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1月2日星期二

第3章 莫理循第一次转道香港


瀋陽 著

Shenyang

 

http://i1.wp.com/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723640511/641

清末时的香港

 

1

 

    1893年的夏天,莫理循在澳大利亚华侨李井的陪同下,乘坐一艘去香港的船,离开了季隆港。他想转道香港后去菲律宾寻找发展机会。

香港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在社会文化及居民生活习惯上,皆与中国一脉相承。但在十九世纪中叶,国家积弱,致内忧外患相继发生,使香港地区经历一百五十多年被英国管治的岁月;从渔农地域,发展为经济及金融中心。

清道光年间,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其时,囤积鸦片的趸船,多停泊伶仃岛一带水域,伺机走私偷入尖沙咀,再流入广东沿海各地。

当时,香港是中西接触的地域;而鸦片大量走私进入中国,致大量白银外流,造成中英军事上的冲突。

英国对香港觊觎已久,早在 1793 10 3 日,借向乾隆皇帝祝寿之机,访华的英国全权大使马戛尔尼就提出割据广州附近的海岛,被乾隆拒绝;1806 年起,英国东印度公司调查员霍斯伯格连续多年考察,绘制香港一带地 图,为英国政府提供香港水域的情报;1808 年在英国从葡萄牙手中武力夺取澳门未果后,对于占据香港的愿望更加强烈。

1833 年,东印度公司驻华代表司当东向英国下议院报告,称香港是轮船停泊的良港,鼓吹武力夺取香港,到了8 21 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致函英政府,正式建议占领香港。

此时香港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英商贩运鸦片的重要集散地,在 19 世纪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香港被割据成了历史不可逆的必然。

十九世纪初,香港是英国进行鸦片走私的主要区域 。

1839年因英国海军军官醉酒殴毙林维起事件,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初期清军略胜,但最后战败。

1841126日,英军于香港岛西环水坑口登陆,宣布占领香港全岛,这是英国对香港推行殖民统治的开 端,它开始改变了香港的法律地位,打破了香港居民传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翌年8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让香港岛予英国;英廷于184345日宣布香港岛为英属殖民地。

早在 1943 年末, 香港首任总督砵甸乍就已决定将中环维多利亚城中心划为欧人专属居住区和商业区。次年初, 下令该地华人于6个月内一律迁居太平山区。

自香港岛英属后,英国因恐惧对岸九龙半岛为他国所夺,威胁其对香港岛之管制及利益,故于1856年,借口亚罗号事件,英旗受辱,派兵占领九龙半岛南端。其时,法国亦以法传教士于广西被杀为理由,出兵中国。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翌年攻陷大沽口,1860年攻陷北京。时清廷因国内受太平天国之威胁,无力对外作战,遂与英人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端(今界限街以南),包括昂船洲在内,割让予英国,并入香港界内。

自港九地区英属后,英人于九龙半岛上广设军营,以作防卫,并于香港岛北岸,发展女皇城,亦称维多利亚城,开筑道路,建造房舍。时因太平天国事件,国内居民多避乱南迁,进入香港及九龙地域。太平天国失败后,余众亦有退居香港。时香港正值发展,此等居民之入迁,帮助甚大。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总督(即港督)由英国女王任命,全权代表女王进行管治,港英政府的高级官员也大都由英国人担任,英人治港在殖民地获得天然的合法性。由此导致的一个根本结果就是,港英政府自始至终代表英国的利益,而非香港或香港人的利益。殖民地与被殖民地的主仆矛盾成了英国对香港的管治逻辑和香港沉沦的根源。

 

2

 

鴉片戰爭_1322x821_0

鴉片戰爭與香港之開埠

 

香港地处广东一角,在鸦片战争前几乎很少被内地人知道。即便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特使义律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其割让香港时,身在北京紫禁城的道光皇帝压根就不知道香港在哪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而清政府负责谈判的钦差大臣琦善给道光皇帝的回答是外洋孤岛,没什么价值。

道光帝倒也还算清醒,又命地方官员对香港进行一番调查后禀报。广东巡抚怡良在给道光的奏折中明确指出香港是要害之地,距离虎门很近,片刻便能抵达,而且从香港出发还可以前往沿海的新安、东莞、香山、顺德以及广州,一旦落入英国人手中,这些地方的必定要加强戒备。而且如果香港落入到英国人手里,那么内地的不法之徒就可以跑到香港躲避,法律就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管辖。

道光皇帝在接到怡良的奏折后,做出了务必收复香港的批示“香港地方,逼近虎门,现为该逆占据,势必窥伺横行,益无忌惮”。

不过道光皇帝尽管心比天高,但清政府实力不济,最终只能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割让了香港。

1860 年以前,英国政府在香港不遗余力地支持鸦片走私与苦力贸易,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走私中心与苦力贸易中心,这两项不光彩的贸易为港英政府后来的经济发展积累了足够的财富。

等到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又让清政府将九龙割让给英国。这时候清朝的皇帝咸丰一样对九龙一无所知,负责签约的奕?在给咸丰的奏折中直接将九龙比作多余之地,可有可无。九龙“与香港毗连,系海口余地,非内地要隘可比。”

此时香港刚被宣布为自由港。英国 19 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已成为鸦片走私的跳板。

1860 年以后,随着国际商业和交通的巨大变革,香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港口条件,逐步成 为世界重要的转口贸易港。在此期间,各种基础设 施相继完善,为香港进一步的发展腾飞奠定了基础。

自由经济体制植根于自由港政策, 这一政策为香港经济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体系奠定了基础。

这座日后的东方之珠就在清朝君臣之间一无所知,昏昏沉沉中割让给了英国。清政府再也没想过要收复香港。

引起莫理循对香港的兴趣,则是关于鸦片走私和鸦片贸易那些事。也是他日后考察中国大西南“鸦片天堂”之行的动因。

 

3

 

https://s9.rr.itc.cn/r/wapChange/20176_30_9/a20qll9581102487057.jpg

清末香港街景

 

莫理循第一次踏上香港的时候,正值夏天,香港的夏天恰恰以湿热着称。

香港夏日的湿热让人心情沉重,难以忍受。对付这种闷热天气的最佳解药是一大杯加了冰的红豆水,这是一种美味的糖浆状甜品,把变软的小豆加淡炼乳,浇在碎冰上。这道经典的粤式饮品,据说灵感来自一种受欢迎的中国甜点,并加入了一点西方元素,在香港传统冰室旋转的吊扇下饮用,别有风味。几十年来,冰室都是香港人的消夏好去处。

当时在香港躲避炎热并不容易。1841年香港割让给英国时,最富有的殖民者在维多利亚山顶上建造了巨大的、有树荫遮蔽的大宅,能在闷热的天气里稍稍喘息,他们优雅的餐桌上还有英国进口的罐头食品。

对于大多数在香港的英国殖民者来说,只有一个办法缓解这里令人窒息的夏季,那就是冰。他们习惯了家乡较冷的气候,可以利用冰屋储存食物,所以在香港获得冰就变得非常重要。

然而, 19世纪40年代,在这个湿热的城市里无法制冰。冰必须从北美进口,由波士顿的制冰大王弗雷德里克·图德(Frederic Tudor,又译弗雷德里克·丢杜)用大型船只运来,存放在香港的冰库中。

建造于1845年的香港冰库公司(Ice House Company)大楼坐落在水边。后来,因为填海造陆,这里已经退离海边大约700米。北美运冰工程的寿命相对较短,到1850年就停止了。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冰从中国北方运进香港,那里和北美一样,冰可以从冰冻的河流和湖泊中获取。

19世纪60年代初,丢杜制冰公司(Tudor Ice Company)恢复向殖民地送冰,大约在同一时间,第二座冷藏仓库在原址的马路对面建成。如今,这个地方被称为雪厂街Ice House Street),现在位于中环,是香港金融和零售业的中心地带。

英国殖民者到达香港时,在湿热的气候下没有办法制冰。

1874年,香港制造出了英国人非常渴望的机器。苏格兰工程师约翰·凯尔(John Kyle)开发出殖民地第一台制冰机,并获得专利。他与同胞威廉·贝恩(William Bain)合作,在如今香港的铜锣湾设厂,出售利用蒸发压缩循环制冷系统制造出的本地冰。随着自动化生产让制冰变得容易,大公司很快对出售制冰机产生了兴趣,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在19世纪70年代末买下了凯尔和贝恩(Kyle and Bain)的股份。怡和洋行现在的名字是怡和控股有限公司(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最初的香港冰库建筑早已不在,但可以在雪厂街和下亚厘毕道交会处看到一座罕见的、香港早期殖民时代的建筑,由红砖和灰泥构成,虽不高,但在玻璃和钢梁构成的摩天大厦中反而引人注目。

这座建筑建于1892年,是牛奶公司的仓库。牛奶公司是当时主要的食品零售商,为附近医院和当地居民提供冰和奶制品。这个街区当时居住的几乎都是富裕的外国人。

事实上,冰曾经是殖民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冷藏在富裕家庭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进口肉类和水果开始在英国人的宴会上占据主角,与冰镇饮料一起享用。然而,香港本地的食材则包括海鲜、肉类和蔬菜,这些食材不需要冷藏。 

在中国文化中,直到现在,喝热水都被认为对健康有益,据说可以促进消化和血液流动;中国人很少喝冷水。

但是对冰渴望并非只有英国人。在20世纪初,它最终通过冰室进入了粤式饮食,也因此进入了本地文化。  

莫里循在李井父亲邀请下,在一家冰室里喝了香港的冰镇饮料。其实,这家冰室只是一种简陋的咖啡馆。

莫理循无意在香港逗留,他的目标是去菲律宾。

李井父亲李福缘对莫理循说:“你去菲律宾的船已联系好了,所有的费用都由我承担,你不必担心。”他又反复说道:“如果,你在菲律宾找不到好工作,就回香港找我,我一定会尽力相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