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4)蜻蜓羽化的变身时刻 The moment of dragonfly transformation漫话蜻蜓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寒冬使蜻蜓羽化期只限于春天和夏天。 鉴于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冬季虽短但明显较凉快,使得大部分蜻蜓种类的羽化期都没有明显的模式。香港有一些品程称为“春季种类”,它们在春天羽化为成虫,四月下旬或五月通常是它们羽化的高峄期。它们拥有同步羽化的模式,即当雨季开始和气温上升时,它们的羽化期也同时开始。 春季种类包括大部分的河栖春蜓科,如独角曦春蜓和纯鎏尖尾春蜓。此两种蜻蜓的羽化高峄期较中华长钩春蜓早大约两星期。 色蟌科的烟翅绿色蟌也是一种春季种类,它们的飞行期很短;同属色蟌科的华艳色蟌则由春季至十一月下旬都可见它们的展翅飞翔。 大部分羽化期没有明显模式的蜻蜓种类,从三月至翌年的一月都可见它们飞行。黄蜻则全年都在飞行,这是由于它们有迁飞而来的种群涌入。然而,这情况就不太可能在一月及二月时出现,因为虽然估计迁飞的种群会从菲律宾而来,但是盛行风在这两个月大多从东面或东北面吹来,却很少是源自南面的菲律宾。 有些种类,尤其是纹蓝小蜻,要直至夏末才会看到,但大部分的羽化高峄期都在春天,夏天期间继续会有稚虫羽化,但数目会逐渐减少,到了深秋,羽化期就会完全终结,这与当时的平均气温明显下降有关。 羽化为成虫的实际过程是十分精彩的,通常在一小时内完成。 不过,要将柔软的身躯和闪亮的柔软翅膀硬化,以及要蜕变成完全成熟的颜色则可能要花上数小时。在这段时间中,它们不能移动也缺乏坚硬的外壳保护,所以蜻蜓通常选择于黄昏至清晨的时间进行羽化,以减少被捕食的机会。 而在羽化过程中,稍一不慎,身体或翅膀更会因撞到身边对象而没有完全扩展,导致出现畸型现象而影响日后的活动能力,甚至死亡。 大部分蜓科蜻蜓都在傍晚后不久的晚上开始羽化,然后在黎明前作首次飞行。 春蜓科、蜻科和束翅亚目则都在晨初时羽化。大伪蜻属种类在晚间羽化。 当身体已经长到够大的时候,位于胸上的翅芽(会成为成虫翅膀的部分)就会逐渐鼓胀,这就是羽化的信号。 虽然羽化的场所会因蜻蜓的种类而异,不过季节大多数是集中在初夏。细蟌、绿胸晏蜓和白刃蜻蜓这类蜻蜓的羽化中意场所,是突出于水面上的植物的茎、叶,或木桩、枯枝、倒木等;而像春蜓类的蜻蜓,除在石头或水泥护岸之外,也有那种只把身体从水面伸出一半左右就羽化的种类。除了在水边,也有像无霸勾蜓那般在离开水边几公尺处的建筑物壁面或是树干羽化的种类。 蜻蜓幼虫脱去外壳蜕变 一只刚从幼虫壳中蜕出的蓝晏蜓(Aeshna cyanea) 即将羽化的水虿,虽然会把头和胸部从水中探出来静静的待着,这不仅是在判断羽化场所跟气温等条件是否良好,也是配合羽化,将呼吸方式从水中改变成在空中呼吸的重要时期。 随着羽化过程的进展,翅膀逐渐完全伸展,这时腹部前端就会流出数滴液体——这是用来把缩在一起的翅膀展开所用的体液,在翅膀完全伸展后就不再需要。当液体掉落后,蜻蜓的腹部也会变得纤细,成为神气的蜻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