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蝉的传奇一生 The legendary life of cicada昆虫漫画
夏天到了,蝉在树上叫个不停。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汉字中“蝉”最早出现于商代至西周间,构造上属于形声字。形符“虫”为“虫”的古字,在当时是对动物的泛称(五虫);而声符“单”亦兼表字义,带有“发出声响”的意涵。如阐、弹,都与发声有关。
古人对蝉的称呼有:蜩、螗(较小的蝉)、蜺(寒蝉)、𧔢、䗃、䗁、蝒(声响的大黑蝉)、螓(方头广额的小蝉)、蠽、五色、日暮、丕蜩、茅蜩、秋蜩、蚱蝉(同蝒)、寒蜩、寒螀、螂蜩、蜻蜻、蜓蛛、蜩螗、螗蜩(不同于蜩螗,为一种小蝉)、蟪蛄、螗蛦、马蜩、蛁蟟、螇螰、蝭蟧。
蝉的英语 cicada 源自拉丁语,意指“栖息于树上,像蟋蟀一样会鸣叫的”;但英语有时称蝉为 locust,尽管与蝗虫没有确切关系。
在汉语中,因蝉的鸣叫声音,蝉又俗称蛭蟟、蜘蟟 、唧了、吱唠、借落子等。蝉又俗称“知了”,其读音可能与“蛭蟟”“蜘蟟”的谐音有关。
古蝉总科的生物都生活于中生代,外型和现在的蝉极度相似,就连双翅也有了蝉的轮廓。
狭义的蝉仅局限于蝉科的昆虫,广义的蝉则指蝉总科的所有昆虫;此外,不只蝉总科的昆虫,整个蝉下目的昆虫都被冠上蝉的名字。
大多数蝉的体型通常不大,成虫体长多在2至5厘米(0.79至1.97英寸)之间,少数种类,例如世界最大的帝王蝉(Megapomponia imperatoria)翼展就达20厘米(7.9英寸),体长约7厘米(2.8英寸)[15][16];同样栖息于南亚地区的一种大型蝉(Tacua speciosa,有“青襟油蝉”或“婆罗洲巨蝉”等名称)翼展也有18厘米(7.1英寸),其体长则约4至5厘米(1.6至2.0英寸)[17]。蝉的外骨骼很坚硬,双翅相当发达,多为透明或半透明(双翅完全不透明的种类通常翅面颜色较为鲜明,且多分布于靠近热带的地区),上面有明显的翅脉。
一般来说,蝉的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clypeus)。触角短,呈须状。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蝉的视力相当良好,令人好奇的是蝉居然有五只眼睛,包括两只复眼和三只单眼。复眼突出,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
蝉的头部特写
蝉的胸部则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较长。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
蝉的腹部呈长锥形,总共有10个腹节,第9腹节成为尾节。雄蝉第1、第2腹节具发音器,第10腹节形成肛门;雌蝉第10腹节形成产卵管,且较为膨大。
雄性蝉身体两侧有能够发出很大声响的发声构造(也称为“鼓室”),主要包括背瓣、腹瓣、鼓膜、发音肌(鼓膜肌)、腱盘、腱突起、腹面调节肌、镜膜、褶膜(折膜)、第三气门、共鸣室(气室)等。为了发音,它们常趴在树干上,向前或左右扭动腹部来调节发出的声响;而发出来的响声常被称为蝉的“歌声”,与一般以摩擦方式发声的昆虫(如蟋蟀)不同。
雄蝉发音器构造剖面图
Trommelorgan - 鼓室
Schallplatten - 鼓膜
Schallplattenmuskel - 发音肌
Trommelfell - 镜膜
Stigma - 气门
雄蝉腹基部的发声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蝉的鸣肌每秒能伸缩一万次左右,加之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到共鸣的作用,因此其鸣声特别响亮。不过雌蝉由于身体构造不完整,没有鼓膜,没有发声器。因而不能发声,被称为“哑巴蝉”。
蝉多分布在热带,生活在沙漠、草原和森林中。蝉有着像针一样中空的嘴,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蝉交配前会发出求偶声,卵产在木质组织内。
雌蝉产卵则是非常有学问的,它们的产卵器在树木的嫩枝上刺上一圈小孔,把卵产在树木的木枝内部,使树枝断绝水分和养料的供应,逐渐枯死,然后等待风的来临将这些带卵的树枝吹落到地面,以便新的幼虫生长。
卵维持的时间其实不长,可能也就半个月,在蝉的生命周期当中,幼虫阶段维持的时间是最长的。最短的也要在地上待个1-3年,最长的则需要呆上17年。
蝉卵多呈白色,长条状,每种蝉卵期均超过30天,接近孵化时可见若虫眼睛。蝉的卵产在树上,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若虫来。
蝉的幼虫出生时,在树上,非常小。这是半空中的感觉,其实竞争非常激烈,几千个兄弟姐妹,能活下来几个呢?
可能一部分若虫是顺着树干自己爬到地下的。还有一部分是树干变枯萎,风刮雨淋脱落。这是父母送孩子最后一程,从半空推到地下,这是它们成长必须走的一步。
刚孵出的若虫顺着树干爬到地上或掉落地面,然后找松土钻入地下,栖息于土中,在地下靠刺吸式口器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并在土中活动很长一段时间,期间称为幼虫期。
蝉卵多呈白色,长条状,每种蝉卵期均超过30天,接近孵化时可见若虫眼睛。
生在地下的物种有很多,比如蚯蚓。他们离开泥土的时候,大多数被晒干或者被别的物种吃掉了。蝉的命运略有不同。在泥土里的时候,它们找到树根,利用自己天生的刺吸设备,吸食树根里的汁液存活,慢慢的长大。在那长达几年里,没有娱乐,没有别的活动,他们在想什么,是什么支撑它们活下去,是什么信念,是终会破土而出的理想吗?
他们终于在雨天或者雨天后,把泥土扒开,慢慢的爬出来。这个未知的世界,想了好多年,不知道到底有多么精彩。一般是天黑以后出来的,其实黑乎乎的跟地下差不多,唯一区别的是,空气含量很大,感受到了风。
破土而出,充满期待
若虫会在适合的时间(通常是在夜间)爬出土壤,慢慢的把壳子裂开,从里面钻出来,浑身的泥土都留下了。变得干干净净。这一刻,对世界充满了期待。
若虫进行蜕皮,也称羽化,通常需两小时左右。一般经5次蜕皮,需几年才能成熟。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就开始蜕皮,整个过程大约1小时。
卵维持的时间其实不长,可能也就半个月,在蝉的生命周期当中,幼虫阶段维持的时间是最长的。最短的也要在地上待个1-3年,最长的则需要呆上17年。
等到蝉的若虫破土而出的时候,它们就在开始羽化、交配、产卵最后走向死亡。蝉的羽化也有一个我们很常听到的成语叫做金蝉脱壳。终于成虫。
破壳而出,迎接新生
蜕皮的最后阶段:晾干翅膀,此时成虫体色也会慢慢转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翅膀变硬了”。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蝉在树上叫,它找到爱人产的卵在树枝上,据说一次产卵几千个,然后,那个树枝会被腐化,掉落到地面。所有的幼虫就有机会到地下。他们在地下生长3--7年,有的长达10年,然后才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褪去外壳,变成有翅膀的蝉,开始鸣叫。
翅膀变硬,可以飞,可以吼一嗓子了
当雄蝉羽化成功,翅膀变硬了,就开始找另一半,并与雌蝉交配。结婚或者恋爱,生存或者后代,这是命运的设定。
雌蝉交配产卵后不久就会死去。雄蝉即使找不到另一半,最多2周时间,也会跟人世间拜拜,一生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度过的,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几年的隐忍之后,露头也就半个月时间,99%的时间是在黑暗中熬过的。从天上到地下,再从地下到天上。当蝉终于找到了另一半,在天空的日子却只有短短半个月,这一生的念想,全留给了下一代。
孩提时代,我们也去捉过蝉,却从来不知道蝉的一生,如此传奇。蝉用其传奇的一生,变成了我们脑海中的一个符号:当脱离难熬的地下隐忍生活之后,脱离了黑暗,见到了光明,这样的日子却是那样短暂,你经历过吗?
蝉 cicada
鼓室 Trommelorgan
鼓膜 Schallplatten
发音肌Schallplattenmuskel
镜膜Trommelfell
气门 Stigma
羽化 Feathering
(8)令人感慨的蝉文化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度过的,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几年的隐忍之后,露头也就半个月时间,99%的时间是在黑暗中熬过的。从天上到地下,再从地下到天上。当蝉终于找到了另一半,在天空的日子却只有短短半个月,这一生的念想,全留给了下一代。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