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 著
Shenyang
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1
1894年2月初,莫理循被英国驻日公使馆和英国航运公司作为遣返收容人员,从日本神户遣返到上海。莫理循乘坐的收容船“海门号”即将停靠上海码头了。
这是莫理循第三次抵达上海。1893年秋,他从香港乘船转道上海,去了天津、北京。随后从天津返回上海,又从上海去了日本的横滨、神户。二次经过上海都是转道而已,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踏上上海滩的土地。
但莫理循经过这次远行之旅,已意识到上海是著名的冒险家乐园,他也开始真正地接触到了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性格、习俗、民风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开始盘算如何在上海迈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他相信,自己只有在中国谋发展,才有机会实现出人头地的愿望。
莫理循和同船认识的中国人黑鱼站在船舷边,望着 “海门号”商船正缓缓地泊靠上海黄浦江码头。码头上的中国人也正驻足朝商船观望。
船靠岸了。商船栏杆边挤满了等候下船的洋人。其中一个高个子英国人,正将他的手提箱高高地举过头顶,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移动前行,终于挤到了舷梯前。他将高举着的手提箱慢慢地放下,长吁了一口气。他提着箱子开始小心地移步走下舷梯。这个洋人就是出生在澳大利亚的英籍人莫理循。
对中国人来说,三十而立,是人生命运的重要阶段。但此时的莫理循已经32岁了,还没有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一贫如洗,找不到任何谋生的工作。
与莫理循同时下船的还有那个黑鱼。
莫理循站在码头边,可以看到黄浦江上的景色。
1860年以后,上海在江南的迅速崛起,使它在晚清和民国的政治版图中担负起了社会中心的角色,那时上海与北京,一为社会中心点,一为政治中心点,各有其挟持之具,恒处对峙地位。这一格局使京沪双城在表象平和的假面下暗流涌动,并在自治和一体化民族国家双重路径下,以各自利益为基础展开话语言说,二者之不能调和也决定了上海乃至全国地方自治的历史命运。
2
黑鱼指着黄浦江上碇泊着的“上海”、“通州”、“崇明”、“南汇”、“宝山”等各种字号的大小沙船,告诉莫理循:这些沙船都是平底窄帆,多至五桅,少至三桅。江面上还游动着一些洋人的汽船。
秦统一中国后,在今嘉定、昆山、太仓一带设县。此外,又在今青浦、松江一带设立由拳县,在今金山、奉贤设立了海盐县。这几个县都隶属会稽郡。两汉的行政区划大至依据秦朝。三国时期,上海为东吴的一部分,孙权改由拳县为嘉兴县,包括青浦。青浦的吴淞江两岸一段有个青龙镇,镇以青龙江得名。青龙江因传孙权在此造青龙战舰得名。青龙镇水道很深,被东吴用作军港,建造战舰,训练水师,其船队曾驶抵台湾。
唐朝初年,上海修筑了第一条海塘,名旧捍海塘,它对防止海水倒灌,保护农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51年,上海境内设立了华亭县,这是上海境内第一个完整的县,一直到近代才改名为松江县。
北宋中期上海行政级别升格为上海镇,这也是官方文献中正式使用上海地名。因水道、海路的便利,北宋在上海设榷货场,存放货物,进行交易。南宋时北人南迁,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将市舶提举司迁往华亭县,又在昆山东部设置了嘉定县。
元朝时,政府在全国沿海地区设7个市舶司,上海就是其一。南方的粮食往往由上海经运河或通过海路运至北方,上海已成为重要的港口。
元代统治者以今河北、山西及河南、山东、内蒙的一部分为“腹里”,归中书省直接管辖。定都于大都,现今的北京后,改变了传统的以中原、关中为国家中心的办法。但其财政收入及大都的粮食供应,主要仍然依靠东南地区。除开凿黄河以北运河,当时黄河下游由淮安入海,疏通漕运外,就期望能从上海开通海运粮赋。于是朝廷就命上海管军总管罗璧及朱清等选平底海船六十艘,载粮四万六千余石,创行海运,也从此开创了上海的海运史。
当初海运粮船经过的路线是由刘河口出发,经崇明入海;过通州海门县,黄连沙头,万里长滩,沿山岙而行,抵淮安路盐城县;又过西海州海宁府东海县、密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抵成山,最后到杨村码头。路多浅沙,平底船得以出没于沙洪之间,后人因此称这种船为沙船。
明朝时增设青浦县,清朝时又增设宝山、南汇、金山、奉贤、川沙五县。上海还设立了江海大关,这是近代上海海关的前身。乾隆《上海县志》记载:“自海关设立,凡远近贸迁者皆由吴淞江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舳舻相接,帆樯比桅。”
据《皇朝经世文编》记载,当时“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百余号。”上海渐成“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浦流江汇,东注大海,人烟稠密,商贾辐辏。”江海通津,以成上海奇观。
上海海运沙船历经数百年,已成规模,至康熙五十四年,上海县城东建立了沙船业行会组织,建有商船会馆。历乾隆而至嘉庆朝,又先后建立了泉漳会馆、潮州会馆、浙宁会馆等。黄浦江中碇泊着上海、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等地的沙船。据《皇朝经世文编》等记载:
“每造一艘船须银七、八千两。”沙船的特点是平底、窄帆,多至五桅,船行时极少摇摆。“沙船樯桅”,数百年来成为上海一大景观。
3
建于1553年的上海城墙
上海自古以来就是江海通津,舳舻相接,帆樯比桅。莫理循面对这黄浦奇观,十分惊讶。他看到码头上到处是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他们穿着天鹅绒的短上衣和青布大褂,脑后拖着长长的辨子。苦力们则用竹扁担挑着大包小包,嘴里“嘿嗬”、“嘿嗬”地吆喝着。
身材高大的锡克族印度警察,古铜色的面庞上表情严峻,头上带着鲜红的头巾。这些印度警察混杂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巡视四处。
几个从船上下来的印度人,头上戴着奇特的高帽子,又长又圆,头上就像套个筒似的。还有那些犹太人,不管来自葡萄牙、法国,还是英国,装束都差不多。
唯有几个坐在人力车上的外国水兵,一路上像赶驴子似地吆喝着人力车夫,还不时友好地拍打他们几下。几个缠脚的中国妇女站在旁边观看,似乎觉得很好玩。
4
莫理循再次踏上上海的土地,面对这江海通津、东南都会的大上海,他似乎犹豫了,他在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到哪去。
莫理循问黑鱼:“这上海怎么有那么多人?”
黑鱼没有回答。
莫理循又问:“我下一步应该去哪里?”
黑鱼仍然没有回答。
莫理循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自己与黑鱼已在人流中失散了。
莫理循不得不跟着人流往前大步走去,他走在众多的中国人中间,在芸芸众生中,他一直朝前大步走去。
莫理循开始沿着十六铺放慢了脚步,心里交织着各种矛盾,他的双眉时而收紧时而放松。这就是上海吗?莫理循眼里一片迷惘。
还在船上的时候,黑鱼已对莫理循讲述过关于上海的故事。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在公元751年,在现今的松江区设置了华亭县,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大约就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上,并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公元1260—1274年,上海镇已是一个重要的商港。上海这一名称就渊源于上海浦。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上海以其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体现出上海的城市精神。走遍上海,无论在那里,你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商品,充满勃勃生机的上海商贸,充分展示出上海城市精神之大气。
说起上海的商贸,现今的人们也许总会说起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商业街、四川路商业街和繁华的西藏路。上海的商贸,则有历史悠久的传统,以旅游商品为特色的豫园商城,以明朝徐光启命名的徐家汇商城、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新上海商业城和以上海铁路新客站为组合体的不夜城商圈,构成了上海大都市的商贸景观。其实,最早的上海商贸中心却在南市,也就是现今的十六铺一带。
在鸦片战争前,由于上海地区贸易发达,早已形成“南北二市”,由以南市兴旺。
《上海县续志》:“在中外未通商以前,南市以豆业为领袖,‘各业大小行号萃聚期间。南市为早年上海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市场组织往往是一个行业集中在一条街,保留着不同程度的行会习惯。在南市很早就有豆市街、菜市街、白衣街、花衣街、万竹街、篾竹街、竹行街、筷竹街、咸瓜街、火腿街、药局弄、典当弄、洗帚弄、草鞋弯路、剪刀桥路、硝皮弄、铁锚弄和面筋弄等以行业命名的街道里弄。南市沿黄浦滩一带码头衔接,帆樯如林,米行木号多开设此处。与商业兴盛有关的早年银钱业行号也都开设在这一带。传清道光年间,将上海县城东北和浦江西岸划成二十铺,以征税。因这里地处十六铺而得名。
正当莫理循在十六铺四处环顾之时,几个中国乞丐围了上来,一个个伸出双手向莫理循乞讨,莫理循耸耸肩膀,一言不发地走开了。
这时,街上走来一支办亲事的队伍,几乎所有的人都穿着红色的衣服。莫理循在队伍中左右穿行。突然,一个挎着篮子的男人撞了他一下。莫理循低头一看,篮子装得满满的,像有什么东西要蹦出来,原来,篮子里装的是俄国鸭子。鸭子伸着脖子打量着行人,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一辆辆黄包车在前面又窄又挤的街道边停下了。马上就有一些推着独轮车的车夫拥上前去。有的客人就坐上了独轮车,消失在街头。
莫理循正望着出奇,一个独轮车夫似乎认定他想要雇车,无论莫理循朝那走,他都推着车跟着他到那,就像影子一样堵住了莫理循的路。
车夫的脾气总是那么好,一句话也不说。莫理循也只得报以同样的好脾气和沉默。
最终,莫理循还是冲出了独轮车的包围,走进了城门。
上海城门并不雄伟。
莫理循看到城门边上坐着许多人,颈子上带着枷,十分可怜。这些犯人看上去非常虚弱,伸着双手,指着嘴巴等着有人能喂食。
但此时的莫理循陷入了迷茫之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