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8月15日星期日

第15章 地狱之旅第15站:莲花台

 




阴间15站:莲花台

1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的发愿感动了天地人间,于是各路鬼魂都亲受地藏王菩萨的加持,感受佛法的普照,树立了全新的信仰:只要真心向善,放下欲望,即使成了鬼魂,也一样可以往生西方。

鬼魂们都希望得到地藏菩萨的教诲,那个莲花台便是地藏王在地狱讲经说法时的宝座莲台。

辞别了牛头马面,我和幽灵白娃出了五殿阎王殿,梦游了鬼界堡后,便看见前方放出阵阵大光明,那光亮放出的大光明丝毫不刺眼,强光中看见一座莲台,金色为主,七色为辅,给人鬼幽灵都 带来了无尽的欢喜,无尽的自在。

梦中考察这地藏王在地狱讲经说法的宝座莲台,是我此次地狱梦游的第15 站。

据说,冥界之主地藏王就是严寒地狱的春风,能给亡者和鬼魂阵阵温暖。

原本肢体不全、满脸狰狞的鬼魂,受到地藏王救苦加持后,就都化作青烟飞出地狱,直升阳间或天界。

鬼魂们纷纷发声: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

接受了地藏菩萨教诲的鬼魂们,跨越了明灯路、返魂路、投胎路,便可回魂阳间。这是何等惊天动地的福音。

地藏菩萨像大地一样,能含藏种种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难行苦行,救度众生,故名地藏。

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在阴间现身说法:

人死后,有的即刻受果报,有的经过一段时间才受。此一念死下,一念即生天,在第一天或第二天受后生果报,最久经过四十九日的七生七死,即决定受生。家属为死人诵经念佛,作功德者得六分,死者得一分。

莲花台就在眼前了,继续前行,便看到了白玉殿门,门口朵朵莲花出现。

殿门口有一幅对联:

 

阴曹地府,十座殿堂五殿为主;

十八地狱,百种刑罚以法正道。

原来,这里是阎王第五殿。出了五殿阎王殿,才是莲

花台。    

2

 

甘肃省华亭市莲花台景区

 

令我惊讶的是这个地藏菩萨在阴间的讲经莲花台,比起阳间的那个讲经莲花台,实在是太陈旧简陋了。

阳间的地藏菩萨讲经莲花台建在甘肃省华亭市马峡乡境内,距县城西40公里,景区范围118.8平方公里。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与水构成了奇、险、峻、秀、妙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莲花台1995年被当地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莲花台位于关山顶峰五台山之阳,距市区35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古称龙首山唐宪宗李纯改名青龙山,民间称莲花台,因山顶有一巨石形似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台高30米,有天然石塔一座,左悬右垂,十分险峻。秦在此建以祭天神,宋、元、明、清代,均在此建庙宇、寺院,台上原有古建筑200余间,唐曾敕封常住僧三千五百名。现存唐、明、清石碑20多座。山上奇峰怪石甚多,翠绿的松柏生长在高耸的石峰万仞石崖缝间,万丈悬崖令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有北方名山之神奇,又有江南水乡之柔美,为陇原少有。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是华亭市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

据有关碑文和史料记载,莲花台始建于秦汉,兴盛于唐代,佛道儒三教并存。唐朝皇帝李纯就敇封其山为西陇之名山,敇封食粮僧道3500人,建有不同风格的庙宇宫殿36处,现在大部分被毁,但遗迹尚存。现有铜佛1座,泥雕造像24座,馨3只和残存石碑32块。

经专家反复勘察论证,确认:华亭市西南陇山五台山就是古西镇吴山,今五台山南麓莲花台是古上、下,正是秦灵公在吴阳武废址上建起的上、下”,“祭祀黄帝,祭祀炎帝,从此中国有了第一座祭祀黄帝的轩辕庙。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因陇山被吐蕃占领,唐宪宗李纯将这个皇家祭祀炎黄二帝的专用神坛敇封为青龙山,交由平民百姓供奉香火。

莲花台分上、下两大部分,由千佛洞、灵官台、八仙台、三清台、老君台玉皇顶、聚仙桥、老佛头等六台二桥三十多个重要景点组成了莲花台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上”,在青龙山两边环抱如箕的山弯里。山弯石侧有一座孤峰兀立于深壑之中,高耸如榙,在小石山顶的右柱上,矗立着一个两米多高的小石柱,上面偏放着一个巨大的石块,石柱边长着两棵苍劲的松树,这就是莲化台。整个石台在阳光下形似莲花盛开,莲花石则被当地群众传为高耸顶天堂,夜间发毫光,赋予了她神奇的色彩。如果从平台沿木梯攀缘上去,只见远山如黛,云缠雾绕,阵阵松涛不绝于耳,荡荡水声出自谷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千佛洞为上的又一主建筑,洞内雕塑历经沧桑,残缺不全,但依稀可见雕像之生动,雕塑之精美。最令人惊奇的是:千佛洞邻近一高大的石崖,崖下又有一石洞,洞内石缝中流出一股清澈甘美的泉水。据说此泉十二三人注水水不涨,千万人用水水不减,饮用泉水有袪病延年之效,故而被人们称为神泉。这里还有大殿、菩萨殿、灵官庙、山神庙等遗址十几处。

“下”,在上的东边。这里有灵官台、八仙台、玉皇顶、三清台和老君台,分布各台的原寺庙遗址有二十几座。

多臂佛在下的北崖石窟。据说多臂佛是佛教一护法菩萨的别称。印度的原菩萨并没有多臂,传至中国后结合中国实际所需逐步演化为多臂,其意为手臂多所持法器武器多,法力威力就更大。

现存莲花台下北崖石窟中的多臂佛,原塑为北魏孝文帝时造,历宋、明、清仿造,现存残身。

佛爷头在玉皇殿前。渡仙桥南有一平台,上有十几米高的圆锥形石榙拔地而起,顶端的两棵松树苍劲挺拔,似在探问苍天,如果从侧面观看,整个石榙宛若人头,五官俱全,这就是著名的景点-佛爷头。

八仙台在佛爷头西南石崖深涧之中,为一巨大的八角石柱从谷底凸起,高二三十米,这就是著名的八仙台。

鬼门关在离下不远的老庙沟中,这里上是望不到顶的石崖峭壁,下是看不见底的深谷迷涧,悬崖上有众多的小石窟。有保存较完好的佛像和石灶等文物,怪石嶙峋、险要无比,好似山鬼把关,令人毛骨悚然。此处还有仙人桥、大象吸水、飞来石仙人洞、蘑菇岩、菩萨头、镇龟峰、藏虎崖等景点。

“拴马桩”和“饮马池”也是此处的著名景点。拴马桩和饮马池在老庙沟内有天王塔与青龙潭,当地群众叫拴马桩和饮马池。悬崖上耸立一高大的石笋,顶端长着苍松,由于风雨剥蚀,远远望去犹如三层宝塔;石笋西侧崖下有一潭水,清澈见底,悬崖上泽润秦陇摩崖石刻碑文清晰可见。

《太平褰宇记·吴山》载:吴山五峰望辇峰之东有擎天柱,高不可攀。其柱在灵煍潭所处的老庙沟口,高约70余公尺,底部直径约30公尺,顶端直径不足20公尺,顶部长有一棵数百年的柏树。

唐朝中期,御林军中的神策军在老庙沟之南五华里之处的铜场沟,冶炼过铜,敬德曾任过大唐的监造使,民间使把这个擎天柱和青龙潭传说为敬德到此时的拴马桩和饮马池。

那个古铜矿遗址在老庙沟南五华里处,遗址较好的有大、小铜厂沟矿遗址和旧城古冶炼厂遗址。这些遗址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关山深处。

在普陀庵、三角城附近还有一个古道遗址。公元前约128汉武帝刘彻修通了陕西凤翔至陇山的回中道,除用以在中最西的上、下祭天外,主要想开辟西域。后来派使张骞出西域及派橙霍去病西征,直到开通在西域的商贾通道,今称丝绸之路,都是在陇山东麓的御马场呼池苑(今西华呼沱)策划实施的。出使、西征都以陇山为起点,因为从陇山到咸阳的路早就在秦始皇时就修通了,称之为秦御道,这三处道也是回中道上的重要道。

现今古道遗址周围更有奇花异草,溪流飞瀑,百鸟鸣啭,山泉叮咚,为莲花台增添了诗情画意般的内容和情趣。

但经过阳间和阴间的莲花台比较,才明白,这阳间的莲花台与阴间的莲花台扯不上边。地藏菩萨也未曾到此为为救度众生而讲过佛经。

 

3

 

安徽九华山

 

在阳间能与阴间莲花台扯上边的便是九华山了。

安徽九华山被视为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据说唐代有新罗国僧人金乔觉,为古新罗国(今韩国境内)国王金氏近族。其人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

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择了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名金地藏 

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

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越益流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地藏王即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王。又说地藏菩萨是已登十地果位的菩萨,为教化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的众生,而故意留在菩萨位。

 

4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萨形象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皈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

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地藏菩萨像还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瑞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善听。地藏殿的胁侍为金乔觉修道时曾资助过他的闵姓山主及其儿子,二人后来皆随金乔觉出家,九华山成了地藏道场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萨的胁侍。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有:檀陀地藏、宝珠地藏、宝印地藏、持地地藏、除盖障地藏、日光地藏。

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地藏之“地”即土地,具有七义:

(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

(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

(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

(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

(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

(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

(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地藏之“藏”意,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然,令我费解的是这个地藏比丘,原来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名金乔觉。他本是个朝鲜人,为何成了管控中国阴间的最高冥主?中国人死后还得由洋人来管理,谁能说这也是爱国主义?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这个佛教为何又能“儒释道合流”,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信仰?为何西方的幽灵邪教也能在中国漫延不绝?奇也,中国特色。

 

5

 

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和道明、闵公

 

在汉传佛教中,幽冥教主地藏菩萨除了道明、闵公两大胁侍之外,还有六大使者,即焰摩使者,渡化地狱道众生;持宝童子,渡化饿鬼道众生;大力使者,渡化畜生道众生;大慈天女,渡化修罗道众生。宝藏天女,渡化人道众生;摄天使者,渡化天道众生。

另有三十四大鬼王护持礼佛、读诵经典者,名号分别为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咤王、大阿那咤王。

根据《与愿金刚地藏菩萨秘记》,胜军地藏、延命地藏皆以掌善(矜加罗)、掌恶(制多迦)二童子为随从。

民间佛教也认为,诸如各种阴间神祇,如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阎君五方鬼帝、五道将军、驱魔真君普渡真君,皆是地藏菩萨的拥护者。

民间亦有“增损将军”之传说。传说两将军原为精灵,后受地藏菩萨劝化成为其护法,能视察人间善恶,增将军遇善人即增其寿命,损将军遇恶人则减其寿命。台湾新北市新庄地区有官将首阵头,由人扮演增损将军,后流传至北部各地。 

早期的地藏形像是在家菩萨装束,相貌如天人,装扮华丽,慈祥庄严(可见于敦煌龙门石窟),为在家相,通常头戴宝冠,着在家居士服饰,庄严璎珞。

唐代以后,由于金乔觉传说,地藏菩萨形像由华丽的天人形像变为沙门比丘形象。

今日地藏菩萨的佛像,最流行出家相,光头圆顶或头戴毘卢冠,身着袈裟,一手持宝珠,一手握锡杖;亦有持莲花与明珠者。

如此德高权重的地藏菩萨正端坐在莲花台上,俯视阴阳两界,我无生死之求,也就匆匆离开了这个莲花台。

我的下一站便是去忘川河奈何桥看看。

当主意已决,我便从睡梦中走了出来。醒来时,发现狗二宝不知什么时候又躺在了我的身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