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旅第五站:探索佛教的天堂观
1
为了探索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天堂,我开始了天堂旅行,天旅第一站是探索伊斯兰教的天堂观,天旅第二站和第三站是探索犹太教的天堂观和基督教的天堂观。天旅第四站,我探索了印度教的天堂观。
现在,我开始了天旅第五站的探索,我想知道佛教的天堂观是什么?当然这也是对东方宗教的探讨。谈起东方宗教,那就得由印度教讲到佛教,再讲到儒家,再谈到道家。
在东方的四个宗教中跟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就占三个:佛教、儒教、道教。在东方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又称为三教,指的就是佛教、儒教、道教三家。
在台湾的寺庙中,佛教的寺庙除了供奉佛、菩萨也会供奉道教的神仙和儒家的圣贤,如彰化八卦山的大佛寺自称为“释、儒、道”三教同源的“台湾教中心”。大佛寺一楼大成殿供奉的是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左右两侧则供奉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复圣颜回、述圣子思。二楼供奉道教恩主公、关圣帝君、妈祖。三楼大雄宝殿供奉佛陀释迦牟尼佛、
三宝佛、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
道教的寺庙也会供奉儒教的圣贤和佛教的佛和菩萨,如每年三月大甲镇澜宫妈祖庙绕境进香活动,其大殿主要供奉天上圣母妈祖,观音殿供奉
观音菩萨,神农殿供奉神农大帝、文昌帝君,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
比较不一样的是孔子庙,供奉儒家的代表孔子,这是政府官方建立的庙宇除了孔子与他的弟子们,没有供奉佛教的佛、菩萨,道教的神仙。
在中国的民间民俗信仰中,中国人不会去区分他的信仰是属于那一个宗教,所谓的信仰崇拜,烧香祈求,完全取决于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人们想要的都是自己的欲望能得到满足,如想要升官发财和夫贵妻荣、想要功成名就和流芳百世、想要婚姻圆满和子孙满堂、想要金榜题名和五子登科,想要长命百岁和健康平安。中国人遇到困难、
挫折、痛苦、灾难、病疫,想要趋吉避凶,也会崇拜祈求各种菩萨神明。中国人也会烧香祈祷逝世的祖宗和亲友,包括炎黄二帝和玉皇老儿,甚至那个上天派到凡间的灶王爷,用糖去封他的嘴,不要在天庭说自己的坏话。
有教授说,宗教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宗教是生活的模式,只是这些和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比较形
而下的需求,佛教、儒家、道家的内涵是形而上的内涵,而不止是烧香拜拜而已,不过宗教信仰对中国人来说,是你想要有什么就有什么。 有个著名的喇嘛说:透过对各种宗教内容的了解,我们才能发自内心去尊敬其他人的宗教信仰,知道他人的宗教一样对人类社会有贡献,这样就会少了许多宗教之间的对立冲突。
我总有一种感觉:东方宗教与西方宗教差异大到惊人。
印度教起始年代约在公元前 1500 年。印度教认为人生有四个大目标,第一个大目标:享乐。第二个大目标:成功,包括财富、名誉、权力。第三个大目标:责任及服务,尽己之力,负责的去做手上任何工作。第四个大目标:
解脱,摆脱拘束我们的有限性,达到我们的心灵真正可以欲求的无限的存在、意识和妙乐。
佛教起始年代约公元前
500 年,比印度教迟到了1000年。但是佛教已成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创始者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依不同根器的众生,为他们的心灵说法,所说的法类共有八万四千法门,总摄一切佛法扼要。“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即是苦、集、灭、道四谛法门,是佛陀初转法轮。佛陀传扬的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宗教,佛陀教导的是一种没有仪式的宗教,佛陀宣扬的是一种绕过玄想的宗教,佛陀鼓吹的是一种没有传统的宗教,佛陀宣扬的是一种高度自力的宗教,佛陀讲的是一种没有超自然的宗教。其实宗教常出现的六个面向特色权威、仪式、玄想、传统、恩宠、奥秘以及人格的神,佛教通通都带了进来。
佛教可以用下列几点来描述:一、佛教是经验的。二、佛教是科学的。三、佛教是实用的。四、佛教是治疗性的。五、佛教是心理的。六、佛教是平等的。七、佛教是直接针对个人的。
我对佛教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相较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偏向于信仰,佛教的教理则是要修行者反复的观察、研究探索、追求真理,是透过反复的观察、实验,然后得到结论。
为了进一步读懂和理解佛教,我的天旅第五站探索启程了,如果愿意,可以与我一起走近佛教的天国,用心去思考人类的生死,用心去解释生命的意义。
2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遇到了一件在中国罕见的穆斯林民众游行抗议活动。政府没有禁止这次抗议活动。数千穆斯林民众游行的终点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抗议原因是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性风俗》一书曲解了伊斯兰教的民俗生活。
我当时在报刊处工作,负责书报刊的审读。这件事发生后,引起了我对宗教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不懂宗教的历史文化,以及宗教的源起和教义,怎么能管理好宗教宣传?经局长批准同意,我与宗教事务局取得了联系,先后组织了二次“宗教考察”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对象都是市主要报刊的负责人,考察的宗教场所涵盖了上海市主要的教堂、寺庙、道观。由牧师、主持和道长们进行对本教的讲解,要求讲解通俗易懂。组织者不扣政治“帽子”,媒体不予报道宣传。
这次“宗教考察”活动起到了极好效果,媒体对涉及宗教问题的宣传没有再出现任何差错。对宗教界也影响很大,很快就批准了《上海佛教》杂志的出版准印证。我记得,基督教协会的同志来找我:“为什么《上海佛教》可以批准出版,我们基督教协会就不能办刊?”其实,领导已对我说过,按照政策,控制在“一教一刊”。因此我笑着对那位同志说:“我们没有禁止基督教协会办刊,主要是你们没有提出办刊和提交办刊报告。”很快,基督教协会创办的《天风》杂志批准出版了。
从此以后,我对宗教研究非常重视,每期出版的宗教刊物,我都会认真通读。由此,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文化经、教义、习俗都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在海内外旅行时,也会去当地的宗教场所去转转,我不反对任何宗教徒对自己的信仰选择,宗教也有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宗教对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贡献应该是“劝人为善、必须要有爱心”。
基督宗教耶稣主张“要爱你的近人”,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上帝是造物主,上帝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生命。
印度教认为人生第三个大目标是:责任及服务,给予他人、服务他人。
佛教的爱他心、慈悲心、布施,同样是宣传爱心。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因果形成的,因为因果都是互相观待、互相依赖而有,所以你越利益他人,间接就为自已带来更多好处。
明白信仰各种宗教的人,他们面对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形而下的问题,追求形而上的心灵智慧。宗教的最终目标在于上契超越者神力量或境界,求得个体生命的解脱。
当我渐渐走近宗教领域研究时,有时也会自问:“什么宗教最可信?”
一位著名的尊者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如果一个宗教让你更接近上帝,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的人,那就是最好的宗教。”尊者又说:“只要是让你更有慈
心、更有觉察心、更有平等心、更有爱心、更有人性、更有责任感、更有道德感,能对你有如此影响的宗教就是最好的宗教。对我来说,你在你的朋友面前或是家人,及工作,社会及世界上的所作所为才是最重要的。记住,这个宇宙是我们的思想及行为的投射。因果定律不是只有物理学才有,那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如果我以善心来行动,我就会得到善报,如果我以恶心来行动,我就会得到恶报。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真理,你总会对他人有所渴望,
但是快乐不是注定的事,而是一种选择。关照你的思想,因为他会变成语言。关照你的语言,因为他会变成行为。关照你的行为,因为它会变成习惯。关照你的习惯,因为他会形成你的个性。关照你的个性,因为它会成为你的命运。而你的命运,就是你的人生。没有任何一个宗教高于这个真理了。”
我无语,但对自己的信仰却再次作反思。
3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漫长的佛教欧美化过程之后,我们在今天的欧美佛寺里已经能嗅到很浓郁的基督教的气味了。例如有些僧侣经常充当介绍人和主婚人,还要在佛像前为新人们举行结婚仪式。当然还有售后“三包”服务,婚后的家庭纠纷,也少不了僧人们前来调停解决。
我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否信奉佛教,这并是一种强制的信仰选择,但不懂佛教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影响,那肯定是一种思想上的缺失。至少,要我们周边的生活中,信佛的烧香叩头者太多了,你不应该对他们进行指责或嘲笑。在中国的24节气或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中国人没能脱离历史的延续。
了解佛教,自然还得从佛教的起源说起。
佛教出现前的远古印度社会,婆罗门教信奉神灵——即三大主神:创造万有的梵天(Brahmā)、保护神毘湿奴(Viṣhṇu)以及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Śiva),认为祂们主宰一切,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书写记录成为四种《吠陀》。
婆罗门教认为古印度社会所有种姓都由梵天身体所生;婆罗门由头部或嘴部生成,故地位最高;剎帝力由双臂生成,地位次于婆罗门;以此类推。由于种族等级森严,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剎帝力、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实际上是一套血统论社会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剎帝力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农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
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接触者”。
根据唐代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种姓制度带来的诸多不幸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革新的思潮,史称“沙门新思潮”(梵文:śramaṇa),其中就包含了宗教改革的佛教。
什么叫“沙门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印度社会生产力上升,足够支撑大量出家沙门不事生产,思考和追求宇宙真理,这些沙门由俗家民众供养饮食和用具;同时印度处在热带环境,蔬果较多且四季常有,容易取得,也为沙门的饮食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在这种条件下,“沙门新思潮”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富兰那派:道德虚无论者,认为人所造作种种业行不带来善、恶之业报,又认为不须要实行道德的善法就可获得解脱。
莫加梨派:宿命论者,认为苦乐都是定数,愚者和智者,都经历八万四千大劫后而解脱。
散若夷派:不可知论者,对于超验事物持不可知主义,即不说:是这样或是那样,也不说正确,不正确。
阿耆多派:唯物论者,生命以色身为主体,人死亡之后,身体便逐渐败坏,终究消散无余。
迦罗派:原子论(aṇu vāda)者,提出七元素说(地、水、火、风、苦、乐、命)。
尼干陀派:非绝对论(又称非一边论)者,耆那教的祖师,以盲人摸象为喻,进而发展为对事物的判断采用七值逻辑。
5
释迦牟尼佛像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当时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条恒河的支流,名罗泊提河。古印度时在河谷两岸,散布了十个释迦族的小城邦,其中位于河东的迦毘罗卫城,由于政治修明,
最为强大,成为他们当中的盟主。
因为古印度社会阶级制度很森严,释迦族属高贵的剎帝力阶级之一,所以迦毘罗卫城和邻近的拘利城的释迦族人互通婚嫁,以保持血统的纯净。
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相当于中国的周襄王三十年)的四月初八日,父亲是迦毘罗卫城的城主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城公主。夫人临分娩时依照俗例,要返回娘家拘利城去。途中经过蓝毘尼园,她看见一棵无忧树,花朵盛放,正想伸手采摘,太子便诞生了。
摩耶夫人那时年过四十,身体衰弱,生了太子七天后便去世。从此,她的妹妹波阇波提夫便负起了抚育太子的责任。
净饭王晚年得子,后继有人,心中很欢喜,于是和有德望的婆罗门商议,为太子取名乔达摩.悉达多。
其时,有一位隐居的修道者阿私陀,到来为太子占相,预言太子将来,若是在家,便成为转轮圣王;若是出家,必为觉者。净饭王闻说,不禁愁恼,深恐儿子他日会出家。
太子由七岁开始,每天须研习经典;年纪稍长,又要学习骑、射、剑击等武艺。他虽然于文、武二途都渐渐得到很高的造诣,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思索人生的奥秘:
生命从何而来?
人生真正的目的是甚么?
生命的尽头有没有归宿?
这些人生问题,就算哲学家也不易解答,年轻的悉达多太子自然也难免迷惘起来。
有一天,净饭王携太子到郊外游览。太子看到农人们在田中耕种,烈日晒背,满身泥浆,十分辛苦;耕牛拖着笨重的犂耙,弄得皮破血流,行动稍慢即遭鞭打;在翻开的泥土中,有些小虫受了伤,小鸟看到,便飞下来争啄。
在大自然里,万物弱肉强食。小虫死,小鸟得而生存。生和死,互相依附。每个生命都是极短暂的,最后更不免要死亡。
悉达多太子在绿油油的树荫下端坐默思,慈悯的心顿生,而厌患世间的意念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随着岁月的消逝,净饭王由于年迈力衰,希望太子能继承王位,又忧心阿私陀的预言实现,所以在太子19岁的时候,便替他娶了聪明贤淑,端丽无双的拘利城的公主耶输陀罗为妃。
父王为太子筑了寒、暑、温、三时的宫殿和美丽的花园,又挑选了不少宫娥彩女来侍候他,希望透过奢华的生活享受使他不要生起出家的念头。
欢乐的日子,如行云流水般过去。但这并不是太子所要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
稍后,太子得到父王的同意,带着待从出游,在东门看见曲背贫困的老人;在南门看见痛苦呻吟的病人;在西门看见送葬中的死人。他看见了这些人生不可避免的苦难,不禁向随从说:“我非脱离这老、病、死的痛苦不可!”
不久,太子来到北门,遇见了一位修梵行的沙门;这时太子看见他高雅的仪容,又听到他说出自己的出家,是为求脱离老、病、死的痛苦,不禁连声赞许。
自此之后,太子渴望出家修道。就在29岁那年,他的儿子罗睺罗诞生了。在一个午夜,他带着侍从,跨上白马,悄悄出了王宫,向城外驰去,然后进入一座森林,割断长发,脱去服饰,换上袈裟,又遣走侍从。悉达多太子从此成为一个修道者了。
太子离开森林,再继续向东南行,到毘舍离城附近拜访修道者跋伽婆。他在苦行林中,看到许多修苦行的人,用种种奇怪的方法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他们以为只要这样做,来世便可生天,享受快乐。但是不合理的“苦因”,又怎能得到合理的“乐果”呢?
太子认为这种方法,决不能解脱生死,所以住了一晚,便离开了。
当净饭王听到太子已经出家的消息,心中很悲痛,立即派遣宫中亲信和大臣去追劝太子,他们远远看见太子在一棵树下端坐静思,便上前劝他回宫,太子回答说:“我出家,是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立志坚定,决不回宫。”
朝臣无奈,只好留下憍陈如等五人,陪伴太子学道。
太子继续向南行,渡过了恒河的急流,来到摩揭陀国,在首都王舍城托钵。居民看到他的风姿,赞叹不已。
国王频婆娑罗知道了,便请他入宫相会。当国王见到他的庄严容貌,听到他的深妙哲理,大为折服,恳切地要求他留下来教化人民,而且愿以王位相让。
但太子一心寻求解脱生死之道,坚决地谢绝了国王的美意。
太子来到王舍城附近的一个林谷,拜访两位著名的宗教大师阿罗逻和郁陀罗,两人认为修道的方法是:应先出家,托钵为生,修习禅定。
太子留在这里好几个月,禅定境界修得很高,但对解脱生死之道,仍无所得,只好离去。
辞别以后,太子来到尼连禅河边,迦耶山的南面,会合了憍陈如等5人,便在那里同修苦行,静坐沉思。
太子每日或隔日进食一麻一米,后来还7日才进食一次,这种刻苦的生活,使他身体消瘦,皮骨相连;一直度过了6个年头。
6年的苦行,仍未能解脱生死。太子无奈,只好放弃这种修行,走进尼连禅河去沐浴,洗涤身上的积垢,还接受牧牛女乳糜的供养,因此身心的健康都逐渐恢复。
随伴他的憍陈如等5人,却误会他的道念不坚,悄悄地离开他,走到波罗奈国鹿野苑去继续修他们的苦行。太子独自来到迦耶山,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敷草而坐,发誓说:“我若证不到无上正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在树下静思解脱生死之道,于成道前的一个深夜,在禅定中显现魔境扰乱,魔王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又令魔兵魔将来威胁他。幸而太子的道念坚定,始终不为魔境所动摇,结果魔王不敌,便隐没了。
太子降伏恶魔之后,摒除一切杂念,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和探索,在十二月初八日黎明,当明星照耀大地的时候,终于豁然大悟,彻见宇宙人生的真相,完成了无上正觉。此后世人尊称他为“佛陀”。“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世尊自三十五岁在菩提树下成佛后,直到80岁入涅盘,在这40多年间,从未间断为众生说法,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
佛陀化度的方针是先度凡夫小智的人,然后化度大智的人,所以说法有浅有深,使到许多众生都离苦得乐。
佛陀离开了迦耶山,便准备到跋伽婆。阿罗逻和郁陀罗的修道处,去引导他们走上正途;可是,三人已经先后逝世了,于是只好改往波罗奈国鹿野苑,寻找憍陈如等5位旧同伴。
这5个苦行者,还以为佛陀以前放弃苦行,是由于立志不坚,所以相约不去欢迎他。但当他们见到佛陀后,竟被他的威德所感召,立即上前恭敬礼拜,聆听佛说“四圣谛法”,终于成为著名的五比丘。
这是佛陀的第一次说法,所以叫做“初转法轮”。也从这时开始,成立了一个雏型的佛教僧团,具足了三宝。
佛陀来到摩揭陀国,一路上,不少人受到他的教化而皈依,其中有拜火教的领袖迦叶三兄弟:大哥优楼频罗迦叶,有五百徒众;二弟那提迦叶、三弟伽耶迦叶,各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人,都皈依了佛陀。这时佛陀已为远近所尊仰。
频婆娑罗王知道了,带着侍臣,恭敬地迎请佛陀,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一座竹林精舍,献给佛陀和他的弟子;这是国王皈依佛陀的第一人,也是佛教拥有寺院的开始。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著名的外道大师舍利弗和目犍连,听到了马胜比丘所说缘起的道理后,便放弃原来的信仰,带着二百徒众,跟佛出家,后来成为佛陀的左右手。在十大弟子中,舍利弗被誉为智慧第一,目犍连被为神通第一。
在憍萨罗国有一位巨商名叫须达多长者,平日喜欢救济贫苦的人,很受国人敬仰,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他来到王舍城受了佛陀的教诲,得益很大,于是,恳请佛陀到他的国家去,并且花了大量的家财,向祇陀太子买了一座优美的园林,建成祇园精舍,献给佛陀作为说法的道场。
国王波斯匿也率领了百官大臣,来到精舍,聆听佛陀说法,诚心皈依。
数年后,佛陀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探望父王,还为亲族说法。皈依的人很多,跟随他出家的有异母弟难陀、堂弟阿难陀和儿子罗睺罗等人。阿难陀后来长期随侍佛陀,被誉为多闻第一。
佛陀的姨母波阇波提也皈依了佛,成为第一个出家的女弟子。
在佛教,出家的男众叫做比丘,女的叫做比丘尼;在家的男众叫做优婆塞,女的叫做优婆夷,合称四众弟子。
后来,佛陀年高80。他离开王舍城,北行到毘舍离城,适逢饥馑,他惟有遣散了大众,只留下阿难陀一起度过雨季。这时佛陀已经有病,受了铁匠纯陀供献的食物之后,病情加剧。他来到拘尸那城的一条河流,洗了澡,上岸后在两棵娑罗树的中间,由阿难陀铺设了睡床,佛陀枕着右手,侧身而卧。这一晚,有一个外道名叫须跋陀罗求见,佛陀向他说了八正道法,收了他为最后的弟子。
这时,佛陀在弥留之际,众弟子到来探望,心中感到非常悲痛,佛陀便向他们作出最后的遗训:“你们不要以为失掉我,便没有导师了。我灭度后,以往所说的言教和戒律,就是你们的导师呀!”
佛陀吩咐完毕,就在公元前543年的2月15日夜半,右胁而卧,入大涅盘了。
拘尸那城城主和佛陀的弟子,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他举行火化;舍利则由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的八位城主请去建塔供奉。直到现今,舍利塔还在照耀人间。
教主释迦牟尼佛降诞人间,教导众生学佛成佛之法。时间上,佛法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讲眼前的生活、浩瀚无边的宇宙。佛教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尊重包容,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6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涅盘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惯例。由于佛陀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像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
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
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思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大部的主要差别是:
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剎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②对佛陀的认识。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涅盘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和“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辨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涅盘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无着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着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无着、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4家,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7
佛教经历史发展,通过南、北两条传播途径,现代存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北传大乘佛教两条支脉,其中大乘佛教又分为显宗(汉传佛教的主要内容)和密宗(藏传佛教的主要内容),故也有上座部、汉传佛教(大乘)、藏传佛教(金刚乘)三分法,各脉又有诸多宗派;南传主要为以声闻乘阿罗汉果为最高圣位,北传则追求在未来世成佛,皆称为涅盘。
佛教的本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比起其他宗教教义更像是一种哲理,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反对迷信,佛陀认为不应该浪费时间思考对灭苦没帮助的概念。
“佛法”一言以蔽之,即“痛苦来自欲望”,佛教徒即为“相信这条法则的人”,佛教“最高原则”是“痛苦确实存在,我该如何逃离?”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儿子摩哂陀去斯里兰卡传授上座部佛教。公元前1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两个佛教派别: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3世纪上半叶大乘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在无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5世纪初,觉音用巴利语对南传三藏进行了整理和注释,确立了上座部教义的完整体系。大寺派被认为是南传佛教的正统派。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佛教都承受斯里兰卡大寺派的法统。12世纪以后,由于外族和殖民主义者的侵入,斯里兰卡佛教曾两度受到破坏,后再由缅甸和泰国重新传入。
上座部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约在4—5世纪。11世纪中叶,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缅甸最早的统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为国教。以后历代王朝都保护佛教,建立了大量雄伟华丽的佛塔,如18世纪所建仰光大金塔等。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18世纪曼谷王朝诸王都笃信佛教。19世纪中叶以后,拉玛四世对佛教进行改革,形成新旧两派,绵延至今。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释及藏外典籍。泰国目前是东南亚佛教兴盛的国家,被称为“僧侣之国”。
5—6世纪时,佛教传入扶南(早期柬埔寨),当时大小乘兼传。6世纪扶南改称为真腊,宗教信仰为大小乘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存在,这明显地反映在宗教仪式和9—12世纪吴哥城的许多宫殿建筑上。14世纪中叶后,柬埔寨沦为泰国的属国,上座部佛教随之传入。以后,老挝又从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
从5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利等地。据中国高僧义净的记述,7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诸岛小乘佛教盛行,以后诸王朝都信仰大乘佛教与印度教;至15世纪伊斯兰教开始盛行。
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在汉代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同时儒、佛、道的矛盾也渐趋消失。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至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蒙古和俄国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区。
大约在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在4—5世纪时获得广泛传播。10—14世纪,越南佛教进入兴盛时期。泰国和缅甸佛教对越南佛教也产生影响。
4世纪后半叶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高句丽。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由中国传入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都很盛行,以后禅宗尤为兴盛。14世纪末刊行了《高丽藏》。14世纪李氏王朝虽然一度采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鲜佛教仍然有所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复兴。
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此后一直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在印度阿育王时传至叙利亚、埃及等国的佛教,以后又传到非洲一些地区,但影响不大。
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入欧洲和北美。1906年英国成立“英国佛教协会”,欧洲佛教徒开始有自己的组织。以后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有佛教僧团和研究机构。佛教传入美国后,又北传加拿大,南传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
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这个地区的佛教信徒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宗教信徒。
现有佛教的诸佛菩萨均是由后来的教派发展而成。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盘、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佛教典籍共分为经、律、论三藏。“藏”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尚有一部分佛教僧侣、学者对三藏所作的注疏、撰述,称为“藏外典籍”。三藏在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称“大藏经”。
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集结成的“经藏”又名“素怛缆藏”。学术界普遍认为初期佛教典籍可能包含了佛陀的话,也有学者主张其大部分内容是佛陀的话。
“大藏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统: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梵文经典只有少量残存于尼泊尔、印度和中国。近年来,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又发现了一些,主要是大乘经典。
2010年普查显示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徒。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汉传佛教地区67.3%(3.6亿人),南传佛教地区28%(1.5亿人),藏传佛教地区3.4%(1800万人),亚洲以外地区1.3 %(700万人)。
8
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学派和宗派。
汉语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等;藏语系佛教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此外还有希解、觉宇、觉囊、夏鲁等几个小派。其中格鲁派的规模最大。巴利语系佛教主要有润(又分摆罢、摆孙二个支派)、摆庄、多列(又分达拱旦、苏特曼、瑞竟、缅坐四个支派)、左抵四派。
汉语系佛教:
汉语系佛像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创立后的数百年间,内部发生分裂,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等派别。随着印度教的兴盛和伊斯兰教的扩张,佛教在印度衰落,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向外传播。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大约是西汉时期,历史上有“伊存授经”、“永平求法”等说法。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
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秦景宪)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教经典,汉史书称之为“浮屠经”,但未受到皇室信奉。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飞于大殿,大臣傅毅告诉他是“佛”,于是他派蔡愔等人去天竺,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将自己避暑的行宫改为精舍让僧人入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历来均以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
后来楚王刘英利用黄老(早期道教)和新来的浮屠(佛陀)制造谶言密谋造反失败,楚王流放自杀,皇帝下令禁止黄老道和佛教,但是黄老道和佛教在民间仍秘密流传。
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敕令造了许多合祭黄帝老子和佛陀的祠堂。汉末许多西域僧侣如安世高等佛教翻译家已经开始将如何进行禅定修佛教经典引入中国。安世高为佛教初期传入最有声望之译者,其所译禅籍多为声闻禅,包括《人本欲生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 《修行地道经》、《阿毘昙五法四谛经》、《十二因缘经》、《八正道经》、《禅行法想经》等。
佛教在中国的三国、魏、西晋各朝代时,主要传播活动仍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传播活动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对佛教发展贡献极大。
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魏晋时期佛教在民间有了更深的普及, 《隋书.经籍志四》记载:“魏黄初中,中国人始依佛戒,剃发为僧”。
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等佛教翻译家来华传教使得佛教得到大力弘扬。鲜卑族拓跋部落入主中原后,承中原佛法之事,接受了佛教思想,用它来教导民俗,因此,从魏太祖拓跋珪开始,魏朝统治者大都敬礼佛徒沙门,拓跋焘继位之初也是如此,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
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
太平真君五年,诏禁王公以下至庶人私养沙门,九月杀僧领玄高、慧崇等。七年,太武帝西征到达长安,见佛寺内藏有兵器,又查出酿酒、财宝,发现僧侣与室女私通,即立禁佛。
司徒崔浩上疏请诛天下沙门,毁诸寺院经像。三月,帝下诏诛长安沙门,并命留守平城的太子晃下令废除全国佛教。太子尊崇佛教,缓发诏书,使远近皆有所豫闻。
因此四方沙门多亡匿逃脱,金银佛像及经书被秘密收藏,仅有一部分僧人被戮,而魏境内寺宇建筑却多被毁。宦官宗爱谋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可博真为帝,又杀可博真,大臣刘尼、源贺等迎立太武帝太孙拓跋浚继位,是为文成帝,诏复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复。
后来北魏分裂成北齐和北周,高洋曾下令灭道。北周一开始也尊奉佛教到了周武帝僧侣膨胀过多,于是为了一统天下有兴灭佛灭道,僧尼道士淘汰为平民或者充军,佛神像法器铸钱造成武器。后来武帝死后,隋文帝杨坚恢复佛教。
南梁王朝梁武帝萧衍提倡尊崇佛教,并曾多次舍身出家,除了自身奉佛,梁武帝还大力扶持佛教事业的发展。
在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前汉传佛教“律中无有断肉法”,梁武帝认为所有佛教僧侣都应该遵守大乘《大般涅盘经》不吃肉规定,因此颁布《断酒肉文》禁止僧众吃肉,自己也行素食,开启了汉传佛教素食的传统,之后汉传佛教僧团开始遵守梵网经菩萨戒不吃肉。
南朝自晋朝衣冠南渡,大量僧侣也随来传法,佛法兴盛一直到陈朝,最有名的就是净土宗、天台宗也是在南朝发展起来,历代皇帝大力建造佛寺,供养僧侣。
禅宗传说初祖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宋时,乘商船到达广州,从学于求那跋陀罗,后以四卷《楞伽经》教授弟子,属当时的楞伽师之一。后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建康(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当时梁武帝一心钦慕佛法,不论是建寺、造经、供僧,皆不遗余力,因而自认很有功德,不知道这只是累积福报,并非内心的觉悟。达摩却一语道破,告诉梁武帝毫无功德,双方不契。
达摩深知梁武帝无法接受这样先进的思想,于是离开南方,“一苇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传人。后传二祖慧可(487年-593年)、三祖僧璨(?-606年)、四祖道信(580年-651年)、五祖弘忍(602年-675年)、六祖惠能(638年-713年)。他将楞伽宗传播至中国北方,落地生根,成为一个独特的门派。但是禅宗还是不普及,一直依附律宗,到了唐朝中期才有正式的禅寺。
从东汉经过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寺院林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足见当时佛教的盛况。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14年中,4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梁朝有寺院2860所,僧尼82700余人。
隋唐时期,佛学成熟,信徒日众,宗派林立,中外交流频繁,佛教步入鼎盛。
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这时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但是唐祚初建,问题已一一浮显出来,朝任太史令的傅奕等人认为佛教与道教都是违背孔孟之道,对国家无益,于是下令曾敕令:“伪乱地僧,是非难识,州别一寺,留三十僧,余皆从俗”。武德九年四月,高祖又颁布沙汰僧道诏:“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太宗领兵攻入隋都时即命:“废诸道场,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余皆返初。”太宗继位后又几次三番沙汰僧尼。据《续高僧传·明导传》记载:贞观初,明导行抵陈州,逢敕简僧,唯留三十。又据《智实传》记载:贞观元年,敕遣诏书侍御史杜正伦检校佛法,清肃非滥。《法冲传》记载:“贞观初年下敕,有私度者处以极刑。时峄阳山多有逃僧避难,资给告穷。”《法向传》也有记载:“贞观三年,天下大括义宁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
还有武后时的宰相狄仁杰、李峤、苏环,官至刺史、太子詹事的张廷珪;中宗朝的宰相桓彦范、韦嗣立、姚崇,御史辛替否,侍御史宋务光,清源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吕元泰;睿宗朝的宰相魏知古,中书舍人裴漼,侍郎李乂,太子洗马、谏议大夫宁原悌,太尉兼通事舍人韦凑;肃宗朝的宰相张镐;代宗朝的宰相常衮,高郢(德宗朝宰相),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德宗朝的员外郎裴伯言(即宪宗朝宰相裴洎)、彭偃,及郎中李岩(岩)等人。
武后营造大像,狄仁杰云:“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李峤则直截指出:“法王慈敏,菩萨护持,唯拟饶益众生,非要营修土木。”张廷珪更深入解释:“夫佛者,以觉知为义,因心而成,不可以诸相见也。”高郢《谏造章敬寺书》则兼及二教,他指出“佛本无相,不可以有相求;道本无为,不可以有为得。”因此反对德宗为先太后造章敬寺以兴福除祸。从佛道本来应有的面貌,讽刺现今所为皆失其真。
佛教普及后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让韩愈感觉到重症应下猛药医,他不先从佛教教义上来解决思想问题,外在问题以外在手段解决,上书《论佛骨表》,佛教教义中固然不乏精湛的玄理,但是宗教形式的不同与了脱生死之苦的教义,确实也对以农立国、勤奋务实的民族性带来莫大的冲击与诱惑。
《资治通鉴》卷二四〇记载:“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施舍,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奉者。刑部侍郎韩愈上表切谏,……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将加愈极刑。”这桩公案虽然随着韩愈的被贬潮州而暂趋平息,但是经由他的学生李翱,站在儒家的立场,撷取佛学精华,理性地调和儒释冲突,“此后的儒家,一方面承袭了韩愈的道统思想,一方面依循着李翱所开辟的新路,生活在‘静则禅,动则儒'的境界中,他们把人生解脱和社会事功调和了起来,就成为宋明的理学。”
宋朝时期因为经过唐朝武宗灭佛许多宗派都消失佛教元气大伤,到了五代十国北方周世宗柴荣为统一天下敕令灭佛道,佛神像法器铸钱铸造武器,僧侣道士还俗充军或者贬为平民,使得佛教更加雪上加霜。
到了宋朝佛教只剩下禅宗和净土宗,还有微落的天台宗,大量佛教经文仪轨丧失,只得从印度重新翻译和高丽日本重输回来。
此三宗以禅宗受到士大夫的青睐,净土宗深入广泛民众,天台宗也只是依附在禅宗之下毫无作为。
虽然宋朝皇帝对佛教不错,当他们主要还是以道教为主;而佛教一直受到儒家和道教的攻击,而且佛教的禅宗主张明心见性反对僧侣信徒专研佛经,净土宗一门深入对许多经典也毫无精通,天台宗的传承早已断代后学者也只是靠自己的理解,面对儒家和道教的攻击只能尽力圆融三家以减少冲突。
到了宋徽宗因为皇帝崇信道士林灵素,林灵素原本是沙弥因为偷喝酒被师傅教训,气愤去做道士据说修雷法有成,为了报复佛教请徽宗下令和尚改为德士,佛改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的装扮要跟道士一样;此令一下有些和尚抗令自杀或者被流放。
还是太子的钦宗请了一些西域修密宗胡僧跟林灵素斗法,约定如果胡僧赢了就把佛教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去除道教化。可是修密宗的胡僧都被林灵素的雷法打败。一直到发生水灾,林灵素无法禳水灾,太子登城门拜四方大水退,徽宗才下令佛教恢复原来面目,不必受道录司管辖。
北宋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中国和印度的僧人间传法交往络绎不绝。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佛教发展到顶峰,全国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座。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况。
南宋和金朝时期禅宗大兴,日本高丽的僧侣积极来华学习禅宗,但是佛教经过林灵素的道教化另两教在民间误认都是本来一家;僧侣只管打坐的习禅,一门深入的念佛,也不管这些。可是禅宗和净土宗内讧,禅宗看不起净土宗,禅僧认为无需去极乐世界,心净则净土所以不要去其他世界。净土宗斥责禅僧打坐无法了脱三界,更斥责禅宗不尊敬佛像经典,禅僧不礼佛不看诵经典;并举了禅宗高僧圆寂之后都是在轮回转世如五祖寺的主持戒禅师转为苏东坡,雁荡山僧转为秦桧等等的故事。净土宗和禅宗一直到明末的莲池大师主张禅净结合,两宗争论才结束。
宋元时期,佛教与中国文化已从冲突走向融合,儒、释、道合一渐成潮流。
当然,这中间也经历了相当复杂的矛盾和磨合的过程,唐代以前基本上是佛教传播和发展阶段,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朝,佛教总的趋势是衰微和融合进民间信仰以及与儒、道相调合。
元朝蒙古民族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
明朝的兴起与元末信奉明教与白莲教的红巾军息息相关,再加朱元璋就是红巾军出身,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对宗教采取抑制和利用兼并的政策,除了将考试自由发挥改成八股文,并修订佛教道教的教规法事仪轨。
而且每位皇子出世都要剃度一名僧侣;确认三教平分的地位,主要希望藉此打压摩尼教、白莲教与弥勒教等宗教组织再度变成反朝廷的起事军,并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但是严禁僧道参政以及弘法遭到限制,于是得到“皇粮”全面保障的佛教与道教演变成缺乏精神上的创新追求,亦脱离广大信众,民众转而寻求民间宗教作为慰藉,而北直隶军人罗思孚则采用禅宗思想,开创了知名的罗教,罗教的无生父母之说,影响了所有的民间教派。
明朝中期以后,佛教受皇室宗教活动加强的刺激与儒家的矛盾尖锐起来。这种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强烈反对寺院修建并发表辟佛言论。集中体现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会理念并倚赖士大夫群体的努力。其变动因素和矛盾来源,则在诸教向国家政权机关的渗透、皇室特殊化行为、民间泛神论多元信仰倾向、部分士大夫的三教合流信仰综合主义,亦有一部分官员信仰天主教来寻找新的思想。大众(众生)求神拜佛拜泥菩萨的行为方式,本质上是对佛教的误解。
明朝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汉传佛教政策有同有异。其重要差异之一是,明朝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西部边疆政策紧密相关,而对汉地佛教政策则于周边关系政策基本无关。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传佛教为“番教”,认同程度逊于内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藏传佛教的喇嘛多擅长某些“法术”,对其有特殊兴趣,并因而导致士大夫针对相关政策的批评。
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像
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群众普遍信仰。
佛教传入我国西藏地区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在几乎同一时期内,分别由我国内地和印度两路传入,既有我国内地佛教也有印度佛教施加的影响,后在青藏高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时期与本土苯教的斗争和互相影响,逐渐形成为适应当地社会历史条件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宗教(即藏传佛教),形成了宁玛派(俗称红教) 、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等教派。继而扩展到蒙古和其他民族地区,到公元18世纪达到极盛时期。
传播的地区包括今西藏全境,四川、云南和甘肃的部分地区,青海大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的蒙古族地区,还有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图瓦自治共和国以及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珞巴、羌、锡伯、怒、纳西等少数民族。
目前藏传佛教有寺庙3000余座,僧尼14万人,活佛近2000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像
中国南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
上座部佛教又称“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于公元6世纪初传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经长期与地方传统宗教的协调,于16世纪兴盛起来。
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地区。普遍信奉此教的民族有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及部分布朗族、佤族。
历史上,上座部佛教分别从缅甸和泰国传入,分为缅、泰两大派。现两派之间的界限已不明显。
目前信教群众130多万。共有寺庙1700多座,比丘2000多人,沙弥近6000人。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印度虽曾为佛教的兴盛之地,但现今已经式微,只有在靠近中国的边界处,佛教信仰才较为浓厚。
目前佛教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文莱和澳属的圣诞岛,同时亦在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哈萨克等国境内有零星之分布,另外北朝鲜因为当地北朝鲜政府的压制,信仰佛教的人数变的十分稀少。99%的佛教徒住在亚洲。其中,佛教在泰国、柬埔寨和不丹被立为国教。
近年来,佛教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也有发展。72%的佛教徒在其居住国家属于宗教少数群体,28%属于宗教多数群体,居住于7个国家(蒙古、不丹、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
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多宗派。在东亚地区也是如此。
作为中国佛教的一部分与分支,台湾佛教系统由中国闽南地区传来,世俗化的信仰体系(其中代表为岩仔和高僧信仰)为其一大特色,与以出家僧侣为主的丛林体系(以四大法脉为代表)并立。
台湾战后时期,中国大陆传入江浙系统的汉传佛教,盖过原有本土佛教势力,使得原有的本土佛教体系常遭误解。
日治时代传来日本佛教,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来台传教,战后,因政治因素影响撤出台湾,至解除戒严后,才又重回台湾弘法。此外,尚有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传入。台湾大约35%人口是佛教徒,不过,其信仰人数可能与道教、儒教或一贯道等其他台湾民间信仰,甚至与其他新兴宗教有重迭的情况。
经过2000年的发展,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汉语系佛教有寺院万余座,僧尼50000余人,还有众多在家居士。
日本:有天台宗、真言宗、净土宗、净土真宗、禅宗(临济、曹洞、黄檗)、日莲宗、律宗等;现代尚有属于日莲系的新兴宗派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等。
斯里兰卡:早期有大寺派、无畏山寺派和祇多林寺派;现代有暹罗派、阿摩罗普罗派、罗曼那派等三大派。
越南:有灭喜禅派、无言通禅派、草堂禅派、竹林禅派、了观禅派和禅净合一的莲宗派等。
缅甸:早期有僧伽罗僧伽派、末罗姆摩僧伽派、偏袒派、全缠派,现有善法派、瑞琴派、门派等。
全球佛教徒达5亿人,佛教徒人数远少于基督教(约24亿信众)与伊斯兰教(约15亿信众),但是一般仍旧认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这是因为虽然印度教信仰人口统计达10亿人远高于佛教,但是印度教具有民族限制,集中特定国家(例如:印度或尼泊尔),而犹太教亦有民族限制(例如:教规导致外邦人不易入教),相较之下佛教提倡平等、和平与博爱的思想,较无民族性限制,因此普遍认为佛教更适合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9
当我启程佛教天堂之旅时,我清醒地意识到,要了解佛教,还必须从读懂佛教的基本教义入手。
首先看看释迦牟尼佛的言教: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但在其生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而未来也将有佛出生,现在的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存在。故佛教不以为佛陀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无数的佛陀,且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生(主要指动物),不论信佛与否,将来也都有成为佛陀之可能。
佛教相信佛陀是已觉悟的众生,而众生则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人与圣人虽有所不同,但于佛性上是一律平等的,故佛教并不将佛陀当做唯一的神来崇拜,也不承认有另一个宇宙造物主之存在。所以佛陀以及佛教徒是无神论者。
佛教的教理、教义深宏广博,言语只能譬喻,难以阐明,体验者自能深知真实不虚。对佛教教义作最简单的总结则是,佛陀的教育出发点只有一个——苦的止息,趣(趋)向涅盘寂静。
就细而言,佛教的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为三法印(或三相)、四谛、八苦、十二因缘、四念处等,又有《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概括[16]。在大乘佛教中,又有四法印的说法。
所谓苦,是因为一切有为法终将消亡,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缘起时则生存,缘尽时则消亡,故万物都是暂时的、可分离的、没有实体的,即所谓空性(并非空无不存在,而是性空,性质是空的),而一旦执着攀缘认为是永远的、不可分离的、有实体的,则终会在万物毁灭时感受到痛苦。
众生因为一念无明,执着于虚幻,执着心如水流相续不息,故痛苦地沉沦在生死轮回不能出离。
解脱道包括声闻乘、缘觉乘,认为修行成为声闻四果阿罗汉和缘觉辟支佛、进入有漏无余涅盘就算解脱,这是南传佛教的主要教理教义。
菩萨道则需发愿在未来世成佛,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不断在六道以四摄六度普济众生,最终获取无上菩提,成为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佛陀世尊,进入无漏无余涅盘才是究竟解脱,这是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主要教理教义;菩萨道在南传中亦有传承,但内容比北传简单许多,亦有不少说法存在不同。
菩萨道还有另一分支,认为无需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讲求即生成佛,这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密宗大圆满法的主要教理教义,但一般认为即生所成之“佛”并非究竟圆满的妙觉佛。
离苦的修行方法具体来说有很多,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八圣道和三十七道品。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盘寂静印”。北传佛教主张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南传佛教说诸行有三相,就是无常、苦、无我,而不说三法印,其实概念相差无几。涅盘不是诸行所以涅盘没有无常和苦,不过因为“诸法无我”所以涅盘也是无我。
四圣谛是指什么?根据佛教传统,四圣谛(苦集灭道)学说是部派佛教的教义核心。这里的谛的意思是真谛、真实,即真理。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人间还是天堂,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物质和心理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着,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18]。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十二缘起。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地、彻底地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圣道、三十七道品,便可以达到涅盘,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果。
十二缘起,则明确的讲述了三世因果的关系。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十二因缘具体内容:“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四念处是什么意思?不管是要成为佛、辟支佛、佛的阿罗汉弟子都必须修四念处如实觉知五蕴的剎那生灭及无常、苦、无我,才有办法证悟四道、四果、涅盘、断除所有烦恼脱离轮回,不修四念处就无法证悟四道、四果、涅盘、断除所有烦恼脱离轮回。
当我对佛教进一步了解后,我开始关注佛教的主要思想。佛教的主要思想有三个方面:轮回、开悟、涅盘。
轮回:汉传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南传只分五道。因为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无有止境,并认为无止尽的烦恼是苦与不自在的。
开悟和解脱:佛教的修行目的就是为了从轮回中解脱,指生命个体能够脱离世间生死轮回及其带来的各种苦,从“轮回”中“涅盘”从而“解脱”,是印度教、耆那教等印度诸宗教的共同概念,但具体内涵不同。
涅盘和正等正觉:佛教教义认为涅盘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的自体性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盘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二乘佛教的见解是从此不再受后有。
不过,我最关注的还是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世界观沿革自婆罗门教,佛陀用一切知智观见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样貌,并向人们宣说。
众生无止息地造业,有因就有果,善业必有善报,恶业必有恶报,谓之业力和因果。因众生共同的业力(共业),形成了世间,因为众生各自造业情况不同(个业),受报和感受到的样子又各有不同。
世间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其中按环境和众生的心态行为特征又分为三界——欲界(有性欲)、色界(无性欲但有物质色身)、无色界(色身亦无只有意识存在)。有情世间即六道众生,通俗讲就是生命体,看得见看不见的都属于此。器世间即器物、山水、国土等非众生类。
所谓世界(梵语:lokadhatu)即世间。一个小世界里有一座须弥山,世界围绕须弥山而安立,周围有四大部洲和九山八海。须弥山下是地狱,往上及上部虚空是人间、欲界天、色界天。
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合称“三千大千世界”,并非说“三千个大千世界”,其中同时只有一尊佛陀出世。
大乘佛教认为所有世界中有无数无量的佛陀在各自的三千大千世界中出世和度化众生。
佛教认为:我们的世界叫娑婆世界,位于四大部洲中的南方赡部洲(又译为阎浮提洲),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中心,更具体一点即在佛陀成佛度众之地尼泊尔、印度一带为世界之中心。
《起世经》中描述了世界的起源。
世界的起源并非由任何创世神所造,它是由众生共业感召而得。所有事物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又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意为生成、维持、崩坏、消亡,然后一次次轮回。我们的娑婆世界也是如此。无始劫来,娑婆世界毁灭后又重生,重生又毁灭。就时间来说,过去叫庄严劫,现在叫贤劫,未来叫星宿劫;贤劫有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陀为迦叶佛,依次前推有过去七佛之称,之后的佛陀为弥勒佛——大乘佛教《弥勒上生经》认为弥勒菩萨目前住在兜率陀天内院净土等待下生成佛;每个小劫又有增劫、减劫之分,所谓增减,是谓人的寿命,以此推断时间。目前处在贤劫的住劫阶段的减劫。
世界当处在坏劫时开始毁坏,由火、水、风三大灾依次破坏。火灾时七轮太阳当空,欲界与色界初禅天悉烧成灰烬;水灾时雨水、“沸灰”(犹如硫酸可腐蚀)不断,洪水泛滥,二禅天悉被浸没;风灾时巨风旋刮,三禅天悉被飘散。四禅天以上则不受影响,而二禅天的光音天则不被火灾影响。当火灾开始时,众生见到大灾现前,悉皆忏悔过往恶业,开始修十善,因善业故悉皆往生到光音天。成劫时,世界初成,自三禅天而下次第生成,直至器世间成立风、水、金三元素(轮),于金轮上生成须弥山、七金山、四大部洲等。光音天人依次下生到各界,最后至人间。
最初,下生人间的天人尚有神通,可以飞天。因共业现前,地上自然长出叫“地肥”的味美之物,有人食之而喜,常来采食,故这些人身体逐渐粗厚,不复光明,神通消失,不再如天人以喜悦意念为食,而必须以地肥为食,久后面目变丑;有的光音天则因食用较少,仍保持天人的模样。这样就有了美丑之分,并有了嫉妒心和傲慢心。
此后,地肥逐渐消失,地上又生出粳米,人们便以粳米为食。时间一长,有些欲望较重之人转生为女身,人间又有了男女之分,且男女间产生情欲。
开始人们厌恶情爱之事,但凡有行欲者,人共驱逐,被逐者三个月过后才能返回群体中;后来,纵欲者渐多,人们建筑房屋以为遮蔽,不令人看见,女人此时开始怀孕,人类出生的方式从自然化生变为怀孕胎生。
人类越生越多,粳米不够采食,人们争相囤积,粳米变少,地上生出了糠秕之米。人们为了长久有米可食,便划分田产用于种植。又有人蓄藏销售,有人抢夺,而必须靠义人裁断,另一些看到人性变恶生出厌离心,便出家修禅,也有不坐禅而喜好传讲经典,祭祀天地者。
于是就有了商人、农人、长老、祭司等职业之别(经中用印度种姓来表述,当为譬喻),又由此成立王室和国家。又因为人类造业反复,又有了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生成。至此,世界终成。
佛教中描述的娑婆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我只能哈哈大笑了。
10
在佛教天堂之旅中,我还是走近那些信徒中去看看他们的生活吧!
佛教徒可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出家众再细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称五众;在家众依照性别可分为优婆塞﹝男性﹞、优婆夷﹝女性﹞等二众。两者合称七众。
看看僧人的形象和衣着打扮,先从袈裟说起吧。
袈裟(梵语:kāṣāya; 巴利语:kasāva),意译坏色衣、不正色,因佛陀规定袈裟不能染为正色(亮色、纯色)而得名;又称为福田衣、田相衣,以袈裟上的分割方块似田界而得名,又喻众生见福田衣知是出家人,心生欢喜,愿意供养,培植福田。
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衣、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为不同场合所穿着,合称三衣,出家人的戒律中有“三衣不离身”之说,传统佛教的僧人要随身携带三衣。
袈裟沿革自印度,故继承了印度传统服装偏袒右肩的样式,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佛说三世诸佛都是穿着同样样式的袈裟而成佛的。现今南传佛教的袈裟仍为日常穿着,不同国家的传承略有样式上的区别。
而佛教初入汉地时,汉人将其改良为和传统服装汉服相配合,袈裟逐渐成为表法,只有法会时才穿着。在藏地,袈裟也根据当地风格有些变化,不同的教派的袈裟也有颜色上的区别。汉传袈裟传到日本后,因为历史原因,还发展出“半袈裟”这样纯粹表法而忽略了衣着意义的样式。
在汉地,发展出海青、三宝领、直裰等僧袍样式,为法师日常穿着,海清不涉及袈裟样式,不带田相,故居士在法会上也能穿着。在法会上,汉地僧还有五佛冠、千佛衣等穿着,历史上还有帝王御赐紫袈裟。
从形象上说,佛教僧人区别于人的形象最易辨认的特点是光头或短发。佛陀昔时用刀割断头发出家,就被婆罗门教沙门蔑称为“秃发者”;后来他成佛后头顶长出圣人三十二相之一的肉髻,便蓄有少量的头发用于遮挡肉髻。
佛教认为头发过多会让人生起对色相的执着(可以理解为热衷打扮,忘记修行要务),故称头发为“烦恼丝”,但一般可以留二指并拢的长度(约3厘米)。所以原始佛教的僧侣需要随身带戒刀,用于切割衣料制作袈裟,以及切割头发等。
在藏传佛教中,由于太阳紫外线极强,一般都蓄有二指长的头发遮挡紫外线。
在汉地,由于宋代的历史原因,曾有烫戒疤的习惯,现代已废除,只留有剃发光头这一特征。
法名、法号为佛教徒的宗教称号。法名为出家人的名字,与俗名相对。法号义为教徒的称号,僧人可取,在俗居士也可取。
在大乘佛教中,佛教的信徒自谓佛弟子,义为佛的弟子;其中,佛教出家人也自谓佛子,义为佛的孩子。
汉传佛教更是自东晋释道安法师起确立了以释迦牟尼佛之“释”字为姓氏的传统,僧人法名前均冠以“释”姓,如印光大师为释印光,越南一行禅师为释一行;但其他地区均无此俗,而以名表意。如达摩祖师的名“达摩”即是梵语dharma,“法”、“佛法”的意思,并不叫“释迦·达摩”。
在佛教中还有出家众一说。
对于出家众,有多种称呼。因佛教诞生古印度于“沙门思潮”,故佛教出家人亦称沙门(梵语:śramaṇa,巴利语:samaṇa);因是出家求道,故称出家人(巴利语:anagarika);因是僧伽团体之一员,故称僧、僧伽(巴利语:Saṅgha,梵语:Saṃgha)等。一般尊称为法师(梵语:dharma-bhāṇaka,巴利语:dhamma-kathika;原是一类僧职,义为说法教授的僧师,后成为僧人的尊称)、长老或上座(梵语:Sthavira ,巴利语:Thera)、尊者或圣者(梵语:ārya,义为尊圣的)、大德(梵文:bhadanta),这在各个佛教宗派都为常见称谓,尤其在南传上座部更为常用。
在汉地,也称和尚(本是教授师之意,现已变为僧人的代称)、师父(不作师傅)、出家人、僧人、僧侣,还有称呼如大师(原指佛陀,后指高僧,现代为俗称,不独用于佛教)、高僧、行者(谓修行人,一般指僧人,在俗居士也可自称)、道人(义为修道之人、上人等。在佛道相互吸收影响的过程中,也有僧人自称真人)等;另有被道教吸收的住持、方丈、执事、监院、知客、道士、道人等教职称呼。
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喇嘛(义为上师)、堪布(教授师的藏译,即等于汉地的阿阇梨本意,一般为寺院法师)、仁波切(宁波车,义为珍宝)、达赖、班禅、活佛、瑜伽师、瑜伽士等称呼。
佛教中的在家众,则分为优婆塞(梵语:Upāsaka)、优婆夷(梵语:Upāsikā)二者,又称迦罗越(梵语:gṛhapati),汉译居士、在家居士。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十条,式叉摩那则受六戒。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汉传佛教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条,比丘尼则有348条;南传佛教比丘的具足戒为227条。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条少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在家众的居士和女居士在皈依后可以遵守五戒;五戒分别是:(一)不杀生,不杀害任何一切动物或有情的生物。(二)不偷盗,不偷窃、诈骗或劫取别人银钱物品。(三)不邪淫,男人不和“别人守护的女人”性交[41]。(四)不妄语,不说谎,不詈骂,不说夸大不实的话。(五)不饮酒,不饮用非药酒的酒精饮料。不杀生是为了培养对众生的慈悲心,偷盗和邪淫是世间法禁止的罪行,不饮酒不是为了避免酒精乱性而破坏团体生活的秩序,而是因为酒精麻醉的作用降低智慧。守五戒是为了得到持戒的功德和利益,就算暂时不能持戒,一样可以先信佛,先发愿、归依佛法僧、布施。
五戒之外还有更进一步的十善业,十善业中的善口业除了不妄语也包括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在家众可以持的戒律除了五戒、十善业外,还有八关斋戒。东南亚国家还有在家男众短期出家(持出家戒)以获得功德的习俗。[42]
此外汉传佛教在家众可以持梵网经菩萨戒。藏传佛教有藏传菩萨戒。
僧伽制度是出家僧尼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定及传统习惯。
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到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三转四谛法轮,同时始建僧团。但此时还未制戒。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所述,释迦“证觉”后第13年有苏阵那犯过,始与诸比丘结戒,创制波罗夷(意译为弃,即弃于佛法之外)不共住戒法。以后比丘越来越多,犯过失的也随之增多,于是陆续制定相应的禁戒,逐渐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律制。
佛教分成上座、大众两个部派以后,南传佛教奉行上座部律,至今不衰。
由于对律制的理解和奉行渐有差异,因而各国佛教又分成若干派别,僧伽除了有共同遵奉的戒律外,还有适应本国情况的僧团制度。有的国家还设有管理全国僧伽事务的僧王、僧议会和僧内阁或大长老会等。
三国魏嘉平年间,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戒本传入中国,北传佛教僧众当时奉为准绳。后律典翻译渐多,从东晋到宋、齐、梁时代,中国僧众主要奉行说一切有部《十诵律》。后因提倡法藏部《四分律》的人增多,唐道宣便依据《四分律》建立律宗。此后汉族地区僧众一直奉行此律。
中国藏、蒙等地区佛教都奉行说一切有部律,有些寺庙还订立清规。如格鲁派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都有自家的清规,它们设有“堪布”(相当于汉地丛林的“住持”)、“翁则”(负责领众念诵修持,相当于汉地丛林的“维那”)、“格贵”(蒙族佛教叫“格斯贵”,俗称“铁棒喇嘛”,监察僧众勤惰,相当于汉地丛林的“僧值”)、“涅巴”(管家,职掌库房财务等)、“强佐”(管理扎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职分司各事。
中国傣族等地区巴利语系佛教的最高领袖称“松迪阿伽摩尼”,寺院住持称“都龙”,奉行的律部和僧制,与南传缅甸上座部佛教大同小异。
日本佛教的律制主要是中国唐代鉴真传去的,也是《四分律》。后来有些寺院又传中国寺院的清规。日本佛教管辖一宗一派的领袖一般称“管长”,但有些宗派如天台宗称“座主”,西本愿寺派称“门主”,大谷派称“法主”等。天台、真言、禅、净等各宗各派也都各有自家的规制。
佛教也有一定的规则进行礼仪礼拜。
人类所欢庆的各种喜事,如婴儿之诞生、男婚女嫁,或是所哀悼的各种悲恸事情,如疾病和死亡,往往遵照某种仪式来进行。
佛教仪式称为法事、法会等,其中的轨则规范称为仪轨。不同宗派均有集结僧人和信徒共同诵经的法会仪式,以及三皈依、授戒受戒的仪式,另有结夏安居、布萨等传统仪式。
南传佛教的宗教仪式较北传简单。如泰傣地区有请僧人到家中念经祈福的仪式。
北传佛教中更注重仪轨,本土化特征明显。如汉传佛教吸收了大量道教仪轨,仪式先后次序和仪式性礼仪较强,本土创造出水陆法会等法会仪式;也有一些印度传来的仪式如日本密宗流行护摩;藏传佛教吸收了苯教仪式,如煨桑(烟祭)等习俗。
佛教常见法器有念珠(佛珠)、摩尼宝石、法轮、海螺、锡杖、金刚杵、戒刀等,法轮更像一种象征物、吉祥物,为佛教的象征之一。
汉传佛教另有木鱼、戒尺、咒轮、装有咒语的吊坠等;藏传佛教有骨器(人骨法器)、法鼓、嘎乌(如同吊坠,可以装宝石、咒语)等。
佛教象征符号有:法轮、国际佛教旗、万字符(卍)、莲花、五色(佛教)。
五色线,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佩戴五色线有祛避邪祟的作用。根据某些佛经,也有五色线经念诵真言咒加持后佩戴的密法。
在佛教教义内,佛陀已明确地在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方面,以及孩子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方面提供有益的教导。
佛陀举例说,他曾经无意间获悉一位年青轻人在一项简单的礼仪中向六个方向(北、南、东、西、天、地)朝拜,当佛陀询问他这种朝拜方式的意义和意图时,年轻人说他也并不知道这种仪式的意义,他只不过是遵照他先父的遗言行事。
自然,佛陀并没有责怪这位奉行如此仪式的年轻人,并向年轻人解说这仪式的实际用意,他说向六个方向礼拜的意思是向他们的父母、老师、宗教信仰、妻子、孩子和雇主致以敬意和履行职责。
显然佛陀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其他宗教通常须履行正式洗礼和命名仪式,信仰佛教的父母却只须把孩子带到庙里,加强他们对三宝的信念,并寻求佛、法、僧的庇护。得到三宝的庇佑后,父母就能更有信心养育孩子长大成人,因为他们知道三宝将护佑孩子远离所有邪恶。
在佛陀时代,当孩子受到外在邪恶干扰而面临危急情况时,人们就会把孩子带到佛陀面前,由佛陀集合众僧为孩子诵读经文。诵读之后,孩子即能免于死亡且活到老死。经过诵经的孩子被称 “长寿”,因为他再也不会有夭折的危险。
许多佛教徒会问,当他们遇到不安时,应该寻求何人的帮助?在这种情形下,佛教徒说佛教对神明的观念有异于其他宗教,但是当人们冥想沉思佛陀的崇高特质、他伟大的胜利、他的冷静、和他高贵的人格时,人们的心绪就会冷静下来且获得信心。佛教徒能在脑海中冥想佛陀的形象来解决难题。这也就是佛教徒有必要理解佛经的重要原因。
另一项常见的佛教仪式是在新家举行祝福仪式。当佛教徒进入新居或搬家时,通常都会邀请法师来进行祝福仪式,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新家受到宗教庇护,使居住在这屋檐下的人都能快乐、安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同样的,营业大厦开张或新开张营业时都能举行这种祝福仪式。
佛事仪式原是释迦时代所行的宗教活动,传到中国后演变为满足信众需求的经忏、佛事活动。主要有各种忏法、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焰口等。藏族地区的佛事仪式,其诵经说法、传召大会等显宗法事与汉族地区佛教基本相同。另外还有密宗的传法灌顶和修法等仪式。
傣族地区佛事仪式则或多或少带有当地居民固有的鬼神崇拜和精灵崇拜等的痕迹。
各种族都有各自的禁忌。佛陀曾说过,只要我们以爱心(有形或无形都好)来看待所有生灵,只要我们明智地过着一种无损及他人的生活,只要我们相信佛法的力量,或是佛陀对真理的阐释;而且,只要我们明了佛陀教导并培养出正确的佛学思想,就没有什么伤害我们。
通常亚洲人在生命中遇到不愉快经历时,都会将这种不幸归罪于符咒和魔法,认为自己是受了符咒或魔法之害而遭受不幸的。佛陀很清楚地作了说明,我们的许多不幸主要是由杂念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力来克服它们。
佛教治疗任何一种不幸的方法,就跟现代心理治疗法一样地科学。这种疗法全收集在第二圣谛,即集谛里——受苦的导因。在我们寻求不幸(恶运、健康坏,失去某人或某物、私人物品及家庭问题)的疗法时,首先我们必须找出不幸的根源。我们一定要理智地找出事发的真正原因,而且清楚认识到只有自己才是克服不幸的最佳求救者。要寻求解决方法时,必须集中心力去想出问题的根源。遇到不幸时,一味依靠超自然力量来克服不幸不是解决苦难的正确途径。
11
佛教认为此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一直有佛陀出世,大乘佛教还认为他方世界也有无量无尽的佛陀出世,而在佛陀的教化下又有无量无尽的圣贤菩萨、声闻阿罗汉圣众。
我无法弄清楚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佛陀,但知道一些佛教中部分著名佛菩萨与从古至今的部分出家在家圣贤。
三世佛(纵三世佛: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横三世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琉璃光佛,西方阿弥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过去七佛(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燃灯佛(过去世佛陀,曾为释迦佛因地授记成佛。)
八大菩萨,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释迦佛的父王净饭王,母后摩耶夫人,出家前的三位妻子耶输陀罗、虞闭迦、蜜里誐惹,独子罗睺罗(出家为罗睺罗尊者)。
后世著名僧人则有:鸠摩罗什,佛陀耶舍,龙树菩萨,无着菩萨,法显法师,玄奘法师,义净法师,智𫖮法师(智者大师),六祖慧能大师,莲花生大士
近现代著名僧人:
汉传著名僧人:释虚云,释弘一,释印光,释广钦,释太虚,释宣化,释梦参,释印顺,释圣严,释一行(越南)
藏传著名僧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慈诚罗珠堪布,索达吉堪布
南传著名僧人:阿姜查,达摩难陀尊者,明昆·西亚多,宣隆·西亚多,马哈希·西亚多
四大金刚
佛教认为世界有诸天、地狱,与畜生、人等“物种”都属于六道众生。而有鬼神生活在诸天、人间、海洋、虚空中,作为护佑众生、护持佛法的护法鬼神,一般认为有八个部众,称为天龙八部。佛教在后来发展中,还会吸纳外道的神祇进入护法神体系中。
天龙八部又叫“八部众”,是印度佛教八类天神。 天众(天王)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帝释天(原为雷雨神兼战神)、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属于天众。
龙众(龙王) 梵语称为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在佛经里,龙拥有大量的珠宝,是海里的富豪。
一.夜叉:是梵文的音译,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二.阿修罗: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但皆处于劣势。
三.苏摩:古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取其茎在水中浸泡后以石榨取黄汁,经羊毛筛过滤,再以水稀释,加入牛乳、麦粉搅匀,发酵后酿成苏摩酒。印度神话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称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饮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诗中,苏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药草,是该四项的保护神。
四.帝释天:帝释原为古印度吠陀神话中的一位大神。 吠陀神话是印度上古神话,主要保存于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梨俱吠陀》中。帝释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称他统治一切,被尊为“世界大王”。 帝释天当上欲界忉利天众神之王,王宫的设备自然极其富丽堂皇,身边的侍女也多不胜数。帝释天是天上和人间的道德维护者。如果天神违犯天规,便予以惩罚;要是人间出现暴君,也会去除暴安良。在佛教神话中,帝释天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佛祖、佛法和出家人。其形象头戴宝冠,身上装饰种种璎珞,手持杖或杵。在中国寺庙里,帝释多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
五.紧那罗:歌神。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
六.吉祥天: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为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吉祥天女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传说她是毗沙门天王之妹,因毗沙门兼任婆罗门的财神,所以她也是财富女神。又称她功德圆满,并有大功德于众,故还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丽女神。
吉祥天女在中国寺庙中,形象端庄美丽,后妃装束,两只手(或四只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洒金钱,有两只白象伴护,这是吉祥的象征。她的坐骑除莲花之外,还有金翅鸟和猫头鹰。
七.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咤,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八.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国家里名气最大的神将,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九.罗刹: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被翻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没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
12
我最感兴趣的是佛教艺术,多姿多彩,历史弥久。
在佛教艺术中,佛教音乐极有韵味。汉地称之为梵音、梵乐,因佛教诞生于印度文明区,所运用的音乐形式和乐器也是印度式的,它们随着佛教在全球一同传播,又与当地音乐相融合。如吹奏乐器印度唢吶(shehnai,源自古波斯)传入汉地,变成了今天的唢吶,等等。藏地佛教乐器融合了印度式、苯教式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铜钦。
另外,印度诸宗教重视唱诵,它富于节奏感,方便记忆,这也被带入佛教传统中。汉地称之为梵呗,唱颂梵呗时多用木鱼、铃、磬伴奏,且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各成一派,如天津梵呗、重庆上江梵呗。
现代佛曲也有较大发展,和新世纪风格相融合,如台湾佛曲作者黄慧音等;也有部分轻柔舒缓的轻音乐,用以帮助瑜伽、冥想。
敦煌飞天
佛教艺术中的雕塑造像、绘画也是举世瞩目。
佛教雕塑造像
原始佛教没有雕塑绘画的习惯,多以佛陀的脚印、法轮作为礼拜目标,意义更多的是表法。
阿育王时期,佛教雕塑渐多,对于各种故事的塑画表现也较常见。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是希腊式的犍陀罗式样。
随着佛教的全球传播,造像雕塑在各地都融合本地风格,发展出各自独特的审美。如缅甸佛像多用玉雕,形象饱满;泰傣地区喜欢用黄金,有贴金的习惯,佛像头顶的发髻尖耸;藏地形象注重线条的柔美和手持法器的象征表现,菩萨造像通常腰部较细,并发展出佛像唐卡;汉地的雕塑绘画受佛教影响有了较大进步和改良,从写意转变向更加注重写实,并发展出经变等美术形式,宋明后佛像面相饱满富态,耳垂较长,僧衣的褶皱生动。
佛教文学主要体现在佛经中。佛经用语朴素、简单,原始佛教多用巴利文等当地方言,后也用印度雅语梵语,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经典主要就来自梵语系佛经(但梵语原本多数已失传),故现存的三大传承也分为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佛教文学里最贴近民俗的是寓言故事集《百喻经》。
佛教的民俗文学主要聚焦于佛陀前世本生(如《佛所行赞》)和佛弟子前世本事,这在东南亚地区相当流行。
在中华文化圈内,佛教文化早已渗入中华文化和汉语文化当中,不仅很多佛教词语成为汉语常用词,并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广为流传,而且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近现代以来,佛教文学更有大众化的发展态势,由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显露出现代化特征。
北京卧佛寺
佛寺、寺庙、精舍、伽蓝和寺庙等佛教建筑构成了一条亮丽而神秘的风景线。
汉传寺院一般有山门(有的供有哼哈二将)、天王殿、弥勒殿(供奉据传为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的造像)、大雄宝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为汉地佛寺的主殿),有些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且安放亡人骨灰)、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药师佛殿(供奉药师佛)、后殿(供释迦牟尼佛)、舍利塔、藏经阁、讲堂、钟楼和鼓楼等。。
白马寺
佛教早期僧团居住在树林中,称为阿兰若(Aranya),简称兰若,义为树林,引申为寂静处、远离世俗处。第一个供僧团居住的房舍为竹林精舍,第二个为位于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早期称为精舍(vihāra),义为精美的房舍;“精舍”一词原是儒家的讲经学舍的称谓,佛教传入后被拿来作为梵语vihāra的汉译;也称僧伽蓝摩(samghārāma),义为僧伽的园林,即寺院,简称伽蓝。
最早记载的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是汉代,朝廷命建白马寺供僧安居。寺原是朝廷的政事管理机构,共有九个,称为九寺;佛教传入后,渐渐将“寺”作为了佛寺的代名词,也称寺院。中国传统上将供奉佛菩萨、神祇、先祖的宗教场所均称为寺庙,甚至有的方言中还有“庙子”的称谓,实际上佛寺不应该称寺庙,因为寺专用于佛寺,而庙的本意是供奉祖宗先贤,如祖庙、太庙、孔庙,这些庙宇也不该称为“寺”。
在中国云南南部地区(北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聚居地),上座部佛教的佛寺也被称为奘房、缅寺。
西安大雁塔
卒塔婆,原是印度式的土坟,也用于装藏佛舍利、经典等圣物。在中国简称塔,或称为浮屠塔(佛陀塔)、佛塔,是和中华式的楼阁建筑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变形。
蓝毘尼园是释迦佛的降生地
世界上被公认的佛教圣地较多,主要有以下这些圣地:
蓝毘尼园,释迦佛的降生地,昔为悉达多太子,甫一落地,就行走七步,步步脚下生出宝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出言“天上地下唯吾独尊”,预示着将成为最尊贵者。
菩提迦耶,释迦佛成佛之处,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
拘尸那揭罗,释迦佛涅盘入灭处。
那烂陀寺,古印度佛教学术中心,毁于突厥穆斯林军队进犯的战火。
桑伽施,释迦佛从忉利天讲经返回处。
大乘四大菩萨道场: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在中国舟山,经中授记的是印度普陀洛迦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大迦叶尊者道场印度鸡足山(摩揭陀国),云南应化道场鸡足山(云南)(原九曲山)。
藏地布达拉宫
观音道场普陀山
13
在这次佛教之旅中,我重新梳理了自己对佛教的认识,但还有进入我这次旅行的要点,那就是我想知道佛教中的天堂究竟长什么样?
佛教毫不怀疑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因为天堂与地狱,都在生死范围的轮回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狱,人人都有经验的可能,甚至可说,人人都曾去过天堂地狱。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升天堂,造了十恶五逆的大罪下地狱。
苦报受完了,地狱的众生可以升天堂;福报享尽了,天堂的众生可以下地狱。
所以佛教相信,天堂虽好,不是究竟的乐土,地狱虽苦,也有出离的日子。同时,由于所修善业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于所造恶业的轻重,地狱也分层级。
佛教所说的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接近人间的欲界天共有六层,往上的色界天共有十八层,再往上的无色界天共有四层。事实上,修善业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层的五净居天是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
佛教所说的地狱,大大小小的有无量数目,那是由于狱中所受苦报的不同而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这三大类,佛经中通常所称的地狱是指根本地狱。根本地狱的主要区分,则有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以及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依照各人所犯罪业的差别等次,便到应到的地狱中去受报。通俗的说,下地狱是由鬼差狱卒的捉拿,就实而论,升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于各自的业力所感,业力倾向天堂就升天界享福,业力倾向地狱便下地狱受苦。
佛教中描述的地狱与天堂是否过分夸张,有威逼利诱的嫌疑呢?
我对于佛教的理论不甚了解,但是在哲学层面对佛学还是很敬畏的,认为它的思想和一些理论都是很可取的。但是对于佛教中的世界观却很难接受,尤其是它对地狱的描述。
一些被捧为很有学识的佛学专家们,会大声地说:天堂和地狱不是佛教制造的。佛教里的地狱与天堂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有的,而不是佛菩萨创造的。佛只是宣布了他发现的客观规律,简单说就是“行善者终得善报,行恶者终得恶报”。佛学专家们还会强调说,这是客观规律,本来就存在于世界上的,并非佛创造,佛只是发现。
佛学专家们依然大声地说道:既然佛只是在客观叙述他发现的事实规律,那就谈不上什么威逼利诱,他只是客观叙述而已,尽管事实残酷。
天堂和地狱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谁能证明这个“客观”不是“主观”臆想呢?
佛教徒们相信:佛是靠自己觉悟的人,以大智慧,彻底看清了六道轮回的现象,在此同时他也看到了能够阻断生命个体轮回的方法。于是他把这种阻断个体轮回的方法教给其他生命个体,包括各种生命。其他生命个体在修炼了佛所教导的方法以后,也可以修炼到阻断轮回的程度。有些修成了阿罗汉,有些修成了佛。
有些台湾的佛教信徒会说:成佛之后是一种奇妙的状态,你可以理解为,他既超脱于轮回,同时又处于轮回。可以理解为他以自身之力,在轮回和“阻断轮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然后,生命个体就可从佛架起的这座桥梁上,从轮回界走向超出轮回的彼岸。而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极乐世界的此端连在我们世界,彼端贯通于超越轮回的彼岸。当你念佛去了极乐世界,就等于是上了桥,慢慢就可以走向彼岸。
极乐世界并不是一个“永恒家园”。一般宗教里的天堂都是一种“永恒家园”的模式,去了之后可以一直住在那,去天堂本身就是最终目的。而极乐世界并不是这样。极乐世界是一座桥梁,一座学校,一处中转站。去了极乐世界之后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是为了成佛。最后成佛以后,就能够如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一般,离开极乐世界这所学校,靠自己的力量,为众生架起通往彼岸的桥梁。
我应该结束这次佛教天堂之旅行了。因为一组来自台湾的照片让我中止了这次旅行。
台湾彰化县二水——当友善的比丘尼们被迫离开她们古老的碧云禅寺和多年的家园时,村民们觉得情况已经够糟糕的了。被雇来为这座百年建筑进行扩建的台湾本地人魏明仁接手这座寺庙,赶走了住在那里的四位比丘尼之后,开始着手将碧云禅寺改造成岛上可能从未见过的东西:一个奢华的中国共产党朝圣地。
在这座坐落在台湾中部二水山坡上的百年古庙里,佛教仪式用的鼓和中国传统书法滚动条不见了。代之以共产党的标志、宣传海报,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肖像。
寺庙门外高高升起的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共产党的大红色党旗和八一军旗,俯瞰着寂静的村庄和青翠的稻田。
台湾的一座被改建为共产主义朝圣地的寺庙升起了中国国旗、中共党旗和八一军旗,正殿中央还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国大陆的有些寺庙确实也升起五星红旗,这不会显得奇怪。但在台湾,利用寺庙如此明目张胆地对共产党表示支持的做法仍很罕见。
60岁的魏明仁说:“我向全世界和全中国宣布,我决心带领台湾省人民与祖国实现统一。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和任何力量能阻止我们的统一。”
魏明仁,台湾南投县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市,前精技营造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魏明仁承包彰化二水碧云禅寺扩建案,并藉由此案强迫住持签下不合理的切结书,取得庙方产权,并逐出寺庙内所有僧人。
寺庙所有权遭移交予建商,并于2012年2月23日点交。点交当日有多名僧人与信众抗议,并有两名僧人哭昏。魏明仁当时并表示会另寻师父来主持新庙,但并未兑现,僧人及该寺迁移至货柜屋内。
魏明仁取得寺庙产权后,将碧云禅寺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社会主义民族思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活动庆祝中国大陆特殊节日,每日举行升旗典礼。2018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吸引超过八百人参加。
后来经调查,确定该寺部分建物属于违章建筑,彰化县政府于2018年9月21日宣布于该日下午开始对该寺断水、断电。当县府公务人员前往执行断水断电时,魏明仁突然冲出朝公务员脸上挥拳,导致其下巴受伤、牙齿流血倒地。魏明仁当场遭警察逮捕,并依妨害公务罪与伤害罪嫌侦办。
同年9月26日,彰化县长魏明谷下令强制拆除违规增建的部分庙体,仅保留1922年建成的庙体,并启动登录为历史建筑的程序。后来魏家未限期缴纳拆除费490万元,产权于2019年4月遭到法拍,并由原碧云禅寺住持释怀宗以1612万元重新标回产权。事件才得以落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