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家蚕的历史足迹 The Historical Footprints of Silkworms视频
家蚕的学名是Bombyx mori。其中,Bombyx属名源自希腊文bombos,意思是绢鸣;“mori”种名则来自桑属的学名“Morus”,意思是桑树。桑树是有灵气的,很多人都喜欢种植桑树来沾染一些所谓的灵气。桑树在我国的地位其实很高,最初的时候黄帝让自己的妻子嫘祖负责人类衣物原材料的寻找,嫘祖就在桑树上找到了蚕,继而靠着种植桑树养蚕,才让全人类都有了布匹衣物来遮体。随后在神话中更是有着数不胜数的关于桑树的传说,桑树因为适合“蚕”这种生物生活,因而成为了天地间非常有灵气的一种植物。在神话中蚕是非常重要的,蚕向来都是一种天材地宝,可以被仙人们拿来直接服用当作天地灵气来吸收。
从考古家在吴越发现的丝绸实物来看,在5000年前的江南地区就有桑蚕业。相传早于公元前三千多年,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取丝”。中国丝绸的秘密,后来随移民传播至朝鲜、印度等地,传说在公元六世纪拜占庭的基督教僧侣从中国偷运蚕蛹,养蚕技术才传到了欧洲。
家蚕最初起源于中国,中国的家蚕育种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已有关于二化性蚕的记载。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详细描述了多种蚕种类型,显示出当时对蚕种的分类和育种技术的重视。明代的《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记录了蚕种的早晚两种、茧色的黄白两种及不同的蚕体类型。清代进一步对蚕种进行了区分和记录,如“盐种”、“灰种”等。
大约公元前200年,随着人口迁徙,家蚕及养蚕技术由中国传至韩国和日本,公元前206~公元前220年汉朝的使者开通了丝绸之路。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养蚕技术。
如今家蚕已经广泛分布在大部分地区,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其他重要的养蚕国家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等。在中国大陆,除了西藏和青海外,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蚕宝宝的近亲~野蚕
桑蚕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其吐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桑蚕吐丝结茧可缫桑蚕丝,桑蚕丝大部呈白色,光泽良好,手感柔软,可织高档绸缎;蚕皮,僵蚕是贵重中药,蚕粪、蚕沙也是家畜的优质饲料,并能提取叶绿素,铜钠盐等工业原料。蚕蛹可油炸食用,也可提取蛹蛋白和蛹油用于医药。
蚕是鳞翅目蚕蛾科家蚕蛾属的完全变态昆虫,为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家蚕原产中国,其幼虫在华南地区俗称蚕宝宝或娘仔,成虫称为蚕蛾。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
由于经过人类长久的驯养,家蚕和家蚕蛾属的其他物种在外观形态上已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它们不但失去了飞行能力,身体也因失去了色素而变成白色。
桑蚕是鳞翅目蚕蛾科蚕蛾属的昆虫动物,桑蚕圆筒形灰白色,由十三节组成,前三节是胸部,后十节是腹部;头部有触角一对;嘴有一对几丁质的大颚,大颚下方中央,有白色的吐丝管;口器咀嚼式;在桑蚕的胃部下方两侧有管状物,叫“丝腺”。因食桑树叶,故名。
桑蚕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具有吐丝的习性,桑蚕的一生需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阶段,这一过程中形态、生理机能完全不同。幼虫期只摄食,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储存充足的营养。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欢吃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蚕以卵繁殖,以卵越冬。寿命只有两个月。
卵的发育与孵化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家蚕原产中国,其幼虫在华南地区俗称蚕宝宝或娘仔,成虫称为蚕蛾。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