常会这样问自己。
“现在我躺下入睡,求主保守我的灵魂,如果我在醒来之前死去,求主带走我的灵魂。” 二百多年前至今,孩童都学习这段祷词,对某些人来说,这也许是他们唯一会说的祷告。这是一段在死亡时祈求怜悯和恩典的祷告,也暗示了死亡的神秘;今晚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将头枕在枕头上,也许心里满是快乐和成功,也许满是挫折和沮丧,可能在夜晚地上的生命就结束了,主会带我的灵魂到天堂。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几乎每个做父母的都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当然应该好好地思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蹩脚的答案打发孩子,再转移到其他重要的问题,那么我们真应该觉得羞愧。
如果孩子问我们,应该如何过日子、从事什么职业、或是否该结婚,我们会尽一切力量来帮助引导他们;对于天堂的认识也应该如此。然而若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更精确地圈出这个问题,毕竟我们自己对天堂一无所知,我们又没有从上头来的启示,怎么会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呢?
然而从上头来的启示正是圣经里已经告诉我们的。如果我们的问题是圣经里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能会惊讶其实圣经有很多说明。也许即应从明显的地方开始。神与我们同在圣经教导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神与祂的百姓同在,显然地我们不是视为理所当然,就是完全忽略它。但是当我们领悟到神的圣洁和我们的罪孽时,就会开始惊讶神与我们同在的事实。
摩西深刻地发现到这一点。在神吩咐摩西带领神的百姓时,“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我曾起誓应许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布说:'要将迦南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要从这里往那地去。”(出33:1)摩西十分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达成任务,并且回答说:“你吩咐我说:'将这百姓领上去',却没有叫我知道你要打发谁与我同去。”(出33:12)摩西需要有人与他同在,支持他、引导他、甚至在他寻求完成神的旨意时作他的发言人。然而摩西明白自己对神的同在有更深的需求。摩西说:“你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出33: 15)摩西实际上说的是:“主啊,如果祢不跟我去,我就不要去。”注意摩西接下来说的理由:“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岂不是因你与我们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吗?”(出33:16) 摩西明白神同在的重要性,这点正是使他的百姓有所分别之因。没有神的同在就没有顺服的理由,后来戴维王也说出了这样的信念:他行过死荫幽谷唯一的安全感就是确信“你与我同在。“(诗23:4)
在新约中,神同在也是基督教会的中心特色,有圣灵内住而能够认出属祂的子民。基督来到世上与我们同在,借着祂的灵住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成为神的殿,带我们进入神的家中,与全世界服事神的人建立一种特殊的团契。就某种意义而言,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是为要来住在我们里面,这是为什么基督死前不久,在楼上房间内对门徒教导祂住在属祂的人里面是如此重要。
耶稣应许借着五旬节圣灵的恩赐,祂会与信祂的人同在;神救赎祂的子民乃是为了要住在他们中间。摩西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祈求神的同在。可是就在神应许祂会与摩西同在时,摩西随即本能地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出33:18)神特地同在的应许带出了亲眼看见神荣耀的渴望,为什么?因为神的荣耀就是神同在完全的彰显,见到神的荣耀就是更完全地经历祂的同在。每一位经历神同在的信徒都渴望再一次更完全地经历,就是想要见到神的荣耀。
所以耶稣祷告祂的门徒不只是经历耶稣内住的同在:“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约17:23),还要经历神的荣耀:“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17:24) 你看这如何启发了我们对天堂的了解?神现在与祂的子民同在,父和子的灵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内住在祂的子民里面(约14: 23),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渴望见到神的荣耀,而对于这样的渴望,天堂是最终的答案,因为与神同在和看见神的荣耀是同一件事。
当然就某种意义上来说,神的同在是没有限制的;神是无所不在的,或说是充满万有的,戴维在诗篇一三九篇详细地描述了这一点:宇宙中没有一处是神无法达到之处。可是神的无所不在和祂与属祂的百姓同在并不一样,神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与他们同在;神是按着祂立约的应许与百姓同在,好祝福他们!神所赐的祝福圣经里最早和最常被引用的祝福祷词、或者可称之为“祝福惯用语”的,就是亚伦的祝福,那是大祭司奉神的名宣告祝福,祝福的内容丰盛且美丽;每一句表达都用与前一句不同,却又更为提高的方式说出同样的事: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6:24-26)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传达了神同在最基本的真理:神对自己的百姓真好,并且深深关心他们。之后句句都重复这一点,以不同却更丰富的方式来解释神同在的祝福和保护代表的含意。“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
在这里当父神扩展祂的祝福时,祂的祝福和保护便从祂的面光之中带着恩典和喜乐来照亮我们。神是乐意而非不情愿地来爱祂的百姓,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有些作父母的说得太多、往往伤害也很深,远比其他行为更深。
在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父神脸上的荣光表达祂接纳我们成为祂的儿女,并且掌管我们的生命。毫无疑问地,知道天父带着喜悦对我们微笑,是一个基督徒能够拥有最宝贵的经验。知道天父是如此喜悦我们,并且祂的灵想要来住在我们的生命里(约14: 23),远远超过所有世上加来的快乐。被神祝福和保护就是经历神是一位慈爱、保守、微笑的天父,祂的脸光照在我们身上,祂的爱围绕着我们,并且赐恩典给我们。亚伦的祝福惯语最后一句更加扩大了先前的祝福:“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比父母失望的表情更叫人难受的就是没有表情。天父也是如此,想到祂也许从不会看我们一眼叫我们难以承受,然而感谢主,神向我们仰脸。虽然祂大可因着我们的罪而背对我们,却没有这么做,反而背向祂自己的独生爱子,就是那位在十架上背负我们罪孽和审判的耶稣基督。
思想一下这代表的含意:当耶稣背负我们的罪来到神面前时,亚伦的祝福就被反转了:“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变成了“愿耶和华诅咒你,遗弃你。愿耶和华使祂对你皱眉,定罪于你。愿耶和华向你转脸,赐你灾难。 ”
如今我们经历神脸光的祝福赐恩给我们,神的脸不仅发光还照向我们,神不只仰脸还朝向我们,借着祂慈爱的一瞥赐我们平安。这不是短暂的平安;是我们之前与神为敌、现在与神和好后的最终平安。当我们仔细思想这一切的含意,我们开始明白为什么天堂是如此荣耀:“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借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罗5:1-2)
对摩西来说,神同在的祝福就是祂的脸注着我们,慈爱地借着基督认同了我们,对我们也是如此。这样的祝福带来平安,难怪摩西呼求神与他同在,也难怪神同在的应许使摩西祈求看见神的荣耀,神又怎会不让看见呢?
这是一本关于天堂的书,这些跟天堂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这跟天堂有绝对的关系。
因为圣经中对死后生命的教导是关于我们会变成怎样的人,远超过关心我们会去哪里。
基督徒是神的儿女,祂是我们的父,并赐给我们作神儿女的心(罗8:15-17)。现在圣灵内住在我们里面,成为我们会与神永远同住的证据(弗1: 13-14)。请用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1至3节所说的经文来思想这一点,这是许多人最爱的圣经经文,因为耶稣说这话时所传达的安慰与平安:“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神在天堂为我们预备的住处是什么?在约翰福音四章2节的希腊文“住处”只在新约中这一章出现过,基本的含意并不在于我们在天堂有一个房子,而是我们的家就在天堂。即便发现很难去定义,我们都出于本能地了解房子和家的不同。当人们问我们的家在哪里,我们通常告诉他们自己家人的所在地,对我们来说那才是使一个地方变成家的要素,不仅是一栋房子。而耶稣应许门徒的不只是天堂的一栋房子,而是强调我们在天堂所享有那份关系的本质:那会是我们的家。另一处翻译成“住处”的原文出现在约翰福音十四章23节: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同住”的意思就是住处,也就是家。
基督在这里指的是,当我们爱基督并遵守祂诫命的时候,与祂及天父有着更深的关系。其实耶稣在同一章开头说的是同样的事。祂告诉那些忧虑的门徒说祂将要离去,当门徒在世上完成耶稣的工作后,为他们将要经历更深的关系而先去预备,不是去盖一幢房子;耶稣是在告诉门徒天堂会与神享有更丰富、更完全的关系,远超过他们在世上所能经历的!因此天堂会是什么样子?
答案的一部分就是享有这份完美的关系:你将永不再寂寞、不再缺乏陪伴、不再感到被孤立、并且全然满足于神的同在。
在天堂享有的每一种关系,与基督的、与他人的、与你自己的,在每方面都会是完美的!当我们了解到天堂的本质就是我们与神关系的成熟和圆满,我们开始体会到当我们在天堂时能够享有的丰富。附带一提的是,这一点却与大多数人对我们生命的期待有相反的效果。有一句聪明的谚语说笃信天堂的人对世界没多大用处,这句话其实是错的。圣经给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我们真正的问题在于对天堂不够坚信。
发现在天堂等着我们必会彻底改变我们此时此地的生活方式,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真正并永远重要的事上。就这一点来说,死后的生命与死前的生命是紧紧相连的,将天堂视为一种关系,让我们能对其他的事情看得更透彻。
3
在东西方文明中,对于人死后的世界也存在差异。比如说东方文明普遍认为人死后灵魂会进入地狱,在那里遭受种种磨难之后方可转世为人;而西方文明普遍认为人死后灵魂会进入天堂,在那里继续人死后的生活。不过,不管是天堂还是地狱,我们活着的人永远都不会得知它们是什么样子,然而有一位波兰画家遭遇车祸“死而复生”,画出了死后的世界,看了让人毛骨悚然!
这位波兰画家名叫济斯瓦夫·贝克辛斯,他在童年时就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后他从事工地的监工工作,日子平平淡淡,而且那时正值二战结束不久,压抑气氛笼罩着整个社会。他偶然接触到了摄像和绘画,于是对它们充满了兴趣,之后就辞职了,专心投入艺术创作中。
在往后的时间,贝克辛斯专注拍摄战后社会上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在他的拍摄作品能看到在凄凉的街道彷徨的人,也能看到残破不堪的阁楼等等,这些都表达着悲情哀伤的色调,得到艺术界的广泛认可。后来,他经历了一场车祸,成了一个植物人,就连他的亲朋好友都认为他与死人无异了,可在数个月后,他醒了过来性情大变,专门从事绘画。
贝克辛斯的绘画作品都非常诡异凄凉,虽然他是在画人类的世界,但是里面的事物非常的稀奇古怪。他对人们作出解释:称自己在昏迷中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在死后的世界中有的地方荒无人烟,却能听到凄凉的叫喊声,甚至恐怖的哭诉声;有的地方有人在行走,但它们都不是“人”;有的地方一片废墟,贝克辛斯看到了很多种奇奇怪怪的画面,所以他决心将它们画出来,并给它们编号为“死后的世界”!
当人们看到他画出的“死后的世界”时,恍入其境,给人视觉上的恐怖的意味。在这些画中,任何常理的东西不再“常理”。有一句话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也许,贝克辛斯醒来后画的“死后的世界”便是他内心的写照。
他在童年时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目睹了战争的死亡、硝烟、爆炸、饥饿等等,即使长大后生活在了和平时代,但是童年的噩梦和战后的压抑依旧伴随着他。直到在他昏迷之中,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那就是他“死后的世界”!
对于父母来说,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是非常挠头的事情。人为什么会死?我不希望你死!人死后去哪里?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真的有天堂》
我们对天堂都有无数个疑问:“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们会有身体吗?有没有翅膀?会看见认识的人吗?耶稣是什么样子?”这些答案透过一位小男孩造访天堂的叙述显现出来,自此将永远改变你对上帝、永生与世上生活的看法。
4
有一个基督徒作家曾经说过:“天堂是什么样子?你大可以穷尽自己所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设想和猜测。对于一些人来说,天堂意味着与自己所爱的人永远同在而不分离;对于一些人来说,那里充满了安静与稳妥;对于一些人来说,那里不再有疾病和债务;尽力去设想吧!但是当真正到达天堂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失败者'”。
是的,我们的想象力固然丰富奇异,但是天堂却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我们发现我们都失败了,因为我们猜的都不准确,但是我们都是幸福和满足的,因为我们所处的天堂比我们想象中最好的环境美妙得多。
四年前读高中的时候,我就曾向一位老神父请教过这样的问题:天主是什么样子?天堂又是什么样子?神父的回答充满智能,至今我还记忆犹新,神父说:“即使把全世界人的优点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没有天主好;即使把全世界最美丽的景色集中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也没有天堂好。”哇!天主真好,天堂真好!
关于天堂的场景,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没有见过,但是天主却将天堂的样子启示给了人类。耶稣最爱的门徒圣若望在他的著作《默示录》中提到“新天新地”,他用“新耶路撒冷”来表示我们所说的天堂:
随后,我看见了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与先前的地已不见了,海也没有了。我看见那新耶路撒冷圣城,从天上由天主那里降下,就如一位装饰好迎接自己丈夫的新娘。我听见由宝座那里有一巨大声音说:“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他要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要作他的人民,他亲自要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天主。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21:1-4)
圣经是天主真理的启示,凡是基督徒都对圣经确信无疑,没有任何争辩。天堂是如此的美好,即使我们穷尽人间一切美丽的言辞都无法表达它的美好,我们有限的智力又怎能彻悟无限的天堂呢?于是我们来到永生天父面前,谦卑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有限,我们一如圣保禄宗徒那样坦诚向天主祈祷:“我们现在是借着镜子观看(天主和天堂),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的观看了。我现在所认识的,只是局部的,那时我就要全认清了,如同我全被认清一样。”(格前13:12)
5
“真有天堂吗?那是什么样的,在哪?我能在那见到所有已故的家人和朋友吗?”
基督徒的答案:是的,确实有天国。
大多数人所说的“天堂”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地方,而圣经中称“新耶路撒冷”(启21:2),这个永恒的地方是这样描述的:
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启21:3-5)
天堂(或称天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四季如春、阳光灿烂、天使飞舞、鲜花遍地、穿着名牌、吃着西餐、住着豪宅、洗着桑拿、开着宝马、叼着雪茄……这样的描述,是多数人对天堂的认知,是世俗媒体所创造出来的天堂(天国),却不是基督信仰中的天堂(天国)。
即使是讲“天国近了”的基督徒,也不一定都了解什么是天堂(天国)。有些基督徒以为死了以后才进天堂(天国),有些基督徒则以为信了基督就是进了天堂(天国),还有的以为教会就是天堂(天国)。这些虽没错,却也不完全对。《圣经》记载,耶稣的学生们曾不解为何耶稣提到天堂(天国)时,就用比喻来解释。耶稣回答:“这是因为一般人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马太福音十三章13节)
基督教、天主教的经典――《圣经》,对于天堂(天国)的概念,可以从时间纵轴简单归纳出:在耶稣基督降临之前,全世界都卧在恶者撒旦手下,天堂(天国)只在天上。基督降临后,天堂(天国)在耶稣一人身上。耶稣复活升天后,上帝赐下圣灵,天堂(天国)就在信祂的人心里。最后,当基督荣耀再临,旧世界过去,新天新地来临,就是天堂(天国)。
“天堂(天国)在心里”的描述,可能还有点抽象,不易明白。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十章10节)可以用这句来解释活在天堂(天国)的人,就是拥有丰盛有余、福杯满溢的生命。更白话的说,就是指活在天堂(天国)的人,就是拥有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生命。再怎样经济困窘的人,都有能力与人分享。这,就是天堂。反观,很多人的经济条件很好,甚至每餐大鱼大肉,反倒却常常觉得缺乏、感到不足,这岂不如同在地狱?
从时间的运用也可以来解释。时间表很满的人,却还能挤出时间来做很多事;反倒毫无时间规划、肆意让时间流逝的人,有时间看电视、上网、逛街、八卦,却没时间参与社会服务;认识一些得癌症与罕见疾病患者,他们因为知道自己时间有限,反倒更把握时间,尽力活出生命的色彩。
6
上帝的逻辑往往与这世界的逻辑相反。天堂(天国)的奥秘,就在“分享”里!今天,你与他人分享了什么?
新耶稣撒冷将是上帝子民永远的家。在这个地方,圣经上说“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启21:27)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从死里复活,并要站在耶稣的大宝座前(启20:11-13)。虽然耶稣以救主的身份来到世上,但那时祂是审判者。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20:14-15)
圣经中从来没有提到过所有人会去天堂,并在那里见到他们的亲戚。耶稣说只有相信祂的人才有生命,因为“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启示录7:9告诉我们,在天国,有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人,因着他们相信耶稣,他们就都有永生,拒绝上帝的人则不会与祂同在。
7
“天堂长什么样?”
基督信徒有自己的理解,宗教信仰之不同,其解释自然也不同。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一个绝妙的回答,他说:“我一直认为,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没错,天堂,当是洗去了浮华,涤去了灰尘,没有焦虑,没有躁动,一片凈土,一块圣地。
亲近书香,是抵达天堂的快捷方式,会让生活归于宁静、归于简单,让人生多一分质感、多一点厚度。
书籍是文明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是精神的家园。阅读是一种高贵的信仰,因信仰,所以生敬畏心,敬达人语世的壮举,畏圣人醒世的言论。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同时他还说“侮圣人之言”者就是“小人”。对圣哲言论态度不同,其人格境界也判矣。
古人读书前都要焚香凈身,端衣正帽,擦凈几案,沏一杯清茶,然后端坐、拜读,所以文人的香炉、茶具也都成为文房雅器。圣徒对宗教经典视为神圣,每每诵读都要举行仪式,顶礼膜拜。
所有这些,都是由敬而畏生,有了敬畏心,才能显示其价值,才弥足珍贵。
看吧,书架上一排排书后面,都是一个个隐居的智者。
且慢,不要急着推开那一扇扇门,拾级而上,凝神静气,心怀虔诚,方可叩门而问。
书籍之多,浩如烟海,穷其一生,所读之书,也就九牛一毛,沧海一粟。
选择书籍,尤为重要选经典。经也,“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典者,大本大册之书。这些作品,经过历史的沉淀,经过岁月的淘洗,如美酒一样越沉越香。“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彷佛一盏道德明灯,其所述《论语》已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融入华夏儿女的集体人格,常读常新。一睹庐山真面目,摈弃社交媒体,拒绝碎片化阅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舍弃畅销书,远离所谓的心灵鸡汤。
选原著。原著最真实、最鲜活,那些改写版本、通俗读本,固然对理论大众化、普及化有一定作用,但大多不得其要领,不体会其精髓,肢解了原有体系,分散了原有脉络,必须原原本本地学,领悟其真谛。
选元典。古之学问,并未分科,学科剥离是随社会发展而出现。唯其不分家,如文史哲,才能触类旁通,洞明练达。元学科是学科的学科,是知识的知识,是通往各学科的门户,一切由此生发。从精读元典始,这样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最是书香能致远。但这是白驹过隙转瞬万里的时代,不经意就有多少经典流逝于指缝之间。品味书香,要把握现在,追寻灵性的文字,以芳香点缀人生之旅
。
深研文本,一字一句,一章一节,一篇一册,老老实实,细细咀嚼,如琢如磨,以慢求快,厚积薄发。
触摸历史,思接千载,置于历史坐标中,以历史的视角,追根溯源,判其师承,对接时代,薪火相传,品读那些有高贵血统的书,有脊梁的书,有文脉的书。
关注当下,转换视角,眷顾自然,心系苍生,反思社会,品读传递正能量的书,充满人文精神的书,体现人生智慧的书。
在口味书香中历练成长,追问人生,破妄开真,升华心灵,以知促行,诗意生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心之所存,天堂所居。心灵已邂逅书香,天堂的路说远也近。毕竟,我们已在路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