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5)令世界震惊的皇蛾 The Emperor Moth that Shocked the World 昆虫知识
皇蛾是世界上公认最大的蛾类,民间俗称玄天上大的使者。民间习俗传说中,每天第一批皇蛾破茧而出都适逢玄天上帝生日出现,而且正巧又夜间趋旋光性使然飞到玄天上帝庙宇内,所以行蛾就成为民间信仰中玄天上帝的使者。
皇蛾
皇蛾前翅先端凸出,形状像是蛇头,因此又叫蛇头蛾
皇蛾从蛹羽化出后,不吃不喝,只有短短七天的寿命,只为交配繁殖出下一代。所以有能力飞行的雄皇蛾会把握机会寻找附近停留枝头上的雌皇蛾交配。
皇蛾被公认为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蛾种,翅展可达20~30公分。
皇蛾广泛分布在中低海拔至平原区。繁殖地区主要在亚美非三洲中低海拔至平原区,以台湾八卦山最多。台湾早年低海拔的山丘都是皇蛾们的栖地。
皇蛾通常出没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台湾、中国大陆南部、东南亚、马来群岛、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区。
在印度,当地居民有饲养皇蛾的习惯,主要目的在于抽取它们的蚕丝,不过这个习惯并非基于商业因素。
皇蛾天敌主要是蜥蜴,蚂蚁,鸟类,蜘蛛,寄生蜂,虎头蜂。野外皇蛾90%为天敌所吃,与其食物链息息相关。
皇蛾幼虫食草多种,江某、茄苳、鸭脚木、蕃石榴、九芎、树杞等,其中又以江某树为主。
秋季的终龄幼虫会结茧度冬,茧期长达60天或更久。
令世界震惊的雄蛾,触角呈羽状,而雌蛾的翅膀形状较为宽圆,腹部较肥胖。其翅面呈红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个三角形无鳞粉的透明区域,周围有黑色带纹环绕,前翅先端整个区域向外明显地突伸,像是蛇头,呈鲜艳的黄色,上缘有一枚黑色圆斑,宛如蛇眼,有恫吓天敌的作用,因此皇蛾又叫做蛇头蛾。
雄虫触角较雌虫发达,且上翅翅端蛇头般外突也较雌虫大。
皇蛾因为体型大,色彩鲜明,常常被制作成标本来贩卖。
1 皇蛾的主要特征
皇蛾的英语名字是“Atlas moth”,可能源自希腊神话中泰坦之一的阿特拉斯,亦可能是因为它的翅膀长得像地图。而在香港,皇蛾又被称为“蛇头蛾”,原因是皇蛾的前翅末端部分,图案形态非常像蛇的头部。
皇蛾被认为是全球最巨大的蛾。它的庞大翅膀最高纪录有400平方厘米之广,其前翅的最长长度亦足有25至30厘米。
《哥斯拉》系列电影中的著名怪兽摩尔斯拉,就是以皇蛾作为原型。皇蛾展翅后的翅幅几乎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雌性的体积普遍较雄性为巨。
皇蛾
与一般天蚕蛾类相同,皇蛾的触角是呈羽毛状的。大部分皇蛾都以栗色为主色,身体呈三角形,前翅及后翅上都长着有黑色边线的眼状纹。关于皇蛾何以会拥有如此夸张而迷幻的翅膀,暂时尚未有明确的解释,但大部分学者相信这双翅膀在某程度上有回避猎食者的作用,并且很有可能为皇蛾的保护色,以与眼镜蛇相似的花纹来迷惑敌人,达到威吓的效果是普遍学者相信的。
皇蛾的身体有毛,与其翅膀相比之下显得非常细小。皇蛾根据地理及亚种的分别而有着不同的体纹及颜色。雄性皇蛾的体型及翅膀均较雌性为小,然而其触须却比雌性皇蛾为宽阔及稠密。成虫后的皇蛾口部器官会脱落,因此不能进食,它们仅靠幼虫时代吸取在体内的剩余脂肪维持生命,大概一至两个星期后便会死去。
2 皇蛾的繁殖生育
皇蛾的卵
雌性皇蛾在性活动方面是被动的,它们会释放强烈的性费洛蒙以吸引雄性皇蛾接近。雄性皇蛾的羽状触须拥有敏锐的化学物质接收系统,即使远在数公里之外,只要迎着顺风,它们就能感应雌性皇蛾所释放的费洛蒙。
皇蛾普遍没有稳定的飞行习性,因此雌性皇蛾并不会在破蛹后飞得太远,它们只会在附近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找出一个满意的栖身之所,以便传播它们的费洛蒙。
交配后的雌性皇蛾每次生产一定数量的卵,每枚卵直径仅有2.5毫米,红褐色圆球形。雌性皇蛾会把蛾卵藏于树叶的阴暗面待其孕育,有时将卵产在墙上,大约10天孵化。
未受精卵成塌陷状,雌性皇蛾一般可产100多个卵。目前人工繁殖成功率约20个成功17个,成功率约85﹪。
皇蛾幼虫
约两周后,呈绿色的毛虫出生,身体白色,长有肉刺。
皇蛾幼虫的背部长有一列肌质的角刺,角刺上铺着一层白色的蜡质。
皇蛾四龄或终龄幼虫
皇蛾的幼虫,绿绿白白的身体,白白一根根的毛,背上的肉棘就像是用卫生纸搓一搓黏上去一样,看起来很不真实,全身像是裹了白色的粉末,身体上会有随龄期而增加的蜡粉,而在最后末节腹足会有橘红色环状色斑,这是四龄、终龄的特征。
皇蛾幼虫一出生就会尽情地啃食出生处的叶子。皇蛾的幼虫以植物叶片为食。
幼虫食性颇杂,细叶馒头果、江某、树杞蕃石榴、茄苳等。人工饲养可以用蕃石榴、伏牛花、肉桂树、莲雾、苹果、梨等植物叶片喂食。
幼虫约成长至12厘米长的时候,它便会开始在枯叶间结蛹。
化蛹前的终龄幼虫
皇蛾孵化4周多时间后,幼虫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开始结茧,结茧时,幼虫会找一片树叶,在上面吐丝,在叶柄交叉处会特别固定,这样大概一天时间,就把自己完全包起来了。
皇蛾幼虫,从十月化蛹开始等到来年五月中才羽化,蛹期长达七个月之久!而如果是第一代成虫,不用过冬的话,蛹期约3周,差异很大让人惊呼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神奇调适。
蛾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要羽化成功并不容易,尤其时间拉得越长,也越有可能在蛹期被天敌给吃掉。
幼虫吐丝化蛹,包覆在叶片之间
成虫皇蛾约于四周后破蛹而出。皇蛾成虫出现于5至9月,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夜晚趋光。
皇蛾每年有两代,于4~5月、8~9月间繁殖,成虫于夜间羽化、交配、产卵。成虫出现于5~9月,具趋旋光性,常在傍晚时飞到灯光边来。
鳞翅目羽化的时间通常在半夜、清晨发生,这时候相较白天而言不容易被攻击,赶紧出来,准备求偶、繁殖后代。
羽化后,刚出来的成虫翅膀内还有许多水分,翅膀柔软无力,待过了一天,皇蛾晾干翅膀后喷了一些不知名的液体,原来叫做“蛹便”。蛹便指的是完全变态类的昆虫从蛹刚羽化后,排出的少量的液体,鳞翅目昆虫根据不同的种类,蛹便中也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如红褐、黄褐等。
羽化出来的皇蛾,身上的纹路美的惊人。皇蛾展翅约可达20-30公分,翅面呈红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个三角形无鳞粉的半透明区域,前翅先端整个区域向外明显的凸出,形状像是蛇头,有恫吓天敌的作用,也因此皇蛾又叫做蛇头蛾。
皇蛾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