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旅第四站:探索印度教的天堂观
1
寺庙中的梵天石刻
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
印度教(英语:Hinduism),梵文称吠陀教、娑那旦那教或阿耶法,是古印度六派哲学流传到今天所产生的各种信仰体系的统称。
印度教源于古代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
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
马克思曾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可以说“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19世纪英国殖民地曾用了20年时间对印度教作了系统的调查,当年英国外交部曾宣布:无法对印度教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它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
“印度教”(Hinduism)一词并非印度人民对自有宗教的称谓,而是外来人强加的。在印度所有经典中都没有这个词的出现。“Hindu”实为“Sindhu”一字的讹传。此字本指自古以来就被西方国家称为“India”(印度)的国度,是由希腊人从波斯人借用的字。后来由于印度周边地区的穆斯林无法念清楚“Sindhu 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个字母“S”,因此把该字念成了“Hindu”。这个字后来就被外国人用来代指生长在由印度河及恒河浇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因此,确切地说,印度教是由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组织集合而成的。
不过,尽管有那么多的信仰,但大多数的根源都来自一个,即成书于公元前2000年前的《韦陀经》(又译“吠陀”)。《韦陀经》有四部:娑摩(Sama Veda)、耶柔(Yajur Veda)、梨俱(Rig Veda)、阿闼婆(Atharva Veda)。这四部《韦陀经》教义主要分两个部分:祈求世间福报及达到灵性解脱。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层次。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不同目标及不同层次才构成了印度教各种信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世纪初的天城文《梨俱吠陀》手抄本
“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而且有很多思想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不谋而合。如“梵我一如”、“上梵”“下梵”、“上智”“下智”等等。
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
所谓“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印度教基于一种独有的知识或哲学观点。它包括了婆罗门教的湿婆派、毘湿奴派、沙克达教及其他许多的印度教教派,和以业、法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法论,内容是广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种不同的知识或是价值观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刚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则认为印度教是超越人类起源的“永恒的法”,“永恒的规律”或“永恒的道路”超越了人类的起源。
其中规定一些永恒的责任,如诚实、仁慈、纯洁、忍耐和自我约束等等。是不分阶级、种姓或是教派的印度教徒都要遵守的。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亚次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并包含许多不同的传统。
印度教有十亿信徒,其中的九亿居住在印度,仅次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虽然印度教信仰人数高于佛教,但是,普遍认为印度教具有民族性限制,多数集中在特定国家印度,因此普遍认为佛教比印度教更适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所有的印度教派别都以撰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经》作为经典教义。在此之外,各派别还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经文。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教并不是一个多神论的宗教,而是属于介于一神教和多神教之间的单一主神教。
2
“印度教”或“兴都教”一词是19世纪时期的欧洲殖民时期印度人根据波斯人对印度人的称呼创造的英语新词,现存记录最早由拉姆·莫汉·罗伊使用。
印度人自古以来则以吠陀教、娑那旦那教(意“恒法”)称之,至今东部印度语(如孟加拉国语)仍常用“娑那旦那法”一词;注意:佛教梵文中也用“恒/散那旦那”一词修饰法,但与印度敎无关,能够将印度教和佛教、耆那教区分开来的梵文称呼只有“吠陀法”一词。事实上,印度教不同教派教义的区别很大,甚至大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摩尼教之间的差异。
印度教起源于哈拉帕的转世及灵魂不死之说,在吠陀时代晚期重新出现,并成为印度教更深一层的基本组成部分。
凡人一生中产生的业,决定了他的灵魂下次转世重生时,究竟是成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还是变成一头兽,或甚至一只昆虫。特殊的虔诚、默想、禁欲和对永恒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转世的生命轮回;这样境界的灵魂避开了这种轮回而达到超脱,这并非有形的升入天国,而是精神上与神或天地万物重聚的极乐。
借助凡人肉体的不死灵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个具有神的不朽创造力的永生幽灵,而灵魂则能够再生或转世。
转世的信念加强了印度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
一个人的亲戚或祖先也许已经再生为一匹马或一只蜘蛛。从哈拉帕时代以来,牛得到特别的尊敬,这是由于它们的基本用途及母牛产奶造成的创造和母性象征。公牛自然象征着耐力和男子汉气魄(与地中海文化一样),母牛则以其有光彩的大眼睛而像征温柔。
但对印度教来说,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任何生物都是显示神的存在的伟大生命链条上的一环。因此,虔诚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除最低等种姓外,所有人都特别要避免吃牛肉。牛奶、凝乳、酥油、酸奶等等,都只用于宗教献祭仪式上。
进入吠陀时代晚期(约公元前600年)之前,印度教的万神殿已由三位一体的毘湿奴、湿婆和梵天统治,他们都是至高神,都是造物主。
随着印度教继续合并地区性及民间宗教神祇和传统,出现了五花八门、有各自的信仰和信徒的神祇配偶、神祇肉化身和小神祇的令人为难的局面,包括:仁慈的像头神,是湿婆和他妻子雪山神女之子,有像形头;象征忠心和力量的猴神哈奴曼;智慧和学识女神娑罗室伐底;黑天;毘湿奴之妻吉祥天女,兼财富及世俗功绩女神;还有始祖女神迦梨(又叫时母)或杜尔迦(又叫难近母),都是湿婆配偶的形像或其较阴森外表的女性等同物,有时称为死亡及疾病女神,但同湿婆一样,人们,尤其是妇女,也祈求她的帮助。
湿婆成了最广受崇拜的大神。在人们心目中,他既是创造之神,又是毁灭之神、收获之神、丰饶之神、宇宙舞神以及瑜伽信徒(瑜伽功及苦修的实行者)的主神。他还主宰人的生和死及天才的繁衍,被人们与其他宗教的类似神祇并列,包括代表苦难(钉死在十字架上)和永恒生命的基督。
在其他一些宗教中,用人做祭品作为祈求生命复活的手段;献祭的遭难者将生命让给他人,或献出生命为他人祈福。
印度教承认这一观念,因为它把死亡看成生命的一个当然部分,并通过湿婆和迦梨女神的形象庆祝它。
公元前20至10世纪是古印度教发展时期。印度大陆原居民的本土宗教与亚利安人的吠陀宗教的集合体,受到婆罗门教与反吠陀的思潮后印度诸宗教的影响。
印度教的起源相当复杂。基本上,印度教承袭了旧婆罗门教的系统,并且融合了沙门运动后印度新兴宗教如佛教、耆那教等诸多宗教的元素。
婆罗门教在印度衰落已久后,于八世纪时开始有了婆罗门教的复兴运动。其中,出自于湿婆派的大师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去掉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糟粕,并且整合了梵天派、湿婆派与毘湿奴派的学说及印度各地区的民间信仰,而形成了印度教。
商羯罗并且仿效佛教的僧团制度,让印度教的发展得以快速的成功。
印度教不是只分布于南亚,在东南亚也有人信仰。
3
印度教
印度教形成于2世纪左右,奥义书集大成,六派哲学体系渐成,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而在2世纪之前又被称为是婆罗门教并且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并没有创教者,主要的精神源头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详的吠陀经(Vedas)。
吠陀经乃源自亚利安游牧民族(北欧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圣歌。
亚利安人大约在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进入印度,也将所信奉的吠陀教带了进来。
三千万个神
印度教传统上虽以亚利安经典为基础,但重要观念则起于比亚利安移民更早居住在印度的原始印度人,称为德拉维达人(Dravidians)。因此,若说印度教是外族的亚利安宗教产物,还不如说是被亚利安观念所刺激修改成的印度本土德拉维达宗教,即(古)婆罗门教。
公元前五、六百年,佛教及耆那教(主张以抑制情欲与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来求得灵魂的解放,主张极端苦行。)在印度广泛流行,造成婆罗门教的没落。到了公元四百年前后,婆罗门教进而吸收佛教、耆那教及印度各地民间信仰。商羯罗又于公元八、九百年间进行改革,形成现代雏形的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
印度教结合印度境内各地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不同的宗派。数百个宗派各有不同的教义与信条,各自认为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这些宗派间虽然没有统一的信条,但有两个教义却普遍存在各个教派中:一为多神教的泛神论;另一为轮回(reincarnation),即灵魂的再生与转世。
印度教徒为多神论者,约有三千万以上的天神,另有三亿的说法,但是他们只向一个天神敬拜。就这角度而言,又像是一神论者,或许该说是具多神论色彩的一神论。
他们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皆具神性,山、河、树木、花草、昆虫、动物、甚至家中神坛罐子中的水,皆可能值得敬拜。因此,大多数的印度教徒为素食者,不吃肉也尽可能不杀生。
神圣的动物中,牛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牛可在交通繁忙的现代城市中任意通行,甚至可以走进只有僧侣才能进入的寺庙区域。即使在饥荒之地,也可任意食取牠们想吃的东西。其他如猴子、老鼠等动物,虽然地位不及圣牛高,但也都受到特别的尊崇。
三千多万位天神中,也有以人、畜、鸟、树等形像结合而成的神只,如像头人身、人头爬虫类身躯等样式的神。
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
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毘湿奴、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毘湿奴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
印度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是毘湿奴的第九个化身。
其次,印度教吸收了耆那教欲的主张。
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
婆罗门教起初无寺庙,公元1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最后,在哲学上,是以一个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瞭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
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着,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
商羯罗就是以这一客观唯心论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崇尚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在印度建立了四个圣地和仿照佛教僧团成立了“十名教团”印度教组织。
在印度当代最有影响的组织是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大同会。国民志愿服务团由海德格瓦于1925年创立,它以罗摩神作为崇拜对象,支持印度教社会化活动。
世界印度教大同会是一个机构庞大的印度教组织,是印度教各派别的联合体,由国民志愿服务团领袖高瓦克创立于1964年。该组织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机构庞杂的宗教联合组织,有100多个派别和51个指导委员会,与30多个国家的印度教徒都有联系。
4
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公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
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毘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剎帝力、吠舍、首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种族之间不能通婚,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资格加入婆罗门教。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四姓平等”的主张,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
佛陀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并不赞成婆罗门教的种族制度。虽然他本身是剎帝力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剎帝力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佛陀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所以他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宣说了“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平等主张,告知当时受到种族制度压迫的人民:命非天定,即使上天也没有办法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今天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都是由于自己往昔身口意的造作,没有谁能够主宰我们,能主宰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既然是由我们自己种种的造作,成为种种不同的遭遇,也就明白的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所谓“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或是“永恒存在的”因素,一切事物皆在剎那剎那中变化。因此,其本质是“空性”的,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族,四姓人民皆是平等的。
所以,首陀罗不可能永远是首陀罗,婆罗门也不可能永远是婆罗门。例如:优婆离本是一个首陀罗族中的剃头匠,后来在佛陀的弟子中被尊为是十大弟子中的持戒第一。摩登伽女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贱民,她为了爱恋阿难的美貌,受佛陀的感化出家,而后证得阿罗汉。尼提原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粪夫,出家后精进,证得罗汉果。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分别是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原是婆罗门教的领袖,因听闻佛陀所说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皈依佛陀的座下,并证得大阿罗汉的果位。
由于这些事实证明,外在的阶级区分并不能决定人们的解脱与否,每一个人只要透过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的教法,依着去实践,必定能够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
此外,印度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习惯和信仰,如果没有佛教,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譬如印度教过去认为杀羊宰马,甚至杀人做为祭神供养的牺牲品,自己便可以获得幸福,后来由于佛教业力思想的主张,使他们以不杀生为第一美德;又德拉维达地区的寺院组织和僧侣戒律以及在商羯罗的哲学中,和在纯宗教范围以外的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中,也都同样可以发现到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从以上的论说,我们不难发现:佛教的教义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印度教传统以来的天神信仰,终究无法解决人类身心的苦恼束缚,获得究竟解脱,反而在恪守严格的种姓制度中,泯灭了众生既有的平等尊严。而佛教则着重开发自我内心的觉性,这个“觉性”穷究至极,即是佛性的完成。所以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这种平等的对待,来自于佛陀觉悟到:宇宙万法都在缘起之中,彼此互为因缘,就像因陀罗网,一一网珠映现无量光彩,无量光彩又同时摄于一网珠中,彼此互相交摄,重重无尽。所以,没有一法能单独生起,法与法之间是同体而共生的。此缘起无自性的道理,与印度教“梵我”为永恒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了解缘起无我之理,则知万物一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若能彼此尊重、包容,便能进一步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菩萨思想,是为佛教真精神所在。
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
在该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善行能使人升为婆罗门,恶行则能令人堕为首陀罗、贱民甚至畜类。因此,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与梵合一。
“梵我合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印度婆罗门教有燃火祀天的仪式,火被当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烧的话,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类。虽然印度教有轮回观念,但认为倘若破坏种姓制度的原则,则会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结果,故上至婆罗门下至贱民,均不敢废除该教义,纵使今日法律上已不承认种姓制度。
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伊斯兰教出现之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是琐罗亚斯德教。传说琐罗亚斯德教为伊朗人先知琐罗亚斯德所创,流行于古伊朗和中亚细亚一带,现存于伊朗偏僻地区并盛行于印度境内帕西人中间。
琐罗亚斯德教教义认为,宇宙间有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两种力量在斗争,善和光明终将战胜恶和黑暗,而火是善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仪式是礼拜“圣火”,一切重大的祭奠祈祷都要燃起圣火。
印度教接受琐罗亚斯德教和佛教中关于邪恶的存在,愿意忍受比其他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认人类自己就是善与恶、爱与恨、悲与喜、低贱与高贵、自私与利他的混合——必须服从自己的本性和宇宙的本质。
因而,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祇同时代表着毁灭者和创造者两个方面,既制造痛苦,又带来福祉,是本来面目的宇宙的真正代表。
在印度教发展的后期,印度教的主流教派逐渐向一神论发展,强调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超乎类人神灵之上的唯一创造本原的尊严。即使没有宗教信仰,没有默想和对永恒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种中间媒介,也可能找到通向创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门。正如印度教箴言所说,“神虽唯一,名号繁多,惟智者知之。”
印度教的改良主义流派耆那教和锡克教(分别在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14世纪后期)都有“一神论”倾向。
但印度教具有强烈的封闭特色:不鼓励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励外国人入籍印度(但印度境内亦有历史悠久的犹太人、帕西人等移民群体);印度人生来即被视为印度教徒,外国人则不被视为印度教徒;没有后天加入印度教的观念,也没有叛教的观念(纵使一位印度人宣称亦然,仅视之为挑衅行为。破坏种姓规矩及杀牛等行为亦同,但可能会招来包括谋杀的私刑制裁)。穆斯林和外国人虽不适用种姓制度,但除非对方不友善,原则上按剎帝力对待。
印度教的经典主要是四部《韦陀经》,此外还有作为韦檀陀哲学来源的《奥义书》和《森林书》、历史文献《往世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圣人传记等。
5
Shiva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创造之神大梵天、破坏之神湿婆、维系之神毘湿奴。
印度教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善行能让人死后升天,恶行则让人死后堕为畜牲。
印度教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
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印度教也存在不少派别,主要派别有:师摩多派、吠陀宗教(Brahmanism)、毘湿奴派(Vaishnavism)、湿婆派(Shaivism)、性力派(Shaktism)。
主神论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毘湿奴和湿婆。
梵天在《往事书》中被称作是世界的创造者。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
神话中的梵天为红肤色,四首,四臂,在被吸收进入佛教成为护法神后被称为大梵天。
据说他曾创造娑罗室伐底为妻;娑罗室伐女在神话中是智慧、文艺和科学的保护神。手持乐器、贝叶书、念珠和莲花,常骑天鹅或孔雀。印度教徒认为,梵天创造世界之后已经尽了他的天职。他以自己的女儿为妻是犯了忤逆的大罪。因此对梵天很不重视。只在普希伽尔有一所供奉梵天的神庙。但对娑罗室伐底的崇拜则很流行。
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及其他两位大神,介于世界已经被梵天所创造,人们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地转移到了毘湿奴和湿婆亦即维护和毁灭两种力量对于世界权力的争夺上。
在整个印度,毘湿奴和湿婆的神庙遍布各地,而专门供奉梵天的神庙却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庙。
印度教有显、密两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着轮座,对性力女神“五M”的祭仪等。另外,在民间信仰中,还流行着宰杀动物甚至活人等作为祭祀的牺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严格实行素食主义。提倡梵行(清净的行为)。特别信奉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
“不害”被《奥义书》列为再生族断灭轮回五种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事书》还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继承了这种思想,使“不害”构成他的非暴力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显、密两乘之分中,毘湿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
毘湿奴(Vishnu)在吠陀神话中仅以跨出丈量世界的“三步”而著称,并不是十分崇高的神祗,而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却大大提高,被认为是拥有和梵天对等的地位,甚至很多毘湿奴教派的信徒认为毘湿奴的地位在梵天和湿婆之上,认为只有毘湿奴才是唯一真正的神,而梵天和湿婆等都只能算是“半神”等等。当然了,崇拜湿婆的信徒也会反过来认为自己信奉的神才是最伟大的。
在创造世界之神话的一个版本中提到:在创世之初,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毘湿奴神躺在大蛇那伽的身上,从他的肚脐中张出了一株莲花,莲花绽放时发出了数千倍于太阳的光华,其中诞生了梵天,然后梵天再创造了世界。
毘湿奴以各种各样的化身而闻名,有些神话说毘湿奴拥有一千种化身,还有的神话说他拥有无限种化身。不过一般认为毘湿奴拥有十种化身:鱼(马特斯亚)、龟(库尔马)、侏儒(瓦摩那)、野猪(瓦哈那)、人狮(那罗辛哈)、执斧罗摩(帕罗苏罗摩)、罗摩旃陀罗(罗摩)、克里希纳、佛陀以及伽尔基(白马),其中第六,第七和第八化身衍生出了无数的神话,第八化身克里希那是毘湿奴最著名和最受推崇的化身,甚至会从毘湿奴的化身中脱离出来成为被单独崇拜。最后的第十化身伽尔基是唯一没有降临于世的化身,传说只有到了世界的道德沦丧到了最低点的时候第十化身伽尔基才会降世。
毘湿奴会骑着白马伽尔基用手中的宝剑毁灭一切(骑着自己的化身),从这一点上来说,毘湿奴和湿婆在职能上发生了重合。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和毘湿奴的化身直接有关,从大量对这位功德无限的大神的诗篇来看,毘湿奴确实是印度教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神明之一。神话中的毘湿奴为蓝肤色,四臂,坐骑是大鹏金翅鸟,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妙毗天。
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像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或破坏神。
普遍认为吠陀神话中的鲁陀罗(Rudra)就是湿婆的前身。鲁陀罗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是强大无比令人恐惧的破坏神,而另一方面却又因替人畜治病而被称为“Jalasa-bhesaja”(治疗者),当时鲁陀罗已经具备了毁灭和医药这两方面的职能,而在印度教神话中,这位大神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湿婆普遍被认为是毁灭、医药、音乐、舞蹈、苦行之神,坚定的瑜珈修行者,也被称为“吉祥者”湿婆,由他而衍生出来的林伽(Lingga)崇拜体现了印度教徒对于男性生殖力的敬畏和赞赏。
印度最著名的古文物之一就是描绘湿婆跳舞的青铜像,当时湿婆脚踩着一个魔鬼,身躯呈现出优美的S形,身体周围的火焰呈放射状朝四周扩散,虽然姿势异常华美,但是湿婆的表情却非常严厉,因为该舞蹈就是传说将整个宇宙都重新归无虚无的坦达瓦之舞。湿婆同时还拥有其恐怖像——这是一位复杂而多变的大神,从他身上也产生了无数的神话。
一般认为像头神迦内甚和战神卡尔蒂凯耶是湿婆神的儿子,关于迦内甚为什么是像头也有不同的传说,另外由于迦内甚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而失去了一根象牙,这位憨态可鞠的像头神在印度拥有众多的信徒,他的能力范围相当广泛,印度人无论做什么事几乎都要向迦内甚祈福。神话中的湿婆为五面,三眼(当湿婆感到愤怒时从前额上的第三只眼就会喷出红莲之火烧尽一切),四臂,青喉(传说是因为众神搅拌乳海的最后大蛇那迦吐出的可以毁灭世界的毒液被湿婆吞下才会变成青色,又说在搅拌乳海的过程中产生了美貌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众神都想娶她为妻,而拉克希米最终选择了自己最为之倾心的毘湿奴,湿婆因此感到绝望才把毒液吞下,而他的妻子佩尔巴蒂抢先捏住了丈夫的喉咙才没让毒液生效,以后湿婆也被称为“青喉者”,眉心有新月标记,坐骑是青年南迪(它是所有四足动物的保护者),在佛教中被称为大自在天。
印度教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毘湿奴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为什么说印度教主要的神祇是三女神组合?
梵天,毘湿奴和湿婆的配偶相应地也被称为三女神组合。梵天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是诗歌和艺术,集美貌和智慧与一身的女神,传说她是由梵天创造出来的,后来和梵天相爱并且结合,而这就犯下了乱伦之过,为此梵天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个头(梵天为何会失去一个头成为四首有很多种传说,不过一般都认为这个头是湿婆出手毁掉的),看过了《世界·印度篇·往世书》以后大家就可以知道其实整个印度篇故事的由来便是如此。不过梵天和萨拉斯瓦蒂的婚姻似乎并没有那么幸福,萨拉斯瓦蒂对梵天总是不够尊敬以至梵天曾经一气之下有重新娶妻的打算——不过也恰好因为如此,在印度的另外一个宗教耆那教中,萨拉斯瓦蒂却很受推崇。
毘湿奴的妻子拉克希米,在佛教中被称为吉祥天,一说她是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的妹妹,不过一般都认为她是众神搅乳海时坐在莲花上出现的,是幸运、财富和爱的女神。毘湿奴和拉克希米的感情很好,几乎每次毘湿奴化身降临拯救世界时她都会陪伴而行,当她被单独崇拜时被认为是具有最高女性潜力的“世界之母”。
湿婆的妻子一般被认为是大女神黛维,但是和湿婆一样,这位女神具有多种分身,被认为是所有女神中最强大和最复杂的。黛维、佩尔巴蒂、迦梨、黑地母、杜尔迦、难近母……都是她的称号,当她以可怕的地母形态出现时,其恐怖相甚至超过了湿婆,她经常会被派去消灭一些强大的魔鬼,而杜尔迦这个名字就是在她消灭了同名的魔鬼之后得到的。在印度神话中,众神经常会将自己的法宝和武器借给她,在这些神物的帮助下,这位女神便更是如虎添翼——不过在《世界·印度篇》中百里还是让她主要以佩尔巴蒂的形象登场(其实是因为有受到《3X3eyes》的影响),“佩尔巴蒂”的意思就是“来自雪山”,她是雪山女神,是喜马拉雅山山神喜马万的女儿。
由于印度教认为婆罗门地位至上,因而祭祀万能影响了印度人两千多年的历史,教徒崇拜各种类型的神,且礼仪繁琐,有时甚至将活人作牺牲。
此外,印度教认为克制情绪及苦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它可以使人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摆脱轮回之苦。
在传统的印度思想中,有一个叫做Yuga的时间单位。
世界的一个周期分为四个Yuga:SatyaYuga(或KritaYuga),TretaYuga,DvaparYuga,KaliYuga。
在SatyaYuga,神的力量为众生所感知,人们相互之间通过心灵沟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没有隔阂,世界上没有痛苦也没有悲哀,没有战争,没有宗教,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可以说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
TretaYuga是一个精神的时代,人类发现了时间,发明了工具,用自己的心智占据了世界的主导地位。人类的心灵交流受到了阻碍,也出现了战争。《罗摩衍那》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个时代。
到了DvaparYuga,人类开始研究科学,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开始作出选择。他们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人与人的交流也要依赖文字。在这个时代,权力掌握在女人手里。据说Krishna的死亡就是这个时代的终结,而《摩诃婆罗多》里就描述了这一段。在《摩诃婆罗多》的最后,人类迎来了KaliYuga。
KaliYuga是一个物质的时代,男人代替女人掌握了世界的权力。人们追求物质胜过追求精神。权力和迷信开始统治人们的精神,神的存在只为少数人所感知,而使得人类了解神的方法只剩下宗教。
6
印度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传统上认为印度教包涵种姓制度,但近代有些研究认为种姓制度并非源自印度教而是印度社会,因为印度教的教条中并没有种姓制度,而且印度的许多其他宗教也曾经或仍然有种姓制度。
无论如何,印度教信徒间目前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剎帝力、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各种姓间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来,不变更。印度教还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诸如:重男轻女、寡妇不能再嫁、已婚妇女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以及重婚等等。
印度教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这充分体现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会化的特征。
印度教与佛教和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以僧侣贵族为主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以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为主的第二等级剎帝力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
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牧、渔、猎等,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级首陀罗,只能从事农、牧、渔、猎等以及其他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度规定: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印度教就是印度剥削阶级世袭地统治印度被剥削阶段的工具。婆罗门和剎帝力是印度的剥削阶级,吠舍和首陀罗是印度的被剥削阶级。
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2017年,印度剥削阶级婆罗门和剎帝力通过印度教成功地世袭地统治了印度被剥削阶级吠舍和首陀罗2617年。
除了这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圣雄甘地将贱民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印度独立后统称“达利特”(意为受压迫的人)。
尽管废除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对特定的社会阶层的从属关系在印度教的组成中依然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等级制度的原则是,所有生物从出生之日起,根据任务,权力,责任和能力,严格地相互区分。
等级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级(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个等级。尽管等级制度起源于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并采纳了等级划分,甚至印度基督宗教中等级也很明显,如今印度许多的教会教堂中,低等级的成员必须坐在后排。
印度教中的低等级贱民在社会上受到压迫,而印度法律无能为力,只能改宗包括佛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在内的其他宗教。
不过,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遍及欧洲的还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业化、技术革命和民族国家兴起等冲击的今日印度出现。对于数量日渐增加的城市职业印度人来说,宗教已经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机会重要。虽然这些人仍只占总人口的少数,但他们多半就是那些抛弃了种姓或对种姓抱无所谓态度的群体。
现代印度很多领导人已经采纳了非宗教观念,甚至甘地也曾声言反对种姓歧视,并公开反对苛刻对待不可接触者,不可接触者是印度各种姓以外的、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最底层的一部分人,也称移民。
7
印度教中妇女们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弘扬母性。怀孕的每一个阶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将有神职人员伴随和保护,保证孩子和母亲的身心健康。
过去妇女们要尽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证整个家族的安全和生存。尽管印度教徒并不会普遍地漠视女孩,但是时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还是被看作包袱,因为结婚的时候,她们要带着嫁妆离开。
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么大量的嫁妆将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这些问题也同时导致了很高的堕胎率。
很多现代的特别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渐地愿意抚养女儿,因为女儿能在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
在社会结构高度复杂的印度,年轻人自由婚恋面对的阻碍也比在中国社会更多。特别是如今印度教民族主义高度膨胀,与穆斯林的冲突逐渐公开化,两者之间的跨信仰婚姻更是困难重重。在印度甚至出现了一个颇有阴谋论色彩的词汇,专指印度教徒嫁给穆斯林的情况:爱情圣战。
一个典型的印度家庭由四个生活阶段组成。它规定,接受教育之后组建一个家庭,然后在孩子们都成长之后,出世而虔诚的学习,拯救自身。
在礼仪方面,印度教从未规定过一成不变的与基督教或犹太教相当的统一礼拜仪式。
虔诚的印度教徒天天在每个印度教家庭都备有的简陋祭坛前背诵规定的祈祷文,他们可能频频到印度无处不在的由叫做祭司的人照管的某个寺庙中祈祷或捐赠食物和鲜花。但不存在固定的刻板的仪式,没有固定的圣职委任或教士职务,也没有专门的类似基督教的星期日、犹太教的安息日或穆斯林的礼拜五那样的宗教节日供人礼拜。
在宗教仪式中,担任专职书记员,和主要由梵文写成的吠陀经及叙事诗的朗诵员的人,都是最高等级婆罗门种姓成员,他们也是丧礼、婚礼、成年礼和代人向神祈祷的唯一执行者。这些无疑都是祭司的职能,然而并不要求执行人必为俗人与神灵之间的中间媒介。所有印度教婆罗门成员都不是祭司,虽然印度教祭司管理寺庙并接受供品,但他们远非基督教或犹太教那样正式任命的职务。
印度教的节日也不少,其中大多数的文化色彩与宗教色彩一样浓厚,比如秋季的排灯节和春季的好利节。
排灯节是印度重大宗教节日之一,为期五天,相当于现在通用日历的10月下旬。此节供奉财富女神吉祥天女,在孟加拉国则供奉女神迦梨。
好利节则是印度教的春节,即公历2、3月间的望日。该节富于纵情狂欢的特征,届时人们不分种姓、性别、社会地位和年龄,力求尽欢。印度教还存在到著名寺庙和圣地朝觐的古老传统。
无遮大会也是印度的一大特色。2001年,在恒河中游阿拉哈巴德举行的12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吸引了3000万人参与,这是印度最盛大的河边法会,每三年在四个地方轮流举行,故同一地方每12年举行一次。据说在大会期间,人们沐浴于河中,可以净身、涤心、洁口。
8
印度教对于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是这样认为的: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而终,而是无穷无尽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为(业)所决定。动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这个连锁中的环节。一个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恶则能令他来世堕为畜类。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终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间求得快乐。虔诚的印度人的愿望是获得解脱,在那种不变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称为梵。
印度教具有正反“二元”性,它接受邪恶的存在,愿意忍受比其它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认人——他们自己就是善与恶、爱与恨、悲与喜、低贱与高贵、自私与利他的混合——必须服从自己的本性与宇宙的本质。因此,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祇同时代表着毁灭者和创造者两个方面,既创造痛苦,又带来福祉。
因此,虔诚的,尤其是有文化的教徒,基本上是一神论者,强调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超乎类人神灵之上的唯一创造本源的尊严。即使没有宗教信仰,通过信仰、默想和对永恒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种中间媒介,也可以找到通向创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门。
印度教徒相信灵魂不灭,认为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为终,乃是无穷无尽的轮回。神、人、动物都是这轮回中的一员,新生命的轮回角色乃决定于此人前世的作为与奉行印度教虔诚的程度,即印度教徒所称的“业”(karma),而今生的业又决定了下次轮回的地位,如此在神、人(种姓阶级)及动物间循环不已。
印度教徒若要得救,必须力行三方面的要求:(1)公义的行为(2)虔诚的信仰(3)知识的追求与冥想。
不论是因善行升天,或是恶行沦为畜类,这样的生命都需再次轮回,因此,虔诚的印度教徒所追求的,乃是脱离生死轮回,进入个人与永恒的“神圣大一”(Divine One,又称“梵”《Brahma》)合而为一的境界。这是一种不变状态的安息,被称为“梵我合一”,或“涅盘”。
印度教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灵魂与神合而为一。
解脱的道路有三种:
一是行为的道路,严格奉行各种戒律、例行祭祀;
二是知识的道路,通过学习、修行、亲证等;
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宠。
虔诚的印度教徒遵守日出时的聚会仪式,以及晨间或傍晚的斋戒沐浴。日出前便开始个人的礼拜,中午、日落前再各做一次。他们在家中或是寺庙里,将食物、金钱、祷告等作为祭物,献在祭坛,归于神,希望藉此远离邪灵的挟制,得到神所赐的平安。
为了更成功地集中精神于礼拜,他们以特定的方法,如身体的姿势、手势等,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这也是印度教徒礼拜的目的。
另一个可达到梵我合一的途径就是瑜珈(yoga)的修练。
利用各样身体姿势,集中生理能量,使个人的心理、精神与灵魂透过如此的训练与梵相结合。
印度教节日繁多,朝圣是重要仪式之一,主要圣地是恒河及恒河三支流的发源地,贝拿勒斯(Benares)常是印度教徒朝拜的中心。为了错误的行为苦修、请求改变命运,或者只是来向神圣大一行奉献之礼,使得他们往往得长途跋涉地至孟加拉国湾海边、到喜马拉雅山上的恒河发源地等圣地朝圣,他们相信恒河的水能洗净他们所犯的一切罪孽。
天堂与地狱之说对印度教徒的生活是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宗教也非常重视天堂与地狱的存在。这意味着人们在死亡和再生的过程中不是经过天堂就是通过地狱。对天堂的描述使得每个人都喜欢去那里,而地狱则是一个人人都想躲避的地方。
9
印度教的经典里说,阎王殿里的死神Chitragupta保存着每一个人行为善与恶的记录。以此为依据,如果一个人的善行占主导地位就被发往天堂,反之则被打入地狱。
天堂是神居住的地方。每个人在那里都很幸福。天堂的主人是因陀罗神。天堂里的幸福与人世间通过感官感受到的不一样,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幸福。只有当一个人完全掌控了心灵、情感和自我时才能体验到那种幸福,其远远超过来自感官的乐趣。
宗教教义里宣称,那些对所有众生有慈悲心肠,仁爱之心,说话和气,把女人当作母亲、姐妹或女儿看待,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偷盗,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诚实,没有嫉妒之心,不伤害别人,对每一个人都很亲和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到天堂的幸福。
有智者说,当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质量,在地球上也有他们的天堂。正如有一个故事说的,神有一次宣布给一个星期自由进入天堂的时间,不受行为表现好坏的限制。这将是一次面向所有人的毫无保留的开放。人们听说之后,纷纷赶往天堂,在天堂的门口排起了长队。
神在宣布过后不久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一名男子头顶着木柴,嘴里哼着小调走在回家的路上,对神宣布的消息一副毫不介意的样子。神觉得很奇怪,就拦住他问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进入天堂不受限制了的消息吗?”
这名男子带着快乐与满足的微笑回答说:“先生,我已经听说神做了这个慷慨的决定。但说实话,我从我孩子充满笑容的脸上,我妻子忠贞的爱情里,我兄弟对我的支持与关怀中,我邻居友善的行为方面都体验到天堂般的幸福。我有这么一个天堂,为什么要去追求另一个我没有见过的天堂呢?”
地狱是一个令人忧愁的地方。下到地狱去的人要经历不断的伤害和痛苦。据信有七层接近阎王殿的地狱,那里被描述为是一个可怕的充满恐怖的地方。宗教教义里说,那些贪婪好色,虚伪,忘恩负义,奸淫,不择手段,对老弱病残和孤儿漠不关心的人会尝到地狱的痛苦滋味。
在薄伽梵歌里说,通往地狱有三条道路:淫荡,愤怒和贪婪。
神和具有美德的人在人间也享有天堂,他们可以承受地狱,给受苦难的人以宽慰。有个故事说,竽笛斯特拉获得了在地狱里一天,在天堂里100年的时间。当问他想先去哪里时,他选择先去地狱。他进到地狱里以后,那里的人从他充满美德的身躯里散发出的芬芳中得到很大的安慰。竽笛斯特拉凭着自身的美德给地狱里的人营造了一个天堂。这就是善对恶产生的影响。
了解了印度教的一些简要情况后,我的心不再平静。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世界上有哪个民族哪个草根会喜欢复制这种种姓制度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