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12月25日星期一

孟加拉穆斯林(雪域寓言)

 


孟加拉穆斯林

 

腊伐尼老人告诉阿古登巴:伊斯兰教是孟加拉国国的国教。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与宰牲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开斋节,波斯语称肉孜节。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俗称斋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根据穆罕默德关于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出现,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

阿古登巴笑着问道:我知道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在古印度地区曾经非常流行。但为什么孟加拉国人和巴基斯坦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

腊伐尼老人说道:

其实,伊斯兰教再怎么强悍,进入印度地区也要被同化掉。你想想,许多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后,往往走向“汉化”,也就是被更先进的中原文明所同化了。其实,古印度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就连中世纪影响遍及三大洲的伊斯兰教,最终也不得不带上了“印度味”。

阿古登巴:那么,印度连伊斯兰文明都能同化的武器是什么?

腊伐尼老人说:

说起印度,恐怕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大致分为4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力、吠舍和首陀罗,这之下还有“贱民”。

伊斯兰教统治者轻松侵入印度后,却发现穆斯林内部也学起印度人,分化出了不同种姓。这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就逐渐控制了印度河下游地区,这个地区现属巴基斯坦。

11-12世纪,中亚的伊斯兰统治者开始向今日印度境内扩张。他们发现,这片土地十分富饶,生活的居民却软弱可欺,于是纷纷前来烧杀劫掠,刷钱刷威望。

穆斯林入侵者摧毁印度教庙宇和佛教寺院,强迫异教徒改信“先知的宗教”。1206年,德里苏丹国建立,标志着穆斯林正式在印度建立政权。

随着穆斯林政权建立,许多传教者来到印度,希望将这片广袤的大地伊斯兰化。令他们惊喜的是,传教工作非常顺利:“就像把刀子插入甜瓜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一样。”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宣传“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穆斯林皆兄弟”,这一思想在古代非常先进,具有强大吸引力。

《古兰经》认为,人类来自同一个创造主,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姐妹关系。在伊斯兰教传播的地区,所有穆斯林,无论出身如何,都可以平等参加宗教活动。

穆斯林可以进入同一个清真寺,可以祈祷过后相互拥抱,还可以一起用餐,这让印度本土居民大为惊讶。因为,在印度教里,不同种姓的人连一起吃饭、共享食物都根本不可能,被认为是不洁净的。

因此,一个宗教的信徒,内部居然可以相互平等,对于毫无地位的印度低种姓,这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为了改变身份低下受压迫的处境,许多印度教徒改变信仰。根据20世纪初的统计,在印度的旁遮普地区,85%的穆斯林都是本地血统。

伊斯兰教在印度广为传播,大大增加了印度穆斯林群体规模,然而,宗教热情冷却后,伊斯兰教统治者却面临多重压力。

首先,穆斯林已经在印度建国,从征服者变成了统治者。这就需要考虑当地社会秩序的影响。对于任何古代统治者,上下尊卑的观念都是不可或缺的。穆斯林极力强调伊斯兰教是一种高贵的信仰。然而,改宗的印度教徒却在教内占据多数,其中许多又来自低级种姓。贱民改宗后,开始同征服者讲平等,这令穆斯林统治者十分尴尬。他们不得不设法和这些社会底层群体保持距离,同时拉拢那些高级种姓的印度教徒,壮大统治集团的势力。

其次,尽管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带来宗教剧变,但古老的印度社会仍然顽强存在着。许多改宗者是以种姓群体的形式集体皈依,他们原有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延续下来。

最后,穆斯林内部本来也具有一定的血统观念,和种姓制度的精神不谋而合。古代阿拉伯人常常把自己的宗谱追溯到人类始祖阿丹,阿丹就相当于基督教中的亚当。

腊伐尼老人继续说道:

伊斯兰教创立之初,先知穆罕默德用平等观念打破了狭隘的部落意识,将阿拉伯人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建立起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但是,贵族血统的观念仍然流行。与先知有亲缘关系的人、早期的阿拉伯贵族,往往自带光环,容易被接受为统治者。种姓习俗自然而然地在印度穆斯林中出现了。统治者一面宣扬“平等”,一面又借助种姓制度,把穆斯林群体分成几类,避免和低级种姓“平等”、自降身价。

大致而言,印度穆斯林种姓分为“阿什拉夫”和“非阿什拉夫”两种。“阿什拉夫”被视为早期阿拉伯、波斯、突厥等穆斯林征服者的后裔。内部又分为四等,其中最尊贵的是“赛义德”,号称是先知的后裔。其次是谢赫、帕坦和莫卧儿。与先知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地位就越高。“非阿什拉夫”又包含阿吉拉夫和阿贾尔两种。阿吉拉夫主要是一般的改宗印度教徒,而阿贾尔则是由“贱民”改宗而来。宗教学者宣扬,“阿什拉夫”是“穆罕默德之子”,而非阿什拉夫则天生低劣,这乃是神的意志。

阿古登巴:明白了。原来可怜的这些印度教中地位最低的人们,为了打破等级身份而改变信仰,结果却仍处于穆斯林群体的最底层。

腊伐尼老人为些解释道:

不过,伊斯兰教关于“人人平等”的主张毕竟深入人心,对于“种姓”制度,穆斯林内部还是难以接受的。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这个词汇还是不能随便使用。当然,相对印度教而言,穆斯林种姓的不平等也没有那么严重。

穆斯林种姓的出现,相反能反映出印度古老社会强大的同化能力。伊斯兰教进入印度后,无法消灭种姓制度,只得与之妥协,保留这种等级形式。统治者总是占据金字塔顶端的高级种姓。种姓制度根深蒂固,持续数千年,早已成为印度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公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制度,不只是出现在印度,在当代中国不是一直流传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口号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中国数千年谚语。

腊伐尼老人在谈到穆斯林传统文化时,他又给阿古登巴讲述了伊斯兰教的宰牲节习俗:

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古尔邦节。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历121012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

阿古登巴对腊伐尼老人说:中国人也有祭祖习俗,但与境外的祭祀先祖活动有所不同,先祖不仅包括自家的祖先和父母亡灵,也包括民族和国家的先祖,如中国人将炎黄二帝视为先祖,自称是炎黄子孙。

阿古登巴唱起了一首祭祀炎黄的颂歌《炎黄功德赞》:

 

浩荡黄河水,蜿蜒似龙翔。

华夏发祥地,文明启曙光。

三皇辟草莱,五帝徳弥彰。

轩辕创基业,百代颂炎黄。

 

嫘祖始衣帛,养蚕复植桑。

尧舜公天下,推位让贤良。

大禹疏九河,万姓得安康。

殷商始建国,岐原兴周伯。

 

堂堂神州国,煌煌五千年。

欣为炎黄后,饮水当思源。

人文轩辕祖,恩如日月悬。

创业殊艰辛,万事浮觞难。

 

高台斩蚩顽,涿鹿定中原。

版图得开拓,国强势如盘。

华夏民族立,四海万邦羡。

禅让尧舜禹,代代功非凡。

 

万世延祭祀,功垂在史前。

共酬爱国志,众手建家园。

感荷帝德重,恭祭先祖坛。

一统山河绣,国强民康安。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