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8月11日星期三

第11章 地狱之旅第11站: 阎王殿

 


11

地狱之旅第11站: 阎王殿

 

阴曹地府

 

1

    

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莫过于中国的地狱说,那些道礼貌岸然的所谓五行专家八卦学者,总会放肆地给所谓的鬼文化戴上神秘的高帽子,涂抹上血红的胭脂,说着鬼话,胡编出鬼怪的精气神,同时用“惩恶扬善”的修饰语来称颂地狱的法制森严和驭民权术。

我不信鬼神,但选择了去地狱旅行一次,我要看看中国特色的阎王道路究竟有什么可信之处。我也要看看是谁制造了中国地狱?

在中国,大量的古代神话和佛教、道教典籍中都有阴曹地府的记载,阴曹地府就是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中国人把世界万物都分为两极,这就是中国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把人类生存的空间分为天(阳)、地(阴);人分男(阳)、女(阴);时分白(阳)、昼(阴);天分日(阳)、月(阴);在中国还有三界之说,就是天上、人间、地狱;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每个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们就认为人分魂魄,作为阳气的魂和作为阴形的魄结合形成人,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以魂气形魄来解释人前世、现世和来世的演化,并将精灵世界分为三界:地上的人间,天上神灵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黄泉可能是中国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现的阴间地府的概念。

后来,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了系统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地府。阴间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间在空间上重合而人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而一般人死后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间生活一样,上善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荣入天堂。

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是地府的最高领导者,阎王(阎罗王)或分立的十殿阎罗、泰山神天齐王(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城隍等也是掌管人生死的神。

这里的三界就是指的佛教说的三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草木成精的说法藤精树怪,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头,有灵气的任何物都可以变化成形。并不拘泥于六道。

佛教制造了中国最早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后来被道教所沿用。道教在这个地狱概念上又不断进行升华,培养了一大批鬼职人员,建立了数不尽的神山福地,佛道联手掌管了阴曹地府的生死大权。

道教渲染的地府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地府。阴间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间在空间上重合而人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

阎王(阎罗王)或分立的十殿阎罗、地藏菩萨、后土神(后土皇地祇)、泰山神天齐王(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城隍等是掌管人生死的神。所以有道是:莫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

地府是掌管万物生灵生命的地方。凡天地万物,死后其灵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阴界,其在阳间的一切善恶都要在此了结。正所谓是活人在阳间,死人在阴间,阳间一个世界,阴间一个世界。世人都说阴间阴森恐怖,到处是孤魂野鬼。其实,称为一个世界,就有美有丑,阳间是这样,阴间也是如此。

鼓吹仁义道德的儒家也没闲着,那些孔孟圣人抛出了一套套的仁学理论,在阳间,并没有流行的机会,孔老夫子流落异地,被村民斥责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是只丧家之狗。但其后代信徒们将孔孟学说改造后传播到了地狱文化之中,成了地府的政策、方针和理论依据,形成了恐怖的鬼治系统。

按照儒家的说法,一般人死后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间生活一样,有大功德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更多的儒家文化人,书写了天量的诗词,泣鬼神,惊天地,神汉巫婆更是屡见不鲜,测字算命也了流行的民间信仰。

万物有灵,已不拘泥于六道。

儒释道抱成了团,让封建帝王有了专制独裁的依据和助力。皇帝们有机可乘,助推了鬼文化的泛滥,找到了用恐怖的鬼狱文化威胁无知草民的捷径。孔子抛出的“五十而知天命”,让更多失败者开始“认命”了。

中国的鬼文化,说到底就是造鬼者的无耻和信鬼者的无知相交产下的怪胎。

 

2

 

为什么光念地藏圣号就有灵感呢- 梦参老和尚- 佛弟子文库

 

 

我来到了这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当然,这只是一场梦。

那个阴曹地府其实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阴曹,一个是地府。阴曹是指阴间,地府只是阴间的一个政府机构。

地府为阴间的管理机构,类似于阳世的官府。其中有管理地狱的,也有管理阴世的。这个概念很重要,中国和印度有着不同的观念。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但中国佛教已得到了改造,融入了大量的道教思想,以及儒教文化。

中国的传统思想一直以来都是宣扬阴阳辩证,有阳世,也有阴世;阳世有牢房,阴世就有地狱;阳世有恶人,阴世就有恶鬼;阳世有活神仙,阴世有鬼神仙。

但中国道教佛教又称,并不是说所有人死后去阴间了,便都会下地狱,没做过恶事的亡者不会下地狱。道教佛教皆称,凡做过特别缺德的亡者才会下地狱。

传说中地府的神职人员分布是这样的:

阴间冥主地藏王菩萨意欲超渡所有阴间的鬼魂,令世人不再行恶,不再堕入阴间地狱受苦。于是恩准所有的鬼魂,在世虽曾犯过错,如果知错改错,真诚忏悔、改过,则所做罪业,可以从宽抵罪,免于受诸苦刑。如果企图隐瞒罪行,必加重惩罚。通俗解释,便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地藏

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即受释尊之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

关于地藏菩萨之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以(大一三·七二二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大方广十轮经卷一以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

据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示现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王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剎身、地狱身等无量无数异类之身,以教化众生,并特别愍念五浊恶世受苦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地藏菩萨常变现如是无数之化身济度众生,故又称为千体地藏。

关于地藏菩萨的本缘故事,有多种说法。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仞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前,为大长者之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之相好庄严,而产生恭敬景仰之心,为证得此庄严之相,而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另有说法:地藏菩为过去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时之一婆罗门女,为救度其母出离地狱,而为母设供修福,并发愿尽未来劫广度罪苦众生。

这些传说皆随地藏信仰而广传人间,故佛教中常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语来形容地藏菩萨慈悲怜愍之广大誓愿。

地藏菩萨之形像也有多种,菩萨形,并饰以宝冠、璎珞等。一般广为流传之形像,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沙门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上。

地藏王菩萨的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将佛家的大慈悲和大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如果阳间不再有杀生等恶行,另一方面地藏王菩萨度尽受刑的鬼魂,那么地狱也就不会再出现受苦受难的鬼魂,地藏王菩萨也就可以功成身就,立地成佛了。

这里所指的地狱不空,单指孤魂恶鬼之属,而非字面上理解的地狱要空空如也

中国自隋唐之后,崇尚地藏菩萨之信仰极为兴盛,例如隋代之信行依地藏十轮经而高倡普佛普法之说与地藏菩萨礼忏法,当时称为三阶教。

此外,宋代之常谨撰有地藏菩萨灵验记一书,书中即收录梁代至宋代有关地藏菩萨之三十二种灵验事迹。

由于此信仰之普遍,故时人每辗转模画地藏菩萨像,置于寺院或私人佛堂以礼拜供养之,其较著名者有梁代汉州德阳县善寂寺东廊壁上之地藏菩萨像。

中国佛教界更视地藏菩萨为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应化说法之道场在安徽省九华山。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居数十年示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地狱思想受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影响甚深,而视地藏菩萨为阴间之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其下管辖十殿阎王

近时于敦煌千佛洞发现之地藏十王图,即绘有地藏菩萨及十王等之像,并附有宋代太平兴国八年(983)造立之铭文。

在日本,地藏菩萨之信仰始自平安中期,兴盛至今。此一信仰于鎌仓时代以后,渗入民间信仰。如以示现于塞河原之地藏菩萨为儿童之救护者,并有和赞歌颂之。又如育子地藏、子安地藏专事救护育子之事。

 

3

 

地藏菩萨成了阴间的最高领袖,那么阴间应该建立一个地下政府来运作管理,这就是民间常的阴曹地府。地府是阴曹的一个机构。因阴曹经常要管阳世的事情,故阴曹地府在阳间名气很大。 

 

背離天理良心做事,有福分的也會被削去福分,遭受現世報應的同時,還有地獄惡報在等著呢。

 

阴曹之司有地祇主令温元帅,地祇院九大元帅,追魂朱太尉,协真侯刘元帅,七十五司判官、二十四案主者。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七十五司。

七十五司中最有名的是速报司岳飞,速报司神和忠孝司神是岳飞,催行司神是明崇祯皇帝;此外还有道教神仙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黄病司神是许真君,毒药司神是牛郎。

地府为东岳大帝治下,然后是北阴酆都大帝,之后有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再下面是罗酆六天。何为“罗酆六天”?

罗酆山是道教传说中的山名。传为重庆市丰都区的平都山,指为冥府所在之地。酆都山在北方癸地,故东北为鬼神,死气之根,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百里,其山洞元在山之下,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洞中又有六宫,一宫周回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

由于外宫与内宫的制度相同,就称六天治理六宫。因此,东晋时的六天被认为是治理死者世界的酆都山的鬼神。

道教中的六天思想架构于东晋初中期上清、葛氏道诸派有关酆都宫六天的传说,再经由刘宋时期的天师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自身的思考而逐渐形成的。

在阳间任何一种组织在它创立之时,都会为其寻找现实根据和理论基础。并且,当其受到危机时,它会根据现状吸收别派思想,从理论上重新武装自己。印度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时,佛教与道教的碰撞和影响,是道教六天说产生的文化基础。

另外,魏晋世道混乱,玄学、佛教、神仙道教三道盛行,用刘宋天师道的话说是三道混杂,群邪滋盛,不辨真伪,民不聊生。这也是道教六天说产生的现实社会基础。

此外,儒家也没有闲着。魏文帝提倡儒家礼教祭祀并对其他宗教采用了压制的政策,加上晋初统治者继续曹魏政策,这对当时正处没落的天师道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打击。因此刘宋时期的天师道活说活用了上清派酆都宫六天魔鬼传说,其实就是对儒家祭祀制度的反击。

地府中最底层的乡村和街道委员会官员,便是土地公,土地公上面是城隍爷。他们既是阴司的基层管理者,但也会管阳间的事情,掌握死者和生者的户籍。为人祈福,为鬼超度的法事,都会被“地狱基层委员会”进行户籍造册。

 

4

 

image.png

中国宋代时期的狱牢

 

要了解中国冥界地狱,还得先懂一些中国监狱的历史。

在中国历朝历代掌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独裁统治,需要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也包括异己反对者,因而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即而相应地,对这些违法者和反对者要进行惩罚,由此才出现了监狱。

但是自监狱的发展史来说,监狱实际上是作为统治者对社会控制技术的一环,而它的作用会随着每个时代对于社会控制的认知不同而有不同的面貌。而这也和刑罚的认知发展有正相关。如果该时代的刑罚是作为对犯罪的报复之用,则监狱单纯就只是施加痛苦于受刑人的场所;如果该时代认为刑罚的目的带有让犯罪人重新社会化的意义,则监狱将会带有系统教育化的意义;如果是为了清洗反对者或进行思想洗脑,那么监狱就是一种政治迫害的工具;如果阴间也有地狱,那么这是人造的鬼狱,是对活人的警戒与威慑。

监狱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对立和专制独裁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权力争斗和利益争夺的必然产物。

中共领袖陈独秀曾说过: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二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

活人都知道: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这个称谓从清朝一直沿用至今。那么有关地狱的事,只有鬼才知道。

但是监狱的称谓却可以追溯到夏朝。

夏朝的监狱被称作圜土。《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因而圜土成为我国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监狱。《尔雅释名·释宫室》解释:“狱,又谓之圜土,筑其表墙,其形圆也。因而,夏朝的监狱是以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圆形围墙,这种以土筑成的圆形围墙,其形制极为简陋,是一种很原始的形态,这与五帝时期时期的从棘极为相似,圜土的发展极有可能从丛棘发展而来。

夏朝的监狱除称之为圜土外,还有多种称谓。有称为夏台、均台、念室、下台、钧台等。《风俗通》载: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绎史》曰:乃召汤而囚之均台,置之种泉。可见,夏台或者均台的囚禁对象主要是有身份地位的奴隶主贵族。沈家本在《狱考》中称:夏曰念室。念室是根据其功能命名的,应该是临时关押场所。

商朝的监狱同夏朝,称之为圜土。然而从监狱形态又有称之为,圉、羑里、动止。圉是商朝甲骨文卜辞里的监狱。《说文解字》释:圉,囹圄,所以拘罪人也。羑里是我国遗存下来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监狱遗址,今存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阳县4.5公里的羑里城遗址。动止以罪犯的居所作为拘罪之所,可见,罪犯在居所服刑,所犯之罪也是轻罪,有类似于今天的监视居住,但是不能完全等同于监视居住,只是就其关押状态而言。

至西周,对监狱的称法有多种。西周仍有称圜土,同夏商一致。有称囹圄者,《说文解字》释:囹,狱也;圄,牢也。有谓狴犴者,狴犴是西周的地方监狱,称之为狴犴,与之凶猛的形象分不开,目的是显示监狱的恐怖和威慑力。此外,有称之为嘉石嘉石是西周罪犯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处罚,当众悔过的场所。还有称之为稽留,稽留同夏朝的念室,都是临时拘禁罪犯的场所。西周监狱称谓多种的原因,是因为西周的司法制度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奴隶制监狱体系。

春秋时期的监狱名称多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春秋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转型过渡时期,监狱作为维护国家机器的重要工具,在诸侯争霸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春秋时期的监狱称为囹圄圜土狴犴深室石室深室是春秋时期的一种地牢,而石室,是春秋时期用石头搭建的简易囚室。《史记》载,纣王杀周太子历,囚文王昌。投之石室,将以昔至明。春秋时期的监狱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是各诸侯国战争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称谓的多样,可见,监狱的形态十分混乱,这是春秋时期长期的战争给监狱狱制变化带来的影响。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强化了监狱的职能,所以战国七国普遍设狱。战国时期的监狱沿用周制称监狱为囹圄

秦朝的监狱分为中央监狱和地方监狱。中央监狱称之为廷尉狱,其功能有二。一是审理地方不能审理的疑难案件,二是关押重大刑狱案犯。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因此,在郡、县二级设狱,地方监狱具体称谓随地名而称,并没有统一的称谓。

由汉代始,中国监狱才正式称狱。《汉书·刑法志》载:“天下狱二千余所。由于汉承秦制,汉朝的监狱也分为中央监狱和地方监狱。中央监狱也同样称之为廷尉狱,地方监狱也同样设置郡、县两级,不同地方监狱称谓不同,并没有统一的称谓。不仅如此,汉代监狱的管理制度,如系因制、呼囚制、悯囚制、录囚制等都达到了比较完备的程度,为后来历代监狱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监狱既是刑事被告人、未执行犯人和左证之人的看守所,又是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的收容所;既是已决犯的羁押地,又是死刑犯的候刑场所;既是协助审判的司法机关,又是催索逋欠的行政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宋政府设置了自上而下完备的监狱体系。宋朝的监狱体系分为两部分:中央监狱和地方监狱。

  

1.中央监狱

  

中央监狱是指设在京师而隶属于中央官署的监狱。

  主要有御史台狱、大理寺狱和开封府狱。“御史台狱”是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的下辖机构,主要关押犯罪的官吏。

  宋太祖时,为防大理寺用法之失,将中央监狱移至御史台,时称“台狱”。台狱又叫“诏狱”,主要关押犯罪的朝廷大臣及皇帝亲自过问的重大案犯,实际上就是皇帝惩办犯罪官员的御用牢房。苏东坡就曾被关押在台狱内。

  御史台狱专门处理皇帝交办的重大案件。

  “大理寺狱”——宋初太祖改唐旧制,不设大理寺狱,宋神宗继位后,恢复大理寺狱,负责羁押“在京三司,诸寺监官吏犯徒以上重罪者”。

  由此,形成大理寺狱与御史台狱并存的局面。“开封府狱”——宋在首都开封设置监狱,兼具中央监狱和地方监狱双重职能。

  

image.png

 

  还有四排岸司狱和同文馆狱,属于行政官署的监狱;殿前司狱及马步军司狱就是军事机关的监狱。

  四排岸司简称“四排岸”,是宋代主管维护水上交通、运输大宗财货直达京师的官署,也配有维护河道交通的武装部队。署设狱,称四排岸司狱。

  凡在漕运中偷盗官物,或侵吞私卖、毁坏舟船,一律由四排岸司处置,关入四排岸司狱。

四排岸司狱有一个特点就是罪犯的伙食可以由监狱供给,因为罪犯不少是运输船工,离家遥远,无法支付自己的伙食费,而其他监狱的罪犯的伙食是由亲属供给的。

  这些直属中央的监狱规模比较大,据《长编》卷三四九记载,元丰元年(1078),当时大理寺和开封府囚禁犯人达千人以上。

  关于三司监狱的规模,真宗咸平元年(998),一次释放所禁之囚达3000人左右。

  

2.地方监狱

  

地方监狱是指宋在州县两级设立的监狱。

  宋朝地方行政机构有路、府(州、军、监)、县,路是指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非一级政府,一般不设监狱。但是,各路设立提点刑狱使司(又称宪司),掌一路下辖州县的刑狱之事。

  宋在诸州设司理院狱和马步军院狱,司理院狱是民狱,马步军院狱是军狱。县狱仍行旧制,无军事监狱和非军事监狱之分。

  各州监狱的规模也相差很大,每州一般设两处监狱,即州院狱和司理院狱。

image.png

  

一些重要的州,司理院又分为左右或东西两院,共有三狱。

  有的僻远小州,因为案件不多,便只设一狱,有的即使设了三狱,最后也要合并。关于县级监狱的规模,南宋雷孝友《新昌狱记》载,刚修葺完毕的新昌县狱,“凡为室六,储廪湢浴以至治狱之具,皆料理中律”。

  显然新昌县的监狱,只有六室,规模要小得多。

宋代处于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时期,其监狱组织体系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而来,并结合本朝特色加以完善和强化,为以后的历朝历代所继承借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狱政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不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监狱体系,还逐渐建立了警察的雏形。

辽金元时期的北京警巡院,就是中国警察的雏形。当时的警巡院,负责辖区内治安秩序,提供断案和救助服务等,并有在辖区巡逻防范的职能。

提议设立警巡院的是契丹人耶律重元。耶律重元是大辽宗室大臣,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子,辽兴宗耶律宗真即位后封他为皇太弟,辽道宗即位后又封他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在当时的辽朝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辽史·耶律重元传》载:“先是契丹人犯法,例须汉人禁勘,受枉者多。重元奏请五京各置契丹警巡使,诏从之。”《辽史·兴宗纪》中记载:重熙十三年(1044年)三月“置契丹警巡院”。

作为辽政府五京城市治安及民政管理机构,警巡院主要职能是巡查缉盗、执法鞫讼、户口检括与户籍管理等。据《辽史·百官志》载,辽在五京共设立了五处警巡院,每个警巡院都设警巡使、警巡副使各一名,警巡院的巡警人员在执行巡逻警事任务时须佩戴身份证明警巡牌。

辽道宗时期,辽南京警巡院警巡使马人望,办理了大批积压的诉讼案件,并查清了居民的户籍财产情况,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开创了辽南京警巡院工作的新局面。据《辽史·马人望传》载:“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

金取代辽后,沿袭了辽朝的警巡院制度,也在其六京建立了警巡院,中都警巡院设置于贞元元年。金警巡院同样设有警巡院使、警巡院副使和警巡院判官等职,他们“掌平狱讼,警察别部”,还要“警巡稽失”。据《金史·百官志·诸京警巡院使》载:“诸京警巡院使一员,正六品,掌平理狱讼,警察别部,总判院事。”

金朝迁都中都后,城市社会治安和民事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所以分设了左、右两个警巡院。警巡院秉公执法,不惧权贵。完颜伯嘉曾担任中都左警判官,据《金史·完颜伯嘉传》载:“孝懿皇后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酬直,伯嘉钩致晋国用事奴数人系狱。晋国白章宗,章宗曰'姨酬其价,则奴释矣'。”

金朝对警巡院人员的职级待遇等规定得很详细。据《金史·百官志》载,警巡院设置警巡使一员、副使一员、判官二员、司吏若干名。警巡使,正六品,“掌平理狱讼,警察所部,总判院事”;副使,从七品,“掌警巡之事”;判官,正九品,“掌检稽失,签判院事”;司吏,“验实户口”或谓“通括户籍”。金朝还把警巡系列的官员定为“厘务官”,有整理、治理城市的意思,也就是明确将警巡院的警察纳入国家官员的编制序列。

金中都的左、右警巡院已经成为独立的司法行政机构,专门从事平理狱讼、阅实户口、管理社会治安、均平赋役等都市民事及相关行政事务,且警巡院的工作人员也都有稳定薪酬,警巡制向职业化、专责化迈进了一大步。

元定都大都后,京师的警卫治安仍然秉承辽金体制,继续由警巡院等机构负责。早先,元在上都设有警巡院,直属上都留守司兼上都路都总管领导,是专司治安的机构。迁都大都后,治安任务繁重,专门设了左、右两个警巡院,归大都路总管府管辖,各由一名达鲁花赤(即掌印官)、一名警巡使、三名警巡副使、三名判官、三名典史及二十五名司吏组成。后来朝廷又添设了专管京师城南治安的大都警巡院,建制与左、右警巡院类同。

元朝的警巡制,不仅继承了辽金的警巡制,还借鉴了宋朝的巡检制。据《元史·地理志》载:“至元初(1275年前后)设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设左右二院,分领坊市民事。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领院二:右警巡院、左警巡院。”由此可以看出,元初大都的在籍人口为四十余万人,全部由警巡院负责管理户籍。

当时的大都曾设置三个警巡院,负责整个京师的社会治安管理,其间也曾合并过,但是警巡院的职能日臻完善。

元朝借鉴宋朝的巡检制,同时在大都路设东关厢巡检司,秩从九品,巡检三员,司吏一人,掌巡捕盗贼奸尻之事,至元二十一年又置西北、南关厢两巡检司。可见,元朝的巡检司也负责社会治安管理事务。

元朝的警巡院破案功能更加完善。国子监祭酒宋本就记载了一起案件,写成《工狱》一文,编入他的《至治集》中。一个妇人杀了丈夫后藏匿尸体,诬赖他人,并到警巡院报案,后警巡院破获了这起自编自演的杀夫惨案。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民,当过乞丐、和尚、雇工,亲自参加了粉碎元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目睹了盛极一时的元王朝由于法制废弛,纲纪不振而导致灭亡的全过程。因此,他总结历史教训,特别重视封建法制的制定。明代的监狱制度建设也体现了该特点。

中国从明朝开始,监狱称为。明代的监狱组织,据史料记载,从中央到地方,监狱都已经系统化。中央监狱有刑部司狱司管辖的刑部监,有监察机关都察院设立的监狱,关押该院纠察弹劾的重大囚犯;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之下设有军事监狱,都指挥使司的司狱管理。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大用宦官。由于宦官专权,实行特务统治,在宦官控制下的东西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附设监狱,还专门在锦衣卫下设有诏狱,由北镇抚司管理。

这些特务监狱乱捕乱押,管理无法无制,械具用刑都超过一般监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监狱管理秩序,以致当时的人们一遇到东厂、西厂的话题,就谈虎色变。

明代在地方上,各省、府、州、县均设有监狱,分别由各地行政长官管理。全国的监狱均由监狱管理总机关即刑部提劳厅管辖,提劳厅专设提劳主事负责全面事务,但没有专人专职负责。据数据记载,提劳主事每月变更一人轮流主持事务。

在山西省洪洞县,现保存着一座全国唯一完整的明代监狱。它建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在这里,就曾关押着明代历史上的名妓苏三,此监狱后人称为苏三监狱。这座监狱是研究封建社会官衙、监狱的重要实物资料。

明代监狱管理制度也颇为完善。据史料记载,明代的监狱已实行分类杂居制。年龄70岁以上,15岁以下及有残疾的都单独关押,官吏犯公、死罪也分别依情节散收或锁禁。妇女犯罪并非一概收监,只有犯奸和私罪才收监。对囚犯的衣服、粮食、药品等待遇方面,当时的法律已作了各种规定。

直到清朝,オ将相连,正式更名为监狱。此后,监狱的名称被正式列在《钦定大清会典》中。晚清时期,监狱也有被称为班房,后来演变成羁押未决犯的看守所。还有称为习艺所,是犯人在犯案场所按照处刑年限学习技艺,实际上是一种苦役制度。而后,对监狱的称谓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今天。

到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令各地试办“巡警”。光绪三十一年慈禧又下令统一全国警察机构,位于北京最早的中央警察机关,被命名为“巡警部”,下设警政、警法、警保、警务、警学五个司。

现代的监狱系统较为复杂。欧洲的监狱制度目的是偏向于预防犯罪发生,而非惩罚罪犯。中国监狱的功能主要是刑罚,即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和物质生活,使其感到痛苦。监狱亦有改造功能,使罪犯的思想发生转变,培养其产生遵纪守法或维护服从统治阶级的思想。中国监狱关押政治犯,这也是一大特色。

1934年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关于中国的监狱》的文章指出,旧式的监狱,则因为好像是取法于佛教的地狱的,所以不但禁锢犯人,此外还有给他吃苦的职掌。挤取金钱,使犯人的家属穷到透顶的职掌,有时也会兼带的。但大家都以为应该。

了解一些关于中国古代监狱知识,那么再来研究传说中的中国地狱,也就有了一个全新的启示:阴间地狱体系其实是阳间监狱体制的翻版。

 

5

 

地府十王的名字_十殿阎王实力排名_我爱历史网

地狱十殿阎王

 

 十王一词最早出现于初唐藏川《佛说十王经》中。今传世二种《十王经》:一为《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一为《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两本皆题为成都府大圣慈恩寺沙门藏川述。前者简称《地藏十王经》,其内容偏重度亡;后者简称《佛说十王经》,其内容偏重生人预修。至北宋有淡痴道士,即据此而撰《玉历至宝钞》,论述地狱十殿阎王及所辖地狱情形。

 

十殿阎王

 

在《佛说十王经》中假托佛说,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狱构造。这是一部以散、韵夹杂,图像配合文字的经书,它对佛道两教的影响十分深远,也是后来产生变文变相的重要依据。

经中首次提出了完整的十王名号,依次为:一殿秦广王,二殿初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成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等王,九殿都市王,十殿五道转轮王。其名号的来源有的可寻,有的则为藏川所创。

一殿秦广王。秦广王主要职务,主管人间生死,幽冥吉凶。

凡属善人寿终时候,便由阴差带引,或者登天堂,或者转生富贵家庭。如果功过两半的世人,死后送十殿阎王,仍投人世,再做普通凡人。

对于恶多善少,死后须到孽镜台,孽镜台殿的右侧,台高约有一丈,镜大十围,向东悬挂,上有一块横匾,写了七个大字:孽镜台前无好人,特别是在阳世作恶多端的鬼魂,可以自己看得出在阳世的一切罪恶,好像一部无声电影片活现银幕上,然后按照他犯的罪恶,由鬼差带到第二殿的地狱去受刑,当时知道万两黄金带不来,一生有罪孽在身,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种作恶多端的人,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损人利己、欺凌弱小、残害善良、忘恩负义、大逆不孝、生性好杀、虐待畜牲、谋财害命挑拨是非、制造血案,以及一切丧心害人的行为,集罪孽于一身,当根据实际的资料,然后押到第二殿,接受应得的刑罚。

另外有一事须注意,就是不顾父母养育的恩德,为了很少的事情,竟然随便轻生自杀,除了因为忠孝殉难死后为神之外,都入地狱受罪。这些随便轻生的世人,或受到忿恨和刺激自杀,都一样要到第二殿查明过去的功过,入到地狱仍须按罪施刑,但有些自杀轻生的世人,阴魂不散,心有不甘,常于半夜现出死时的样子,使世人看见惊吓至死,当由一殿阎王,派遣青面獠牙鬼差,押到各狱受刑,永不超生。

世人若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日,向西诚心跪拜,并发自内心宏扬佛法,普渡众生,慈悲为怀,救济贫苦,必定能够延年益寿,享受永恒清福。

二殿楚江王。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活大地狱。此重纵广五百由旬,另设以下十六小地狱:一、黑云沙小地狱;二、粪尿泥小地狱;三、五叉小地狱;四、饥饿小地狱;五、渴小地狱;六、脓血小地狱;七、铜斧小地狱;八、多铜斧小地狱;九、铁铠小地狱;十、幽量小地狱;十一、鸡小地狱;十二、灰河小地狱;十三、斫截小地狱;十四、剑叶小地狱;十五、狐狼小地狱;十六、寒冰小地狱。

三殿宋帝王。阳世为人。不思君德最大。民命为重。膺位享禄者。不坚臣节。不顾民命。士庶见利忘义。夫不义。妻不顺。应爱继与人为子嗣。曾受恩惠。及得过财产。负良归宗归支者。奴仆负家主。书役兵隶负本官管长。伙伴负财东业主。或犯罪越狱及军流逃遁。因管押求人具保。负累官差亲属等事者。久途而不忏悔。虽作善。发入各重受苦不免,如犯讲究风水,阻止殡葬,造坟掘见棺。不即罢垦换穴。有损骨殖,伦漏钱粮。遗失宗亲坟冢。诱人犯法。教唆兴讼。写作匿名揭帖退婚字据。捏造契议书札。收回钱债券据。不注不掣套描花押图记。添改账目。遗害后人等事件者,查对事犯轻重。使大力鬼役进入大狱,另发应至何重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殴。加刑收狱。

四殿五官王。司掌大海之底。正东沃石下合大地狱。此重亦广五百由旬,亦另有十六小地狱:一、池小地狱;二、蝥链竹签小地狱;三、沸汤浇手小地狱;四、掌畔流液小地狱;五、断筋剔骨小地狱;六、堰肩刷皮小地狱;七、锁肤小地狱;八、蹲峰小地狱;九、铁衣小地狱;十、木石土瓦压小地狱;十一、剑眼小地狱;十二、飞灰塞口小地狱;十三、灌药小地狱;十四、油滑跌小地狱;十五、刺嘴小地狱;十六、碎石埋身小地狱。

五殿阎罗王。本前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伸雪。降调司掌大海之底东北沃石下。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凡一切鬼犯,发至本殿者,已经诸狱受罪多年,即有在前四殿,查核无甚大过。每各按期七日。解到本殿;亦查毫不作恶。尸至五七日,未有不腐者也,鬼犯皆说在世尚有未了善愿,或称修盖寺院桥梁街路。开河淘井。或集劝善书章未成。或放生之数未满。或父母尊亲生养死葬之事未备。或受恩而未报答。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海之底。正北沃石下。大叫唤大地狱。广大五百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一、常跪铁砂小地狱;二、屎泥浸身小地狱;三、磨摧流血小地狱;四、钳嘴含小地狱;五、割肾鼠咬小地狱;六、棘网蝗钻小地狱;七、碓捣肉浆小地狱;八、裂皮暨擂小地狱;九、衔火闭喉小地狱;十、桑火烘小地狱;十一、粪污小地狱;十二、牛雕马躁小地狱;十三、绯窍小地狱;十四、头脱壳小地狱;十五、腰斩小地狱;十六、剥皮揎草小地狱。

七殿泰山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热恼大地狱。周围广五百由旬,并另设十六小地狱:一、恤自吞小地狱;二、冽胸小地狱;三、笛腿火逼坑小地狱;四、权抗发小地狱;五、犬咬胫骨小地狱;六、燠痛哭狗墩小地狱;七、则顶开额小地狱;八、顶石蹲身小地狱;九、端鸨上下啄咬小地狱;十、务皮猪拖小地狱;十一、吊甲足小地狱;十二、拔舌穿腮小地狱;十三、抽肠小地狱;十四、骡踏猫嚼小地狱;十五、烙手指小地狱;十六、油釜滚烹小地狱。

八殿都市王。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大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一、车崩小地狱;二、闷锅小地狱;三、碎剐小地狱;四、孔小地狱;五、翦朱小地狱;六、常圊小地狱;七、断肢小地狱;八、煎脏小地狱;九、炙髓小地狱;十、爬肠小地狱;十一、焚小地狱;十二、开瞠小地狱;十三、剐胸小地狱;十四、破顶撬齿小地狱;十五、割小地狱;十六、钢叉小地狱。

九殿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阿鼻大地狱。圜迭绕广八百由旬。密设铁网之内。另设十六小地狱:一、敲骨灼身小地狱;二、抽筋擂骨小地狱;三、鸦食心肝小地狱;四、狗食肠肺小地狱;五、身溅热油小地狱;六、脑箍拔舌拔齿小地狱;七、取脑填小地狱;八、蒸头刮脑小地狱;九、羊搐成盐小地狱;十、木夹顶小地狱;十一、磨心小地狱;十二、沸汤淋身小地狱;十三、黄蜂小地狱;十四、蝎钩小地狱;十五、蚁蛀熬眈小地狱;十六、紫赤毒蛇钻孔小地狱。

十殿转轮王。殿居幽冥沃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核定,发往四大部洲何处,该为男女寿夭富贵贫贱之家投生者。逐名详细开载。每月汇知第一殿,注册送呈酆都,阴律凡胎卵湿化。无足两足四足多足等类,死就为;轮推磨转。或年季生死。或朝生暮死。翻覆变换。为不定杀。为必定杀之类。概令转劫所内。查较过犯。分发各方受报,岁终汇解酆都

 

读懂了十大阎王的职责,这还不够,重要的是要读懂这些阎王执法的依据是什么?

阎王执法的依据说来也简单,只要看一下阎王执法中的以下一项规定就会大开眼界:

 

凡阳世读易儒士。诵经僧道,勾至阴司。念诵圣经咒语。致诸狱不能用刑。

 

显然,那些读易学的、信儒教的人,即使死了,下到阴间后,也不会进地狱,受苦刑。

这是中国地狱说的核心内容,也是给活人洗脑的迷魂剂。

 

6

 

佛道合流创造了中国地狱,还陈述了亡者从阳间到阴间的必经历程。

《佛说十王经》明确指出:人死之后,其中阴身要历经七七,于是便有了七七四十九天还魂托梦之说。

依预修十王生七经载,人死后去冥途时,初七日过秦广王,二七日过初江王,三七日过宋帝王,四七日过五官王,五七日过阎罗王,六七日过变成王,七七日过太山王,百日过平等王,一周年过都市王,三周年过五道转轮王,如斯次第受十王裁断。

头七之时到秦广王处,点检其生前造业以及家属修斋功德。

至二七之时,渡过奈河桥,有翁婆二鬼刑虐亡魂,驱策至第二殿初江王处。

至三七时,被驱赶至第三殿宋帝王处,感受冥途幽长,被恶猫、大蛇所囓咬。

至四七之时,进入第四殿五官王处,此处有秤量舍和勘录舍,秤量舍有业秤,称量亡人善恶轻重,而勘录舍则有冥官、善恶童子,将生前造业记录在业簿上。

至五七之时,进入第五殿为阎罗王,国中有檀茶幢,上有人头形,能见人间所行一切,而善恶童于系与人同生的俱生神,也称为左右双童,左记恶,右记善,共同向阎王禀奏。国中又有业镜,鉴照亡魂生前所行一切事迹。阎罗王对照业镜评判死者,使其知罪及明白生前善恶早已分明。

至六七之时,进到第六殿卞成王处,亡者亲属若为亡者修斋追荐,写经造像,亡者灵魂便可脱离苦海,进入天堂。

至七七之时,至第七殿泰山王处,为亡者中阴身回到阳世见亲属,交代为其写经造像。

百日时,还需经过第八殿平等王。死后一年经过第九都市王。死后的第三年,经过第十殿五道转轮王。三年受审完毕,依据其修造功德转入六道投胎。

在经历五殿阎罗王以后,即审判其业罪之后的六殿起,一直都强调阳世亲属为其修功德,以助超度。

这表达了此《佛说十王经》之目的,不仅为拯救亡魂出离地狱,并藉由此来宣传在世时应多行善,来减轻地狱酷刑之苦。

自藏川述《十王经》以来,十王的信仰在民间日益普及。延及宋元,道教吸收了十王的信仰,并加以演衍,出现了《玉历至宝钞》、《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地府十王拔度仪》等道教经典,以表现道教惩恶扬善、救赎地狱的文化。

在《玉历至宝钞》中,淡痴以亲身入冥界的方式,来叙述地狱十殿的情形。书中将地藏菩萨说成是幽冥教主。其云: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诞辰,诸神恭祝。菩萨大发慈悲曰:我欲超度众生,将诸鬼犯各罪分别赦宥,或减等放,令往生六道。奈为善者少,作恶者多,阴司刑酷难逃,当另细细较核。如有犯过能悔,或于阳世曾转劝作一二善事者,从宽量减抵免。

其中所言的天堂地狱架构,依次为玉皇大帝、酆都大帝、地藏菩萨、十殿阎王、城隍、土地、判官、日夜游神、门神、灶神、鬼卒等。于是大量的道教神祇及民间信仰神祇,融入十王信仰之中。

实际上,从晚唐五代以来,四川地区的十王信仰就已相当盛行。唐末以来,在四川地区广泛流行的冥界十王信仰的形态……可直接追溯到成都大圣慈寺的僧侣译经活动。

而且在绘画方面也已经出现了这类题材:以《阎罗王授经记》为内容的《地藏十王经变》和以《道明还魂记》为内容的《地藏菩萨六道轮回》,以及行道高僧、引路菩萨、天神、地只、岳渎、神仙等类道释形象,显示出佛、道合流的新趋势。

此际,对十王的信仰开始以宝卷和水陆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宝卷以说唱文学的形式杂采民间故事,宣扬十王、地狱思想。而作为祭祀的佛道水陆画,更以生动形象的艺术方式来表现十王信仰。于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明清时代出现的大量《十王图》。

 

7

 

汉代佛教传入后,佛道合流,形成了系统的地狱说。有趣的是地狱被佛、道鬼后,儒士们也积极地参与了合流。鬼文化还引出了一些人不人、鬼不鬼的说鬼故事的人。

我在翻阅相关资料时,就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除了这些记载中有地府的传说之外,据说在清朝,就有一个从阴曹地府回来的人,而且还向人们描述了人死后的世界。

  在清代初期,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在他十九岁时的一天夜里,在梦中梦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

  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都会进到地府审问罪犯。

  他在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判官。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

  

问:您每天什么时间到阴间去,审案要多长时间?

答:最初在每天晚上,后来白天也能到阴间去,但必须在下午,来去全部是坐轿子,走的很快。审案时间每次几小时,然而遇到复杂的案件,有时要用几天时间,但是这类案件很少。

问:到阴间时您的身体是不是像睡眠一样?

答:去阴间时,身体躺卧在床上,像熟睡一样,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饥渴。有时神识正在阴间的时候,有亲朋好友忽然来了,又不便告诉他们我在阴间审案,于是闭着眼睛与他们说话,像没睡好一样,客人如果问什么事,也可以回答,但是不能向客人发问,也不记得与客人讲了哪些话。

问:阴曹地府为什么经常用阳世的人作阴间差役呢?

答:因为富贵的人,他们家宅常有众多神灵守护,他们身边供差遣的侍者又多是年轻力壮,阳气旺盛,因此鬼使不能靠近他们的病床。比如部队将领病死军营之中,他的四周警卫森严,枪炮林立,军营中士兵,又都是少年,阳气旺盛如同蒸烤,鬼使不能够靠近,就必须用生者的魂魄作差役拘捕他,才能够到案。

  

这个传说孰真孰假?还没等我分辨,一份《幽冥问答录》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份很特别的问答录来自民国年间的陆军大学教官黎澍,所说这位黎教官曾经在1900年左右,担任了长达四五年时间的东岳大帝属下阴司判官,到了1910年代,时任陆军大学特别班主任的林黝襄知道了这件事,曾经与黎澍教官进行了关于阴间到底是什么的样的一场问答,而这份问答被记录下来,成为阴间亲历的最著名的体验,名为《幽冥问答录》。

  以下就是当年的那场关于阴间秘密的问答:

  

问:先生早年曾经作过阴间的判官,是不是?

  答:是的。世间的人听到这些事都很好奇,可是在我看来,都是些平常的事情,没什么好奇怪的。

  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答:是光绪庚子(一九○○)年间发生的事,当时我十九岁。

  问:您所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属谁管辖,有几个职员?

  答:属东岳大帝管辖,可是我一直都没见到东岳大帝,仅仅在判案后将结果上报而已。我当时担任分庭庭长,另有陪审员四人,其他办事的小鬼很多,不计其数。

  问:阴曹地府有法律吗?先生没有学习过阴间的法律怎么能判断无误呢?

  答:好像没有看到有什么规定、法律,只是根据案情进行判决,自能掌握案件的关键处,根本不需要经过考虑。

  问:人的善恶,鬼神怎么能全都清楚,并且完整记录呢?

  答:鬼神能看见人见不到的东西,听见人听不到的声音,人的种种思想行为,鬼神全都能一目了然,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另外鬼神能透过看人头顶上红黄白黑等光,而知道这个人行为思想的善恶。

  问:阴间刑罚有多少种类?

  答:阴间刑罚种类非常多,比人世间残忍严酷百倍,以现在人看,一定会认为阴间刑罚非常残酷。然而从我所经历的来看,人类宁可在人世间受刑,切不可在阴间受刑。人世间受刑,受刑完了就结束了,阴间则受刑后还要再受刑,譬如在人世间杀害十条人命,受罪只不过死一次,阴间则必须用刑十次,刑满后再判他转生十世,全是被人杀死;至于锯解、碓磨、刀山、油锅等刑罚,全是真有的,造恶的果报,是如此的可怕。

  问:阴间最重视的是哪种德行?最恨的是哪种罪业?

  答:阴间最重视的德行是,男的忠诚报国,孝顺父母,女的贞洁守节,孝顺父母,这两种人虽有其他罪业,也必能减轻刑罚。阴间最恨的是邪淫、杀生两种罪业,杀生比邪淫罪恶还要重,如果因为邪淫而杀人害命,则是两罪全犯,罪加一等。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实在不是假话呀。

  问:阴间既然没有成文法律,那么罪轻罪重,如何衡量?

  答:这要看他犯罪的动机和所产生的结果,衡量情节、依据道理来判定罪刑轻重。现在用盗窃来作比喻,如果盗窃的人是迫于生计,不是将盗窃的钱财乱用;或者被盗窃的是一个富人,盗窃数量不大,对于富人的生计并没有影响,富人对这些钱财也不是很痛惜;又或者所盗窃的是将要花在吃喝嫖赌等不正当地方的钱财,那么盗窃的罪就比较轻。万一富人被盗窃,使奴婢仆人受到责罚,以致奴仆气愤自杀;或是贫穷人买米买药的钱,因为失窃而导致饿死或病死;或被盗之人被迫与窃贼发生打斗,导致杀人害命,那么案情就非常严重,不能以寻常盗窃案来对待了。

  问:鬼也有灭亡消失的时候吗?

  答:有。我所见过年代最久的鬼,大概远至宋、元朝为止,至于唐代以前的鬼绝对没有见过。可能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早就消失灭绝了;除非成佛,否则不能够万古长存啊!

  问:阴间也有白昼黑夜和日月星辰吗?

  答:阴间也有白天晚上,和阳世间相同,只不过绝对看不到日月星辰,阴间的情形和四川的大雾和华北的沙尘暴天气差不多,不像阳世这样的明亮。还有每天早上八点以后到中午十一点止,鬼畏惧阳气弥漫灼热,都躲藏到阴暗的地方,午后外出的才逐渐增多。

  问:阴间是不是同样有饮食呢?阳间人们所化的纸钱,阴间能够受用吗?

  答:阴间也有饮食的,他们所食用的蔬菜也有很多种。阳间人们所化的纸钱,他们也可以用来购买物品。

  问:阴间也有街道商店门市吗?

  答:有的,只不过规模非常小,与人世间的小商店差不多。所贩卖的东西大多是饮食杂货之类,但没有像人间那样富丽堂皇的大公司和洋行。

  问:鬼是以自己的坟墓作为居住休息的地方吗?

  答:是这样的。

  问:鬼的数量与人的数量比较,哪边多哪边少?一般人都害怕鬼,鬼怕不怕人呢?

  答:阴间鬼的数量要比人的数量多得多,来来往往、靠着墙壁的,到处都是。人在道路中央行走,而鬼大多走在道路两旁;人行走的是明处,鬼大多喜欢走暗处。人害怕鬼,鬼也害怕人。鬼要是见到人来了,也会赶紧避开。如果是一位正人君子,鬼一定是非常的尊敬;鬼所欺负玩弄的,都是那些心术不正、时运衰弱的人。所以,我们从午后到晚上,不要走道路的两边或是阴暗的地方。晚上出门办事,走路要慢一点,或者稍微发出点咳嗽声响,让他们听到后避开,要不然的话,一不小心撞上了鬼,人的身体就会突然像受寒发抖一样。这就是因为阴阳互相碰撞,自己和对方都会感觉到不舒适。

  问:鬼的行走与在世的人行走有没有不同呢?

  答:鬼的足部模糊不清,就像走在烟雾当中一样,行走起来速度非常快,不像人那样迟缓。

  问:众多的鬼魂,长久地沉沦于幽冥世界,为什么不早点求得出离呢?

  答:人少鬼多,实在不够分配,并且,鬼魂所要投生的人家,要与自己有宿世因缘,这才能前去投胎,如果这个人生前交际比较广泛,所认识的人众多,这样的人投胎就比较容易了;如果是贫穷的人,老死也不离开家乡,平常与别人又很少交往,这样的人一旦沉沦鬼道,机缘难以聚合,所以就必须长时间等待,遇到有缘的人才能去投生。

 

令我好笑的是,这个来自民国年间的陆军大学教官黎澍,与清代初期那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是否同一人?

他既然可以梦见自己在阴间当过判官,我又为什么不可以梦见自己也在阴间当过判官?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的梦想在白天打瞌睡时就兑现了。

我果真当了一回梦中的判官,我审问了黎澍:“你为什么编造了一个自己在阴间当过判官的亲历记?”

黎澍辩解说:“师爷爷,信不信由你,只要老百姓相信就行了。”

我大怒:“你,放肆!”

黎澍仍狡辩说:“我现正在冥府听审,你认为我是人,还是鬼?人说人话,鬼说鬼话,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这阳间和阴间有何区别?哪里不是鬼话连篇?我说鬼话又何罪之有?”

这回我无话可说了,这可不是我说不过这个黎澍,因为我的白日梦碎了。醒后,我揉了揉眼,我刚才在梦中是否也说了鬼话?

 

9

 

梦醒后,我回想起梦游地府时的情景:

阎王十殿各个殿门口有把守的阴兵鬼卒,有的认真核对灵魂手里的批票,有的检查灵魂魂头的高矮尺寸,他们井然有序地工作着,毫不逊色于人间的行政部门,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里的鬼差都奉公执法,清如水、明如镜。

到达这里的鬼魂,心中也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亡,安分了不少,排队等候各殿阎王的审判。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死后都要排队等候阎王审判?儒释道设计这一关口,究竟有何用意?随着时光流逝,阴间地府也许也安装了现代化的高科技“鬼脸识别仪”,还有“鬼魂监视器”,相信现代鬼小说中一定会有这些描述。

虽然地狱有没有鬼城还是个谜,但人间鬼城却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在中国新建的鬼城鬼地方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的鬼城、鬼洞、鬼域。

每逢44日,丰都城门口会聚集了很多人,有旅游的,有当地的,当然也有一些佛道儒的信徒们,甚至脖子上带着十字架的洋教信众。

鬼城门口,人流进进出出,这一天是一年中唯一能进入阴界回望前世记忆的日子,所以看到带着冥器的很多信徒也不足为奇。信徒们也不相互打扰,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可能每个人进入阴界的入口不一样,但到达的第一个地方都是相同的,去地府转一圈。中国的阴阳学说认为天上有玉皇掌管,西天有佛祖掌管,人间有皇帝掌管,而在阴间,则是由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主持。地府指人们死后将要去往的地方。世间的每个人有三魂七魄,人在去世之后,魂魄首先要到阴曹地府去报到,将在那里接受阴间的大法官阎王的审判。

地府中的十殿阎君,将根据每个人在阳间的善恶忠奸作出判决。好人会得道成仙到天上去过神仙生活,长生不老;不好不坏的人就要投胎转世再做人;坏人恶人就要打入阴曹地府中的十八层地狱中相应的层数中接受不同的惩罚。十殿阎王会根据其在阳间所做予以惩罚。所以有道是:莫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

晚上,我又梦见了幽灵白娃,白娃对我说:阳间流传俗语自古人间不平事,其实阴间也未必事事公平。虽然阎王殿上高悬明察秋毫的匾额,孽镜台高一丈,镜大十围,向东悬挂,上横七字曰:“孽镜台前无好人,然而却也有令公正严明的阎君们棘手难断的案子。

白娃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相传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连接两地交通的必经之路,后来此必经之路被一个强盗占据了。这名强盗心狠手辣,抢劫过往的商客行人,大发不义之财,几年之后,强盗便已是家财万贯、妻妾成群了。按说强盗此时已不用再过那种刀头舔血的生涯了,只需在家当老太爷,享清福就行了,然而他却非常热爱强盗这个工作,隔几天他就出去做一趟抢劫营生。

一天,强盗又去抢劫,而这次抢劫的对象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穷人在碰到强盗后,转身就跑,强盗以为穷人身上有珠宝才跑的,所以便追了上去。穷人与强盗两人在厮打当中,不幸双双滚落山崖摔死了。

两人死后的鬼魂因为是横死之魂,不能入轮回之道,只能在黄泉路与忘川河之间漂荡,成为了孤魂野鬼。好在这两人结伴而行,天长日久的相处,这俩鬼魂成了朋友,也少去了许多寂寞。

一日强盗的鬼魂飘过望乡台,他从望乡台上望到他挣下的万贯家财,如今已被他人享用,而他众多的娇妻美妾,也已嫁作他人之妇。想想昔日在人间过的是神仙般日子,再看看如今已成孤魂野鬼,想到伤心之处,强盗不禁悲从中来,最后竟然嚎啕大哭了起来,穷人连忙上前劝慰。突然,强盗跳起身来,抄起一把刀就对着穷人乱砍,穷人只能四处躲避,并向四周的鬼魂求救。

其他鬼魂也不解的问强盗是何缘故,只听这强盗破口大骂都怪你这个穷鬼,没钱你跑什么?你要是不跑,我兴许还能周济你些银两,让你衣食无忧。你这一跑,害的咱们两全摔死了,你身无分文无所谓,早晚也是个死,可我辛辛苦苦挣下那么大的家业,如今却不能享用,花钱娶来的娇妻美妾,现在也都成了别人的媳妇,你们说我冤不冤?我不砍他砍谁?

众鬼魂闻听后,也觉得强盗说的不无道理,是挺冤的,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相传后来此事传到了阎罗王那里,而阎罗王也是哭笑着摇了摇头,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您觉得穷人和强盗哪个冤?

我无语了。梦也醒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