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第十七章 大口咬嚼不是梦 《读懂牙齿的秘密》治牙亲历记
牙齿好的人正常进食不是问题。如果患有牙周病,就无法大快朵颐、享受美食,也就不能从食物中获得幸福感。如果从畏惧看牙病到后来索性不看牙,就这样恶性循环,牙齿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害怕看牙,小病拖成大病。
有些人因为牙齿凌乱不好清洁,进而导致有牙周病问题,加上长期害怕看牙医,口腔内严重的牙周病只能任由持续恶化,牙齿都会摇摇欲坠,逐渐不堪重负,几近无咀嚼功能。
其实戴上固定式的假牙,就能顺利进食,咀嚼起来没有摇晃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找回遗失许久的幸福时光。
咀嚼功能十分重要。中国人还从咀嚼功能引发出奇妙的咬文嚼字文化。
早在汉代时,劝酒之词,就有嚼复嚼之语。嚼可以表示干杯,在当时京都饮酒相劝,言嚼复嚼。后人也会在诗文之中用嚼复嚼来表示饮酒,“有意嚼复嚼,今宵来不来。”
嚼的小篆字形,是从口焦声,异体改为从口爵声,隶变之后就分别写作噍、嚼。两者最开始只是声符不同,意义并无区别,都是指咀嚼,不过今天二字表意有所分工,在表达咀嚼这一意义上,今天我们多用嚼。
嚼,本义为咀嚼,也就是用上下牙将食物磨碎。这个意义一般读作jiáo。在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中的时候,嚼读作jué,意义并没有什么不同。
古人说吃饭要细嚼慢咽,方才是养生之道。又说嚼而无味者,弗能内于喉,嚼起来都没啥味道的,怎么能吃进去呢。又说味同嚼蜡,那是没滋味到极点了,可以用来比喻文章没有滋味没啥意思。
汉代桓谭的《新论》引用这样一句俗语,挺有意思:“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
知道肉的滋味好,就对着肉摊子大口咀嚼,眼饱腹中饥啊。是故后人用屠门大嚼比喻欣羡而不能得、聊为已得之状以自慰。
曹植也曾引用过,说“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路过肉铺之外而大口咀嚼,虽然没有真正吃到肉,但图个心里痛快。
由本义引申,嚼就有了吟赏、玩味的意思。嚼羽、嚼征谓调弄音律,一生嚼徵与含商,笑杀江南古调亡。嚼味谓咀嚼品味,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有本杂志叫《咬文嚼字》,主要内容是“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这个嚼,当然就有玩味、品鉴的意义在。
一般我们说咬文嚼字,会用来形容在字词语句上的斟酌推敲。斟酌推敲当然是有必要的,可有的时候过分讲究,反倒不好了。因此咬文嚼字常常形容过分推敲字句,一个字一个字抠,一个词一个词推敲,一句话一句话去琢磨。或者用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颇有点装腔作势。
《红楼梦》里凤姐就曾说自己怕和别人说话,“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凤姐冒火,想来这也是符合凤姐的“人设”。或者用来形容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马南邨在《燕山夜话•不求甚解》中说读书的方法,就说不要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中国的文字,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创造,中国的每一个文字,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记录着某种情感,并且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丰富着内涵。就像嚼,承载着人类最初用力用牙齿研磨食物的记忆,而渐渐延伸到其他的领域之中。
自古以来,我们就重视文字的学习,也重视文字的运用,在遣词炼字中传承着中华文明,继承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今天的我们富于创造,网络上生活中也不断地出现着各种新词流行词,生动形象,好像不用细抠每一个字还挺有意思。但是有的时候“咬文嚼字”,准确地去用字词,去嚼字嚼词嚼句,感受文字中的内蕴,从嚼之中体会情感,还是有必要的。
咬文嚼字,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wén-jiáozì,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也作咬文啮字。出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在中国包含“嚼”字的成语很多,如:
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汉语成语,出自《西游记》,意思是慢慢地吃东西。
长啜大嚼
长啜大嚼,汉语成语,拼音是cháng chuò dà jué,意思是形容狂饮暴食。出自《新唐书•五行志三》。
咬钉嚼铁
咬钉嚼铁,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 dīng jiáo tiě,意思是指牙齿能咬碎铁钉,比喻意志坚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
枉口嚼舌
枉口嚼舌,汉语成语,拼音是wǎng kǒu jiáo shé,意思是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出自《金瓶梅词话》。
嚼舌头根
嚼舌头根,汉语成语,拼音是jiáo shé tou gēn,意思是诅咒的话。把舌头从根部咬下来。表示说了坏话,应该受到这样的惩治。后也用以指顺嘴胡说,搬弄是非。出自《西游记》。
嚼铁咀金
嚼铁咀金,汉语成语,拼音jiáo tiě jǔ jīn,意思是指说话斩截。
耐人咀嚼
耐人咀嚼,汉语成语,拼音是nài rén jǔ jué,意思是指耐人寻味。出自《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一》。
齩文嚼字
齩文嚼字,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 wén jiáo zì,意思同“咬文嚼字”。出自 《京尘杂录•长安观花记》 。
如嚼鸡肋
如嚼鸡肋,汉语成语,拼音是rú jiáo jī lèi,意思是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出自晋•司马彪《九州春秋》。
兴如嚼蜡
兴如嚼蜡,汉语成语,拼音是xìng rú jiáo là,意思是指毫无兴味。出自《粉蝶儿•秋日闲情》。
戟指嚼舌
戟指嚼舌,汉语成语,拼音是jǐ zhǐ jiáo shé,意思是形容愤怒之极。出自《华盖集•“碰壁”之余》。
过屠大嚼
过屠大嚼,汉语成语,拼音是guò tú dà jué,意思是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出自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
朵颐大嚼
朵颐大嚼,汉语成语,拼音为duǒ yí dà jiáo,意思是动嘴大吃。出自《清代学术概论》。
味同嚼蜡
味同嚼蜡,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 tóng jiáo là,表面意思是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出自《楞严经》。
望门大嚼
望门大嚼,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mén dà jiáo,意思是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出自《昭明文选》。
裂眦嚼齿
裂眦嚼齿,汉语成语,拼音是liè zì jiáo chǐ,意思是瞪眼欲裂,紧咬牙齿。形容愤怒到极点。出自《跋傅给事贴》。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wén-jiáozì,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也作咬文啮字。出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贪多嚼不烂
“贪多嚼不烂”是一个成语,比喻工作或学习,贪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典出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贪多嚼不烂了。”
咀嚼英华
咀嚼英华,汉语成语,拼音是jǔ jué yīng huá,意思是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出自《进学解》。
嚼墨喷纸
嚼墨喷纸,汉语成语,拼音是jué mò pēn zhǐ, 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出自 晋•葛洪《神仙传•班孟》。
嚼腭搥床
嚼腭搥床,汉语成语,拼音是jiáo è chuí chuáng,意思是形容极其愤恨。
嚼穿龈血
嚼穿龈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iáo chuān yín xuè,形容十分仇恨。出自《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嚼齿穿龈
嚼齿穿龈,汉语成语,拼音是jiáo chǐ chuān yín,意思是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出自宋•苏轼《东坡题跋•偶书》。
吹叶嚼蕊
吹叶嚼蕊,汉语成语,意思是chuī yè jiáo ruǐ,意思是指吹奏、歌唱。出自唐•李商隐《柳枝》诗序。
蠹国嚼民
蠹国嚼民,汉语成语,拼音是dù guó jiáo mín,意思是同“蠧国害民”。亦作“蠧国嚼民”,出自《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
屠门大嚼
屠门大嚼,汉语成语,拼音是tú mén dà jiáo,意思是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出自《新论》。
抟沙嚼蜡
抟沙嚼蜡,汉语成语,拼音是tuán shā jiáo là,意思是抟沙不能成形,嚼蜡毫无滋味;比喻空虚无味。出自《哨遍》。
咬嚼吞吐
咬嚼吞吐,拼音yaojiaotuntu,是一个成语词汇,释义为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切齿嚼牙
切齿嚼牙,汉语成语,拼音是qiè chǐ jiáo yá,意思是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出自元•秦简夫《东堂老》。
嚼饭喂人
嚼饭喂人,汉语成语,拼音是jiáo fàn wèi rén,意思是把经过改写而缺乏新意的作品塞给别人。出自晋•鸠摩罗什《西方辞体论》。
吹花嚼蕊
吹花嚼蕊,汉语成语,拼音是chuī huā jiáo ruǐ,意思是指吹奏、歌唱。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出自《浣溪沙》。
细嚼烂咽
细嚼烂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xì jiáo làn yàn,意思是形容吃得很慢且少。
嚼蕊吹花
嚼蕊吹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iáo ruǐ chuī huā。
味如嚼醋
味如嚼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wèi rú jiáo cù。
咬钢嚼铁
咬钢嚼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ǎo gāng jiáo tiě。
死吃死嚼
死吃死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ǐ chī sǐ jiáo。
咀嚼文义
咀嚼文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ǔ jiáo wén yì。
嚼文嚼字嚼疼痛,为什么有的人会有咀嚼困难?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脸庞疼痛,咀嚼和张口都受影响,想挂号不知挂哪个科?其实这个问题很常见,看口腔颌面专科或康复医学科都可以,通常口腔科也会转介到康复科。这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颞(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每当你张闭口咀嚼食物,或是进行其他打哈欠、张口等下颌活动时,这些恼人的症状就会提醒你它的存在。
什么人容易中招?
颞下颌关节紊乱,常出现于20-40岁年龄,男女比例1:4,女性较多,且目前发现青少年学生族发病呈上升趋势。
有什么症状?
当你的颞下颌关节区域,也就是耳朵前面的区域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时,就要当心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疼痛包括脸、太阳穴、耳朵里面、耳朵前面区域;特别在大张口、大笑、打哈欠、说话、咀嚼、紧咬牙齿时疼痛;如果有磨牙和紧咬牙习惯,可能早上起来觉得脸特别痛。
2.弹响或杂音张口和(或)闭口时能听到耳前区域“咔咔”的声响。或有其他声音,比如摩擦或破碎的声音。
3.张口受限嘴巴张不到以前那么开了,感觉关节卡住了。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常见病因颞下颌关节紊乱与多种因素有关:
1.心理社会因素:紧张、焦虑、抑郁等。
2.颞下颌关节负荷过大:吃太硬的食物、张很大口吃东西等。
3.咬合不良。
4.关节内外创伤。
5.颈椎姿势不良。
6.关节区受到寒冷刺激,不良姿势,如用手支撑下颌不良习惯,长期低头驼背伏案工作等。
如果咀嚼或紧咬牙齿时出现疼痛,就要检查磨牙状况。一定要到医院才能明确真正的病因在哪里,是否与牙病有关。原因找到了,大口咬嚼不是梦。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但是,我突然遭遇了痛苦的牙痛经历,牙痛要了我的命。除了让牙医诊治外,我开始研究起世界牙痛史。并开始撰写《读懂牙齿的秘密》,记述自己的治牙亲历记。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