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可怜的豆娘 Poor damselfly漫画

春暖花开时节,在河溪边,小池旁,常见成双成对的蜻蜓翩飞着。或悬停,或静驻,或穿梭忙碌在花草间。它们体态轻盈,身姿优雅,用斑斓的色彩旋起生命之舞。如天地精灵,在莲叶与水草间飞翔。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蜻蜓有大小之分。大的才叫蜻蜓,小的另有一个更优雅的名字,叫豆娘。 为何叫豆娘?这名字是从音译过来的。小飞虫英文名是damselfly,dam的读音似“豆”,豆有小的意思,所以damselfly就译成了豆娘,也可算很有意味的翻译典范。 中国古代文化人对昆虫的认知其实很肤浅,从许多诗人写过的颂咏蜻蜓的诗中,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如唐代韩偓写的《蜻蜓》,宋代杨万里写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等等,意境均美妙。 这些文化人对蜻蜓作了优美的描述,却并不知道,他们描写的蜻蜓就包括豆娘,甚至主要描写的小蜻蜓就是豆娘。受这些文化人的影响,几乎所有人都爱上了蜻蜓,却不知道豆娘的存在。豆娘也就名不见经传。 豆娘,是昆虫纲蜻蜓目束翅亚科食肉昆虫。在中国大约有650种。豆娘与蜻蜓的区别也较大。蜻蜓个大,以黑大粗为主;豆娘却身体小巧玲珑,娇小纤细,体态优美,翅膀色彩鲜艳。复眼发达生于头两侧,咀嚼式口器,触角刚毛状;前后翅形状相似,翅脉中室四方形,翅翼生有翅柄,四个翅膀几乎一样大小。豆娘体长最大可达6-7厘米。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分清豆娘和蜻蜓的区别。形体一小一大是显著的区别。除了体型颜值,还有眼睛的区别。蜻蜓的一对复眼,上面贯通;而豆娘的眼睛,独立且更凸出。豆娘的眼睛拉得很开,整个头部状若哑铃,看它们的脸,感觉时时在微笑,显得那么呆萌。另外,观察它们休息时的形态,豆娘的翅膀会折叠在一起,直立在背上,像姑娘绾的马尾辫;而蜻蜓的四个翅膀会展开,在身体两侧平展,像固定翼飞机。且蜻蜓快速高飞,而豆娘则慢速低飞。 豆娘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尤其以热带地区最多。 豆娘喜栖息于流水性的溪流、山沟、田沟、或静水性的池塘、湖泊、沼泽、水洼、水田等水域中。豆娘主要是以体型微小的蚊、蝇和蚜虫、介壳虫、木虱、飞虱、摇蚊等昆虫为主食。豆娘是益虫,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但豆娘很弱小,到处是天敌,鸟雀、螳螂自不用说,它们还容易成为蜘蛛、壁虎的盘中餐。 豆娘还是一种环境指示昆虫,在某一水域中,豆娘的数量多少直接反映水质的好坏,如果一个地域生活的豆娘数量越多,则说明此地周围的水生环境较好。 中国有句名言,叫“蜻蜓点水”。描述蜻蜓贴着水面起舞,突然用尾巴在水里触碰,一下,又一下,姿态轻盈灵巧。其实,这又是一种误解,这不只是蜻蜓贴水起舞,豆娘也会如此。这是他们在产宝宝呢。 豆娘和大部分种类的蜻蜓一样,都是以点水的方式产卵,一般将卵产于水中;有些则在水草中用产卵器把卵注入水草或者植物的茎内。 豆娘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豆娘妈妈把卵产在水生植物上,过一段时间,卵孵化出幼虫——水虿。水虿要在水中生活很长时间,约半年。它们以鱼卵、小蝌蚪、孑孓为食。等到春暖花开季,它们才脱去褐色外壳,羽化成一只只漂亮的豆娘。 让人惊呆的是:当雌性豆娘交配结束以后,在产卵时,雄性伴侣会用尾巴末端抓住雌性豆娘的脖子,控制雌性豆娘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其他雄性与它交配。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弱小的豆娘生命却只有十来天,与其整个生命历程相比,实在太短暂了。 可怜又可悲的豆娘,从不会与蜻蜓争高下,在飞行时总处于下风;在休息时又收敛自己的翅膀,不象蜻蜓展翅张扬。在人们的赞美声中全是颂扬蜻蜓的优美,又有谁为豆娘说过好话? 豆娘的交配 蜻蜓 dragonfly 豆娘 damsel-fly 复眼 Compound eyes 触角 feelers 翅膀 wings 水虿 Water worm 蜻蜓点水 Dragonfly skimming the water

1 条评论:

  1. 退休后闲来无事,我尝试用漫画形式走进英语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这是我编写《自学英语笔记》的插图。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