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第十三章 牙科护具咬合夹板 《读懂牙齿的秘密》治牙亲历记
在牙齿治疗中,我又增长了一些有关牙齿的新知识。学到了一些有关牙齿的新名词:牙套和咬合夹板。
什么是咬合夹板?
那是用于治疗磨牙症的咬合夹板,也称为牙科护具。通常由牙医和牙科专家开具处方使用。使用它们的支持者声称有很多好处,但是当在对此问题的证据进行批判性地系统性综述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咬合夹板对睡眠磨牙症有效。此外,咬合夹板可能对清醒磨牙症无效,因为它们往往只在睡眠时佩戴。然而,咬合夹板在减少可能伴随磨牙症的牙齿磨损方面可能有一些好处,但是是通过机械保护牙齿而不是减少磨牙活动本身。
奇怪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咬合夹板可能会使睡眠磨牙症变得更糟。一些患者会带有磨损孔的夹板复诊,要么是因为磨牙症加重,要么不受夹板存在的影响。当齿对齿可以通过夹板中的孔进行接触时,它不能提供防止牙齿磨损的保护,需要更换。
根据适合部分或全部牙齿,咬合夹板分为部分或全覆盖夹板。它们通常由塑料(例如丙烯酸盐聚合物)制成,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下部器具可以单独佩戴,也可以与上部器具结合佩戴。通常,具有敏感呕吐反射的人对较低的夹板耐受度较强。
佩戴夹板的另一个问题可能是刺激唾液流动,因此一些人建议在睡前 30 分钟左右开始佩戴夹板,以免导致入睡困难。作为对磨牙症中过敏牙齿的附加措施,最初使用时,可以在夹板内使用脱敏牙膏(例如含有氯化锶),使材料整夜与牙齿接触。这可以持续到牙齿只有正常水平的敏感性,但应该记住,对热刺激的敏感性也是牙髓炎的症状,并且可能表明存在蛀牙而不仅仅是牙齿过敏。
夹板还可以通过允许上下颌易于相对于彼此移动来减少肌肉拉伤。治疗目标包括:限制磨牙模式以避免损伤颞下颌关节;通过最小化牙齿位置的逐渐变化来稳定咬合,防止牙齿损伤,并通过检查夹板表面的标记揭示磨牙症的程度和模式。
牙套通常需要长期每晚睡眠期间佩戴。然而,用于此目的的咬合夹板(牙科护具)的一个荟萃分析得出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咬合夹板对治疗睡眠磨牙症有效。”
牙医告诉我,如果磨牙症严重,会导致严重的牙齿磨损,有时会使牙齿修复体(牙冠、填充物等)损坏或丢失,有时会反复出现。因此,大多数牙医更愿意让磨牙症患者的牙科治疗非常简单,并且只在必要时进行,因为从长远来看,任何牙科工作都可能失败。植牙、牙冠和复杂牙桥在磨牙症患者中相对禁忌。
对于牙冠,修复体的强度变得更加重要,有时以美观为代价,如全覆盖金牙冠具有一定程度的柔韧性,也涉及较少去除(因此较少削弱)下面的天然牙齿,可能比其他主要是为了美观而不是耐久性为目的的牙冠更合适。但门牙上的瓷贴面特别容易损坏,有时牙冠会因咬合磨损而穿孔。
咬合夹板通常用于治疗磨牙症,但它们也可用于诊断,例如:夜间佩戴一定时间后,观察夹板有无磨损。
一般来说,睡眠磨牙症患者是由同睡的人告诉之后才寻求医疗或牙科建议的。睡眠磨牙症的诊断通常很简单,包括排除牙齿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和癫痫症(例如癫痫)引起的有节奏的下颌运动。这通常涉及牙科检查,如果怀疑有癫痫症,可能做脑电图。多项生理睡眠检查会显示睡眠期间咬肌和颞肌活动增加。多导睡眠描记术可能涉及脑电图、肌电图、心电图、气流监测和音视频记录。这样做有助于排除其他睡眠障碍;然而,由于使用睡眠实验室的费用很高,多导睡眠图主要与研究相关,而不是与磨牙症的常规临床诊断相关。
因此重新定位夹板,旨在改变患者的咬合或咬合,需要可靠医学来源。这种装置的功效存在争议。一些牙医学者提出,长期使用护齿器和重新定位夹板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并发症。使用这些类型的设备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通常没有显示出优于其他疗法的益处。
另一种部分夹板是NTI-tss咬合板。该夹板仅卡在门牙上。从理论上讲,主要是通过降低咬合力来防止组织损伤,这种咬合力试图将颌正常闭合,使下门牙向前扭转。目的是让大脑将神经感觉解释为不受欢迎的,自动和下意识地减少咬紧力。然而,NTI-TSS装置可能会用作Dahl矫治器,使后牙脱离咬合并导致其过度萌出,使咬合紊乱(即可能导致牙齿移动位置)。如果设备佩戴时间过长,则更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为什么NTI类型的设备仅设计用于夜间使用,并建议进行持续跟进治疗的原因。
咬合调整/重组,作为简单地被动修复牙齿损伤并符合现有咬合方案的替代方案,有时一些牙医会尝试重新组织咬合,相信这可以重新分配力量并减少对牙列造成的损伤量。有时被称为“咬合康复”或“咬合平衡”,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程序,这些技术的支持者在所涉及的大多数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包括适应症和目标。它可能涉及齿颚矫正学、修复牙科甚至是正颚手术。一些人批评这些咬合重组没有证据基础,并且会在已经由磨牙症造成的损害基础上再对牙列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已经有人开发了多种设备,旨在客观地测量磨牙症活动,无论是肌肉活动还是咬合力。它们因在磨牙习惯中引入可能的变化而受到批评,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它,因此对自身磨牙活动的代表性很差。
但是这些说法大多与研究相关,很少用于磨牙症的常规临床诊断。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但是,我突然遭遇了痛苦的牙痛经历,牙痛要了我的命。除了让牙医诊治外,我开始研究起世界牙痛史。并开始撰写《读懂牙齿的秘密》,记述自己的治牙亲历记。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