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2)飞蛾的一生 The life of a moth 昆虫知识

飞蛾,别名蛾、蛾子、扑棱蛾子。蛾的生长历期(生命周期)分为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四个发育阶段。 卵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昆虫的卵受精(也有不受精的)后,卵内的胚胎即开始发育。卵发育成熟后为幼虫。幼虫破卵而出的过程称为孵化。卵从产下至孵化所经历的时间称卵期。 幼虫期是昆虫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即从卵孵化至幼虫化蛹的过程。不完全变态类型中,幼虫也叫若虫和稚虫,它们没有蛹这一发育阶段,从幼虫直接发育为成虫;完全变态幼虫老熟即进行化蛹。 蛹期是完全变态昆虫发育的第三个阶段。是昆虫从幼虫过渡到成虫之间的阶段。幼虫老熟后身体缩短,不食不动,外表逐渐加厚,进行化蛹。有些幼虫化蛹前还有一个时间较短的前蛹期。有些幼虫在化蛹前吐丝作茧或作蛹室,以资保护。蛹发育成熟,即羽化为成虫。 成虫期是昆虫发育的最后阶段。性成熟,能进行交配产卵,但有些成虫在交配和产卵之前须进行补充营养。 1 幼虫特征 飞蛾幼虫长有咀嚼式口器,以植物的叶子为食物。成虫无法咀嚼食物,而用类似吸管的长型口器吮吸树汁、花蜜等。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虫咬食植物根部,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 飞蛾体小至大形。成虫翅、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虫蠋形,口器咀嚼式,身体各节密布分散的刚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对,以5对者居多,具趾钩,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 大多数飞蛾种类幼虫头部为下口式,少数种类(如潜叶蛾等)为前口式,通常具硬化而色深的头壳。头部前面有l倒“Y”形的蜕裂线,是幼虫脱皮时首先裂开的地方。 幼虫胸部分节明显,前胸背面近前方形成骨化板,称为前胸盾。前胸两侧后下方各有1气门。胸足通常发达,5节,末端具1弯形的爪。 腹部通常10节,末节背面骨化形成臀板,有些种类在臀板下方生有硬化的梳状构造,称为臀栉,用以弹去排泄的粪粒。腹足的构造比较简单,趾的腹面生有趾钩。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等,是鳞翅目幼虫分类的鉴别特征之一。 鳞翅目幼虫的胴部(胸部十腹部)常具有明显的花纹或纵条纹,多根据其所在位置命名,某些线纹,可作为种类鉴别的辅助特征。幼虫身体各部分常具各种外被物,如刚毛、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等。体表瘤状突起上着生刚毛,刚毛可分为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3类。毛序是幼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2 蛹体特征 飞蛾体小至大形。卵多为圆形、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蛹为被蛹。蛹体多为长椭圆形,棕色或褐色。蝶类的蛹多为浅色,头部和胸部常具突起。蛹体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部分,复眼位于头部两侧,触角基部位于复眼外侧。下唇须两侧为l对下颚外颚叶(喙管)。 雄虫第9腹节的中央有1个生殖孔,为一纵裂缝,周围常略突起。双孔类雌虫有两个生殖孔,位于第8和第9腹节中央,前者为交配孔,后者为产卵孔。 在很多种类中,两孔连成l条纵裂缝。据此可鉴别蛹的雌雄。 3 成虫特征 成虫头部略呈球形或半球形。触角多节,呈丝状、棒状、栉齿状(羽状)等,雄性触角常较雌性为发达。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虹吸管取食时伸入花中,吮吸花蜜。 胸部发达,各胸节趋于愈合。前胸在低等蛾类中较发达,而高等蛾类一般较退化。中胸甚大,后胸背板小。足细长,具翅2对。许多蛾类在翅面上由各色鳞片组成各种线条和斑纹,多根据其形状或位置命名,其分布、形状等因种类不同而异,是科以下分类常用的重要依据。 腹部呈圆筒形或纺锤形。雌虫腹部第8一l0节显著变细,套缩入第7节内,产卵时可以伸出,形成伪产卵器。大部分种类第8腹节有一交配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称为双孔类。产卵孔的两侧有1对瓣状构造,称为肛乳突,用以握持产出的卵,使卵粒粘着于物体上。 雄虫腹部可见8节,第9一l0节的附肢演变成外生殖器。阳具发生于背兜和基腹弧之间的隔膜上,基部形成二个外翻的锥形突起,称阳端环。阳茎的端部能翻缩,称端膜,上面常有刺。 第9腹节的生殖肢演变成1对大形瓣状物,称为抱握器,上生各种刺、毛和骨片等。雄性外生殖器在种间分化很大,常作为种类鉴别的重要依据。 成虫取食花蜜,对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类成虫能刺破果实;吸食果汁,导致落果;有的钻入植物组织为害,潜食叶肉,钻蛀茎干;有的侵蛀芽、花、种子等组织中;有时还能引致虫瘿。是昆虫中重要的害虫。 4 繁殖方式 飞蛾交配 在昆虫中,飞蛾是蝴蝶的姊妹,属鳞翅目,异脉亚目。飞蛾虽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却差不多。 在雌蛾体上长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即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的扩散传布,把雄蛾从遥远的地方招引来,进行交尾。性外激素分泌的量虽然很少,但作用却很大。 据说一只雌性舞毒蛾只要分泌0.1微克的性外激素,就可以把100万只雄蛾招引过来。 雄蛾的嗅觉器官特别发达,它们的触角往往长成羽毛状或栉状,从而对雌性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感觉十分灵敏,几乎可以感知只有几个分子的信息。有人用舞毒蛾做试验,当风速在每秒100厘米时,雄蛾对4.5千米以外的雌蛾性外激素仍有反应,但除去触角后就失去了这种反应。 飞蛾这种用气味寻找配偶的方式,在生物学中称为“化学通讯”。飞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完全不同。 除少数种类成虫吸食果汁外,大部分成虫并不危害农作物,幼虫则大部分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因此,人们就利用飞蛾的“化学通讯”特点,分离和测定了许多飞蛾类害虫性外激素的结构,并进行人工合成,用来诱杀雄性飞蛾,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正在交配的飞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