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蝈蝈为何成宠物 Why do katydids become pets?视频漫画
蝈蝈是直翅目螽斯科鸣螽属节肢动物,又名纺织娘。
商周时期人们把蝈蝈和蝗虫统称为“螽斯”,宋朝人将蝈蝈与纺织娘混为一谈,明朝才有了“聒聒”的称呼,“聒聒”和“蝈蝈”都是以声名之,实际上“聒聒”和“蝈蝈”是一个等同的名称。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就开了崇拜蝈蝈的先河。古文中禹就是“虫”。大禹是以禹虫——蝈蝈来命名的。于是禹虫便成了大禹氏族之图腾。所以后世就以禹虫的习性来崇拜,祭祀大禹。后人祭祀禹时跳的舞蹈好多都是蝈蝈那样的跳步。
三千年前《诗经》中相传为周公旦所作的《七月》以及民歌《草虫》,《螽斯》等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蝈蝈的文字。其代表作《螽斯》,展现了一个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整篇文字都在颂扬蝈蝈的种族兴旺。是生产力低下时对生命繁衍的企盼,是一首祝人多生子女的喜庆民歌。由此而产生的成语“螽斯衍庆”便成了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
中国人历来视蝈蝈为宠物,宋代人开始养蝈蝈,明代从宫廷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皇宫内有两道门以蝈蝈的名字命名,一曰“百代”,一曰“千婴”,这当然是延续了远古时代对蝈蝈的生殖能力的崇拜。
到清代时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蝈蝈潮。从康熙,乾隆直到宣统,许多皇帝都喜欢蝈蝈,乾隆游西山,听到满山蝈鸣,便即兴赋诗。末代皇帝宣统与蝈蝈的情缘更是带有浓重的神奇色彩。由此可见清廷蝈蝈热的生活真实。这是中国独有的源远流长的蝈蝈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至今仍在延续。
蝈蝈体形粗壮,中等偏大; 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体;体色通常为草绿或褐绿色;头大;前胸背板宽大,似马鞍形;侧板下缘和后缘镶以白边;前翅较短,仅到达腹部一半,翅端宽圆;后翅极小,呈翅芽状。寿命为一百天左右。
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虫共要蜕6次皮。蜕皮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再是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最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蝈蝈一生可以进行多次交配。当年所产之卵全部在表土层越冬,如天气干旱,卵期延长或隔年孵化。雌雄成虫寿命近似,一般却为80—90天。进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虫就死亡了。
蝈蝈杂食,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较多。天敌有鸟类、螨类、鼠类、小昆虫(如蚂蚁、螳螂等),此外还有蜘蛛。
雄蝈蝈的叫声是用两叶前翅摩擦发出醇美响亮的音色,这种声音作用于吸引异性、呼唤同性、惊叫敌人。受惊扰时发出急促的声音,跳到植株下逃跑。
雄蝈蝈的鸣器前翅在背区,前宽后窄而扁,前翅背呈黄褐色,前翅侧区多呈绿色,多翅脉网纹,翅背很厚,翅侧较薄。鸣叫发声时两前翅斜竖起,来回摩擦,从而发出巨大的音响。翅大且厚,摩擦就越强劲有力,叫声愈大。
蝈蝈 Grasshopper
螽斯 Katydid
纺织娘 Kamasutra
卵 ovum
若虫Nymph
成虫 Adult worm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就开了崇拜蝈蝈的先河。古文中禹就是“虫”。大禹是以禹虫——蝈蝈来命名的。于是禹虫便成了大禹氏族之图腾。所以后世就以禹虫的习性来崇拜,祭祀大禹。后人祭祀禹时跳的舞蹈好多都是蝈蝈那样的跳步。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