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8月10日星期一

舶来文化中的西服潮



去美国该穿什么衣服?我在去波特兰之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其实我对衣着从不讲究,但不能因为自己的着装太随便,损了女儿的形象。因此,我还是作了认真的选择。在选择中,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平时中国人都穿什么?难道是汉服吗?今日的汉服又是什么样的?
汉民族在中国文化里面已经占有至尊地位,不需要再特意去彰显汉民族的衣着文化特点。同时,文化的传承也并不需要外在的服饰来凸现。文化应当体现在每日生活中,不需要“复古与吆喝”。 我们应当有“多元化”的衣着思维。在强调中国人需要“汉服”的时候,我们确实在无意中忽略了“满服”、“藏服”、或者“苗服”的地位。因此,我们提倡的不应该只是“汉服”,而应该是“华服”。其中应当包括各族华人的服装。如果彰显的只是“汉服”,那么确实会造成文化上的失衡。毋庸置疑,汉族文化在中国文化里面已经算得“一枝独大”。尽管我国的文化政策是尊重多元化的,但是不能否认汉族仍然有意无意地对其他民族进行着文化上的同化。但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确实不需要一条“中国人,穿汉服”的标语。
当然,在我们提倡 “华服”的时候,也还是可以鼓励“汉服”的存在。正因为“多元化”的需要,汉族也可以、并且应该拥有自己的服装。我是个汉族人,但令我困惑的是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民族服装,汉族人的特色服饰又是什么?
我们的目光不能局限在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提倡“汉服”——或者称为“华服”,也许会有更深层的意义:就是通过表面化、符号化的日常服装,让现在的中国孩子对华夏文化传统有更多认识和珍惜。在中国孩子的成年仪式上、在中国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或者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上,如果能有体现中国人特色文化的服饰来作为民族符号,我看来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至少韩国和日本都有这样的民族服装和习惯,而中国的孩子则是穿校服、戴红领巾;中国的大学生也学会了戴洋人的博士帽。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日常穿着沙丽的印度妇女,裹着头巾的阿拉伯女郎。而海外华人即使在过春节的时候,也只有少数人穿民族服装。至于 “唐装”,并不能代表“汉服”,也不能代表“华服”。为什么呢?天知道啦,那应该是中国的服装设计大师们去研究的问题。
有人这样认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若按本土观念,美国的“美服”是否就是印第安人的树叶编织的短裙?
这个问题看似很有力。但是仔细一想,美国人并不这样考虑的。难道真的没有“美服”吗?“美服”其实是有的,而且已经快成为全球球服了,那就是T-shirt和牛仔裤。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吗?我们大力提倡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候,穿在身上的却是西服、T恤和牛仔裤。我们还没有“华服”文化的软实力,并且把这种服装文化自豪地呈现给多元化的世界。
既然没有标准的华服,我到美国又应当穿什么?脑子里只有一个概念:西服。也许,这也叫做“入乡随俗”吧!
西服(Western-styleclothes)又称西装,即西式上衣的一种形式。从广义上,应指“西式的”、“欧美的服装”。但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 西服也称西装,按钉纽扣的左右排数不同,可分为单排扣西服和双排扣西服;按照上下粒数的不同,分为一粒扣西服、两粒扣西服、三粒扣西服等。粒数与排数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单排两粒扣西服、双排三粒扣西服等;按照驳头造型的不同,可分为平驳头西服、枪驳头西服、青果领西服等。西服已成为国际通行的男士礼服。但由于自己个矮,我也就不喜欢穿着衣长盖过臀部的西服,更主要的是行动不方便,总感觉穿了西服有种约束。
对中国人来说,西服是一种“舶来文化”,这一点无可讳言。
其实,十七世纪的欧洲男子穿紧身衣,戴耳环,穿花皱领衬衫,丝绒,高高卷起的发型上面戴一顶小帽,敬礼时用一个有流苏的小棒把它举起。衬衫当作内衣穿在里边,衣领装饰相当华丽,高高的领子加了一圈花边,衣领上绣上了美丽的荷叶边,衣领打折迭成花环状,这些领子露在外面,从外衣就可看到。衬衫外是一件背心,然后披上短外套,下身着长统袜和紧身马裤。这种追求华丽、讲究奢侈的服装在当时贵族中最时髦 ; 它带有女性风格的娇艳和柔弱,是“洛可可”风格的典型男服。着这种服装的男人与女人的差异仅仅是没有纺车,当时人们曾作过种种努力去改造男人服装,结果却是徒劳的。
直到 18 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宫廷贵族生活的终结,男人放弃了华丽服装,改换成简单朴素的装束。那时流行类似燕尾服式样的帝国式服装:上衣高腰节,裙摆自然下垂,大领口加灯笼袖,胸部以下略有装束,华丽的衬衫领子没有了,代之以襞领,襞领前系黑丝领带或系领结。领带呈领巾状,用白麻、棉布、丝绸等制作,在脖子上围两圈,在领前交叉一下,然后垂下来,也有打成蝴蝶结状。这在法朗士小说《领带》中可见:“他的暗绿色上装的领子竖得很高,他穿着一件南京紫花布背心,黑绸子宽领带在他的颈子上绕了三圈。”据说诗人拜伦对领带系法很讲究,等到他结好满意的样式时,弃置一旁的领带己堆积如山了。那时女性也结领带,有位安公主喜欢组合黑色缎带和蕾丝制的领带,打出典雅而别致的领结。
约在1850 年左右,西服才作为运动服被采用。现代的西服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从其构成特点和穿着习惯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在那个时代,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和比其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一起登上了历史舞台,构成了现代三件套西服的组成形式和许多穿着习惯。究斯特科尔前门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的话,一般也只扣腰围线上下的几粒。这就是现代的单排扣西装,一般不扣扣子不为失礼,两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习惯的由来。
19世纪末,当这种上衣和长裤用同质同色的面料来做成“套装”时,欧美人又称其为“外出套装”(Townsuit)。
但在西方,一般把前门、有袖子、衣长在臀围线上下的男女上衣统称为“茄克”(Jecket)。而人们平时所说的腰部和袖口有带状收口的茄克,英语称“将帕”(JUMPER),法语称“布鲁宗”(Blouson),属茄克这个大家族的一个品种。“西服”也是一种“茄克”,英国人称其为“拉翁基·茄克”(LoungeJacket)。这是一种诞生于休息室的现代西服。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上层社会,有许多礼仪讲究,特别是夜里的社交活动,男士必须穿燕尾服,需举止文雅谈吐不俗。晚宴过后,男士们可以聚在餐厅旁的休息室小憩,只有在这里,才可以抽烟、喝白兰地、开玩笑,也可以在沙发上躺卧,这时那笔挺的紧包身体的燕尾服就显得不和时宜。于是,一种宽松的无尾茄克就作为休息室专用的衣服登上历史的舞台,这就是“拉翁基•茄克”,约产生于1848年前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种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于休息或郊游、散步等休闲时穿用。十九世纪后半叶,这种茄克上升为男装中一个重要品种,当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穿的牛津茄克、剑桥外套也都是这种造型。到了20世纪,又因为这种套装多为活跃于政治、经济领域的“白领阶层”穿用,故也称作“工作套装”或“实业家套装”(BussinessSuit)。
男土西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特点,它的款式可以分为欧式型、美式型、英式型三种。
欧式型通常讲究贴身合体,衬有很厚的垫肩,胸部做得较饱满,袖笼部位较高,肩头稍微上翘,翻领部位狭长,大多为两排扣形式,多采用质地厚实、深色全毛面料。
美式型讲究舒适,线条相对来说较为柔和,腰部适当地收缩,胸部也不过分收紧,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肩部的垫衬不过于高,袖笼较低,呈自然肩型显得精巧,一般以23粒扣单排为主,翻领的宽度也较为适中,对面料的选择范围也较广。
英式型的特点类似于欧式型,腰部较紧贴,符合人体自然曲线,肩部与胸部没有过于夸张,多在上衣后身片下摆处做两个叉。
西服的长度规定,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有所不同:英国式上装较长,美国式次之,欧洲式最短。中式的有个计算方法:当你站着时,从脖子算起到地面距离的12为最佳。对于较矮的人,上装的下摆可以从臀围处上移1.5厘米左右,会使腿显长、身材匀称。
至于西服的领子变化就更多了。在领型方面有菱型翻领、剑型翻领、半剑型翻领、苜蓿叶型翻领、披肩式翻领,并且驳头的形状有长驳头、短驳头、宽驳头、狭驳头,常见的有平驳领和戗驳领。偏胖人的驳领不妨窄些,瘦人则可略宽,可使胸部显得饱满。对于脸型较长者,上领要短些,圆脸的要长些。
每个人的肩膀长得并不一致,因此西服的肩型也就有了不同的差异。有的适合选择自然肩型,肩部不夸张,不太用垫肩;有的应该选择选择垂肩型,肩部略显圆润,肩膀下垂的人穿起来非常大方,美国式上装采用这种肩型的较多;选择方肩,肩头稍微上翘,很适合耸肩的人穿着,能缓和、淡化耸肩胛的特征;选择凹肩,肩头上翘,削肩的人穿着很适宜,欧洲风格的西装多采用这种肩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崇尚威武的军人风度,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流行军服式。自1940年前后起,男装流行boldlook,所谓“bold”是大胆的意思,其特点是用厚而宽的垫肩大胆地夸张和强调男性那宽阔、强壮的肩部,与之相呼应,领子、驳头以及领带也都变宽,前摆下角的弧线也变得方硬。裤子宽松肥大,上裆很长。
关于底摆:在底摆部位有正统的小圆弧底角摆、斜坡圆弧底角摆、方角底角摆。西服的背面则也有区别,无衩西服具有典雅的传统风格。欧洲式的西服一般用骑马衩,这能增添纤长优雅之感。如果是边衩,特别适合喜欢双手插在裤袋里的人。臀部太宽的人穿开边衩的西服可以改善视觉效果。
西服的衣袋也很讲究:贴袋有一种便服风格,较正式的西服应该用嵌线袋。袋盖有使髋关节部位显得宽的趋势,对于过于粗壮的人,就应该运用不带袋盖的嵌线袋。
    穿西服还要注意穿着场合的区分。西装给人留下肃穆、端庄的印象,适宜于正式场合以及礼仪性活动。西装受到时间、地点的制约,分为夜礼服、日礼服、晨礼服、燕尾服。
男士的夜礼服,一般是黑色或近似黑色的蓝色无尾礼服,配上白色衬衫和黑色领带、领结以及黑皮鞋,有时侯人们也在驳领头上钮眼中插上鲜花。而夜间正式礼服是燕尾服,因上衣的后襟象燕尾形状故而得名,并在胸前饰以红色或白色的石竹花。
男士的日礼服,包括黑色上衣、坎肩、黑色的条纹裤、白色衬衫、条纹领带,并配以白色小山羊皮手套、黑皮鞋等。还有与此相近的晨礼服。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复古的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度复苏,西方传统的构筑式服饰文化又一次受到重视。70年代末的倒梯形西服这时又回到传统的英国式造型上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在这个传统造型中追求舒适感;胸部放松量较大,驳头变大,扣位降低。单件上衣与异色裤子的自由组合很受欢迎。人们在稳重的传统造型中追求无拘无束的休闲气氛,以在宽松舒适的休闲味西服中寻找传统美的感觉。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用粗花呢制作的“田园式”非常时髦,从此,休闲西服日渐兴盛。
穿西服还有一件麻烦事,那就是必须懂得西服的着装知识。在   
不同场合,西服的着装是不同的。
出席正式场合时,如宴会、正式会见、招待会、婚丧礼、晚间的社交活动时,必须穿深色西服,衬衫要求穿白色,衬领带要求佩带有规则花纹或图案的领带,颜色对比还不宜太强烈。
在半正式场合,如上班、午宴、一般性访问,或出席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隆重活动时,可以穿中等色、浅色或较明亮的深色西服,可穿素净、文雅与西服颜色协调的衬衫,领带要求配有规则花纹或图案的领带,或是素雅的单色领带。

只有当你在非正式场合时,比如旅游、访友等,穿着可较为随便自由,可选择色调明朗轻快、花型华美的西服,衬衫也可任意搭配,甚至也可不穿衬衫,穿T恤衫。如果穿西服时领带也可自由搭配,但切忌使用鲜红和朱红色领带,关于这一点,恐怕很多中国人不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