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黄蜂群体生活的社会分工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n wasp colonies昆虫漫画

蜂王Queen Bee 工蜂 Worker Bee 雄蜂 Drone 黄蜂属于完全变态的动物,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每个阶段的身体外观都不同。由卵孵化后的幼虫尾部仍附着于巢穴底,即使窝巢是倒吊的也不至于摔落,并且由工蜂负责喂食,待发育成熟时身躯由晶莹剔透逐渐转为明黄色,接着在穴口封上一层薄茧并化成蛹,等到羽化为成虫后就破茧而出,从卵到羽化只需要二到三星期的时间。幼虫阶段是以其他小虫为食,尤其是毛毛虫。 黄蜂过着群体生活,并有天定而明确的社会分工。每群均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 蜂王: 蜂王又称后蜂。后蜂是指前一年秋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雄蜂在交配后不久就会死亡。天气变冷时,受精雌蜂便会离开巢穴寻觅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 到了第二年春天,越冬后存活的的蜂王经过一段时间活动和补充营养后,便各自寻找相对向阳避风的场所营巢,边筑巢边产下第一代卵,还担负御敌捕猎食物,饲育第一代幼虫和羽化不久的蜂等内外勤一切工作,它是这时巢内唯一的成年蜂。 顺利越冬的授精雌蜂,最早3 月中旬开始活动,4 月上旬单独觅寻屋檐下或避风向阳的小灌木丛中第一次筑巢,并开始产下第一代卵,这时蜂巢单脾悬挂,巢房口向下,巢房数仅20 ~ 30个。整个巢脾边缘开始有巢壳,但仍自然可见巢内蜂王逐房饲喂幼虫的情况。 第二代出现第二片巢脾(有的还筑成第3 片巢脾),总巢房数10 一150 个,这时巢脾已被巢壳所包裹,蜂巢呈球状,仅留直径约2 厘米的巢口出入,因此,巢内生物学习性观察困难。 在第二代羽化后的雌蜂中,少数个体与雄蜂交尾成功,成为当年正常产卵的首批新王,接着越冬蜂王就被交替了。 雄蜂: 雄蜂是第二代雌蜂中未经交尾授精的个体产卵繁育而来的,它们可与同巢或异巢的少数雌蜂交尾,亦可与同代或母一代雌蜂交尾。但雄蜂与雌蜂,也就是后蜂在交配后不久就会陆续死亡。最后一代雄蜂数量多占总蜂数1/6~15/。可见,一年中雄蜂至少发生2代以上。雄蜂多在第3代出现,寿命较短。 越冬雄蜂有群集性,常抱团越冬,抵御寒气。 工蜂: 工蜂性情暴烈凶狠,鳌针明显,排毒量大,具有攻击力。第一代的成蜂全为担任内外勤工作的工蜂。专司扩大蜂巢的建筑、饲喂、清巢、保温、捕猎食物、采集、御敌和护巢等内外勤活动。 营巢,这是工蜂的主要任务。胡蜂一般都选在冬暖夏凉、温湿度适宜的场所营巢,它们在隐蔽的大树洞内营巢,洞内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又有利于御敌、护巢。但不同种类选择营巢场所颇有差异。黄蜂一个蜂巢平均住着一万只工蜂,大的蜂巢能住下五万只。 一般蜂群中的工蜂还负责警卫任务。警戒范围距离巢穴有15~25米,当人类进入警戒范围,有些动作和气味也会招致工蜂的注意,如果此时做了挥打的动作,或者发出其他刺激信号,工蜂就会视为敌意威胁,继而发出聚集信号,引发蜂群的攻击,攻击时甚至可追击达100米之远。 在第二代雌蜂中,除少数交尾成功成新蜂王,以及个别个体未经交尾产雄性卵的雌蜂外,余下大部分是工蜂。工蜂可以说是一群绝育的保姆和女工,也是一批维稳的娘子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